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领军型工程人才培养的现实考量与对策建议
——基于工程博士创新力与领导力的视角
2024-01-08王欣怡
□ 文/周 玲 王欣怡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取决于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2022 年,党和国家明确要求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1]大学作为科技、人才和创新的结合点、交汇处,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理应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创新领军型工程博士培养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和新期待,亟须从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度以及培养大批创新领军型工程人才迫切性的高度加以认识。因此,基于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需求,前瞻性布局工程博士培养方向,进一步优化工程博士培养规模及专业结构,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优化评价机制,关系到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战略储备目标的实现,也是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加快建设知识高度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一流大学、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问题的提出
工程博士区别于传统的工学博士,是在工程科学领域内具有职业性导向的学位,其作用是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帮助那些具有研究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职业发展中提高创新的工程实践能力及领导力,培养工程领域的引领者。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明确创新领军型工程博士目标定位的特殊性,从理论上厘清工程创新力、工程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发现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就尤为迫切。
美国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开始培养工程博士。1992 年,英国借鉴美国经验设立与工学博士并行但突出应用性的工程博士计划。[2-3]2011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25 家工程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试点。2018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案》[4],对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要。由此,工程博士培养高校进一步扩展、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2018 年,作为全国首批25 个工程博士培养单位之一的清华大学,在六年工程博士培养试点的基础上,开始面向国家重点行业、地区、创新型企业,招收创新领军工程博士,为服务国家战略构建工程高端人才培养新格局。2019 年,开设了粤港澳大湾区项目、长三角项目、重点领域项目、西南地区项目、集成电路项目、公共卫生与健康项目等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特色项目。2022年,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组部等九部委开展工程硕士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10 所大学和航天科工集团等8 个行业集团相继成立了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另有一大批高校和行业、企业集团也相继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学院。
基于EBSCO、ScienceDirect、知网等主要数据库的文献检索梳理发现,关于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在研究领域、商业领域和决策领域,在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链上取得显著科技成果、为科技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致力于利用创新型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是国家高度重视的关键资源、稀缺资源。[5]有的认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必须具有国际化背景和跨学科培养经历,能够具有前瞻性、解决产业和经济发展关键问题、促进创新并引领未来发展的能力。[6]还有的认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必须具有内生动力、开放性、坚毅和勇敢、智慧、领导力,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挖掘和塑造上述能力和禀赋,使其最终成长为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创新、胜任未来全球颠覆性和革命性技术竞争的人才,因此在选拔、培养、课程和育人思路方面都应该有大刀阔斧的创新。[7]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创新领军型工程人才应该具备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从工程博士教育的视角出发,工程创新力与工程领导力是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目标定位是培养工程领域创新领军人才。培养与评价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其解决工程领域前沿及重大问题,探索开展原创性工程问题研究,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成果应用能力。创新领军型工程人才不仅要有创新能力,而且要有领导力,在学会领导自己的前提下,具备领导他人、领导团队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工程人才都面临创新力与领导力持续提高的问题。
提升领军型工程博士创新力与领导力的理论思考
1.关于创新力与领导力的理论研究
1912 年,哈佛大学熊彼特教授首次提出“创新”概念,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从未有过的组合。创新区别于“提高”,提高指单纯的增长性变化。创新在于创造和发明,它更关注执行过程中的努力以及创造性行动,关注目的性和社会价值。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的实质在于变革、超越和发展。
