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劳动教育热点主题研究与展望
——基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

2024-01-11朱洪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朱洪平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指高校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教育相关活动,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全过程[1]。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地政府、高校也纷纷出台相应劳动教育方案、意见和计划等文件,学术界也对大学生劳动教育进行热烈讨论。郭云珠等基于新时代背景,分析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机制、理念、主体和平台层面提出相关的优化路径[2]。孙华峰分析不同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脉络,并阐述不同历史背景条件下,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和发展规律[3]。刘向兵等基于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分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和保障体系现状,并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推进提出展望[4]。张仲豪等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主体和方式路径进行整体研究,进而分析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不足和优化方式[5]。谢丽娜等针对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逻辑思路进行论述,并从学校、专业、课程与活动的角度进行优化路径探讨[6]。

学者们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纵观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文献,发现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缺乏从定量的角度对大学生劳动教育进行梳理,尽管有学者对该领域进行综述性研究,但绝大多数采用定性的归纳梳理,容易受研究者的主观性和对文献选择内在偏差等影响,缺乏工具化的剖解与分析;另一方面,缺乏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热点主题的探索,即学者们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包括哪些方面,鲜有文献对此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化与可视化的分析,梳理该领域发文量、重要作者、期刊和机构等信息,并运用共词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揭示热点主题,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改进方向,以期为未来研究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考虑到样本数量和质量,将检索主题或关键词设置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大学劳动教育”或“高校劳动教育”,期刊来源类型选择核心期刊、CSSCI 和CSCD,时间为2012-2022 年,共检索出617 篇文献,对其进行阅读,并从相关性和学术性角度进行样本分析与筛选,剔除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不相关的文献150 篇,最终确定剩余的467 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大学生劳动教育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研究现状,探索热点主题。文献计量法是根据文献特征来描述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规律的定量分析方法[7]。结合SATI3.2软件进行统计与可视化分析,以期识别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期刊和机构;并根据普赖斯定律辨识核心区作者,运用布拉德福定律判定核心区期刊。内容分析法则是通过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的定性分析方法[8]。本文通过运用UCINET 软件和SPSS 软件对大学生劳动教育文献进行共词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以期进一步揭示其研究热点主题。

二、统计分析与可视化结果

(一)时间序列维度

运用SATI3.2 软件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467 篇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如图1 所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文献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2019 年以来,其发文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说明大学生劳动教育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二)核心区作者维度

对467 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文献的作者进行统计,共有730 名作者。运用普赖斯定律辨识核心区作者,其计算公式为[9]:

式中,M 为该领域核心区作者的最低发文量;Max(m)为该领域发文篇数最多的作者的论文量,据统计,为11 篇。代入式中,得出M=2.48,根据取整原理,发文量为3 篇及上的作者被确定为核心区作者,如表1 所示,共有16 名。

从表1 可以看出,刘向兵、李珂、曲霞、柳友荣和顾建军等人发文量都为7 篇或以上,表明这些学者在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方面成果突出,是推动该领域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这16 名核心作者发文量合计76 篇,占总数的16.27%,不到普赖斯规定的50%,说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因此,学者之间需加强交流合作,以促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发展。

(三)核心区期刊维度

载文量是期刊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核心区期刊质量高、信息量大,能反映该领域研究现状和进展。根据布拉德福定律进行划分,其计算公式为[10]:

其中,R 为核心区期刊的最低发文量;E 为欧拉常数,值为0.5772;Y 为最高发文期刊的载文量,据统计为35 篇。进而算出R=8.265,按照取整的原则,即核心区期刊的最低发文量为9 篇,如表2 所示。

据统计,该领域共有13 种核心区期刊,共发文188 篇,占总文献数的40.26%。从发文量看,《中国高等教育》发文量最高为35 篇,占比7.49%;其次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发文量为25 篇,占比5.35%。从期刊影响因子看,《中国高教研究》综合影响因子最高,为5.526。核心区刊物能够较大程度反映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从期刊类别看,主要集中在教育类刊物,反映出该研究的单一性,不利于成果的丰富和发展,相关学者需予以重视并做进一步研究,以形成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成果。

