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炎患者房水中分离出无乳链球菌1例
2024-01-09王玉飞张金红曹雪平段菲非
刘 佳,王玉飞,张金红,曹雪平,段菲非,张 翠,张 薇
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又称B群链球菌,常在阴道及直肠被检出,健康人带菌率为30%[1],是孕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的常见菌。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肾盂肾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1,2],但引起眼部感染的报道少见。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检验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例GBS引起的眼内炎,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8岁,因“左眼视物不清2 d,肿胀疼痛1 d”于2022-10-13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二病区住院治疗。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30年余,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高血压病史20年余,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狼疮性肾炎病史5年余;高血脂病史5年余;低钾血症2年余,口服氯化钾治疗半年。入院查体:体温36.2 ℃,脉搏7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0/89 mmHg。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6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C反应蛋白73.97 mg/L。眼科查体,视力:右眼裸眼0.2;左眼裸眼:光感,光定位不准确。眼压:右眼30 mmHg,左眼56 mmHg。左眼上、下眼睑肿胀,眼球活动欠佳,无突出、内陷、震颤,球结膜高度水肿,结膜囊内大量分泌物,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前房可见大量白色絮状物,虹膜纹理窥不清,隐约见瞳孔欠圆,直接间接光反应消失,余眼内结构窥不清。右眼结膜无充血水肿,角膜透明,中央前房深度2 CT,周边前房深度<1/3 CT,房水清,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径3 mm,直接光反射灵敏,间接光反射迟钝,晶状体皮质及核呈黄白色混浊,硬度Ⅱ级,玻璃体絮状混浊,瞳孔下可见视盘界清色淡,C/D=0.3,血管走行可,未见明显出血、渗出,黄斑部未见明显异常。
结合眼科B超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左眼眼内炎,左眼玻璃体积血,右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局麻下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视网膜复位+眼内注药术。术中抽取0.4 ml前房水进行细菌培养。无菌留取0.4 ml前房水注入肉汤培养基(自制),置35 ℃培养箱培养24 h。第二天分别转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武汉迪爱斯)继续置35 ℃培养箱培养18~24 h。第三天血平板可见灰白色,圆形,中等大小,半透明光滑菌落,透光可见较窄β溶血环(图1A)。革兰染色(珠海贝索公司)镜下可见阳性球菌,卵圆形成对排列。触酶试验阴性。使用珠海迪尔全自动细菌测定仪和DL-96STRE试剂板,鉴定结果为99%的无乳链球菌。鉴定板上药敏结果显示青霉素非敏感,克林霉素耐药,红霉素耐药,氨苄西林敏感,头孢曲松敏感,万古霉素敏感,四环素敏感,美罗培南敏感。同时血平板纯菌传B群链球菌显色平板(郑州安图公司)放置35 ℃温箱培养18~24 h,平板可见淡粉色菌落长出(图1B)。与临床沟通患者房水细菌培养结果:无乳链球菌。临床及时调整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抗炎治疗。4 d后全麻下行左眼球摘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继续同前抗感染治疗6 d后,停用万古霉素,继续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3 d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
图1 B群链球菌48 h菌落
2 讨 论
B群链球菌隶属链球菌,β溶血性革兰阳性球菌,兼性厌氧,触酶阴性[3,4]。成人一般不易感染。
临床分离以产科,新生儿科居多[5,6]。此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史30年余,高血压史20年余,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免疫力明显低下,因此增加了感染无乳链球菌的风险。
药敏结果显示青霉素非敏感,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基本符合之前相关报道[2,7,8,9,10]。红霉素和克林霉素临床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而青霉素虽然耐药率低,但已有耐药菌株出现。所以临床医师使用抗生素一定要参考实验室药敏数据,避免经验治疗失败。患者在术后3 d得到培养和药敏结果后增加针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万古霉素治疗,8 d后恢复良好,停用万古霉素。另外,眼内炎细菌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11,12],常见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3,14]。本病例中发现的无乳链球菌既往罕见报道,应该引起临床的重视。对于眼内炎患者送检标本量往往很少,此病例仅在术中抽取了0.4 ml前房水。所以,实验室要高度重视特殊稀有标本,以免造成漏检误检。可通过肉汤增菌或延长孵育时间提高培养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