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水果产业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

2024-01-11叶红雨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物流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批发商冷链水果

袁 娇,叶红雨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0 引 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人均GDP 在2021 年突破8 万元,人均GDP 是影响冷链物流的第二大经济因素[1]。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的扩充推动我国进入消费升级时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0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已超过六成。而根据国外冷链发展的经验,当一个国家城市化比例超过55%后,冷链的加速发展时期将会到来。人民生活品质改善,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提升,消费需求将更多向食品品质和安全方面转移[2],加上对水果蔬菜等易耗易腐烂产品的刚性需求,也促进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精细化、安全透明化的冷链物流服务的需求日渐增长。此外,得益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直播带货、生鲜新零售、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新模式繁荣发展,带动冷库需求持续扩大。同时,在决策购买过程中,口感是购买水果的关键指标,对质量以及新鲜度都有更高的要求,加之水果需求量大、品类繁多、外部易破损,以及配送地区地形温度差异,对恒温冷藏要求较高[3],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2022 年是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局之年,也是冷链最受关注的一年,中国冷链物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在有冷链物流需求的食品中,其中约一半来自水果。为了更好地推动水果产业与冷链物流的融合发展,本文在梳理文献及分析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水果产业实际,全方位把握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1 我国水果产业概述

中国在水果产量和种植面积上均位列第一,水果种植体现出季节性强,面积和产量均正向增长的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我国水果产量为28 692.4 万吨(如图1 所示),产量前五的水果分别是西瓜、柑桔、苹果、梨、香蕉,在柑桔和西瓜的生产中,中国占有绝对的生产优势。我国的水果种植区域分为5 个等级:山东、广西、河南、陕西的产量处于第一梯队,北京、天津、上海、青海和西藏处于第五梯队[4]。在进出口方面,中国也处于水果进出口贸易国的前五名行列。但在疫情影响下,2021 年水果出口方面,出口量和出口额都有所回落。

图1 2014—2021 年中国水果产量及种植面积

1.1 我国水果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从政策环境来看,相关政策持续助力水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从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2010 年提出“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构特色农业,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和集群化的发展道路;再到2021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保障农业从健康有序发展到特色、智慧发展。此外,国内城镇化率已从1966 年的30.48%逐步上升到2021 年的64.72%,虽然与80%以上的发达国家城镇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在未来会持续上升。从社会环境来看,中国人均居民的鲜瓜果消费量逐年增加,2020 年达到51.3 千克,城镇农村居民人均鲜瓜果消费量均保持持续增长,如图2 所示:

图2 2013—2020 年中国居民人均瓜果消费量(千克)

1.2 水果产业链分析

首先,育种科研机构和企业完成育种工作,小型农户或中大型农业基地辅以现代农业科技进行水果种植;待水果成熟时进行采摘,挑选、清洗和打蜡并进行分级;然后流通到各级批发市场,最后通过零售商到消费者手中,如图3 所示。在这个产业链中,冷链物流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完成了从产地采摘后“最先一公里”与到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全过程。

图3 水果供应生态链

2 我国水果产业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1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历程

1995 年《中国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为冷链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的冷链技术水平都还处于待发展状态,冷库和冷藏车基本由国营企业主导并且只能靠二手改装来维持低温[5];2001 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助力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企业开始组织化运作,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设施装备迭代进程;以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步入正轨。近年来,国家政策和地方规定频出,2021 年底,《“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出台为新格局下冷链物流的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到2025 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点面结合”支撑和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6]。在发展规划的指引下,2022 年冷链物流行业备受关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规划超52 项,其中占比最大的是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其他部委共出台超19 项,地方冷链政策出台481 项,国家地方联力合作,重点聚焦冷链疫情防控、畅通冷链物流通道、补齐运输设施短板、提高冷链服务质量。当前社会对冷链物流服务的需求剧增,电商、新零售等形式的产生给冷链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中国冷链行业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

2.2 水果产业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分析

2.2.1 批发商分销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分析

大型的水果批发商,在水果经采摘挑选商品化后,凭借较强的议价能力,在上下游打通采购—销售的稳定渠道,相对来说,这对于冷链物流的要求就有所降低,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对时效性的把握会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也就对批发商分销模式下的冷链物流提出了新要求。批发商建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基本都是自有的,各批发商根据自身大小建立不同的冷链仓库,越小的批发商具备愈机动的物流体系,总体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各批发商通过自建的冷链物流体系,层层分级,最终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如图4 所示。这也是目前主流的水果冷链物流体系。

图4 批发商分销冷链物流运营模式

2.2.2 产地直销冷链物流模式分析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直播带货也是目前水果新的销售渠道,从产地到终端消费者,减少了商品在各经销商流通的过程,提高了商品的时效性,如图5 所示。一般来说会有两种冷链模式:第一种是,规模较大的水果经营企业,自身配有强大的冷链体系,并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达成合作,搭建自己企业的物流网络进行商品销售。第二种是大型电商,即网络平台,利用推广和流量,将被处理分类好的水果进行销售,利用第三方的冷链物流体系,而自身只需做好推广营销,就可以直接从水果产地将水果销售到终端消费者手中。水果本身就是生鲜产品,到目前来说,大型物流公司对于水果,都有着较为成熟的冷链配送体系,这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果蔬网络销售的发展。

