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实践和思考
2024-01-07韩晓兰
韩晓兰
【摘 要】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认识真实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回望过去,关照未来,提升其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感受历史学科的丰富和精彩,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情境;多样化;实践思考
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需要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来“设计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从2022年的苏州初中历史中考试题考查内容和试题的特点来看,考查情境材料新颖、考查内容已经突破了考试大纲的内容,试题立意深远。为适应新的初中历史教学的形势,通过多样化教学情境创设,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项值得重点探讨的课题。
情境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形象化场景,以此增加学生情感的体验,促进学生对教材深层次的理解。情境化教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根据创设情境的内容可以分为学术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习情境等。本文将通过情境教学实践,探索各种情境教学方法、价值和思考。
一、多样化教学情境创设的若干实践
(一)精挑学术情境,还原真实历史
学术情境是一种兼具真实性、学科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收集教学资料时,会涉及一些国内外学术情境材料,有的比较权威且专业,有一些专业术语经过翻译读来拗口。那么初中历史教学是否要完全摒弃学术情境呢?如果要使用,如何选择适恰的学术情境?笔者在进行九下第3课美国内战导入中,做了如下设计:
首先,引用了学者梅祖蓉《“重塑美国”》中的一段对美国的评价“这个国家‘孕育于自由之中’,而在它诞生之日起,身上便有了一块‘污点’……,共和政体的长袍因此被‘染污’,‘在泥中拖曳’”这段学术观点虽然不是经典的学术论断,但它的最大的特点是短句多,没有难读的字词,句式上也没有拗口的表达,学生阅读阻力不大。其次,这段话通过形象比喻,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污点”的探索,如这个污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孕育于自由之中”?唤起学生对旧知(美国独立战争)的追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污点”在后来美国发展历程中有没有擦掉?伴随着教师的一步步引导设问,让学生顺利进入新知的探索中。通过来自《重塑美国》这段学术观点的引用,最终使学生对于“污点”:黑人奴隶制印象深刻,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为之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学习做好知识的铺垫。
将学术观点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一方面体现了学科的科学性、严谨性,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学术观点的接触,使学生能感受学术语言的规范。学生对黑人奴隶制的历史梗概展开一个探究,也使学生历史理解、历史解释的素养得到提升的。
(二)体会生活情境,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如果说学术情境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那么生活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建立起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所谓的创设生活情境就是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感知、理解历史,获得真实历史的体验感。
在《美国内战》的教材文本中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美国公民只要缴纳10美元(约67.8元人民币)手续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约647520平方米)……”这段材料只是向读者展示两个数字“10”和“160”,还有两个单位“美元”和“英亩”,如何让学生体会这块土地到底有多大呢?首先将单位进行换算,并做好注解(见上述材料括号内注解);其次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将数值具象化,向学生展示自己学校的占地面积(图1),通过比较计算,学生很容易知晓当时美国的农民只要花10美元,就可以获得超过10个学校那样大的土地,使学生对《宅地法》印象深刻,理解到西部去买一块土地对农民的诱惑是巨大的。之后,大量的农民涌向美国西部,促进了西部的大开发,也使得北方收获了民心,调动了农民参军作战的积极性,最终使得北方获得胜利。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搭建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历史事件之间的桥梁,缩小了历史与现实的差距,从现实的生活场景出发,使学生“神”入历史,既能真切地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感受历史的温度,也能关注自己成长的环境,熱爱生活,有利于提升自身素养,培育人格。
(三)聚焦社会情境 ,关注热点回望历史
本课结尾处向学生展示近年来热点新闻:美国种族歧视事件“佛洛伊德之死”以及后续的报道:“美国波特兰市的抗议者将一座华盛顿雕像推倒,并在他身上点燃了美国国旗。被推倒的雕像面部朝下,上面涂有佛洛伊德的名字以及‘黑人的命也是命’等标语”。创设这个社会情境时,使学生刚学习的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产生认知的冲击,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美国内战时期,美国完全解决了黑人奴隶制问题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回望这段历史,重读《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文件规定“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这个细节告诉我们当时解放的是“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那么为什么解放的只是“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因为联邦政府想要国家统一,从而使得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全国得以发展,不是单纯为了实现自由平等,而是解放黑人奴隶。通过聚焦新的社会情境,回答了本课导入中的一个问题“美国民主政治制度中的污点有没有去除?”
