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 检查在脑出血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2024-01-12谭海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21期
关键词:基底节高密度脑室

谭海涛

(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鲁东医院影像科 山东 烟台 265500)

脑出血是指大脑血管发生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室和其他组织而产生的病变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口老龄化,脑出血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1]。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常伴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痉挛,情绪紧张常导致血管硬化,加速病情恶化。脑出血发作快,患者很快出现意识障碍,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情况。数据显示,30%的患者在脑出血后存在不同程度后遗症,因此早期发现和处理对疾病预后至关重要[2]。CT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其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成为脑出血处理方法和预后评价的主要依据[3]。为进一步分析CT 诊断脑出血的价值,本文选取60 例疑似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6 月—2023 年5 月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鲁东医院诊治的疑似脑出血患者60 例,其中男45 例,女15 例,年龄48 ~78 岁,平均年龄(65.40±5.21)岁;发病时间0.5 ~24 h,平均(4.21±2.01)h。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中脑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标准[3];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认知、精神异常等依从性差者;③CT检查禁忌者。

1.2 方法

仪器采用美国GE 公司生产的GE 256CT 型128 排螺旋CT 检查,检查前,调整电压为120 kV,电流为300 mA,设置扫描层厚2 mm,扫描层距5 mm,螺距为1 mm,矩阵选择512×512。控制采集时间在1.5 s,将采集视野设定为45 cm。指导患者闭眼,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保持静止,尽量避免头部移动,避免咳嗽。设定听眦线作为基线,向上扫描,范围涉及整个头部。进行出血位置、血肿等的检查。必要时,可进行增强扫描,选择的是碘克沙醇造影剂,以双管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速率4 mL/s,注射完毕后20 s 进行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观察病灶大小、位置、形状及周围组织对比度。并以此计算出血量。出血量=血肿层数(cm)×血肿长径(cm)×血肿宽径(cm)×π/6。

1.3 观察指标

①以临床后期观察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脑出血的CT 诊断结果;②分析CT 检查不同出血部位结果;③分析CT 检查不同出血部位对预后的评估价值;④评估CT 检查不同出血量对预后的评估价值;⑤分析CT 检查不同发病时期、不同发病部位的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0.75 表示一致性良好;0.4 ~<0.75 表示一致性尚可;<0.4 则表示一致性较差。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 诊断脑出血结果

以临床后期观察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确诊58 例脑出血,CT 检查确诊56 例,CT 诊断脑出血灵敏度为96.6%(56/58),特异度100.0%(2/2),准确率96.7%(58/60)。Kappa= 0.651,与金标准检验一致性较好,见表1。

2.2 CT 诊断不同出血部位结果

临床后期观察或手术结果显示,基底节区出血32 例,小脑出血5 例,脑干出血4 例,丘脑出血17 例;CT 检查准确检出基底节区出血31 例,小脑出血5 例,脑干出血4 例,丘脑出血16 例,CT 检查不同出血部位的符合率为96.6%(56/58)。

2.3 CT 检查不同出血部位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CT 检查不同出血部位之间破入脑室及死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T 检查不同出血部位对预后的评估价值[n(%)]

2.4 CT 检查不同出血量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CT 检查结果显示,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量越高,病死率越高,见表3。

表3 CT 检查不同出血量对预后的评估价值[n(%)]

2.5 CT 检查不同发病时期、不同发病部位的影像学特征表现

脑出血不同时期的影像特征表现:脑出血在1周内,表现为病灶高密度影,CT 值介于60 ~90 HU 之间,病灶形状以圆形、肾形为主,出血量一般在6 ~20 mL 之间,有占位及破入脑室表现;脑出血2 周后,病灶呈高密度影,向心性缩小。病灶边缘密度低,CT 值及占位情况均有明显下降。脑出血2 个月后,病灶呈低密度影,边缘锐利,有囊腔形成。

脑出血不同部位的影像特征表现:基底节区脑出血:以高密度影为主,病灶呈圆形、肾形等,CT 值介于50 ~80 HU 之间,病灶周围有环形低密度影。有占位表现,有破入脑室表现。丘脑出血:病灶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呈高密度影;小脑出血:病灶以圆形、不规则的高密度影为主;脑干出血:表现为高密度血肿影。

3 讨论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神经系统疾病,起病急、病死率高。大部分脑出血是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可以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出血两种。外伤性脑出血通常有外伤历史,也称为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少数见于脑血管畸形。出血区的红细胞破碎并形成点状出血,随着病程进展,血液流入脑室,且持续时间越长,造成的严重破裂越明显[4]。有少量的血液流入神经纤维之间,对大脑造成较小的伤害;但如果出血量过大,会造成严重的大脑损伤,并极大提高患者的病死率。一旦失血量超过40 mL,就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因此准确估算脑出血量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至关重要[5]。近年来,CT 成像技术的进步使得对出血部位、时间以及出血量等指标进行更精确的诊断和评价成为可能。

