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高质量 做奋斗路上的“奔跑者”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解江凌访谈录
2024-01-08李艺英
□ 文/李艺英 翟 迪
解江凌,男,汉族,1975 年6 月出生,山东寿光人,1996 年1 月入党,1998 年7 月参加工作。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管理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副书记,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办公室助理调研员,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秘书,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基层联络处处长(期间挂职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助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共北京市密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昌平区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2023 年7月,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燕山脚下,北沙河畔,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太行路55 号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生机勃勃、书声琅琅。太阳初升,一刹那间光彩夺目,学校西海波光粼粼,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这所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正如初升的太阳,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奋力书写新的华章。2023 年7 月,在教育、行政、宣传多岗位历练过的解江凌,被正式任命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从区县回到高校,作为学校党委书记,解江凌提出“外树形象,内聚力量;服务师生,加快发展”的工作理念,要求学校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记者:党的二十大提出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2023 年暑期北京高校领导干部会提出“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新时代首都发展”。您如何理解“教育强”和“高质量”?
解江凌: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要在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上发挥龙头作用。”
“教育强”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教育强的国家,体现的是教育自身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也就是说,教育强国,强在内涵。不仅要有师资、设施、设备、课程、资源等“硬实力”的展示,而且还要有教育制度、观念、思想、文化、保障等 “软实力”的支撑。二是用教育来强盛国家,体现的是教育的服务支撑功能。教育必须承载更多维的价值、发挥更强大的功能,通过建设优质的教育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高质量”也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高质量。要从简单追求数量、速度、规模,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首要目标,处理好结构、要素、动力、效果、评价的关系。同时,处理好规模、速度、层次、布局、质量的关系。二是教育要服务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要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生活的迫切需要,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战略科技人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我们不能“就教育说教育”,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要在“中国式现代化”框架下理解“教育强”和“高质量”的时代意义,把学校自身的发展放在国家战略、首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考量。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硬实力、科技竞争力、文化软实力,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记者:学校的定位是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完成新校区建设搬迁、获取博士学位授权、教学科研再上新台阶后,学校党委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将如何突破?
解江凌:当前,学校正处于高质量发展、跨越式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对于学校的整体工作,就是坚持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外树形象,内聚力量;服务师生,加快发展”。
学校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各项工作都要创先争优,整体提升学校品质、声誉和水平。一是如何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本—硕—博”全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一所多源汇流、薪火相传86 年的首都高校,学校传承“实业救国、工业报国、信息强国”的情怀使命,服务国家和首都战略发展,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构建了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但是,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尤其是博士生人才培养层面,由于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仅两年时间,培养思路方法、生源质量、专业自觉、培养模式方面还在探索。因此,“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在建设好博士点、规范有序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在研究生大规模扩招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改进完善我们的思政工作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对推进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思考如何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新期待,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对教育资源供给提出的新需求,落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要求,不断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组织机制,让我们的学生更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充分理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和时代意义的基础上,立足办学实际,围绕价值、能力与知识三个育人活动及效果评价基本维度,扎实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今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二是如何进一步强化办学优势和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当前,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已成为数代信息科大人的发展共识。这是我们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同时根据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和基础确立的发展目标。主题教育期间,学校领导班子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梳理出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提升学校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面临的五个问题。其中,包括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任务承担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须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须进一步提高等。虽然现在的发展速度很快、质量也高;但是,我们仍需要反思,作为首都高校,学校的建设发展是否与城市转型发展的步伐还有距离,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融合度是否还有空间?学校在未来要更好地服务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城市治理、民生改善、服务业发展等,深度融入北京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彰显市属高校的责任担当,必须真正地强化办学特色,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三是如何深入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理顺内部治理,进一步提升大学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大学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社会高度关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在内的运行管理系统复杂。一个环节出问题,往往“牵一发动全身”。有时,一个小问题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更会影响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学校要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对加快教育现代化提出的新使命,加强党对事业的全面领导,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理顺各种关系,促使政令畅通,确保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以高质量为统领,适应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适应统一校区的管理模式,改变旧的思想、制度、内容、方法和管理等,推动整体性流程再造、机制塑造和文化打造,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也是学校今后取得更大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这些问题昭示了强化党对事业高质量发展领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我们必须以好的状态、优的作风、强的能力,凝心聚力、奋勇向前。因此,前不久,学校党委决定开展“勤实信行”作风建设,强化党建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聚焦重点任务、聚焦发展瓶颈、聚焦师生关切,以“优作风、提能力、促发展、创一流”为目标,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记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首都高校,学校未来在服务首都发展方面,有何思考、举措与着力点?
