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在课堂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

2024-01-06李如凤孙明玉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翠翠学情语言文字

李如凤 孙明玉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紧扣语文学科“交际工具”这一本质特征,在语言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本文以《〈边城〉节选》为例,依据教学的整体要求,分析该课文在教材的价值体系中的位置,借此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把语文课上成真正实用的“语文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 语用能力 教材 学情 问题设计

一、注重应用的高中语文课堂的特征

1.重在实践运用。注重应用的课堂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实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这一学习环节,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2.尊重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因生长环境、成长经历、知识储备、能力特长等不同,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能力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提供发展能力的建议、设计发展能力的题型。

3.体现创新模式。注重应用的课堂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堂,它重在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行锻炼,比如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实践训练,这种创新模式体现在语文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实施等各个方面。

二、注重应用的高中语文课堂的实施策略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训练,切实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基,成了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1.深入研习教材,理清语用能力培养的方向。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和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现有教材的语用增长点。

高中语文教材共有五个模块,包括四个系列,即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名著导读、梳理探究。“阅读鉴赏”系列是贯穿整个高中语文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在开展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方式与运用技巧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读”的能力。“表达交流”系列是培养学生“说”“写”这两种语用能力最重要的载体,在这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情境,以提升他们在不同语言环境、不同写作情境下进行交流、表达、运用的技能。“名著导读”系列重在培养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把握,强调学生对经典名著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力、深刻的思想艺术性以及独特的内在文化性的把握。通过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切实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文化素养。“梳理探究”系列则强调对大单元知识的系统整理与融会贯通,教师充分利用好这一系列的文本进行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整体语用能力的提升。

当然,在具体完成过程中,这几个系列的训练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统一的。

比如《〈边城〉节选》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节选的四个部分分别加上小标题,要求字数相同,结构尽量对称。追问:本文在叙述顺序上有什么特点?对这一个问题的思考和汇报展示,其实就涉及了对学生读、写、说、听等各种语用能力的培养。

2.仔细分析学情,找准语用学习的切入点。学情包括学生既有的知识水平、心理情感、学习经验、能力水平、个体的认知差异、学习的动机兴趣等内容。精准地分析学情,是有效落实教学的前提。被选入教材的文本都是各個时期的经典之作,它们或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或艺术手法经典独特,或主旨内容深刻丰富……教师要依据学情,在教材中找准训练的切入点,让训练真正有效。

高二学生的阅读、概括、鉴赏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和提升,他们对于课文文本的把握分析没有太大问题。同时,他们和翠翠、傩送、天保的年纪相仿,更能深刻地体会人物之间微妙的心理与情感。教师把握了学情与教材的链接点,就能针对性地设计题目,精准找到语用学习的切入点。

问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针对画线的字词或句子,赏析其背后的丰富意蕴以及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征。

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答案:(1)写出了翠翠作为一个小女孩特有的娇气、活泼和顽皮。(2)“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这是翠翠对傩送开玩笑话的一个不自觉的温柔回忆,从中可以体会出她对傩送的喜欢。

问题二:赏析下面的语段,扣住画横线的重点句子,分析翠翠的心理和人物形象。

回家时,祖父抱了那只白鸭子同别的东西,翠翠打火把引路。两人沿城墙脚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答案:看似没来由的反问,其实暗示了爷爷并不理解翠翠的真正心思,写出了翠翠对天保的不感兴趣,也潜在地说明了翠翠真正喜欢的人是傩送。

教师仔细分析学情,找准训练的切入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才能让学生真正投入学习,学生的语用能力势必有所提高。

3.精心设计问题,定位训练的提升点。问题是探究的开始,精彩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教师更要注重对问题的设计,要让每一个问题都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相应的语用能力。

比如:针对课文的第四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的形式,设计有梯度的训练题。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翠翠误会了邀她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心里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她以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不骂人,这时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地说: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地吠起来,那男子把手中白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一下,“老兄,你要怎么!”便走上河街去了。黄狗为了自己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给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乱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问题一:这段话里,有两处误会,请大家找出来,说说误会的表现是什么,效果如何。

问题二:这两次误会让两个年轻人的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误会,两个年轻人的心理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问题三:这里老师把两处误会做了些修改,请大家小組内部讨论,改写前后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什么不同。

翠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但又不愿意跟一个陌生人上楼,就轻轻地说:“谢谢,不用了。”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翠翠羞恼地看了他一眼,低了头,不说话。

问题一主要训练学生阅读和鉴赏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把握程度;问题二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在提升了学生“写”的能力的同时又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训练;问题三表面上看似只训练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但实际上还考查了他们的比较阅读和鉴赏评价的能力。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训练,自然能成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增长点,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我们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师要重视语言的“内化”,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时,有意识地去深入研习教材,理清语用能力培养的方向;仔细分析学情,找准语用学习的切入点;精心设计问题,定位训练的提升点。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设置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习得方法、增强能力、提升素养。※

(作者单位:李如凤,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孙明玉,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翠翠学情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翠翠的心事
翠翠的心事
初遇二老傩送
初遇二老傩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