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出土汉代陶灶研究*
——以西北民族大学博物馆藏品为例

2024-01-05周尚娟

农业考古 2023年6期
关键词:马蹄形灰陶西汉

周尚娟

灶,烹煮食物之器具,是人类饮食工具的创造和改良,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早在史前时期,伴随着对火的应用和对熟食的需求, 人类就开始架火堆、垒支脚、造火塘,配合陶鬲、罐、釜等炊器,烹煮食物。 随着这种烹煮经验的积累, 发明盆形灶、盆形鼎状、筒形灶和釜灶等,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如陕西的渭南北刘遗址、千阳县丰头村遗址、高陵杨官寨遗址等, 都有陶质釜灶等实用器的出土。进入战国时期,出现了台面灶,后经秦汉发展延续至今,成为中国饮食炊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专门用于陪葬的陶灶,是一种模型明器,最早在战国时期的秦人墓中出现。 在汉代因厚葬习俗的盛行,陶灶是最有代表性的随葬模型明器之一。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全国各地均出土了大量陶灶明器,既有普遍性特征,也有地域性特色,遂受到学界关注。本文以学界研究状况为依据,对西北民族大学博物馆收藏汉代陶灶进行梳理,重点介绍代表性器物,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阐释文化内涵。

一、陶灶研究现状

陶灶是墓葬器物研究的一个重要专题。 随着墓葬考古报告资料的公布, 在各地墓葬及随葬品综合研究内容中,包含了陶灶特征、类型和时代的分析,为陶灶的专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陶灶专题研究日益受学界关注,成果逐渐增多。首先,考古类型学分析方面,高蒙河、梁云先生从陶灶溯源角度,分别对先秦和秦汉墓葬出土的原始陶灶进行类型学划分、断代和演变规律探讨,也出现了一些对两汉陶灶的系统性考察和对比的研究①。其次,从陶灶的造型、纹饰和文化内涵展开研究是一大亮点。学者们通过分析, 从不同视角探讨汉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丧葬习俗,解读陶灶蕴含的生死观、孝道思想、祭灶习俗和古人追求的升仙思想等,但侧重方面不同,论述深浅程度亦不同,包括综合概述、特殊器型研究、纹饰内涵探析、精品器物论述,以及对陶灶上所饰浅浮雕炊具、餐具的细致分析②。再次,地区性的专题研究最多。对关中、西安、山西、河北、河南、徐州、北京、岭南、三峡、重庆奉节等地区出土陶灶明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有一些全面深入的研究③。尽管如此,还有一些涉及不足的地区,如缺少甘肃、内蒙古等地区陶灶的系统探究。 近年高校一些硕士研究生就地区性专题研究较多,无疑填补了不同地域陶灶研究的空缺,但存在研究不深入的问题。另外,以博物馆藏陶灶为研究对象,也具有代表性,但多以文物赏析的视角进行介绍, 缺少细致的分析和讨论。

从各地陶灶出土情况和研究看,关中、河南地区出土陶灶最多, 体现了农业文明和汉代丧葬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汉代是一个疆域不断扩充,中原文化大发展并不断向外传播的阶段, 从全国陶灶研究发现,其他地区陶灶都有人口迁徙、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因素,特别体现了中原文化的传播,显示出普遍的汉文化特点。就甘肃而言,甘肃中东部地区陶灶与关中陶灶类型基本一致,而河西地区出土陶灶显然是汉朝连通丝绸之路、建立河西四郡后,中原文化向西传播的结果。

陶灶专题研究看似小众,但近些年持续热门。虽然出土陶灶很多已公布,但还有一些情况不明,甚至流散民间的状况,所以,以博物馆藏品、民间收藏品为对象的研究,也应给予重视。

二、馆藏代表性器物介绍

西北民族大学博物馆收藏有25件汉代陶灶,经多方求证获悉,大多出自陇东、陇南,少数来自陕西宝鸡和宁夏固原等地。 这批陶灶从器型可分为圆形、马蹄形、方形、长方形和马蹄形带足器,本文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器物作分类介绍, 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圆形陶灶

