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职学校“四助育人”资助模式探索

2024-01-15郑莉莉徐毅

职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乡村振兴

郑莉莉 徐毅

■摘 要:本文重点探索中职学校学生资助育人的新模式,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构建良性的经济资助体系,大力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健全工作机制,同时深化资助育人内涵,通过搭建心理援助平台、技能辅助平台、就业扶助平台,提高资助育人实效,实现扶困、强心、强能、就业的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中职学校;资助模式

■课 题: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学生资助专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四助育人资助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1ZJY390)的研究成果。

当前受多个因素影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还停留在经济资助这个层面,缺乏深度研究和实施。多个文件要求,要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完善资助制度和方式,加强宣传引导,推进资助育人。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应该树立新理念,创新新模式,提升真实效。

一、资助育人的内涵

资助育人是教育扶贫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育人事关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到千千万万的农村家庭。中职学校的资助工作,应该坚持把经济、心理、技能与就业结合起来,在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从心理和能力层面上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帮助,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技能、克服困难的勇气、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就业能力,最终实现“育人”功能这一目的。

(一)资助育人具有引导成长功能

据相关文献研究数据,中职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19%,而发展困难的却占了65%,这充分说明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迫切需要的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四助育人”资助模式探索在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如何立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通过搭建多个平台帮助学生激发自驱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

(二)资助育人具有心理疏导功能

在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贫困学生心理敏感脆弱,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四助育人”资助模式的实施,可以借助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结合成长环境进行自我认知,并在逐步探索中找出解决方法缓解自己的敏感、自卑、焦虑等情绪,通过专业的团体辅导鼓励学生融入集体,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咨询室的一对一咨询,帮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塑造健康人格,拥抱美丽青春。

(三)资助育人可以促进技能提升

中职学校搭建受助学生的技能提升平台,一般从专业教育入手,让学生较早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及就业所需技能,以便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清晰的规划。完善技能比赛、培训实践等技能提升机制,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和体验机会,帮助学生培养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完善奖励机制,用外力和内力共同推动受助学生,驱动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专业能力基础。

(四)资助育人可增强就业竞争力

打造就业扶助平台,加强职业生涯指导,树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借助技能辅助平台培养受助学生就业技能,开展“一站式”就业服务,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才信息库,根据学生的生源地、专业、求职意向、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学生求职简历信息库,积极与本地乡镇企业建立帮扶关系,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对于技能精湛、素养高的受助学生,可以直接推荐到本地乡镇企业就业,一方面落实受助学生的就业工作,另一方面也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

二、高度重视,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一)加强资助机构组织建设

高度重视资助工作,建立健全资助管理机构,成立资助工作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切实把好政策落实关。由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把好资助程序关。以学生科负责人、各专业科负责人、团委、招生就业办、教务处、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工作人员为工作小组成员。资助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分工明确,周密安排,确保资助育人工作取得实效。

(二)建立资助精准认定工作机制

资助工作小组要严格贯彻上级的资助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落实资助工作,资助工作小组统筹全校资助工作的开展,规范资助工作程序。一是,明确资助项目的评选流程、评选要求、评选标准及评选程序,制定资助项目评选审批流程;二是,细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由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班级学生资助工作评议小组落实精准认定工作,形成由上到下、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

(三)建立健全数据库,动态管理跟踪

与各级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工作,与各部门协同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确保将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全部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由资助工作小组每年深入摸排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在校消费情况等,在健全的数据库里进行数据比对、查漏补缺、动态认定,努力做到动态化认定和精准式认定。

(四)严格管理,规范资金发放

严格遵守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学生资助的有关文件的规定,严格按照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坚持资助专项经费专用原则,严格管理学生资助资金,规范资金的拨付和发放程序,做好名单审核公示工作,加强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实施学籍动态查询,及时核对学籍异动情况,对休学、退学、无学籍注册的学生不予发放资助金,严格遵守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确保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优化形式,提高资助育人宣传成效

(一)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资助政策

由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研读资助政策,并将政策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海报、广播、微信公众号、视频、宣传手册等多种宣传形式进行宣传,规范各个资助项目的评选流程、评选要求、评选标准及评选程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做到資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典型案例宣传

汇总受助学生成长的典型案例、成才的先进事迹,编制成可传播的文档材料或者视频材料,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积极宣传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典型事迹,加强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增强受助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三)举办资助政策主题宣传活动

要进一步宣传资助政策,资助工作小组通过筹办资助政策宣传周活动、策划资助政策主题班会、资助知识小竞赛、资助政策手抄报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全方位地进行资助政策宣传,使资助政策深入人心。

