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血清代谢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4-01-11刘永红胡承祥
刘永红 胡承祥 张 琨
(1.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曲靖综合医院,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痛风性关节炎(GA)是指因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致使单钠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进而引起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出现炎症反应的疾病,临床表现以关节红肿热痛、关节功能受限及关节畸形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近年来,随着对GA 骨破坏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患者的血清补体、血液系统变化均可能介导骨及软骨降解,引起骨代谢异常,最终导致关节活动出现障碍[3-4]。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探讨GA 中医证型与血清代谢学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高效辨证施治GA 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5]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关于GA的中医病证分型标准;无精神疾病,沟通正常;病例资料完整,无重要信息缺失;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排除标准: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假性痛风等对关节部位有影响的疾病者;合并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等严重病症者;依从性差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GA 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8 例,女性42 例;年龄50~80 岁,平均(63.29±12.11)岁。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蕴结证44 例,痰瘀痹阻证32例,脾虚湿阻证30例,肝肾阴虚证14例。
1.3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均于清晨空腹取5 mL 静脉血,离心速率为30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取得的上清液保存至-20 ℃的冰箱内待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样本中的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I 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选择MK3 型酶标仪(芬兰)和罗氏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和质控完成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样本中的25 羧基维生素(25-OH-D)、骨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BGP),选择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完成检测。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骨形成指标(PICP、BAP、BGP)、骨吸收指标(β-CTX、25-OH-D);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软件SPSS22.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n、%”表示,采用χ2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行秩和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中医证型的骨形成指标比较 见表1。肝肾阴虚证的PICP、BAP 及BGP 水平均显著高于湿热蕴结证、痰瘀痹阻证及脾虚湿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中医证型的骨形成指标比较(±s)
注:与湿热蕴结型比较,*P <0.05;与痰瘀痹阻型比较,△P <0.05;与脾虚湿阻型比较,#P <0.05。下同。
证 型湿热蕴结证痰瘀痹阻证脾虚湿阻证肝肾阴虚证n 44 32 30 14 PICP(ng/mL)41.65±3.76 57.43±5.29*61.28±6.21*△76.29±6.78*△#BAP(U/L)73.32±6.29 75.32±7.21*74.21±7.39*△78.41±8.28*△#BGP(U/L)15.32±4.21 20.33±5.41*17.43±3.21*△27.38±6.32*△#
2.2 不同中医证型的骨吸收指标比较 见表2。肝肾阴虚证的β-CTX、25-OH-D 水平均显著高于湿热蕴结证、痰瘀痹阻证及脾虚湿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中医证型的骨吸收指标比较(±s)
表2 不同中医证型的骨吸收指标比较(±s)
证 型湿热蕴结证痰瘀痹阻证脾虚湿阻证肝肾阴虚证n 44 32 30 14 β-CTX(pg/mL)432.21±102.39 672.32±123.28*554.32±121.21*△892.32±231.29*△#25-OH-D(U/L)4.02±2.11 4.88±2.45*5.44±2.21*△6.54±3.32*△#
2.3 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代谢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见表3。PICP、BGP、β-CTX 水平与痰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呈正相关(P<0.05)。
表3 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代谢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 论
GA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病”等范畴,与其他关节病混杂[7]。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由来已久,《黄帝内经》中有诸多关于“痹证”的论述,如“此亦其饮食居处为其病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等,被认为是对痛风最早的认识[8-9]。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对GA 的认识也日益加深,多数医家强调辨证论治。有学者将痛风分为湿热蕴结证、痰瘀痹阻证、脾虚湿阻证、肝肾阴虚证4 型[10]。本研究主要依据以上分型,通过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示肝肾阴虚证的骨形成指标及骨吸收指标水平高于湿热蕴结证、痰瘀痹阻证及脾虚湿阻证;PICP、BGP、β-CTX 水平与痰瘀痹阻型、肝肾阴虚型呈正相关;提示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代谢指标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肝肾阴虚型患者的各项骨代谢指标水平均呈高水平表达。《黄帝内经》指出“肾藏精,主骨,生髓”,肾乃先天之本,肾-精-髓-骨之间有着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中医学认为,髓藏于骨骼之内,髓足则骨强[11-12]。若患者自身肾精充足,其骨髓则呈生化有源之态;若患者肾精亏虚,骨髓则生化无源。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讲,患者的骨生物力学强度和骨密度均会下降,进而出现腰膝酸软无力、关节障碍等多种症状[13]。本研究通过4种证型的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发现,肝肾阴虚型患者的骨形成、骨吸收指标水平均比其他3 种证型患者的更高,此证型患者有着较高的骨转换率,骨吸收标志物水平明显升高,导致骨吸收速度较快,破骨细胞的活性较强,中医治疗建议立足于“肾主骨”理念,以补肾、强健骨骼为主[14-15]。可见,不同中医证型的GA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代谢异常,了解其相关性,可为其药物的选择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GA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血清代谢学指标的表达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且PICP、BGP、β-CTX 水平与痰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呈正相关,其具体机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