聚焦新的社会情境,再回望重新审视一段历史,引导学生应用唯物史观来看待历史现象,避免历史的虚无主义,学会尝试应用理性辩证的思考方式解释历史中一些比较复杂的现象。
(四)参与学习情境,探究历史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情境,顾名思义是学习过程中的某一个场景片段。这种情境的创设与其他几种不同的是,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完善或完成情境的创设,这是一个探究历史、发现历史奥秘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历史体系的实践。
在本课的课堂总结时,笔者试图摒弃将学过的知识点重新整理复述一遍的传统做法,而是通过创设阅读历史经典名著的学习情境,将本课中的一些关键名词如1861年,美国内战,《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统一,资本主义等置于特定的时代框架下去思考。霍布斯鲍姆的《年代四部曲》是全球畅销的历史杰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由于大部分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和课堂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历史课堂中不可能当场阅读。但是这部《资本的年代》(1848—1875)与本课、本单元所叙述内容相吻合,而这部著作的封面、书本目录、序言简介呈现简洁明了,是可以为创设学习情境所用)。这一新的学习情境统摄本课乃至本单元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对“资本主义扩展”这一主题的知识体系,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找出与美国内战相关的史实名词;剩余的史实名词根据国别分为两类;
第二步,设置如下学习情境:《资本的年代》导言 19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词汇里多了一个新词:“资本主义”(capitalism )有的同学把最近学习的以下几个历史事件制作了思维导图,请你补充完整”;
第三步,明确“美国内战”所处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资本主义的扩展阶段,并指导学生回顾绘制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这三个教学步骤从“找”关键词到“填”关键词,到“绘”结构图,要求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要求一步步提高,在完成这个学习过程的同时,学生也实现了对本课到本单元到关键主题的知识的重新构建。
以上是4种教学情境在《美国内战》一课中的创设和实践应用,帮助学生打开一个由旧知走向新知的通道,进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去探索新的历史知识,拭去过往的尘埃,接近真实的历史,厘清历史发展的逻辑。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渗透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必备品格和提升关键能力。
二、多样化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与认识
因为多样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涵养其学科素养,提升其学习能力,所以设计好每一课的教学情境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选择和设计教学情境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多种教学情境的灵活运用,避免单一呈现。如有的教师在备课时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学著作和论文,知识储备丰富,对课文的知识理解专业又到位,但在做教学设计时,若所有的環节都创设学术情境,对初中学生来说,往往会显得乏味,缺乏趣味性。如果学术情境中又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更会给初中生带来阅读障碍。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多样性”有利于给学习过程带来不同的体验,从不同的情境材料多方位认识历史,多种方法探究历史。
第二,情境创设要贴合学生的实际,把学生“扶上马”。教师在授课中,如果完全脱离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际,再漂亮的教学情境也是无法让学生与老师的口中的知识产生共情。教师还是要多关注学生和多走近学生,时不时走进学生,去了解学生,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习知识目标的达成,更有利于涵养人文素养。
第三,新情境需要加强师生的互动,避免单向输出。不仅是学习情境,所有教学情境的创设其实都需要师生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中应该是时时发生的,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处处有活跃思维的课堂,才能让历史课堂真正地“活起来”,避免历史课堂中教师的单向输出。
三、写在最后的话
情境是无形的“情”和有形的“境”的有机融合,情境的价值取向是弘扬学科价值。历史学科的学科价值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发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情境选取和设置时,要从历史学科的根本任务出发,充分体现历史学科价值。
【参考文献】
[1]辛威中学历史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甘肃教育,2023(8):124-127.
[2]张维林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