APP下载

关于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实践模式的研究

2024-01-15刘淑欣王小猛

职业 2023年21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刘淑欣 王小猛

摘 要:目前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对接,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如何深化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使人才培养满足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成为当前新职业教育体系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课 题:本文系2023年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项目“新职业教育体系下工学结合、產教融合在职业院校中的实践探究”(项目批准号:JZY23139)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职业院校积极探索研究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具体实施方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目前受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是产教融合落实不到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二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效果不明显;三是学校和企业对接渠道不畅通,没有真正达到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一、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职业院校没有将企业生产实践与专业教学活动进行对接和再设计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沟通较少,造成学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脱节,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部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合作动力

有的企业对产教融合认识不到位,有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投入和预期收益不对等,还有的企业因为过于关注短期利益等原因,导致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合作动力。

(三)产教融合形式单一、合作程度不深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仅仅局限于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常见模式,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产教融合互动合作平台,校企双方缺乏沟通,不能深入、持续开展合作。

二、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实践模式

为了提高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效果,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供需匹配、服务精准、运作规范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创造有利条件。总结职业院校的改革实践经验,目前职业院校采用的典型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实践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

职业院校要想使学生适应企业生产需要,首先必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笔者所在学院数控专业为例,学院定期组织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进行一体化教学项目的制定和修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专业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不但能突出专业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质量,还能使学生实现“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同时聘请企业专家任兼职教师,通过开办讲座、授课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企业文化等。在遴选企业专家时,要尽量选聘从一线成长起来的杰出代表,例如往届优秀职业院校毕业生,更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心理,他们的教学对学生更有说服力,提出的建议也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二)校企联合开展课题实训、组织学生顶岗实习

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让学生走出去。笔者所在学院汽车维修专业作为骨干专业,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津住汽车线束有限公司、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依托,研究课题实训、顶岗实习的实施方案和教学效果,收集学生和企业反馈的信息,提出改进方案,研究合理的课题实训、顶岗实习模式。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让学生真正了解所学专业在企业中的应用,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生产过程及管理模式,为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适应岗位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所在学院课题实训、顶岗实习模式已经逐渐成熟,学生课题实训完成率逐年提高,教学效果也在逐年提升。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更深入地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在企业文化的熏陶和规范的专业技术操作中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每年经过顶岗实习留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毕业生质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真正达到了企业用工、毕业生就业、学校教学效果提升三赢的目的。

(三)校企合作办学

笔者所在学院与北京广沐金禾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火狐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要求确定招生数量和标准,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企业驻校教师任班主任全程参与学生教育管理,企业教师任专业课教师,将企业文化全程融入教学环节,校企双方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互派教师参与对方的教学活动,学习效果考核由企业和学院共同组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完成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专业核心课以及实训课依托校企合作企业,专业课教师即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实现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院与企业间完美对接。

校企联合办学,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丰富的校内外实习锻炼机会,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尝试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成为“一专多能”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四)利用校内设备承接外加工生产任务

笔者所在学院数控加工专业配有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等多种高精尖实训设备。为了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设备,增加学生实训机会,学院依托校企合作资源,承接企业外加工零部件的生产,既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水平,也让学生真正地了解生产加工和企业6S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学院利用校内设备承接外加工任务,既能满足学生的实习课题需求,又可以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生产。产教融合也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学院教师通过生产实践得到了锻炼,有效补齐了课本内容之外的知识与技能短板,课堂教学与技能训练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同时企业部分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和学院教师互相切磋、共同进步,带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校企合作建设生产实践中心,开办校办工厂,开展产品研发与生产

职业院校可以依托校企合作,建设校企合作生产实践中心、校办工厂等。笔者所在学院校办工厂研发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等产品,学院将这些产品的加工与数控加工技术、机械设备维修、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教学相结合,制定出适合专业教学的生产实训课题。学生参与零件的生产和制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柜主板的配盘与组线、设备的刮腻子与喷涂等,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与试制,学生全程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院的教学质量,由此形成了一套成熟并可推广的教学方案。

(六)以联合工作室为纽带,参与企业攻关及设计规划

职业院校依托现有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工匠和劳模工作室与企业相关工作室联合形成联合工作室。以工作室为纽带,带动相关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及设计规划等,为各专业教学提供新的工学结合课题,同时开阔了一体化教师的视野,实现了与企业高精尖技术零距离接触,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水平。

通过联合工作室和企业合作,既提升了教师的技能和理论水平,也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与企业的合作渠道,提高了教学质量。

(七)与企业合作共建技师班

预备技师班采用企业定向培养方式,学生带着课题进入企业,教师带着教学任务深入企业,通过与相关合作企业共同研究预备技师班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效果的反馈等,最终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师班教学培养模式,实现预备技师的定向培养,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这种入校即入职、订单式培养以及定制化服务的预备技师培养模式,做到了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逐步实现了毕业生就业从“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的转变,促进了企业、市场需求与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三、结束语

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目的是提升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重点在于实践模式的探索。职业院校在今后的實践中,仍然需要创新“以教促产、以产促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这样才能长久的良性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金凤鸣.关于“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实践探索[J].职业,2019(13).

[2]谭世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培养技能型人才[J].软件:教学, 2014(5).

[作者单位:秦皇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秦皇岛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