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

2023-02-13任斌李喆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课程

□ 文/任斌 李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思政课之一,“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然而,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获取知识、运用信息、参与交流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果无法容纳这些变化,势必影响对学生的培养效果。线上教学的出现及时补位,实现了对教育路径的全覆盖,在保障课程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锻炼。混合教学的优势、特点和运行规律也更清晰地呈现在教学改革过程中。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实践优势和联大特色

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结合了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涵盖了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社会学习、情境学习和行为主义等多种学习理论,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化、有效的学习方式,高度契合OBE 教育理念;其坚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其构建的“产出导向”的教育体系,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能够满足具有不同能力和学习风格的学生对学习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其所坚持“持续改进”的质量观,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有助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调整。

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实践优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让学生获得主体化、有选择权的学习体验,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定制”自己的线上学习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让学生获得更加贴近现实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有助于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不再单单将教师、学校作为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解决教师、专业或学校等不同主体在不同层面上的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3.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联大特色。第一,内容创新:以问题链形成知识闭环。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也是求知的起点。联大在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深化,以导入问题为教学起点,以问题链为教学线索,提高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教学开始时,根据社会热点提出导入问题;具体讲解时,结合讲授提出一系列分问题,对导入问题形成呼应,形成问题链的闭环。

第二,形式创新:开展多层次案例教学。系统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探索,结合“首善标准、红色基因、北京味道”的要求,及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北京红色元素、联大校史有机融入“原理”课专题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讲好“四史”故事,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融入课堂教学。不断更新案例,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原理”课融入社会、贴近实际。

第三,手段创新:尝试混合式教学、现场教学。依托“数字马院”教学平台开展在线课程建设,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将核心内容录制成短视频,投放到“数字马院”平台;通过“学习通”软件进行授课,实现翻转课堂的实时化、数字化,推进浸入式教学;充分利用北京红色资源进行实践教学,设置“课程活动资源库”,积极组织实践、参观,使课程“活”起来。

第四,考核创新:强化过程性考核。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加强过程考核,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创新学生成长性评价方法,坚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坚持因材施教、知行合一。不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性。

北京联合大学“原理”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实际成效

1.教学目标不断明晰。将课程目标凝练为知识、应用、整合、情感、价值和学习六个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复述并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对特定理论、思想等做出分析、辨别、判断;能够运用“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与解决社会现实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将教学过程明确为主要内容问题导入、理论阐述、典型案例引用分析三大环节。将导入问题设置与教学核心内容相联系,将案例选择与导入问题设置相联系,形成两个紧密连接的联系链条,进而形成一个知识闭环的教学内容结构。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上选取不同切入点,选择不同案例,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设计,充分体现学专融合的特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建成“原理”课授课视频资源库、案例视频资源库、分专题练习题库、讨论话题库、文献专著资料库和课程实践活动资源库,将基础性、知识性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布置在课前、课后,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同时,补充发现性、批判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内容,提高学生分析、辨别和判断的能力。

4.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将学生日常表现各方面纳入考核范围,使得考核更加全面、客观,按照文史学科类、理工学科类、综合艺术学科类、特教类四个类别,分别设计不同试卷或运用不同考核方式进行考核,体现出不同学生的不同专业特色。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助于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更好地体验学以致用的真谛,让学生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宣传者。

联大“原理”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持续改进

1.改进的基本原则。第一,在OBE 教学理念基础上明确课程定位。“原理”课应认识到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将课程仅仅当作是“知识”或“非技术因素”,而要在利用OBE 教学理念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同时,更加注意突出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毫不动摇、旗帜鲜明地扛起理想信念培养的大旗,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同时,更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第二,在OBE 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目标。思政课尤其是“原理”课应该是能力导向的而不能是知识导向,“原理”课未来的建设应围绕教学内容能否支撑课程定位的实现、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进而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来进行反向设计。先明确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倒推出学生的需求,进而设计出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预期学习成果,确定教学模式和授课环节,改进教学评价标准、考核方式和反馈路径。

第三,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契合。联大作为北京市属应用型大学,就要求“原理”课应紧密结合北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基础上,全方位、立体化突出办学的“北京味道”。着力培养信念坚定、知行合一,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首都对人才的需要作为核心追求,帮助学生涵养中国价值,应对世界挑战,突出家国情怀。

第四,与其他课程相配合。包含“原理”课在内的思政课程群应做好整体设计,强化政治引领和价值导向,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地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改进的具体做法。第一,深化“需求导向”的内容建设。“原理”课将不断总结更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将这些需求和需要变成课堂上需要解决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以每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为目标,通过问题链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最后导向对学生、学校、社会和国家需求的满足。

第二,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开展以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为要义的改革,构建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第三,加强“终身学习”的环境建设。构建能够让学生经常性参与课程的技术平台,营造学生间的知识互动氛围,利用同辈群体相互影响、相互促学、相互督学,并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深度分析、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进而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第四,深化“持续改进”的机制建设。建设课程年度教学成效检查机制,利用成绩分析对教学成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改进教学设计。坚持分类建设,提升高阶性,坚持研教合一,增强创新性,坚持“科学增负”,增加挑战度。

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J2022Y05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