(四)研究机构维度

研究机构是推动研究成果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研究机构发文量进行统计,梳理出排名前10 的研究机构,如表3 所示。

表3 研究机构发文统计

从发文量看,排名前10 的研究机构累计发文量为132 篇,占样本总量的28.27%:西南大学28 篇,排名第一位;其次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24 篇。从研究机构类型看,排名前10 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师范类院校,说明师范类院校是其研究的重要力量。从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重庆和南京等大城市。多数学者来自师范类院校和地域分布不平衡的客观事实,可能会限制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的发展。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联合其他类别和地域的机构参与研究,从而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的发展。

三、研究热点主题

共词分析是基于词语出现频次,运用聚类分析,识别词语间的关联度,从而探索该领域结构特征的方法[11]。关键词是文献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作者观点的凝练[12]。因此,关键词的共词分析对探索大学生劳动教育成果特征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计量软件展现共词分析结果,并结合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热点主题。

运用UCINET 软件生成前40 个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谱(如图2 所示),以节点大小来判断关键词频次,以其所处位置来识别中心度。可以看出,“劳动教育”“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和“劳动价值观”等关键词中心度强,出现频次高,处于大学生劳动教育领域的核心位置,具有引领作用。

图2 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

多维尺度分析是基于词语的“距离”进行聚类分析,运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对样本进行定位和归类,进而展示多维空间的变量关系,从而探索该领域的热点和主题[13]。本文将高频关键词导入SPSS24 软件,得到大学生劳动教育多维尺度图谱(如图3 所示)。为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关键词进行解译和对比分析,将其划分为5 个聚类(如表4 所示)。

表4 高频关键词聚类结果

图3 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图谱

根据图3,可以划分为5 种聚类:聚类1 为劳动教育精神研究,聚类2 为劳动教育价值研究,聚类3 为劳动教育思政研究,聚类4 为劳动教育评价研究,聚类5 为劳动教育课程研究。这5 种聚类是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研究内容,也是热点主题。

(一)劳动教育精神研究

这一热点主题主要是阐述和分析新时代环境背景下,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存在问题和实践路径等。劳动精神培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个人发展而言,劳动精神能够提升个人素养,帮助其树立实干精神,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劳动精神是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动力,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14]。针对大学生劳动精神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谭璐认为:一方面,大学生对劳动认知存在差异,尚未形成统一的劳动教育精神系统理念;另一方面高校对于劳动精神的培育存在重形式轻成效的情况,大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意识仍然存在不足,其培养体系亟待完善[15]。刘俊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条件改善,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会随之滋生,部分大学生以好逸恶劳为荣,缺乏对劳动精神的认可度。此外,重智轻劳的考核导向,会占用本该属于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时间,导致大学生劳动精神养成不足[16]。针对目前劳动精神培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者们从家校企社等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17-18]。

(二)劳动教育价值研究

这一热点主题主要围绕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观、劳动价值、育人价值和劳动实践等方面进行研究。高校劳动价值不仅体现在教育价值和劳动价值,还体现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上。从教育价值上看,通过劳动教育能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劳动素养;从劳动价值上看,能够将体力和脑力活动转化为物质生产,创造劳动价值[19]。而劳动教育的个人价值体现在培养和塑造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0-21];其社会价值体现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服务于国家发展建设[22]。为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学者们尝试从顶层设计、思想引导、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23-24]。

(三)劳动教育思政研究

这一热点主题主要分析如何将思政内容融入劳动教育培养体系,探索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高校劳动教育目标往往局限于学生劳动习惯培养与劳动技能提升等实用维度,容易忽略劳动教育思政价值引领内涵[25]。大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知识、精神和品质正处于形塑期,劳动教育将对大学思政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26]。关于如何在劳动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学者们也提出不同的看法。张瑀等认为在遵循劳动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尝试在教学体系、实践资源、专业课程和共建机制等方面突破,进而探索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激发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27]。宋乃庆等认为应将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开发劳动教育资源、完善劳动教育测评,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提升劳动素养和思政修养[28]。刘向兵等认为需将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进行密切结合,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利用思政理论课堂的主阵地,建立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劳动教育格局,并完善相关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达到协同育人的成效[29]。

