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制造业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
2024-01-10贾玉红
贾玉红
(日照岚山生化制品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内容的分析,发现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帮助制造业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为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提供动力。同时,根据固定资产管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将资源充分利用和避免资源浪费理念贯彻到各具体固定资产管理环节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管理方式提供参考,进一步丰富固定资产管理理论框架。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固定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以及经营管理而持有,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按照固定资产的会计分类来看,其主要划分为如下几类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具有典型的单位价值密度大、使用周期长、资金占比大等特点,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固定资产管理是对企业所持有固定资产进行购置、验收、登记、领用以及使用、维修和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企业全部门配合、联手进行管理,同时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其需要工作责任心强、专业素质强的专职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一旦固定资产管理失控,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远超过一般存货等资产流失造成的损失。固定资产管理有如下基本要求:一是保证固定资产完整;二是保证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良好;三是正确确定企业对固定资产的需求;四是客观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五是适当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预测[1]。
二、新时期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分析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引入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从事前、事中及事后分析角度对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与探究。
(一)事前资产规划意识不强
一方面,制造业企业的采购环节有待完善。固定资产的采购必须与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企业战略相契合,而目前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行为,大量的资金投入采购环节中,但却未能发挥其助力企业发展的作用。当前,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率较高,然而固定资产的周转率与利润率却处在较低的水平,其经济效益并未充分发挥,造成企业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违背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初衷。
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缺乏专业的资产规划管理部门。制造业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责随着固定资产的流转而落实到相关部门或人员身上,并未形成统筹规划的综合性管理部门,如果部门或个人存在隐瞒资产状态、谎报资产情况等行为,给企业采购及相关部门传达了错误的信息,就不利于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的筹划,或者出现重复采购、漏采等行为,对企业的资产管理和资产使用都十分不利。
(二)事中资产管理质量较差
在固定资产运作过程中,其为制造业企业创造了一定的商业价值,但仍存在一定管理弊端,具体表现如下。
固定资产管理的分工有待细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是随着固定资产的流动而流动的,这就意味着多个部门都会参与到同一项固定资产管理中去,但责任流动的时点和具体范围却并未给出明确规定,难以形成固定资产闭环管理。例如公用打印机、企业商用车辆等,这都属于固定资产的一部分,由于各部门对此都可能会使用,因此其由设备部门、后勤部门等共同管理,这看似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完整度,实则存在诸多问题;再如公用车辆,公务用车管控愈发严格,车辆的维修、保险等职责难以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甚者可能会引起资产管理矛盾,企业亟须完善分工和岗位职责[2]。
账实不相符问题显著。一方面,因为前端采购和资产规划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导致账实不相符;另一方面,日常维护维修等盘点工作的缺失也是导致账实不符的重要原因之一。制造业企业物资种类十分丰富,很多低值易耗品和小物件很难完全统计清点,因此,在该方面采购申报多以预估为主,也是为了降低盘点难度,但盘点频率低、盘点不彻底仍是导致其账实不符的重要原因。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缺失。制造业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同一时间内登录、上线用户量大,但系统本身承载力不足,很容易导致系统崩溃,影响资产运转效率。同时,系统固定资产信息更新滞后明显,时效性有待提高,固定资产各模块反馈慢,台账生成周期长,严重影响着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
(三)事后资产回收管理粗放
在制造业企业管理中,固定资产设备回收报销并未形成清晰的流程程序,大部分都由财务部门把控,因为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等,或出现部分资产已进入报销程序但仍在使用,或部分固定资产直接绕过财务部门,虽然已经报销,但账面仍在计提折旧。无论以上哪种行为,都会对企业经济利益造成损害。另外,事后资产回收管理的价值评估不彻底,制造业企业缺乏专业化的资产评估机构,很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部门记录的不一致,形成“三不管”资产,同时还存在部分人员利用资产报废“赚差价”,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进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三、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全周期各环节的管理表现来看,引起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总结为如下几条:第一,制造业企业整体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大部分员工认为,固定资产管理职责是属于某一部门或一某些人员的,并未认识到自身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角色,因此,在日常使用或其他方面并未体现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利于固定资产价值的彻底发挥。第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企业活动,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进行约束与监督,但制造业企业在该方面的建设明显落后,如资产采购与维修等,缺乏具体的约束细则,并且更新不及时,为各种违规操作等埋下安全隐患。第三,缺乏专业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很多制造业企业管理者认为固定资产管理是项没有技术要求的工作,因此从事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大多是其他部门人员兼任,且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操控水平也较低,多种综合因素影响下,降低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3]。
