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下省域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
2024-01-07陈杨
陈 杨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重要抓手。2020 年9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支持有条件的省份建立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因此,建立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不仅是中职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更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但是,由于部分中职学校学情复杂、专业门类众多,大部分省市尚未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工作。课题组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后发现,江苏省、福建省以及上海市(以下简称“3省市”)不仅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职学考”),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比较分析三地经验,对于开展省域中职学考以及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职学考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省域中职学考的意义及背景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考试制度的建立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的作用。因此,开展学业水平考试是中等职业教育提升质量的内在要求。
以省市为单位开展中职学考,不仅有利于各省市了解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整体状况,促进省市范围内教育改革的实行,真正实现“考评改”的有机衔接,也有利于提升中职学考的信度与效度,能增强中职学考的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中职学生毕业、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之一。
2012 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江苏省在南京、南昌和常州等城市开始试点工作。2014年,江苏省正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职学考。随着江苏省域中职学考制度的日益成熟,福建省和上海市也陆续建立了中职学考制度,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二、关于3省市中职学考制度的比较研究
考试制度是保障考试顺利进行的依据。在中职学考制度建立过程中,3省市均从自身中职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建立了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涵盖考试性质、考试对象、考试内容、考试组织、考试评价与应用等内容的中职学考制度。
(一)考试性质
考试性质是考试定位的体现。3 省市对中职学考的定位各有不同(见表1)。因此,其考试性质也存在着差异。江苏省将中职学考定位为合格性考试,考生可多次参加考试,成绩以该科目多次考试中取得的最高等级为准。上海市的中职学考是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科目成绩以等级的形式呈现,信息技术科目以合格或不合格的形式呈现,两者是合作关系。福建省将中职学考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两种形式,中职在校学生必须参加合格性考试,有升学意愿的考生在参加合格性考试的基础上还需要参加等级性考试,两者是递进关系。
表1 3省市中职学考考试性质对比图
(二)考试对象
考试对象是考试服务的主体,是规定条件和范围内的考试群体。江苏省和福建省中职学考的考试对象范围较广,两省将中职学校在校生、高中阶段其他在校生、技工院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均视为中职学考的考试对象;而上海市仅将中职学校在校生视为中职学考的服务主体。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是考试评价的依据,是考试评价的核心组成部分。3 省市中职学考均重视对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核。上海市中职学考的全称是“上海市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学业水平考试”。除考核公共基础知识之外,上海市还采用以专业技能学习记录取代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考试的形式开展中职学考。与之不同的是,江苏省和福建省将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中职学考内容。为了破解中职阶段专业众多的难题,江苏省教育厅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将中职专业归为29 个专业类,以便于中职学考的顺利进行。
(四)考试组织
考试组织是落实考试任务、实现考试目标的路径。江苏省、福建省在中职学考发展的过程中均形成了“省级统筹、市级组织、学校实施、全员参与”的组织形式。而与福建省、上海市不同的是,江苏省在省教育厅的统筹协调下,专门成立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中职学考委员会”),负责考试的宏观指导与监督。省中职学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研究组和指导组3个部门。其中,研究组、指导组接受省中职学考委员会领导,在省中职学考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五)成绩应用
在中职学考成绩应用方面,3省市均将中职学考成绩作为评价中职学生学业水平和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见表2)。不同的是,上海市将中职学考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和福建省不仅将中职学考作为中职学校在校生毕业的依据,也将其视为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表2 3省市中职学考成绩的应用
三、关于3省市中职学考的启示
(一)建章立制是省域中职学考的保障之基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公共基础课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在政策层面为中职学考制度的建立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3 省市在实施中职学考之前均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对考试性质、考试对象、考试内容、考试组织、考试评价与应用等内容均作出明确的规定,从宏观层面有效地解决了“谁来考、怎么考、考什么、谁来评、怎么评”的问题,提升了省域中职学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省域中职学考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考试内容是省域中职学考的发展之本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将产教融合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和考试评价中,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真正践行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中职学考制度是检测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中职学考的实施过程,确保考试内容既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又符合企业用工标准的要求,提升省域中职学考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才能真正发挥中职学考的内在价值。
(三)考试评价是省域中职学考的动力之源