国外对“创新力”研究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切入,着力于理论探索,侧重于定量研究,对创新力的理解比较宽泛,倾向于参与变革和革新的复合型能力,认为创新力培养与文化因素相关。国内对“创新力”的研究大多从“能力”“发明”和“创造”上理解。[8]比较典型且影响较大的研究包括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学校教育创新力研究、大学及大学教师创新力研究。创新力是在各种人类不同行为活动中所产生新事物或新想法的能力。创新力不是打造特定新产品的能力,它真正强调的是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必须展示出极强的适应性,有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的底层能力。创新力是增强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的基础和条件。
关于“领导力”,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领导就是要带领他人,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去还没去过的地方”;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领导者的唯一定义就是有追随者的人”;毕生研究领导力的沃伦·本尼斯认为“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被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詹姆斯·库泽斯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激励被领导者自愿为组织奋斗进而完成卓越成就的一种能力[9];中国科学院领导力课题组从系统和全面的角度提出了领导力五力模型,即领导感召力、领导前瞻力、领导决断力、领导影响力和领导控制力五个方面。这种能力的来源有先天具备,更多学者认为领导力是先天和后天发展的综合结果,有先天因素的影响,也有后天环境、教育与实践的作用。[10]
关于领导力的动力来源,麦肯锡咨询公司在2015年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该报告调研20 万人,研究常见的20 项领导力素质对组织和业务结果的影响发现:20 项素质类型中的四种能力素质最为重要,它们分别是有效解决问题、以极强的结果导向来经营、寻找不同观点以及支持他人,这四种因素解释了领导力出众和欠佳的组织之间约90%的差距。
序号 要素名称 要素特征1 解决问题不是靠运气而是如何使用方法论来实现结果的能力,其底层是结构化思维和系统思维,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建立假想然后证明或证伪、在过程中平衡收益和成本,然后形成解决方案。这是通用方法论,但在面对高度不确定性问题、复杂性问题的时候还需要不断创新。2 结果导向既是以终为始,也是使命必达。既有想象和制定愿景目标的能力,也能审视当下制定通向未来的路线图,并筹措资源按计划路径坚定不移实现目标。这需要领导者有强大的系统思维能力。3 寻求异见是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方法,是主动寻找不同意见,针对问题建立“假设”并通过事实、数据和分析来证明或证伪,从而让决策质量更高。上述三个要素质互相强化,结果导向下解决问题让方案更具可行性,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后让领导者设立更高的目标。解决问题中结构化思维和科学思维框架让不同意见以理性的方式,进入到整体思考中。同时,寻求异见会让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扎实,也能产生出创造性的方案。4 成就他人成就他人是一种长期价值取向,为其他三个要素质赋予意义,以要求自己的领导者,经过多年修炼利他的心态和习惯,才可能实现从管理小组织到管理大组织以至于管理社会型组织的角色转换。
2.关于工程创新力与领导力的理论研究
工程创新力既是制造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选择。工程创新与制造业紧密相关,各国的制造业战略虽各不相同,但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创新缓解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人类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总要用发明创造来应对挑战。电灯、电话到全球卫星通讯,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到互联网的普及;第一架飞机上天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创新不仅是一个发明,更意味着创造一个更富生产力、更为繁荣、更具活力和更加健康的社会。衡量一个工程类别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力的表征要素是能否具有工程技术系统的开创性、框架性、革命性改革与创新能力,对工程创新力的认识与培养需要在一定的系统与环境、静态与动态、明确性与模糊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结合的背景下进行,它离不开创新的教育理念,也需要教育模式和教育支持系统的变革。
工程领导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04 年美国工程院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联合发布的《2020 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景》报告。报告认为工程师要运用领导力来解决未来的问题,进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构建面向2020 的工科课程,要调整学习方式,吸引寻求全面教育的学生,才能培养具有创造性与领导能力的人才。有学者认为,工程领导力是按照组织的战略目标,在一定的预算、时间及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激励被领导者按照需求对新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开发和支持的组织目标实现过程。[11]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Gordon 六维有效工程领导力影响最大。六维有效工程领导力内容包括领导力态度、人际关系、情景理解、愿景、实现愿景以及技术知识与推理,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12]
图1 麻省理工学院MIT—Gordon六维有效工程领导力
由此可见,工程领导力是工程与领导力的结合,是在工程领域更加突出领导力的特性,强调将领导力贯穿于工程实施全过程。MIT 认为它的学生都具备很高的领导潜能,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掘这些潜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工程领域的领导者,提高美国的产品开发能力,引领国家创新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德鲁克认为:一个领导者是被他的追随者所定义的。工程领导者要有能力带领团队取得胜利,让追随者获得荣耀和回报。工程领导力是在工程生产过程中领导者能够从技术层面进行组织协调,从而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控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随着工程领导者的成长,其成就会有更丰富的内涵,如成就企业、成就合作伙伴、成就社会,为企业、行业和国家的强盛作出贡献。
工程博士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工程博士研究生陆续毕业,一批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被输送到国家产业升级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随着工程博士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毕业人数的增加,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厘清问题对于找到对策具有重要作用。
