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随访系统在出院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

2024-01-13龚兴媛李玉玲陈爱玲王丽华赵芳玲马义娜侯春霞丁向英

宁夏医学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出院康复实验组

龚兴媛,李玉玲,陈爱玲,王丽华,解 燕,赵芳玲,李 倩,马义娜,侯春霞,丁向英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化、信息化、流程化、科学化的全程随访管理平台是未来医院发展的重点方向[1]。本研究应用人工智能随访系统对既往出院患者随访模式进行更新。医院人工智能随访管理系统由软件和通信终端组成,利用信息的便捷性和可储存性为患者提供连续、规范、个性化的诊后健康管理,帮助患者院外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就医体验,也为今后随访系统完善升级提供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我院300例出院患者(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随访。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300例出院患者(实验组),采用智能随访系统对其进行出院随访。2组患者均来自心血管内科(60例)、心脏大血管外科(60例)、神经内科(60例)、眼科(60例)、产科(60例)。对照组男性141例,女性69例;年龄27.3~66.5岁,平均年龄(42.00±2.51)岁;病程2个月至7.6年,平均病程(5.5±1.95)年。实验组男性138例,女性162例;年龄25.6~69.1岁,平均年龄(40.00±1.63)岁;病程1个月至8.5年,平均病程(5.10±1.87)年。2组患者学历均在初中及以上,均有正常的认知水平。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1.1 纳入标准:① 患者及家属同意采用智能随访系统进行随访;② 患者及家属有智能手机,并关注医院微信关注号。

1.1.2 排除标准:① 患者及家属不同意采用智能随访系统随访;② 自动出院患者、死亡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出院随访管理。患者出院后每月进行1~2次电话随访,通过电话咨询并记录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治疗及康复情况给予实时健康指导,随访周期为3个月。

1.2.2 实验组:智能随访管理系统手机终端随访。患者出院后第2 d 既开始随访,每月根据患者诊断推送随访信息,依据患者疾病风险度制订随访频率,随访周期为3~6个月。随访系统结合浏览器与服务器 (B/S)和客户机与服务器 (C/S)架构,即医护端数据库服务器部署在医院的内网,应用服务器部署在医院的办公网。患者端用移动端(微信、短信、APP、电话)。

1.2.2.1 前期准备:①系统维护测试。随访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 (HIS)对接,在医院局域网进行cdr调阅,获取患者完整诊疗信息。②创建随访计划。医护人员依据疾病诊疗指南和及专家共识,根据疾病病种、诊疗方式、转归制定随访计划。随访内容包括院外饮食、服药、康复锻炼、自我居家监测、疾病科普知识、复诊提醒、疾病问卷、满意度问卷等。

1.2.2.2 随访实施:随访工作人员依据患者诊断、诊疗方式及转归纳入不同的随访组。人工智能随访管理系统按照随访时间节点自动推送信息,患者手机端在短信平台、医院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医院APP接收到相应信息。

1.2.2.3 随访结果:①医护人员在电脑端查看随访结果、问卷调查反馈。制订复诊方案,调整后续随访计划。必要时进行电话沟通解决紧急和(或)重要问题。②对于未按时完成随访,及医护人员多次联系无果的患者、自主要求终止随访的患者或死亡患者终止随访。③随访管理 (随访计划更新、随访人次、待随访人次、随访率等)统计、数据管理(随访工作量统计、用户管理)。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1.3.1 诊后自我管理行为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按时复诊、遵医嘱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康复训炼。评价指标为是或否,计算每个项目患者所占比例。

1.3.2 患者对随访工作的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随访时间、随访方式、接受程度等。评价指标为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情况:实验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按时复诊、遵医嘱正确服药、合理饮食、康复训练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情况[n(%)]

2.2 2组患者随访满意度情况:实验组患者对随访时间、随访方式、接受程度满意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随访满意度情况

3 讨论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遵医嘱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康复锻炼、定期复查患者所占比例均较高。传统随访仍强调对疾病所进行的共性指导,或对患者在医院就诊感受的医德医风的调查,而非对该疾病及其预后进行针对性和持续性的追踪及随访,故效果一般[2-3]。电子化随访系统对患者随访状态的记录,可在出院随访中根据患者疾病康复的不同阶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须持续随访患者随访内容的完整性、持续性[4]。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报道一致。随访人员均为我院专科护士及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医患彼此熟悉更容易建立信任。随访人员均有临床科室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掌握疾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恢复每个阶段进行相匹配的疾病康复指导、功能锻炼、用药指导、复查提醒,同时推送疾病科普知识。本研究随访周期根据疾病特点风险程度,可制订中长随访计划,为患者提供相匹配的高质量疾病健康教育。

患者手机端以短信、微信公众号推送形式收到文字或图片健康管理知识。文字、图片信息便于患者随时查阅;篇幅短小,利于患者阅读记忆;语言通俗易懂,不涉及复杂专业术语,患者容易理解接受;健康宣教内容根据疾病恢复的重要时间节点自动推送,解决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盲目性问题。最大限度保证康复指导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督促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居家自我健康管理行为。问卷中实验组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定期复查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部分患者在复诊时告知医生他会按照手机接收的宣教内容正确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效果;在康复锻炼时会遵循宣教内容,保证康复锻炼的方法、频率、强度等是合适的。患者收到复诊提醒的信息时及时预约复诊医生,消除拖延、放弃复诊的念头。随访信息提醒、督促患者自我管理,减少其惰性思维与行为。据报道,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及动静结合患者所占比例均较高,显示随访管理信息系统手机医护终端在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结果与报道一致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健康行为。

患者对随访的时间满意,随访根据疾病恢复的重要时间节点、复查时间提醒等进行。解决患者院外缺少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康复知识缺乏、难以获取高效医疗资源等问题。

对于随访形式与接受程度的满意度比较高,弥补电话随访时患者对信息的理解与接受受限、信息保留周期性短的不足。患者反应文字信息可以反复查看或询问,解决其忘记或不理解的问题。

人工智能随访管理模式能更好地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使患者感受到随访人员的专业性,更好地帮助患者院外康复。

传统随访记录方式多采用纸质版随访表格,由医护人员手工登记随访情况。存在患者信息收集不全、出院指导缺乏针对性,失访、漏访现象多,耗费人力和时间,随访结果数据收集整理困难等不足[6-7]。

目前,大多数医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临床随访工作量大,效率低下;随访工作烦琐,数据采集困难;缺乏统一管理,患者流失率较大。近年来,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驱动模式,给医疗健康领域带来了重大变革[8]。本研究中人工智能随访管理系统与医院HIS对接,自动获取出院患者的信息,借助系统高效平台、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从而极大缓解了医护人员随访压力,解决患者群体数量大、医护资源紧缺、随访工作难度大的问题,提高随访工作效率。系统还可查看未进入随访的患者、及随访未成功的患者,提醒完成随访。随访数据自动保存,有各种统计报表,可按照月度、年份统计数据。

本研究在医院内先行对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内科、眼科、产科出院患者随访,是对慢病管理、重点人群(产妇、老人)的院外健康指导,后续将面向儿科、妇科、骨科、内分泌等科全院各科室的出院患者进行智能随访管理。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随访覆盖率低于眼科、产科,与老年患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没有智能手机有关。今后须对随访系统进行完善,使其更加人性化,操作更方便、快捷[9-10]。待改进的功能有①开发多种获取形式,如语音播报功能,适合老人与儿童;②增加信息交互功能,随访人员及时回答患者咨询的问题,提高患者随访积极性;③在服务患者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复查预约挂号、预约诊疗功能;④开发门诊患者健康随访功能。

猜你喜欢

出院康复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