CT 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技术,用于诊断脑出血,可通过X 射线进行颅脑组织扫描,分析X 射线被不同组织吸收的程度,进行疾病的诊断。脑出血是血液在脑组织内的异常积聚,具有较高密度。因此,在CT 扫描中,血液会显示为明亮的区域,与周围的脑组织形成对比。可通过多个方向和角度的扫描数据,生成三维图像。这使医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脑出血的位置、形状和大小。CT 扫描可以对不同时间点的扫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观察脑出血的发展和变化。这对于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不仅如此,在检查中,CT 不仅能够识别脑出血,还能够识别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病变,如脑肿瘤、血管畸形等,提升疾病鉴别诊断价值[6]。CT 诊断脑出血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检测血液的密度变化来识别异常积聚的血液,并通过多角度扫描和比较分析来评估脑出血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以及观察其发展和变化情况。这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以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CT 可以显示血肿本身及周围脑实质的变化,并估算出血量。通过主动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残疾风险,改善生活品质。CT 检查能确定出血位置、数量以及是否影响脑室,为临床制定相应处理措施提供依据。研究显示,由于大部分脑出血发生在丘脑和基底节等部位,所以颅内出血点较为常见[7]。本研究通过CT 检查发现,31 个病灶位于基底节区,5 个病灶位于小脑处,4 个病灶位于脑干处,16 个病灶位于丘脑处;脑出血的CT 影像特点如下:多见于基底节区和丘脑,容易侵犯侧脑室。脑外血肿会引起周边脑水肿,形成类似占位效应,压迫、推移、软化,甚至引起坏死。与颅内血肿相比,脑出血的吞噬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在破裂通路上形成与脑室相连的高密度血肿。CT 检查显示,早期血肿通常呈现60 ~90 HU 的CT 值,在边缘清晰的情况下呈现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周边可见低密度的水肿区[8]。在邻近的脑室内,可见移行和变性,一些脑沟缺失,中央线结构发生偏移。治疗后大约1 周左右,病情通常会有所缓解,且与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有关。脑出血的各个阶段在CT检查中呈现为早期,也被称为“急性期”。在此阶段,CT 数值为60 ~90 HU,显示出较强的占位性,主要出现在颅内。根据文献报告,超过90%的患者在出血后1 ~4 周内会出现颅内占压现象[9]。CT 数值相对较高的原因在于,血红蛋白在这个阶段相对于大脑组织更易被X 射线吸收。因此,在CT 图像中,可以观察到一些溢出的血液,但由于血红蛋白的体积较小,无法完全反映出来。在出血后的第一周,血肿周边的血红蛋白被破坏,纤维蛋白溶解,导致高密度血肿边界变得不清晰,低密度区域扩大,CT 数值随之下降。术后4 周,脑内的血肿已完全被吸收,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小囊,随着水肿的减少,占位性也逐渐消失。在脑出血的预后评估中,CT 检查的应用价值:①脑出血的发生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基底节区与丘脑出血的预后与其他位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较于小脑及脑干出血,预后更好(P<0.05)[10]。与本次研究结果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在本研究中,不同发病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选取的样本量较少有关。分析原因:基底节区与丘脑出血容易积聚,未损伤的情况下有较好的预后,但一旦出血破裂或切除,则预后较差。②脑出血量与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出血量在10 mL 内,无死亡病例;10 ~40 mL 及以上,出血量越大,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这可能与出血量较少、占位效应不明显、不易引发脑疝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症状较轻微,预后较好;而如果能够及早进行诊治,则症状有望显著改善,从而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临床上,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的病因,特别是高血压型脑出血最为常见。在原发性高血压脑病中,常出现固定的病灶,并伴有高血压病史,因此通常可以与其他病因引起的颅内出血进行区分。然而,对于非典型的颅内出血,需要通过CT 检查与脑肿瘤合并脑出血、出血性脑梗死、外伤性脑出血等疾病进行区分。高血压性脑出血多见于老年患者,有明显的高血压史,多发生在突发事件或情感刺激下,表现更突出于基底节区、小脑和脑干。血管异常多见于年轻患者,无高血压史,好发于大脑前中动脉附近的皮层,容易穿透大脑室和蛛网膜下腔,CT 检查可发现血肿周边有钙化点,伴有脑萎缩、软块和混合密度的病灶,才能明确出血的病因。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发生在脑底动脉环和脑中动脉的分叉部位,约51%是由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脑内血肿易凝聚于相邻的蛛网膜下腔,因此其分布可作为确定颅内动脉瘤位置的依据。早期出现的出血性脑梗死(即原发脑梗死)和脑出血往往难以区分。一般来说,出血性脑梗死灶的低密度区域较大,多为三角或楔状,并与梗死动脉的供应区域一致,但由于位于梗死区域,通常不会破坏脑室,因此其占位效应较轻微。而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低密度水肿面积较小,多呈环状分布,与血液供应区域不均匀,具有较强的占位效应,常穿透颅内。合并颅内出血的颅内肿瘤周围通常有软组织包块,呈中心状,并具有较强的持续性,随病程逐渐加重。增强后,肿瘤呈不规则地增强。外伤性颅内出血多发生于头部受伤后,出血多位于头部受伤的落点下方或相对位置较浅的地方,并常伴有其他类型的脑外伤。此外,头部周围的血肿需要与脑膜瘤及转移瘤进行区分。脑膜瘤在CT 和MRI 上表现为明显的均匀增强,周边水肿较小,并与颅顶硬膜广泛粘连。而转移性肿瘤好发于皮层或皮层下,形态多为球形、水肿性和非规则性,可表现为均匀或环状的强化影像,并可通过病史加以区分。

综上所述,CT 诊断脑出血的价值高,可提升临床检出率,分析出血部位、出血量情况,可作为不同发病时间及预后的评估标准。

猜你喜欢

基底节高密度脑室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