图5 产地直销冷链物流模式

3 水果产业冷链物流发展痛点

3.1 层级批发商过多,冷链效率低下

结合水果产业的主要冷链物流运营模式,以批发商分销为主导模式下的冷链物流,面临较多的层级分布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整体来看,水果种植端供给和水果零售端的需求均较为旺盛,中间层级的批发商、零售商过多的存在使得物流环节增多,由于流通环节的仓储和运输问题导致水果损腐率居高不下。若要保证水果的新鲜度,运输环节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过多碳排放[7]。水果作为特殊的农产品,其运输冷链都较为特殊,在层级批发商较多的情况下,难以形成系统有效的冷链物流体系。并且庞大的冷链物流成本对于很多批发商来说难以承受,而冷链物流强调的连续性,很明显在多层级批发商并且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运营模式下很难全部实现,这也是主流的运营模式导致了水果产业的冷链物流效率较低。

3.2 资源利用缺少统筹规划,有效的冷链物流覆盖率低

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供需信息统筹能力,我国的水果产业种植端存在野蛮生长的特点,很多小型农户种植水果并投入市场,但冷链物流企业为抢占市场将精力更多放在产量大、经济发达地区,这可能导致冷链物流很难覆盖到“最先一公里”的路程,造成冷链的发展结构不平衡。一般情况下,水果产业供给端若大于需求端,致使农产品价格较低。相应的,批发商愿意在冷链物流所花的成本也就越低,愈难以形成有效的物流体系。

3.3 冷链物流数字化程度低,基础设施结构不科学

全球冷链物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当前,与美国、日本相比,中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尚处早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发达国家冷链运输率已覆盖80%~90%的程度,我国果蔬冷链运输率仅有15%。部分原因是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从20 世纪50 年代的肉食品外贸才开始起步发展,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均存在滞后性[8],也使得国内冷链腐损率较高,当前发达国家冷链运输腐损率维持在5%左右,我国果蔬腐损率为15%。

相较于普通物流,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对于管理运营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其涉及的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食品保鲜等现代化科技对数字化要求较高,而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网还有待完善,难以形成科学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在中西部,冷链相较于东部地区并没有规模化,很多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并没有关键的冷链设备,而在东部地区,存在冷链仓储设备闲置的情况,说明冷链的整体发展并不均衡,并且在较为基础的水果种植端,也没有较完备的冷链仓储设备,这对于强调整体性的冷链物流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东部地区交叉配送,返途空载等情况造成资源浪费,碳排放污染严重,可以看出我国冷链物流倾斜发展的情况不容乐观。缺少较为科学的冷链物流资源统筹能力的根本原因还是专业人才的缺乏,由于冷链物流工作环境及待遇一般,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较低,伴随着冷链仓储的自动化、数字化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但是较高的人力成本也是很多冷链物流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4 结论及发展建议

4.1 建立信息共享中心,优化冷链物流体系

通过建立农产品交易信息中心,打通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种植农户和中间商可以及时了解到农产品价格的变动,通过控制产量,中间商调整采购量,使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运行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极大程度减少了资源浪费或冷链运输成本过高的情况[9]。在多层级批发商为主的水果冷链物流运营模式下,共享冷链物流体系是一个较为可行的设计,通过共享模式,供销两地冷链较为容易形成规模效应,有效地降低了冷链物流所带来的超额成本,无论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体系还是政府牵头的仓储设备,从基础的种植农户到消费者之间的各项流程,凭借共同利益驱动来建成的冷链物流体系是一个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4.2 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研发投入,紧密结合冷链物流数字云时代,通过科技赋能、科学管理,提高要素生产效率,推动冷链高质量发展。此外,冷链物流的研发投入,不仅需要真金白银,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员工素质和操作能力、管理层冷链风险意识都有可能对冷链断链风险造成影响[10]。然而很多物流企业反映难以招聘到合适的冷链物流人才,具备全链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因此,要鼓励冷链物流从业者深入学习,提高从业者自身素质,政府需加大对于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尽量提高相关从业者工资待遇,使冷链物流产业具备行业竞争力。

4.3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在冷链技术领域,我国农产品冷链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服务质量有待提升,较为基础的农村水果种植户和批发商并不具备开展冷链物流的条件。并且东部地区相较于西部,有更加完善丰富的冷链物流体系,这也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均衡的一个缩影。通过政府投资和第三方投资,科学配置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络,充分发挥基础运输优势,发挥多式联运作用[11],这种新型冷链运输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冷链运输行业的效率,使冷链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12],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努力降低地区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问题。

猜你喜欢

批发商冷链水果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批发市场进货:砍价的三个秘诀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批发市场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豆芽花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
首个“南菜北运”冷链果蔬专列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