(四)劳动教育评价研究

这一热点主题主要探索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劳动教育的落地、落实[30]。目前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仍然存在争议,学者们也结合当前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张进财认为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既是发挥劳动育人价值的需要,也是改革教育评价的需要,但已有评价体系存在侧重管理价值、忽略教育价值,注重劳动技能培训、忽视劳动素质养成等方面的问题,进而从评价内容、过程和多维指标等方面完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31]。问清泓认为应从劳动教育观念、品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素养进行评价,提出需加强师资力量、建立质量监测机制、注重评价结果、鼓励多方参与等以确保劳动教育评价科学有效[32]。蔡瑞林等以问卷调查数据作为样本,并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删除、赋值和检验,认为应从劳动教育知识、技能、习惯、观念和精神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劳动教育素养评价指标[33]。

(五)劳动教育课程研究

这一热点主题主要探索劳动教育课程“为什么建”“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劳动教育课程是落实学校劳动教育方案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也是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接受劳动教育、掌握其核心内容,需结合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进行统筹规划,遵循和把握课程发展规律,制定相关课程学习目标、纲要、内容和要求,规范教材和授课形式,构建更科学和规范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34]。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是学术探索的理论问题,也是劳动落实推进的实际问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建设高标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需协调主体、课程、时间和空间等诸多要素关系,从而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赋能增效[35]。劳动教育伴随学生成长,除了通过劳动教育课程,还需营造热爱劳动的校园氛围,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劳动价值[36-37]。尹者金认为需把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高校教师需发掘教材中的劳动元素,在专业教学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习惯和技能等[38]。戴立益等认为可以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三个模块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推动劳动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39]。刘向兵等认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要避免“大学劳育中学化”的情况,让学生掌握劳动教育政策法规,熟悉劳动教育关系的运行机制,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完整系统学习劳动知识,改变劳动精神面貌,提升劳动素养[40]。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中国知网467 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相关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并结合SATI3.2、SPSS24 和UCINET 软件进行探索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文献近年来逐渐提升,但核心区作者群和网络框架仍未形成;(2)该领域研究集中在教育学方面,教育学类刊物的载文量和影响因子均处于前列,《中国高等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和《中国高教研究》是该领域的重要刊物,而高校是其主要研究力量;(3)从研究热点主题看,主要集中在劳动教育精神研究、劳动教育价值研究、劳动教育思政研究、劳动教育评价研究、劳动教育课程研究五个方面。

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本文从研究内容、方法和主体等维度做出展望:

第一,研究内容上,已有研究缺乏从微观层面上进行的论证分析,未来可将视野转向更微观、更具体的实践问题,将重心从“问题意识”向“实践导向”转变,并将其作为新的研究增长点。如从微观层面上进一步论证劳动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优化、劳动教育校本模式创新与探索、劳动教育创造性培养等问题,并提出更加具体和实用的发展策略。此外,也需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概括新概念、新主题和新范畴,聚焦劳动教育主体、关注劳动教育实践和发展,从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出发,增强研究成果的时代性和适应性。

第二,研究方法上,在467 篇研究样本中,多数文献集中在案例分析研讨和实践经验总结等方面的论述,实证分析文献较少,且常用的分析方法以统计性为主,缺乏运用实证模型进行论证阐述,所得结论较为浅显,难以从深层次识别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影响。今后可以结合实证分析进行探索,丰富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准确地探索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

第三,研究主体上,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多领域、跨学科的学者共同参与研究。但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主体集中在高校层面,其多样性还不够,且研究成果分散,学者之间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学术资源整合力不足。今后研究需进一步加强研究主体跨区域、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建立更完善的研究网络体系,形成科研团队优势,带来更丰硕、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