1.培养目标的高定位与精准落实不足
工程博士是为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层次创新领军工程人才而建立的一种新型专业学位,毕业生要成为工程领域新技术的发明者、新产业的缔造者,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的领军者,他们以进行工程技术创新、能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问题、解决行业领域“卡脖子”问题为培养目标。工程人才培养寄托着服务国家战略的希望,其培养理念与目标定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要素方面也需要体现卓越、创新、领军的培养目标。既要具备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科技前沿的全球议题和未来方向,也要能运用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针对新产品、新流程、新项目、新材料、新模型、新软件和新系统,进行观念创新、设计创新、生产创新和沟通,还要能秉持开放、灵活和包容的心态听取不同意见,尊重事物的多样性,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工程实践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并能激励团队成员一起成长。分析试点高校的培养方案可以发现,部分培养单位对工程博士创新力、领导力培养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改革实践缺乏观念先导,受传统工学人才培养方式影响,学生的知识面、思维方式和技术能力存在局限,大工程观缺乏,狭窄于技术,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工程伦理的关照不足,不利于培养德才兼备兼具创新力、领导力的卓越工程领军人才[13-14]。
2.培养模式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创新
创新领军工程人才培养要从培养方式、培养过程、运行机制、构成要素、组织结构、培养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创新。具体而言,在培养目标统一性与个性化兼备的情况下,招考方式、课程教学、导师指导、组织管理、专业实践、学位授予几个方面都要体现培养创新领军工程人才的特征。[15]目前,不同的大学和企业行业集团因其自身的传统、优势不同,在培养方案制定和培养模式设定方面表现的区分和差异性不足,因而未能体现出高校办学特色、行业发展类型与发展阶段的不同,培养目标的分层化、培养模式的差异化不足,存在工程博士同质化。培养目标表述差别细微,基本复制了国家政策要求:一是思想素质要重视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政治方向与社会服务意识;二是知识结构强调综合性、创新性、系统性;三是能力与创新方面要重视培养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需的综合能力。但具体怎样达成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创新力、领导力如何培养、怎样体现没有具体陈述。不同高校培养方式差异很小,部分高校工程博士与工学博士培养方式相差无几,传统的路径依赖特征显著。部分高校课程体系显示了跨学科、跨学院特点,但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前沿综述类课程欠缺,“跨学科知识+ 研究和可转移技能+反思+职业经验”的新模式还未能替代传统学术型博士的“学科知识+ 研究技能+科学规范”的范式。校企导师组联合培养“双导师”权责分工不清晰,师生面对面互动时间与频率过低,制度规范运行不畅,实质性合作培养任重道远。分散化的生源、碎片化的时间、个性化的需求所需要的“一人一方案”的教育资源紧缺,培养经费主要依靠学校自筹及导师配套,国家、院系、企业、导师联合资助的经费体系尚未建立。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在统一化培养与管理模式下,工程博士生个体的思考力在长期的标准化模式下被压制,批判性思考能力逐渐消退甚至丧失,创新力、领导力潜能无法被激发,在这种统一的模式下学生完成学业进入工作岗位,这样的学习工作习惯已基本定型,再要他们实现培养目标与定位所规定的创新力、领导力有点勉为其难。[16]
3.培养成效评价困难和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工程博士注重培养工程技术创新实践及组织管理能力,毕业要求包括论文和学业成果。其评价和考核更突出“工程”内涵,如专利成果、技术报告、规划设计方案、标准规范均可作为学业成果,工程博士生在发明创造、技术推广、项目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能力,应该作为考评重点,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认定其创新能力的“一票决定”。根据培养方案,工程博士生学位论文依然是衡量能否毕业的关键要素。[17]随着“破五唯”政策的深入,培养单位已经在重新制定毕业要求。但在具体执行中,工程博士生成果评价困难,毕业论文送审时,由于往往是最前沿的实践研究成果,评阅专家对研究成果的鉴定亦存在评价差异。同时,试点院校对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处于探索阶段,容易出现对质量评价上的偏差和误解。再加上受国家论文抽检、科研评价等政策的影响,改革评价标准过于学术化的规定并未有效实施,执行起来较为困难。同时,由于工程博士都是所在单位的技术研发骨干和项目负责人,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基础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试点院校调研显示,按时毕业的工程博士生比例不高。如何建立以行业领域专家评议为基础的答辩机制,注重行业认可,提高考核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是完善评价“指挥棒”需要回答的问题。[18]
完善创新领军型工程博士培养模式与评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工程博士培养被赋予了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度和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和新期待,亟须以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前瞻性布局工程博士培养方向,进一步优化工程博士培养规模及专业结构,完善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改革领军型工程博士培养模式与评价机制不能停留于理念和口号,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突出创新力、领导力培养,建立基于CIPP(Content、Input、Process、Product)理论框架的符合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背景)、招录方式(输入)、培养模式(过程)和毕业要求(成果评价机制)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
1.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培养目标定位