馆藏共6件,泥质灰陶,器型各有特点,根据灶体形态又分五类。 由于此类陶灶出土或见于发表资料的较少,本文全部予以介绍,以供研究参考。

第一类,灶面有围墙,口沿两侧呈现前低后高的梯形增高形,灶尾有熏炉形烟囱。灶面有一个火眼,上置釜,灶门呈方形,灶身素面,不封底。共2件:1件灶面直径19厘米,通高7厘米,后围墙高2.5厘米(见图1);另1件灶面直径20厘米,通高9厘米,后围墙高3厘米(见图2)。

图1 圆形陶灶第一类④

图2 圆形陶灶第一类

第二类,灶面后半部分有高围墙,灶与围墙分体制作后粘接。 灶面有两个火眼, 呈前小后大排列,灶门呈拱形,灶身素面,不封底。灶面直径31厘米,灶台高9厘米,围墙高8厘米(见次页图3)。

图3 圆形陶灶第二类

第三类,灶面后半部分有较高围墙,其两端竖立高于围墙的圆柱。 灶面有两个火眼, 呈前后排列,大小相当,灶门呈方形,灶身素面,不封底。灶面直径26厘米,灶台高6厘米,围墙高5厘米,柱头高8厘米(见次页图4)。

图4 圆形陶灶第三类

第四类,灶面有围墙外卷,仅灶门上方开口,灶身不封底。灶面有两个火眼,呈前后排列,上置小釜.灶门呈梯形,上窄下宽,灶门上方绘网格纹。灶面直径27厘米, 灶台高7.5厘米, 围墙高4厘米(见图5、图6)。

图5 圆形陶灶第四类

图6 圆形陶灶第四类灶门纹饰线描图

第五类,呈圆鼓形,灶身不封底。灶面有两个火眼,左右呈一大一小排列,上置釜、甑,后有一个圆形出烟孔。灶门为半圆形,不落地,灶门两侧一周刻画网格纹和弦纹。灶面直径22厘米,高11厘米(见图7、图8)。

图7 圆形陶灶第五类

图8 圆形陶灶第五类线描图

(二)马蹄形陶灶

馆藏10件,器型和纹饰大多具有普遍性,今选取4件具有独特之处的器物略作介绍。

1.马蹄形灰陶灶

灶面有一个火眼, 上置一釜, 灶尾斜置出烟筒。灶门拱形,不落地,灶身封底。灶眼向后刻画三角几何纹。灶面长24厘米,宽20.5厘米,高8.8厘米(见图9、图10)。

图9 马蹄形灰陶灶

图10 马蹄形灰陶灶线描图

2.灰陶灶

灶、釜连体,有三个釜眼,大小相当,前后呈三角“品”字形排列,灶前端出檐,灶尾烟囱为圆形凸起,灶门方形,灶身不封底。灶面纹饰丰富,模印耳杯、钓、勺、盘、豆、刀、刷、环、箅子等厨具,以及鱼、鳖、蟹等食材;灶门一侧立一大一小两瓶,另一侧为跽跪的妇人,高发髻,细腰身,身姿后倾,作持物状;灶门上额为菱形、网格、卷云纹。灶面长24厘米,宽20厘米,高10.5厘米(见图11、图12)。

图11 马蹄形灰陶灶

图12 马蹄形灰陶灶线描图

3.酱黄釉陶灶

釜灶连体,有三个釜眼,大小相当,前后呈三角“品”字形排列。灶前端出檐,灶尾烟囱为凸起方柱形,灶门方形,灶身不封底。灶面浅浮雕模印勺、瓢、刷、钩、铲、锤、箅子等厨具,以及鱼、盘中鸡肉等食材,形态生动,灶面一周为菱格纹;灶门一侧立瓶, 另一侧模糊难以判定, 上额及边沿还有菱形、网格纹。灶面长21厘米,宽18.5厘米,高8.5厘米(见次页图13、图14)。

图13 马蹄形酱黄釉陶灶

图14 马蹄形酱黄釉陶灶线描图

4.绿釉陶灶

釜灶连体,有两个釜眼,前后呈一大一小(略小)分布。灶前端出檐,灶尾烟囱为凸起圆锥形,灶门方形,灶身不封底。灶面模印勾、刷、铲、瓢、盘等,以及一盘串肉,灶沿一周菱格纹;灶门一侧立瓶,上额为菱格纹,另一侧模糊不清。灶面长21厘米,宽16.7厘米,高9厘米(见图15、图16)。