四、新时期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
进入新时期,制造业企业要想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坚持如下基本原则:整体性、层次性、可靠性、实时性、集成性、安全性等,致力于形成规范化、全面化、系统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一)事前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针对制造业企业的事前固定资产管理优化,企业必须明确该阶段的资产管理目标,并客观确定投资计划,以此指导企业采购阶段的优化建设。
首先,基于企业整体层级,引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客观地确定企业固定资产不同阶段上的管理目标,在企业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前提下,保证投入的成本最小化。其具体阶段的具体管理目标如表1所示,具体内容根据制造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添加。
表1 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各阶段参考目标
其次,强调事前固定资产采购阶段建设。根据上述目标要求,对采购阶段的管理优化可从如下方面展开:第一,建设固定资产采购信息库,全方面、多维度收集固定资产相关信息,如资产品质、市场价格、供求变化等,定期定时询价,掌握议价主动权。第二,对供应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产品价格(价格合理性、价格变动区间等)、企业竞争力(企业财务状况、企业项目业绩情况、企业人员素质等)、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能力等)及外部市场环境(政治、法律、经济变动等),对供应商进行深度评价,以此根据优秀(维持联系,合作共赢,重点挑选)、良好(予以优惠政策,强调信息交换,助力其提升产品品质)、中等(不实施优惠政策,严格按照采购要求进行合作,并强调质量监督)及较差(慎重选择,实施淘汰制度)的等级制度适当合作。第三,全面、客观地分析成本消耗情况。根据初始投资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和环境成本等确定固定资产的性价比,进而指导下一年度的企业采购投资计划,保证企业采购工作合法、有效[4]。
(二)事中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根据事前预设的固定资产阶段性管理目标,事中固定资产管理优化需要从精细化管理和动态跟踪上入手。
首先,做好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工作,实现精细化资产管理。一要在账实之间形成清晰、高效的关联关系,保证固定资产的账、实以及卡之间能够形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保证实际数据与账面数据的相呼应;二要做好盘点工作,提高盘点效率,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这既保证了账实一致性,也保证了固定资产数量和状态能够满足企业运作需求。
其次,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技术是固定资产管理方案顺利实施的关键保障,企业必须树立智能办公理念,有计划地分步将资产信息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上,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各岗位、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获取相应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要做好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修改或新增系统功能,还可以开发手机终端APP,以满足企业与客户的各种需求。
最后,部门间的有效合作能直接提高固定资产的运维效率,建立部门沟通渠道,有效化解部门沟通矛盾,充分交换固定资产相关的使用信息,实现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最大化[5]。
(三)事后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当固定资产进入报废处置阶段,其相关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必须明确固定资产报废流程,二是灵活选择资产报废处置方式。
首先是明确固定资产报废流程,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固定资产仍使用的话,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也无法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必须形成明确且科学的固定资产报废审批流程,简化报废流程,明确报废资产所对应的使用部门,避免多部门参与,导致报废流程冗余拖沓。其具体流程可参考如下:提出项目需求(项目立项)—可行性分析后提出资产报废需求(报废审批)—审核报废方案(安全生产部、财务资产部)—下达资产报废计划(财务资产部)—拆除报废资产(项目实施)—办理入库、执行报废(报废处置)。
其次是资产报废处置方式的选择,固定资产种类多,因而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报废处置,必须按照固定资产的货币价值,选择不同的处置方式,例如,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就必须采取更精确的价值评估方式,避免浪费。同时,避免该阶段可能会出现的违规和赚差价行为,可通过投资、租赁等方式进一步开发其资产价值;而对于价值不高的固定资产,可通过拍卖等方式进行价值转换。
(四)固定资产管理的其他优化策略
除了上述提到的优化方面外,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优化还可从如下方面展开:第一,持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做好专业团队的建设工作,加强固定资产培训,持续提高其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源上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可通过内部人才孵化、外部人才引进双管齐下,全面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第二,建立健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度、体制是约束行为行动的根本内容,为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健全、完善且充分的管理制度、细则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必须从操作规范、系统使用、资产采购、入库、使用以及报废等多角度给出明确的要求,并随着企业的运作和固定资产的流转状态持续细化和更新管理制度及内容。
五、结语
固定资产不仅是制造业企业实施战略规划、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重要载体,也是制造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本文通过对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深入剖析,如固定资产规划意识不强、固定资产运维缺失、固定资产报废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制订固定资产采购规划,引入现代信息系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控,实施精细化管理;明确固定资产报废流程,灵活处置报废资产等。本文希望,通过上述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策略,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