基于创新领军工程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要,工程博士培养必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与目标定位。在招生选拔方面要突出需求导向,重点考察考生的工程经验、研究兴趣、创新能力,重视考生综合素质、工程理想及领导能力,对于“急用”“管用”“实用”“有潜力”的工程人才要加快培养。要聚焦工业工程方面的难点重点问题,要瞄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及产业化协同创新链不顺畅、创新牵引作用发挥不充分、技术路径依赖等问题联合攻关。要针对芯片等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薄弱点,自动控制与感知、核心软硬件、工业互联网底层基础能力短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空白点等方面的问题提高认识,加速紧缺人才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将“卡脖子”清单变成人才培养清单,化解产业链和供应链风险,加快培育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与储备。[19]
2.落实专业培养与精英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在培养过程中要将专业能力与精英培养相结合,突出工程创新力和工程领导力作用,既要注重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也要关注精英人才的能力塑造,注重构建精英素质、研究素质、工程素质、职业素质、个性素质、社会素质、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体系。要通过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项目实验以及种类广泛、通专融合、数量和门类都极为丰富的课程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与抽象能力、问题理解与求解能力、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系统开发与实现能力、系统应用与管理能力、实践经验与动手能力、持续学习与改进能力,让博士生了解作为团队和企业领导的工作和责任。工程领导力是团队合作、交流能力、工程思维等能力的综合体现,需要项目组织与团队协作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创新领导力也不是脱离基本训练的空中楼阁,而是对基础的提升和补充。可以通过设立独具一格的专业荣誉教育课程、领导力培养课程和工程博士水平课程,实现专业技能和通识能力的交叉渗透和融会贯通式培养。整个课程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个性化、结构化、灵活性特色。教学过程可以采用信息加工、人格发展、社会交往、行为修正等教学模式,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前提下,提供相对稳定的教育方法与方式、策略与理念,通过传递接受、现象分析、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概念获得式学习、范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达成教育目标。[20]
3.建立培养目标导向与学习成效驱动的评价机制
工程创新力与领导力的达成是创新领军工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以此目标为导向,建立针对性的培养理念,设定分层次的培养目标,量身定制的教学与实践项目和教学方法贯穿工程博士培养十分必要。[21]要以成效为驱动,操作过程可以进行工程创新力与领导力的诊断与评估、引导学生具有创新与领导意识、参加工程领导力实践,在导师队伍建设中注重跨学科背景、工程实践背景、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工程项目领导经验、基于工程创新力与领导力培养的教学理念以及融入课程的能力等。基于学习成效驱动的教育模式体现在评价与反馈机制中,还要突出工程博士生评价对培养过程的反馈意见记录与应用,建立个人工程创新力与领导力培养档案。创新力与领导力培养成效驱动下的培养过程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力是知、情、意的统一,是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方面基本素质的综合体现。创新力培养是人的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文化模式的生成,创新需要想象力,创新成果的形成总是直接由想象力完成。工程领导力的培养需要教育理念、工程领导力课程、工程领导力实践和工程领导力支持体系共同完成。要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必须学习学会管理压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学会和他人合作组建团队,培养建立和维持关系网络所需要的技能。学会给予和接受反馈,提供支持性的沟通,处理冲突,领导力发展计划、目标设定和绩效改进,成立创意项目团队,创造有激励作用的团队环境。成为一位成功的工程领导者还要形成批判反思能力。将工程活动本身作为对象,不断地进行积极而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反思能力是建立培养目标导向与学习成效驱动的教育模式的必要条件,而这就需要去除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和考评方式弊端。[22]
4.构建有效的教育与支持保障生态体系
工程创新力与领导力教育理念从总体上指引着工程博士培养的实践,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支持和多方协同努力,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为工程博士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持与保障。一是工程创造力与领导力既独立又依附于传统教育之上,是对传统工程人才教育的修正与改革,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教学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专业且独立的组织机构的管理与服务,离不开相应教育资金的支持,离不开专业的师资力量,更有赖于众多外部资源为其提供教育保障。二是组织机构、资金支持、师资力量、校外资源等都是影响工程创新力与领导力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打通培养和使用链条,推动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与工程博士培养有效衔接,促进评价标准与培养标准深度融合,提高工程博士学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十分关键。三是在国家重视工程博士培养的政策环境下,还需要给予企业相配套的财政、税收政策和制度设计,这是激发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工程博士培养积极性、校企长期稳定合作培养工程博士的重要保障。要强化与行业企业合作紧密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技术前沿能力、市场需求预测、平台资源提供”等核心优势,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建设,共同制定工程博士评价标准、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共同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培养、使用有效衔接。四是学校也要深入行业企业,解决重大实践难题,攻克“卡脖子”共性关键技术,要更好发挥产业园区的积极作用。产业园区集聚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创新链,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非结构化解决问题能力、多学科团队协作能力意义重大。五是要加大“双导师”制中企业导师的权重,真正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与生产实践脱节、与学术学位培养同质化等突出问题。建立良好的工程博士教育合作生态环境,真正实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