图15 马蹄形绿釉陶灶

图16 马蹄形绿釉陶灶线描图

(三)长方形陶灶

馆藏6件,器型和纹饰多具有普遍性,今仅选取3件有突出纹饰的器物略作介绍。

1.黄绿釉陶灶

釜灶连体, 有两个釜眼, 前后呈一小一大排列。灶门拱形,灶头有短挡火墙,灶尾烟囱为短方柱形,灶身不封底。灶面釉色脱落、不均,呈黄绿色。灶面模印刀、钩、勺、钎、刷、铲、盘、三角支架等厨具,以及鱼、串肉,四边有凸棱。灶面长26.5厘米,宽17.5厘米,高9.8厘米(见图17、图18)。

图17 长方形黄绿釉陶灶

图18 长方形黄绿釉陶灶灶面线描图

2.绿釉陶灶

釜灶连体, 有两个釜眼, 前后呈一大一小排列。灶门拱形,灶头有短挡火墙,灶尾烟囱为短方柱形,灶身不封底。灶面釉色脱落、不均。灶面模印刀、叉、钩、勺、钎、案等厨具,以及鱼、羊头,四边都有网格纹。灶面长31厘米,宽20厘米,高9.8厘米(见图19、图20)。

图19 长方形绿釉陶灶

图20 长方形绿釉陶灶灶面线描图

3.灰陶灶

釜灶连体,有一个釜眼,灶门呈拱形,灶头延伸出短挡火墙,灶尾烟囱为短方柱带孔,灶身不封底。灶面模印厨具和食材,排列清晰有序。食材为鱼、鸡(鸭),工具有铲、刀、叉、钎、钩、俎、勺、锤、耳杯、三角支架、箅子等。灶面长29.5厘米,宽20厘米,高9.5厘米(见图21、图22)。

图21 长方形灰陶灶

图22 长方形灰陶灶灶面线描图

(四)正方形陶灶

仅1件,泥质灰陶,釜灶连体,有三个釜眼,大小一致,前后呈三角“品”字形排列。灶门方形,灶身素面,不封底。灶面长25厘米,高7厘米(见图23)。

图23 正方形灰陶灶

(五)马蹄形带足陶灶

馆藏2件,器型基本相同,为特殊器型,由马蹄形灶演变而来。

1.黄绿釉陶灶

灶面马蹄形,前方后圆,封底,灶底附带四足。釜灶连体,有两个釜眼呈前大后小布置。灶前端出檐,灶尾有短柱形烟囱;灶门拱形,落地,灶底前端延伸出方形台面,平台之上灶门两侧有矮挡火墙。灶面模印勺、刷、铲、锤、钎、瓢、箅子等工具,以及盘中鱼,灶沿饰菱格纹、乳钉纹;灶门两侧及上额饰菱形几何纹,灶门一侧为跽跪的妇人,头戴冠,着裙,身体微弓,作拨火状,另一侧为一瓶。灶面长27厘米,宽14厘米,高13厘米(见图24、图25)。

图24 马蹄形黄绿釉带足陶灶

图25 马蹄形黄绿釉带足陶灶线描图

2.灰陶灶

灶面马蹄形,前方后圆,封底,灶底附带方柱形足。釜灶连体,有两个釜眼呈前大后小布置,灶前端出檐,灶尾有短柱形烟囱;灶门呈方形,灶底前端延伸出方形台面, 平台之上灶门两侧有矮挡火墙。灶面模印双鱼、锅圈、钩、勺、锤、刷、箅子等,灶檐饰菱格纹、乳钉纹;灶门上额为弦纹和菱形几何纹,灶门左右饰双环纹。灶面长30厘米,宽15厘米(见图26、图27)。

图26 马蹄形带足灰陶灶

图27 马蹄形带足灰陶灶线描图

三、馆藏陶灶器型特征分析

从数量看,馆藏陶灶以马蹄形灶、长方形灶为主,其次为圆形灶。为了厘清其分布地域和时代,有必要结合出土陶灶的总体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和特征分析。

