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 上林铜器群

2024-01-14

中国书法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上林铜钟豫章

汉上林铜器群共计青铜器廿二件,有铜鉴、铜鼎、铜钟、铜钫、铜数种,其中廿一件带有铭文,标记“上林”者十六件。上林铜鉴共十件。鉴,亦写作“鉴”。《说文》云“鉴,大盆也。”《周礼·天官》载“春始治鉴”。郑玄注“鉴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春而始治之。”孙怡让《周礼正义》云“鉴,依注当为金器,则是治铸所成”,又云“鉴俗作?,《广韵》去声五十九陷云,?,大瓮似盆是也,……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者。”《玉烛宝典》引干宝注云“鉴,金器,盛饮食物以置冰室,使不茹绥也。”由此可见,干宝与郑玄、《广韵》鉴义略有差异,上林铜鉴或为苑中冷藏食物之用器。鉴铭中有豫章观,《玉海》引黃图曰“上林有豫章观,武帝造,在昆明池中,亦称昆明观”。班固《西都赋》有“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张衡《西京赋》有“豫章珍馆”,几者或当为一。《太平御览》引《汉宫殿名》长安有豫章观、昆明观,分豫章、昆明为二名,与《玉海》记载相异。除铜鉴外,尚有铜鼎五件,昆阳乘舆鼎、泰山宫鼎各一,上林鼎三,昆阳乘舆鼎“鼎”字繁文作“鐤”,可见于汉汝阴侯鼎,汉代帝王服用之器皆称以乘舆,如南陵钟亦称大泉乘舆御水铜钟,此鼎或为帝王服用器;铜钟五件,其中铸铭“九江共”三字二件,上又补刻“上林”二字;铜钫一;铜一。

汉代官营铜业严格遵循“物勒工名,以考其诚”之制,铭刻内容包含器名、容重、纪年、工者、序号等,上林铜器群可为典型。汉代盐铁置官始于汉初,然工官、服官等未详其始年,据昆阳乘舆鼎铭可知其时阳翟工官尚未正式建立,故可定郡国工官之设最早在武帝末期。上林铜鉴中有“阳朔四年五月工李骏造”,与《小校经阁金文拓本》上林鼎内容相类,而铜鼎纪年为阳朔二年,较铜鉴早二年,同为李骏所造,其当为上林苑中铸造铜器之名工。又,诸器之工名,杨政与杨放、左谭与左恽、周霸与周博,皆疑为兄弟同时在官府作工师者。另,上林铜钟中“九江共”当为九江上供,豫章观铜鉴、武政铜鉴受东郡,初元三年铜钫受东郡东阿宫,宣曲宫鼎受东郡白马宣房观,据此可知元帝初元三年曾向东郡征调铜器,以供上林之用。铭文中所谓铸造数字以及第某者,当为序号,由之可见汉代铸器数量相当庞大。

汉上林铜器群书体亦篆亦隶,铭文制作有刻有铸,代表着汉代中央制器正体铭文之规范。其点画平中见曲,转折处多以方折,偶见圆转,因是凿刻笔画起笔稍重而收笔略尖,刀笔不同,书刻相异,故而点画表达与手写笔法稍微不同;书刻者追求方正齐整的效果,随字赋形,呈现体方结密的特征。整体看,汉上林铜器群铭文瘦硬挺拔,纵横排叠而又错落有致,形成篆隶一体之特有风貌。从书史角度观之,汉上林铜器群书法风格上接秦诏版而略显规范,下启新莽嘉量却显自由,其与成熟的西汉简牍隶书、东汉碑刻八分相距甚远,表现出淡雅的金石装饰意味。作为应用文字,汉上林铜器群中的刻铭无论文字内容还是艺术特征都具有特定程式,表现出宏大气象下的精致生活情调,应用书刻与求美求善相得益彰,呈现独树一帜的西汉金文审美趣味。(杨二斌)

猜你喜欢

上林铜钟豫章
刘江宁作品
城东早春
江西豫章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刘江宁作品
灿若星辰——音舞诗画《1921·豫章那个班》主题曲
梦境尚好
上林师公舞在广西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汉口外滩感怀二首
西江流域南汉“姐妹”铜钟
铜钟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