中职学考的目的是检测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保障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全面且真实地了解中职学生的能力与专长,也能客观地反映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况,为学生毕业、就业、升学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中职学考能够督促中职学校深化课堂改革、改善教育教学,切实将“三教”改革落到实处,实现“考评改”的有机衔接,提升省域中职学考的实用性和权威性,真正做到学生学业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推进省域中职学考良性运行。
四、关于开展省域中职学考的建议
(一)优化顶层设计,提升省域中职学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推动省域中职学考的落地实施,前提是优化顶层设计,发挥顶层设计对中职学考的指导、规划作用。中职学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行政、企业等多个部门,只有厘清管理链条,提升管理效能,才能发挥中职学考的检测作用,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做优中职学考的顶层设计,是省域中职学考顺利进行的前提。
一是重视中职学考,树立全域一盘棋的思想。各省在省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应坚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评价。同时,做好舆论宣传,彰显中职学考的价值与地位,提升各市、各学校参与中职学考的积极性,提高社会、企业、行业对中职学考的重视程度。
二是各省应在省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专门负责中职学考的机构,负责全省中职学考的统筹指导工作。中职学考不是一个简单的考试,因其专业复杂性,涉及教育、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对考试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诸多的要求,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组织与指导,才能保证中职学考的顺利进行。
三是建立具有省域特色的中职学考制度。省级教育部门应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等政策文件,结合省域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中职学考的性质与定位,建立以省为单位,涵盖考试对象、考试内容、考试组织、考试评价与运用等内容的中职学考制度。同时,对省级统筹的中职学考政策执行工作进行部署。
四是技术与资金支持。省级教育部门应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搭建省级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平台,研发信息化综合实训平台,提升各考点的信息化水平,为中职学考提供技术支持;加大考试经费投入,设置中职学考专项经费,缩小区域之间经费投入的差距,促进各地区中职教育的均衡发展。
只有优化中职学考的顶层设计,真正解决“谁来考、怎么考”的问题,才能提升省域中职学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省域中职学考的社会地位,从而实现中职学考的价值。
(二)细化题库建设,提升省域中职学考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推动省域中职学考的落地落实,关键在于题库建设,各省应发挥题库建设对中职学考的服务作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职业色彩浓厚,凸显职业技能考试特色,紧密对接职业岗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真实情境所涵盖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考核重点。因此,做细中职学考的题库建设是中职学考有效进行的关键。
一是组建一支涵盖教育行政部门、高职院校、企业专家、中职学校等多部门人员在内的命题队伍。命题队伍是题库建设的核心力量,各领域专业人员应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彼此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中职学考的命题工作。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培育专业素质过硬的命题人员是提升中职学考质量、履行中职学考使命的人力保障。因此,省级教育部门应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同时,要保障命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二是以建立具有省域特色的中职学考题库为目标,组织开展调研工作。省级教育部门应围绕省内中职专业开设情况、考试内容、考试评价与运用、样题设计的合理性与专业性等内容,与学校、企业、教育行政部门等人员,通过座谈、访谈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工作,了解多方诉求,听取诸多意见与建议,不断改进、完善题库建设。
三是与时俱进,实现省域中职学考题库的动态调整。省级教育部门应紧密对接行业标准、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用工要求,及时更新题库,真正做到所学即所考、所考即所评、所评即所用。
只有建立专业的命题人员队伍,细化省域中职学校的题库建设,真正解决“考什么”的问题,才能提升省域中职学考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提升省域中职学考的信度和效度,从而完成中职学考的社会使命。
(三)强化评价体系,提升省域中职学考的实用性和权威性
推动省域中职学考的落地落实,核心任务在于评价体系建设,发挥评价体系对中职学考的指挥棒作用。职业教育以职业为逻辑起点,面向市场,服务发展,并以就业为最终目标。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的高度统一,实现中职学考成绩应用范围的最大化。因此,完善评价体系是省域中职学考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是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因此,省级教育部门应激励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等多方利益主体积极参与中职学考的评价工作,实现中职学考的评价与企业用人、高职院校招生相衔接,拓宽中职毕业生的发展道路。
二是实现评价内容的多维化。省级教育部门应积极研制可操作、可测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既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又要兼顾对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进行评价。同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对标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并坚持评价方案的动态调整。
三是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省级教育部门应将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有机结合,坚持“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评价工作,减少评价结果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实现技能考试评分的量化,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价工作,实现评价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第三方评价机构可按年度、专业对中职学考成绩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总结,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向职业学校反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和中职学考质量的不断提升。
省级教育部门还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省域中职学考评价体系,真正解决“谁来评、怎么评”的问题,提升省域中职学考的质量,发挥中职学考在学生毕业、升学、就业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从而提升省域中职学考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实现省域中职学考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