(一)两汉常见陶灶器型

两汉时期是陶灶明器制作的兴盛时期, 常见马蹄形灶、长方形灶。马蹄形灶在西汉早期就有,西汉中期流行于关中地区及周边, 一直延续至东汉晚期。长方形灶出现于西汉早期,西汉中期以后盛行于河南,并逐渐流行于南、北方很多地区。根据这两类陶灶灶眼判别,分为三眼、两眼和一眼。汉初一般为三个灶眼;汉中期以后继续流行三个火眼,并出现前后两个灶眼;东汉晚期出现简化的独眼灶。釉色方面:汉代中晚期开始在陶灶表面饰铅釉;东汉时期流行釉陶灶。纹饰方面:西汉初期以素面为主,或有一些简单的几何纹饰;西汉中期以后装饰纹样趋于复杂精美,以浅浮雕模印工艺居多,还有刻画、平雕图案等,几何纹饰种类增多,并出现人与瓶或罐的器物组合图案;东汉晚期又逐渐简化。另外,西汉早期釜、灶分体制作,西汉中后期至东汉时期灶、釜连体,釜突出于灶面,东汉中晚期又出现釜、灶分体。

经过比较,馆藏马蹄形灶和长方形灶,大多纹饰突出, 有釉色, 还有不少灶面将釜和灶连为一体, 基本具备西汉中晚期到东汉中期关中及周边陶灶的特点,仅有一件马蹄形灰陶灶(见上文图9、图10),釜、灶分体,上置釜,仅加少量几何纹,符合东汉晚期风格。

同时,马蹄形带足陶灶,在关中和中原地区有一些发现。西安市长安区汉墓M15:16带足陶灶,被定为西汉中晚期[1](P28、P31、P37)。西安市1997方M11号墓[2](P130图、P133)、雅M29号墓[2](P264图、P265)、雅M58号墓[2](P279图、P282)亦出土同类器,也被定为西汉晚期。其器物造型都与本馆所藏一致,灶身下有四柱足,又似熊足,纹饰几乎相同。由此可见,馆藏带足陶灶模型亦出自关中, 时代为西汉晚期。 从带足的特点看,显然便于移动,性质与行灶[3]相同。

(二)圆形灶出土情况

在诸多陶灶类型中,圆形灶相对较少,一般为泥质灰陶,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多器型简洁、朴素,但是在火眼数量、灶门、烟囱和灶面装饰上存在差异。在地域分布上,在关中、河南、辽宁、河北、北京、甘青、山西、内蒙古等北方地区,以及江汉地区,都有零散发现。根据发现和研究,扼要列举如下:

1.关中地区:陕西临潼刘庄发掘的战国晚期砖室墓的1件陶灶,圆形灶,素面,无底,无沿,灶门不落地,三个火眼[4](P12),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圆形锅台陶灶。就汉代圆形陶灶而言,在西安中小型墓葬有少量发现,如林屯新丰M193:5[5](P1574)出土圆形陶灶1件,素面,一个火眼,为东汉中期墓葬;林屯新丰M687:2[5](P1840)、西安邮电学院M22:31[6](P833)各出土1件,只有一个火眼,无底,为东汉中晚期墓葬。

2.河南地区:洛阳、巩义、禹县、许昌等多地都有零散发现,大多为一个灶眼;时代从西汉中期延续至东汉晚期。 如许昌地区文物机构馆藏圆形陶灶具有典型性;长葛市文物管理所藏圆筒形陶灶,灶前壁有小圆拱门,不落地,灶眼大如筒;许昌市博物馆藏圆形陶灶,灶、釜及釜盖完整组合,灶形与长葛市文物管理所藏圆筒形灶相同, 前壁有小圆拱门,不落地,这2件陶灶属于西汉中期前后。还有1件是襄城县文物工作队藏圆形陶灶, 釜灶连体,灶门圆拱形,落地,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7](P36-41)。

3.东北及京冀地区:根据研究,以辽宁羊草庄汉墓群发现最多,高达52件,素面,大多为三眼灶,少数为五眼灶,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前期;辽宁普兰店市(今普兰店区)姜屯墓地出土圆形陶灶14件,均为一眼灶,时代为东汉晚期;河北唐山滦县(今滦州市)雷庄镇新农村M1:30出土3件圆形陶灶,两个灶眼呈并列分布,时代为东汉前期[8](P20-26)。另在北京东汉早、中期墓葬出土圆形灶,有一眼和三眼灶[9](P66)。