四、精心帮扶,搭建资助育人平台

中职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制定的根本目的是资助育人,在开展资助工作中,必须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贯穿资助育人的全过程,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心理援助为支撑,以技能辅助为核心,搭建就业扶助平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多维度立体式资助,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目的。

(一)扶志解困,搭建经济资助平台

1.优化配置资助育人资源

学校层面在资助育人过程中,要加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协同,发挥“三全育人”的协同作用,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提供支持,调动所有能调动的资源,合理配置,搭建良性资助循环平台。

2.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建立精准资助机制,打造最优的资助育人团队,分工负责推进日常的资助育人教育,通过摸查、交流等方式掌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建立档案、动态跟进,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资金、处理不当行为。

3.整合资源不断拓宽资助渠道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联合学校总务科按需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深入挖掘校外校友资源,尽量提供兼职助学岗位,帮助学生缓解压力,顺利完成学业。精准施策,帮助学生缓解生活压力,为受助学生顺利完成求学梦提供有力支持。

4.丰富资助形式

不拘泥于经济资助,携手学校团委、专业科室、招生就业办开展资助育人活动,营造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借助媒体渠道宣传品学兼优受助学生的典型案例,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学生调适心理、健康成长。培养受助学生感恩、励志品质及求真务实的精神。

(二)修心养德,搭建心理援助平台

1.建立受助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新生入学一个月内进行心理测试,并为家庭经济困难且心理测试特殊的学生建立档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及成长环境,后续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持续跟进。

2.建设多维心理健康工作机制

坚持“动态管理、定期关注”的原则,实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素质测试、心理健康活动月、一对一心理咨询”等多维度的工作模式,建立由校领导、资助工作组成员、心理咨询师、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立体管理队伍及管理机制。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沙龙等活动;开放心理宣泄室,对学生进行耐挫力训练;将积极心理学融入课程教学;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观看励志视频,通过榜样案例培养受助学生心理品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收到良好的资助育人效果。

4.坚持专业化和动态化跟踪

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为受助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有相应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及跟进,动态更新心理档案,定期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轨迹,使受助学生在心理和人格方面获得有效的关注和引导。

(三)勤学善思,搭建技能提升平台

一是要加强职业生涯指导。组织相关的职业生涯教师,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展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了解从事该专业所需技能,树立清晰的学习目标。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人员、班主任通过定期访谈、个体辅导等方式和受助学生共同规划自己的技能提升路径,协助学生画好自己的技能成长之图。

二是搭建各类能力学习平台。开设针对受助学生的普通话兴趣班、计算机兴趣班、演讲口才班、形态礼仪班等,提升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自信心,改善学生心理自卑状况,系统指导学生提升就业技能。同时还要进行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文化、自信文化等渗透。学校层面注重制度建设和专题培训,按专业组织优秀技能专家举办技能提升讲座,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优秀校友的作用,组织学生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技能活动。

三是建立技能提升激励体系。跟进收集受助学生发展路径,以往届优秀的学生为典型案例,引导受助学生奋发图强,投身到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中,鼓励他们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考取专业技能证书,从而提高竞争力。

(四)多措并举,打造就业能力提升平台

一是搭建素质能力提升平台。通过深度校企融合,带领学生了解企业工作模式,安排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深入了解市场情况。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就业能力训练平台。教务科、招生就业办公室组建创新创业指导团队,开展就业培训、模拟面试、职场礼仪、创新创业培训等,提升学生就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

二是与当地企业建立帮扶关系。根据贫困生生源地、专业、求职意向、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学生信息库,积极与本地乡镇企业建立帮扶关系,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直接推薦到本地乡镇企业就业,落实受助学生的就业工作,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

三是打造平台,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加强心理辅导等工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用岗位成才回馈社会。笔者所在学校通过经济资助、心理援助、技能辅助、就业扶助四个方面进行资助育人,达成了资助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帅.立德树人视域下“解困·立志·强能”三位一体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研究[J].高校学刊,2021(3).

[2]竺巧云,卢尧.“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资助育人模式建构研究:以宁波大学科技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9(25).

[3]姜沛民.育人为本需求导向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效[J].中国高等教育,2016 (9).

[4]金凯.发掘“需求侧”、优化“供给侧”、提升“思想力”,全面提高高校困难生帮扶水平[J].科教导刊,2019(19).

[5]陈远宏.基于三全育人理念高校助困育人创新路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

[6]肖雪丽.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学生资助模式研究: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