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4-01-05孙秋香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学习任务群在各学科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习任务群基于课程教学,由多个学习任务组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实践性。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单元主题设计学习任务群,完善以往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文章结合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及设计要素,提出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旨在充分利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32-0008-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主动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任务”为主导,帮助学生开拓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合作探究、综合实践等学习活动掌握语文学科知识,体验语文学科魅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笔者依据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认为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落实好学习任务群的理念,需要教师明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以及构成要素,再结合实际的教情和学情,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为此,笔者针对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展开论述。
一、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点
学习任务群就是指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实践性的学习任务,旨在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学习任务群倡导改变以往直接教学的方式,将静态的语言知识融入生动的任务中,强调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学习、实践学习,逐步领会课程知识,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
《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划分,具体表现的特点是各年级学习重点不同,因此任务内容和任务方式也各不相同。如低年级以识字为主,学习任务群偏重于学生对文字意、形的掌握,体现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巩固。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如何选择思辨性、跨学科类的学习任务。中年级学生开始理解句子、阅读课文,因此学习任务群偏向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探究,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文章中表达的哲理。高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收集信息、整合信息,体验整本书阅读,因此学习任务群偏重于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运用以及思想、情感、品德等整体的认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大单元教学实践中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素
(一)情境要素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和使用离不开情境的引导,这主要是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如果直接将任务抛给学生,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直接影响学习任务群的落实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知识,为学生设计合适的任务情境[1]。常规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环境。通过情境引导,学生能明确任务内容及目标,构建不同的语言认知,同时激发对任务群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要素
任务是学习任务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指导性要素。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多以作业、测验为主,缺少师生互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难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任务的设计,突出挑战性、实践
性、丰富性,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带给学生新奇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乐在课堂,实现深度学习。
(三)活动要素
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好学习任务后,还要针对任务内容,结合课程教学需求,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这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对学习任务群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沉浸于课堂中,积极思考,积极实践,帮助学生尽快达成任务目标,同时积累多样化的语言学习经验,从而促进学习任务群目标的有效落实[2]。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四)资源要素
任何教学的高效实施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撑,旨在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选择教学资源时,教师需要根据任务需求,考查学生的学习实况,做好资源的筛查工作,同时采用合适的方式巧妙地融入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语言认知。而资源的来源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是课外文章、课外书或者数字化资源、网络平台、信息设备等。
(五)评价要素
评价是学习任务群落实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以及成果的考查,同时也是反馈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操作。在评价要素的设计中,教师要关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两个方面。其中评价标准主要基于学习任务群中的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分层设计评价标准,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求。评价形式则可以丰富多样,教师可以根据任务目标以及课堂活动效果,自主確立评价形式,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积分评价等,从不同的角度判断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同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化发展。
三、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聚焦预习任务,解读单元结构
大单元教学需要学生具有整体意识,能够全面把握单元知识结构,按照单元主题,有目标、有规划、有方法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实现有效的单元教学。因此,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预习环节出发,借助预习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熟悉单元篇章结构和脉络,了解单元主题内涵,为后期的单元学习打好基础。在设计预习任务时,
教师可以按照基础性原则,以简单的任务引出单元主题,或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提高学生对单元学习的期待值,促进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包括三首诗及两篇文章,通过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了解,能够看出本单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环境的喜爱,通过对燕子、鸭子、河豚、黄鹂、梅子、荷花等动植物的描写,为我们呈现了多姿多彩、生动形象的景物,展现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基于此,教师在学生预习环节,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预习任务:
任务一:熟悉单元结构,略读单元内的故事和文章,用简短的词语总结单元主题。
任务二:谈一谈你对大自然的印象,说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植物或者动物,并说明为什么?
任务三:找到单元中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者一篇文章,并说明为什么?
预习任务的设置,不仅使学生对单元主题进行了初步了解,同时预习任务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兴趣特点,降低了单元知识的理解难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评价,自然而然地将单元内容引入课堂中,从而促进单元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设计合作任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大单元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单元主题划分多个小主题,并将单元知识划分为多个课时进行授课。在每一个课时中,教师都可以采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结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用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思考[3]。但在现阶段小
学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对于一些复杂的任务往往抱有侥幸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强。为此,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可以为学生布置合作任务,鼓励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动物为主题,通过说明性散文的行文手法介紹了家庭中常见的动物,如猫、母鸡、白鹅等,重点培养学生对生活、对动物的观察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心,健全学生的人格。在教学《猫》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任务的引领,加深学生对“猫”这一动物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任务一:小组合作,找出课文中描写猫的句子,说一说这些句子哪里写得好?
任务二:小组合作,总结每一段落的核心大意,并用关键词进行总结。
任务三:你家养猫吗?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家里养的猫是什么样的,并制作猫的介绍卡。
教师通过设计这样的合作任务,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深度研究课文,同时调节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主总结课文,自主延伸课文,
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另外,在合作任务中,
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中,指导学生明确任务问题,同时按照正确的思路思考,最快地输出任务成果,以此保障课堂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进度。
(三)布置实践任务,挖掘学生潜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丰富的文本资料,但其中存在一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较远,是大单元教学的难点,不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一味地引导学生阅读、背诵、抄写,只能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形成短暂记忆,对学生思想、情感、品德等方面的发展难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一些实践性的任务,在大单元主题下设计多个小任务,以小任务支撑大的实践任务,从而凸显课程教学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要针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行课文选编,包括春节、腊八节、寒食节、七夕节、中秋节等。在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例内容,划分不同的实践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实践、热情参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实践任务。例如,在《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等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演讲、歌唱、舞蹈、手抄报等不同的形式,演绎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选出最优秀的演绎形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寒食》《迢迢牵牛星》等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和古人一起过节”的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搜索相关的文化节日资料,联合古诗词内容,对传统节日的背景、发展、现状等进行梳理,制作传统节日相关的手抄报、电子海报等。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过节的情景,
说一说现代化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与古人过节方式有哪些不同等,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四)做好任务评价,推动学生发展
在学习任务群的实际实施中,教师还需要针对学生的过程表现以及任务成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参考,对大单元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完善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参与到学生小组中,与学生一起交流合作,记录学生的发言,
并通过打分的方式记录学生的表现,包括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学生对小组任务的领导能力、学生自身对任务的完成兴趣等。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评价中表扬优秀的学生,树立学生的学习榜样。另外,教师可以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等不同的评价方式,拓展学习任务群的评价维度,促进学生多角度反思自己的表现,改进学习方法,以此促进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学习任务群融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意义。教师需要明确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年级中的应用特点,同时把握好学习任务群的构成要素,在实际运用中,结合课程内容的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实况,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巧妙地融入学习任务,优化以往常规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促使学生对语文形成持续性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贾建飞.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3(17):10-11.
[2] 刘珠琴.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教师,2023(10):27-29.
[3] 林丽平.新课标背景下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3(6):172-174.
[4] 冯雪.学习任务群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3):60-65.
[5] 乔海平.小学语文大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思考[J].求知导刊,2023(4):5-7.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协同创新”(含帮扶项目)专项课题“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立项批准号:Fjxczx22-25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秋香(1985.3-),女,福建同安人,
任教于泉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