4.甘青地区:圆形陶灶出土情况比较分散,甘肃东部和河西地区都有少量发现,如甘肃武山县东旱坪战国秦汉墓葬M69号出土1件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灶,一个灶眼,无底,推测是西汉早期墓葬[10](P38-40);临夏大何庄汉墓出土1件圆形灶,一个灶眼,无底,推测是西汉晚期墓葬[11](P137)。在甘肃多地偶有发现,玉门市、金塔县、甘州区、武威市、永靖县和西和县博物馆等也有收藏,器型比较简约。在青海东部地区也有少量发现,如青海民和胡李家汉墓M6号王莽时期墓葬出土1件圆形灰陶灶[12](P18),一个灶眼,器型简单而规矩。 笔者还曾在青海省考古研究所看到2件圆形灶,器型简朴,仅一个灶眼。

5.山西地区:平鲁[13](P61-62)、广灵[14](P12-13)两地汉墓分别出土2件圆形灶,素面无纹,有三个火眼,判断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15](P21、P45)。

此外,内蒙古纳林套海发现三眼灶,湖北秭归孔岭发现一眼灶,时间上“见于西汉晚期和东汉时期”[16](P83)。

圆形灶还出现在魏晋墓葬,一般为一眼灶。如西安北郊晋墓M4出土[17](P20),在甘肃河西地区如嘉峪关壁画墓, 高台地埂坡晋墓和敦煌祁家湾墓葬群, 以及酒泉等魏晋时期墓葬均出土少量圆形陶灶,造型简约。

从以上出土情况看, 圆形锅台灶必然由先秦时期的釜灶、筒形灶演变而来,灶眼有一眼、两眼、三眼、五眼之分,其中一眼灶延续时间最长,属西汉早期至魏晋时期;三眼灶,出现于关中战国晚期墓葬,流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少量见于东汉中期; 两眼灶和五眼灶亦多见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馆藏圆形灶平面呈圆形,器型各有差异,各具特色。灶眼有一眼和两眼,其中5件陶灶灶面均有围墙,无纹饰,或网格纹、弦纹,简约素朴。经比较推测其大致年代为西汉中晚期至东汉中期,另外1件灶,即圆形灶第五类(见图7、图8),从圆鼓形及灶门不落地的特点看,时代或略早。

这里还需重点介绍2件陶灶。1件是甘肃渭源县博物馆藏圆形陶灶(见图28),灶面三个火眼,配有釜、罐;灶后有半圆形高围墙,围墙两端呈梯形,围墙一侧置有烟囱; 灶门拱形, 周边刻三角戳印纹,器型独特,为国家二级文物[19]。另1件是甘肃庄浪县博物馆藏圆形陶灶(见图29),灶面有围墙,围墙两端呈阶梯形,有两个灶眼,上置甑。除此之外,甘肃礼县也有一些类似陶灶出土。 馆藏圆形陶灶与这类陶灶器型有相近之处, 尤其是灶面围墙明显相似。这些共性特点,证实了馆藏圆形陶灶应来自甘肃中东部地区。

图28 渭源县博物馆藏陶灶④

图29 庄浪县博物馆藏陶灶④

综上所述, 就陶灶形制而言, 从釜灶—圆形灶—马蹄形灶—方形灶是符合陶灶演变规律,圆形灶出土数量较少,说明演变过程很短,灶身加长的马蹄形灶和长方形灶更符合使用功能, 很快代替圆形灶,受到推广应用。不过,圆形灶并没有完全被代替,还在很多地区应用,一直沿用至魏晋时期。从圆形灶出土数量、材质和装饰来观察,大约是一般平民所用灶具。

四、陶灶内涵探析

(一)饮食文化内涵

两汉墓葬普遍随葬陶灶明器, 在“民间多以‘鬼灶’称之”[18](P63),都以汉代现实生活使用的土灶为原型,是汉代饮食生活需要的产物,也是汉代饮食文化的写照,反映了饮食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