解江凌: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从区县到高校,某种程度上说,是从人才需求端来到人才生产端,更能深刻理解城市和大学的关系。可以说,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城市与高校双向赋能,教育、科技、人才系统集成,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作为首都高校,信息科大将始终牢记首都高校姓“首”,聚焦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理念,落实市属高校分类发展要求,着力促进“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衔接,推动首都与高校在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中实现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共建共赢。
一是从教育链看,必须紧扣首都需求培养人才,以高水平人才培养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立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以服务国家和首都战略发展为导向,在行业产业以及高等教育变革中找准发展定位,认真检视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与首都城市治理、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民生改善、服务业发展等的契合度、融合度。结合北京发展蓝图谋划学校发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体系,推动学科方向凝练、凸显办学特色优势,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将学科专业链精准嵌入首都经济发展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以及价值链,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以学科为龙头,统筹整合资源,围绕当前建设成效、师资队伍、科研成果及环境条件,强化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集成聚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二是从科技链看,必须深度融入 “三城一区”,以高水平科研推动校城深度融合发展。学校将对标北京“十四五”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深度融入首都“三城一区”“五子”联动新发展格局。第一,从学校自身出发。要整合我们在五大优势领域的资源,推动首都场景建设应用,将学校科技成果在北京落地;将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融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强化与新型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的协同创新与合作攻关,努力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第二,从合作重点入手。要做好与“四区、一院、一中心、两基地”的科技合作。积极推动与北京市昌平区、怀柔区、密云区和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政府部门的深度合作。建设好广州南沙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怀柔惯性与声学传感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密云区乡村振兴基地等。第三,从服务属地发力。充分利用昌平区“两谷一园”平台,持续推进与昌平区的战略合作落实落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高水平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建设好新型传感器概念验证平台,推动学校科技成果在昌平区落地转化。三是从人才链看,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人才一体化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第一,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系统的工作运行机制。压紧压实院级党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主体责任,鼓励学院形成符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的人才工作特色,形成全校“引才、识才、爱才”的良好氛围。第二,围绕学校办学发展定位,不断优化干部人才队伍结构。紧扣学科特色和水平,紧抓“引进、培养、调整、优化”四个环节,形成以领军人才为引领、骨干人才为支撑、青年人才为后备补充三大力量有序衔接的发展态势,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分类分层发展,实现信息类学科队伍规模结构水平的稳步增长。第三,坚持激励约束并重,激发知识、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评价方式,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并重,保护干部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记者: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老兵,请谈谈您的认识?
解江凌: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大学是思想文化的战场、智慧的舞台,更需要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学校党委将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着力”的要求,从党的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自觉把服务北京“四个中心”与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深度融合起来,着力突出文化育人春风化雨的重要作用,讲好新时代故事,传播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好属于学校自身的精神文化内核,从根本上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自信和底气,凝心聚力推动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焕发新气象、展现新面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首都高质量发展。
记者:您曾说:“信息科大是一方热土、是一处福地,全校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勇做奋斗路上的‘奔跑者’”,请谈谈您履新以来的感受?
解江凌:我和郭福校长来信息科大已经近4 个月了,4 个月来,我们工作目标一致,配合默契愉快。同时,我们每天都会被一些事情所感动。这些日子,我们一起调研了每一个学院,还面对面地和离退休老同志以及莘莘学子们谈心交流。我也曾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或者清晨的时候在校园里漫步察看。深切地感受到这个学校心齐气顺,师生发展进步的愿望强烈,劲头足,对学校未来发展充满期待。这是历任信息科大前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重任在肩,绝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当然,高校是立德树人的场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不可操之过急,必须尊重其成长进步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耐心培养。所以,尽管前进的脚步不敢停,但是高校工作,尤其在育人这件事情上,我感觉是“不能急,要慢慢来”。不贪多,不求快,不做表面文章。对学生时时提供暖心服务,让他们感到离开一个家,又到另外一个“家”,生活上要“宠”,管理上要“严”,对其成长全面负责。对教师要处处体现尊重,让他们在保持身心愉悦的同时,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生教育教学中,投入到学校各项建设中。各项工作要把握 “优”的标准、“实”的举措,体现 “干”的导向、 “精”的追求,“把事当事干”“当成自家的事去干”,既要讲效率也要讲效果,努力把每一项工作打造成“精品”,把每一项工作都干好做成。这也是当前学校开展“勤实信行”作风建设的应有之意。我在前不久学校“书记有约”活动中和学生们讲:“学校有多高,我们就有多高。而学校能有多高,能有多强,全靠每一名老师和同学的不懈奋斗。”所以,我期待未来和信息科大师生携手,共同谱写美好的明天。
清风暖阳,不负时光。岁月无声,历史有存。信息科大校园的午后宁静而致远,接力棒在手,每一位信息科大人,在奋力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