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如野草:冲破命运的八角笼

2024-01-12李家豪

检察风云 2024年1期
关键词:苏木格斗马虎

李家豪

“知道打水漂吗?不论你把石头打出去漂多远,这块石头最终都会沉下去。”——马虎(片中人物)

影片《八角籠中》是王宝强根据恩波和四川贫苦农村的真实事件改编还原的作品,讲述了格斗教练向腾辉带领一群大山深处的孩子,通过顽强不屈的奋斗,冲破命运牢笼的故事。剧中,向腾辉为了能使沙场生意做下去,将搬石头拦车的马虎、苏木等人“骗来表演”,宣传的内容是假的,加入格斗俱乐部是假的,上台表演赚出场费也是“假打”。可在面朝黄土的山沟里,“格斗”似乎就是这帮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直到观众看到片中马虎打水漂时的自述时,才知道这帮孩子人生命运的“八角笼”,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强大束缚,难以突围。

“生如野草,不屈不挠”,就像孩子们在训练时喊的这句口号,底层生活不易,训练的辛苦比起能吃饱、能穿暖,已然算不了什么。影片前半部分有很多细节,都在描写底层人群生活的苦楚,诸如卧病在床的马虎姐姐、八角笼中的假打变真打、孩子们上学处处碰壁等。底层人群的苦,除了收入以外,还涉及教育、健康、住房以及公共物品等多个维度的缺失;即便脱贫,没有能力的个体,很难保证其以后不会再次陷入贫困。这从苏木受伤之后,马虎重操拦车旧业,就可见一斑。正是这种对贫穷的恐惧,片中的这些孩子才会“假打真做”,腾辉格斗俱乐部也由此应运而生。

树大招风,好景不长。让孤儿打黑拳赚钱的视频在网络上突然火了起来,卖莼汁的王老板、歌厅李总和假慈悲的校长不约而同地落井下石。一时间,“做好事”的向腾辉被千夫所指,不得已变卖资产,转售旗下的队员马虎和苏木。原以为事情到此为止,可谁想马虎因抢劫入狱,苏木因断腿卧床,向腾辉又被俱乐部“上了一课”。退无可退下,向滕辉只能反过来利用曾经伤害过自己的舆论,主动上节目掀起新热点,从而反击罪恶。几次反转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因为事件本身存在着不同于社会普遍认知和公共道德的矛盾点。起初,社会大众为了维护道德底线和固有价值观,群起谴责或抨击收买孤儿打拳赛的行为。随着网络舆论出现“一边倒”的趋势,给向腾辉等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和舆论压力。但恰恰也正是因为大众的正义感,在法律模糊的边界,给予了他们最后一丝道德关怀,几人的命运在影片结尾才又被拉回正轨……

“普通人想活,必须来真的。”影片最后,苏木重新走进八角笼,在黑白画面中拼到极致,如愿以偿拿到冠军,电影画面也由黑白转为色彩。倚在角落里的向腾辉如释重负,扭头走开,屏幕上打上了一串表示结局的字幕……尽管结尾有些仓促,但留点空间和槽点(网络词)给观众,黑白对错自有答案。

记得罗翔老师在《圆圈正义》一书的封面上写道:“我们能画出的圆圈,总是不够圆,但没有人会因此想取消圆圈。”笼中破局,源于热爱和坚持,不够强大的时候很难挣脱笼中束缚。唯有在人生的八角笼中,满怀星光、坚忍不拔、破笼而出,方有可能成就美好。圈地画圆,源于自省和自律。在努力画圆的同时,我们应当宽待正义的缺失,先于律己、后评他人,超越盲目和偏见,在试错中还原正义该有的模样。

回看八角笼,它的确也不圆。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苏木格斗马虎
小马虎又错了
再见了,马虎猪!
糊涂的小马虎
张伟丽 格斗玫瑰
浅谈苏木山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第八道格斗料理
小马虎的糊涂演讲
格斗料理
蒙药苏木-6治疗股骨头坏死97例临床疗效观察
站在苏木拜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