《释名·释宫室》云:“灶,造也,造创食物也。”[19](P90)从馆藏陶灶图像分析,可分类为食材、厨具、人物形象和几何纹。 模印食材以肉类为主, 包括鱼、龟、鳖、鸡、鸭、羊头、串肉等,象征生活丰裕,其中鱼的图案最多,尤显珍贵,代表富贵有余;模印厨具有刀、叉、钎、瓢、铲、钩、削、俎、刷、箅子、勺、耳杯、扣碗、盘、案等,分别为切削工具、盛水(或酒)盛饭工具、搅拌工具、串勾工具,蒸煮工具、洗涮工具和拨火(灰烬)工具等,包括饮食制作工具几乎一应俱全,可见蒸、煮、烧烤是汉代饮食常用烹饪方法,其中工具铲可能是炒菜出现的标志;陶灶上的模印几何线条包括菱形、三角纹、网格纹、乳钉纹、波折纹、回纹等,呈现繁荣富足的画面效果。整体图像表现了一幅生灵活现的情景,展示了生动的庖厨活动和丰富的饮食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现实中富足的豪族生活。另一方面,素面陶灶,也展现了简朴的平民生活。

在馆藏陶灶图像中,有羊头、串肉(见图30)、环首刀、叉、钎等富有北方游牧民族饮食的特色物品。由于在秦汉时期,黄河沿线及北方分布着戎、狄等游牧民族, 近关中地区亦有农牧民族混杂居住的现象,因此饮食文化多受游牧民族的影响,烤肉串、吃羊肉应是这一地区的特色饮食。馆藏陶灶的分布范围涉及陕甘宁交界地区, 属关中之西、北,与陶灶呈现的饮食特点和器型特征相符,极具地域风格。

(二)物质与思想文化内涵

两汉盛行厚葬习俗,随葬陶灶、仓、井等器物组合,是受当时社会发展、礼制和思想信仰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一方面,是物质文化有很大发展。汉代早期经历了战乱,通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政策,至西汉中期农业发展,商贸交往增多,人们的物质生活向好渐丰,食材多样,制作器具相应增加,烹饪技术得以提高,促使饮食文化得到较大进步,同时社会风气逐渐追求富贵、崇尚奢靡。这些现象,直观地反映在陶灶上。西汉早期陶灶一般为灰陶,素淡无饰;中期以后,模型明器大量出现,从出土情况看,汉代中小型墓葬出土较多陶灶,体现了时代风气,数量和质量远胜于之前,陶灶灶面和灶门出现了精美的模印纹饰,模印鸡、鸭、鱼肉等食物和各类餐具、炊具,造型写实,呈现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还出现不少精品陶灶和地域特色陶灶;西汉后期至东汉中期, 出现釉陶灶, 黄褐色和绿色釉面,使灶面纹饰更有光泽。东汉后期,社会动乱,陶灶制作逐渐衰落。魏晋时期,陶灶制作已趋于简化和粗糙。总体而言,两汉出土陶灶显示了普遍稳定丰足的定居农业生活,而精品、特色陶灶也显示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另一方面,受礼俗和思想信仰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厚葬习俗, 而厚葬习俗源于先秦灵魂不灭思想,包含了儒家丧祭之礼、孝道观念,在汉代进一步发展,致使“事死如事生”观念在当时社会流行。所谓“灶者,生养之本”[20](卷27中之下“五行志第七中之下”,P1436),改良饮食生活,提升饮食文化,也奠定了人类从对火的图腾崇拜延伸为对灶及灶神的崇拜,并发展为祭灶习俗。中国传统观念认为,阴阳同理,在“灵魂不死,祖先崇拜”的思想下,对待亡人也一样,灶也能带给死后冥冥世界美好的饮食生活,使故去的先人同样享受生前富足的生活甚至仙境待遇,这是对祖先的孝道和礼敬,以及对祖先灵魂的安抚和对灵魂升天的助力,也是后人的祈愿,期盼祖先能够庇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如陶灶上呈现的各类肉食,是现实中最珍贵的食材,赋予了人们对阴阳两界、前生后世的精神寄托和美好愿望。

(三)关于祭祀文化内涵的讨论

《礼记·礼运》篇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21](P298)古人重视祭祀,祭礼先进献饮食。以陶灶随葬亡人,反映古人对饮食及祭祀的普遍重视。陶灶上刻印饮食器具和肉食,且大多有肉食(即牺牲),布局整齐,呈现了一定的规矩,也是祭祀进献饮食的转化形式,提供了在死后世界烹煮食物的条件。

