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肉搜索”行为将被列入犯罪
2024-01-12李有恒
李有恒
根据此次荷兰的新法案内容,“人肉搜索”是指提供、传播或以其他方式识别他人的个人数据信息,意图恐吓或严重妨碍他人履行职责或从事相关的职业,或协助他人造成此类伤害的行为。
2023年7月11日,荷兰通过了最新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将“人肉搜索”(Doxing)列入犯罪。自2024年1月1日起,在荷兰以恐吓、骚扰为目的,在互联网公开他人如姓名、私人地址和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的行为将被定性为犯罪。如果针对政客、律师、记者、警察等群体进行“人肉搜索”,不法之徒将面临更高的刑罚。
荷兰是欧洲网络技术创新的重要枢纽,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网络威胁,大量个人数据信息频频泄露。荷兰统计局(CBS)2022年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有近250万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荷兰民众(约占总人口的17%)表示,他们已成为网络犯罪尤其是信息数据泄露的受害者。2021年3月,该国一家老牌的汽车维修服务供应商RDC遭到黑客攻击,数百万名荷兰车主的数据被盗;2021年6月,荷兰警方称其中央数据库遭到黑客攻击;2023年5月,荷兰皇家足球协会称该组织的服务器遭到攻击,大量个人信息被窃取……频发的个人数据信息泄露问题,不仅给荷兰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为“人肉搜索”(Doxing)等网络犯罪行为提供了温床。
据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报告,在荷兰,每份数据丢失或被盗将会带来高达2654欧元的经济损失,这已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54欧元)。更令荷兰政府头痛的是,恶意披露私人地址、电话号码或个人照片、数据信息的情况在荷兰变得愈发普遍,政客、科学家、记者和警察等群体深受其害,有的甚至面临生命威胁。
此前,根据荷兰刑法的相关规定,“人肉搜索”尚未被明确列入犯罪,因此检察院很难对“人肉搜索”的不法之徒提起刑事诉讼。
2023年7月11日,荷兰前司法大臣赫拉珀豪斯提出了“人肉搜索”入罪的法案(又称“Doxing”法案)。该法案要求将“人肉搜索”作为犯罪行为来处理,明确规定以骚扰他人为目的,共享个人信息的行为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便司法机关拥有严厉惩处该类行为的法律依据。
以恐吓、威胁为目的分发和转发个人信息的行为不仅使普通公民饱受数据泄露所带来的权利侵害,导致荷兰公民生活安全感下降、害怕在公共场合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也给荷兰政府工作人员、科学家、记者和警察等职业群体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政治判断和职业发展,进而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更深层次的负面影响。荷兰众议院和警方对此表示担忧,并呼吁对“人肉搜索”进行刑事起诉。《荷兰日报》报道称:新法案对实施“人肉搜索”的不法之徒将处以最长两年监禁或最高2.25万欧元(约合17.8万元人民币)的刑罚;按照新法规定,若对市政雇员、科学家、记者等特殊职业群体进行“人肉搜索”,相关不法之徒所面临的最高刑罚还要再增加30%。
实际上,荷兰并非缺乏治理“人肉搜索”的相关法律,只是现有的法律规定入罪门槛较高。依照荷兰刑法,许多形式的恐吓行为早已被视为犯罪,然而在实践中针对“人肉搜索”的起诉仍经常以失败告终。因为公开散布私人信息的不法之徒并没有发出具体的威胁内容,难以达到构成犯罪的定罪标准。此次法案则降低了“人肉搜索”入刑的门槛,这有望为警方和检察院提供更为坚实的诉讼基础,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打击“人肉搜索”。新法规定:荷兰公民可以依照新法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或在线平台删除与“人肉搜索”相关的非法内容;不仅如此,还可以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或者在线平台对这些遭受“人肉搜索”侵害的受害者進行经济赔偿。
显然,如此大面积的刑事打击并不必然得到一致的认可和支持。荷兰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NOS)通过对众多议员进行调查后发现,荷兰议会多数政党认为这一禁令是必要的,但也有部分政党持怀疑态度。荷兰基督教民主联盟(CDA)认为,很难在法庭上证明某个人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地址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恐吓或威胁他人。相反,荷兰六六民主党(D66)则支持这项禁令,但认为这项法案的可执行性差,理由是这些不法之徒只需要通过商会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企业经营者的私人地址,通过土地登记簿也可以找到房主的地址。荷兰六六民主党(D66)议员约斯特·斯内勒希望这些数据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他对荷兰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说:“我们必须确保恶意人士不那么容易获取法官、律师、记者和科学家等特殊群体的详细地址信息。这项禁令将使警察和检察院有能力依照法律来对付这种形式的骚扰,但他们并没有相对应的执行力去应对这些犯罪行为。”自民党(VVD)和新教党(SGP)希望对“人肉搜索”的不法之徒处以一年以上监禁,而自由党(PVV)希望确保那些恐吓官员的人不会仅仅惩以社区改造后便逍遥法外。
相比其他国家的类似立法,荷兰此次新法案最大的立法意义是明确了“人肉搜索”行为的定义。许多学者将“人肉搜索”定义为“在线发布并搜索某人的个人信息”;但是“人肉搜索”作为一个笼统的术语,与合法识别在线人员的行为经常被混为一谈,而合法识别在线人员的目的是在于保护他人、追踪极端分子或报道公益故事。
根据此次荷兰的新法案内容,“人肉搜索”是指提供、传播或以其他方式识别他人的个人数据信息,意图恐吓或严重妨碍他人履行职责或从事相关的职业,或协助他人造成此类伤害的行为。发布新闻和不法行为的记者和举报人,如果披露信息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则不会受到惩罚,因为其主观目的并不是去骚扰任何人。另外,发布他人的信息且符合特定的意图标准也属于“人肉搜索”。
概念边界是法律研究的基础。在编纂反“人肉搜索”法律时,应当消除对“人肉搜索”行为概念的模糊认知,并将其与合法主体的“人肉搜索”区分开来。考虑到多数公众担心“人肉搜索”法律和保护互联网言论自由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期待在互联网自由和网络规制之间寻求相应的平衡,荷兰通过立法对“人肉搜索”的内容和限度进行监管和控制,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人肉搜索”给公民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将在更好地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前提下,保持公民互联网自由和网络法律限度之间的平衡,防止“人肉搜索”沦为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工具。未来,相信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会陆续关注“人肉搜索”的立法;荷兰新法案在实施中是否会如立法者所愿,值得持续关注。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