关于陶灶灶门一侧出现的人物图像(见图31,参见图11、图12、图24、图25),与祭灶习俗无直接关系,但与妇女的炊煮饮食之功有关。在现实生活中,炊煮者一般为妇人,陶灶上刻绘妇人形象一般可理解为烧火妇人或烧火奴婢。 但是细致观察陶灶纹饰发现,灶门一侧刻绘跽跪妇人形象时,另一侧则是陶瓶(见图31),我们推测这种特殊组合,或还有其他特殊的礼俗含义。

图31 陶灶灶门所见妇人形象与瓶的组合

根据古代文献关于祭祀灶神的记载, 灶神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在先秦就有对灶神的供奉,祭祀灶神为五祀之一,灶神形象由火神炎帝、黄帝、祝融之说演化而来,对比图像位置和形象看,显然不符合这些人物形象身份。又据《礼记·礼器》云:“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21](P323)孔颖达正义曰:“奥音爨,爨以爨煮为义也。礼,祭至尸食竟而祭爨神,言其有功於人,人得饮食,故祭报之……爨者,是老妇之祭,其祭卑,唯盛食於盆,盛酒於瓶……爨者,宗庙祭后,直祭先炊老妇之神,在于爨灶。”[22](P739-740)可见,秦汉有祭祀先炊之礼,认为先炊者是一位老妇人,虽地位卑下,但炊煮食物有功,故祭灶之礼要报老妇的先炊之恩。笔者将陶灶人物形象及位置与文献比较后认为,陶灶人物像两个年龄阶段,一人像老妇,另一人则稍显年轻;并从其他出土陶灶上的人物形象观察,亦形态各异,而且跽跪妇人图像也非普遍出现,故不能全然断定灶门侧壁的妇人就是“先炊者”。由于汉代陶明器大多为现实生活的模型, 现实中炊煮饮食的妇人并不限于老妇,妇人均有炊煮之功,所以图像呈现了现实炊煮场面,模印于陶灶明器,寓意服务阴阳两界,反映妇人炊煮之功,有祭先炊、念功劳之隐义。至于灶门另一侧模印的陶瓶,应该是盛水器,抑或盛酒类,或汤料,或其他酱醋油料。

五、结语

综上所述,需要说明的是,就儒家丧祭之礼而言,它是人生四礼之一,表达孝亲伦理和对逝者的敬仰,讲究慎终追远,重视丧葬,盛行随葬模型器物。但厚葬之风实际上是世俗社会的逾礼行为。

总之,陶灶是农业文明、饮食文化的产物,也是两汉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西汉中后期至东汉时期,经济稳定发展,随葬陶灶成为一种普遍的丧葬习俗。 通过对出土陶灶的研究可知,灶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釜灶到台面灶,在汉代完成改良,形成定式,为中华美食制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两汉厚葬习俗带来的陶灶明器,也为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注释:

①参见余静、张成明《两汉墓葬中出土陶灶的考古类型学研究》,载《江汉考古》2012年第1期;朱津《论汉墓出土陶灶的类型与区域特征》,载《中原文物》2015年第2期。

②参见王天艺《陕西延安出土的汉代陶灶》,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第4期。

③中国海洋大学陈杰和湖南大学石荣传在地域特色陶灶方面,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参见陈杰、石荣传《试论舟形灶》,载《东南文化》2021年第4期;陈杰,石荣传《试论巴式灶》,载《江汉考古》2023年第1期;陈杰,石荣传《试论汉代陶灶的岭南类型》,载《考古与文物》2023年第3期;陈杰 《三峡地区汉墓出土九眼陶灶初探》, 载 《四川文物》2015年第2期。

④文中所引图28出自渭源县人民政府网-渭源旅游-人文渭源-文物遗迹-文明古土,2018年12月17日, 网址:http://www.cnwy.gov.cn/art/2018/12/17/art_857_566113.html;图29为笔者参观庄浪县博物馆拍摄; 其他馆藏陶灶图片均出自西北民族大学博物馆,由笔者拍摄制作。陶灶纹饰线描图绘制荣幸地得到兰州大学杨润泽博士的大力帮助,深表谢忱。

猜你喜欢

马蹄形灰陶西汉
探究天津东丽博物馆藏张贵庄战国灰陶器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国产92 式9mm 手枪射击弹壳弹底窝马蹄形痕迹研究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复
西汉
西汉玉器的鉴定
一件西晋灰陶兽的再修复
切开引流联合VSD 技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的临床应用体会
陶器
探讨中外大型剧院观众厅体型与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