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印砖文的艺术价值
2019-10-14李逸群
摘要:模印作为一种制作工艺,在砖、瓦的制作过程当中普遍存在,是指在砖或者瓦的制作过程中,通过模具进行压制而出现的文字。
关键词:模印;砖文;篆刻
这里所讲的模印文字,仅限于从西汉开始出现的,在砖身、瓦当上出现的文字,不包括用印章戳印的部分。印章戳记和模印虽然有着某些相同之处,但是印章戳记作为一种“物勒工名”的遗存,他的主要作用还是以实用为主,但是在模印文字上,已经和印章戳记有所不同,他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在实用的同时,包含了很多的审美要素,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模印砖文对于篆刻艺术的影响
特别是从丁敬开始,浙派印人,都在进行“印外求印”的探索,他们对于砖文的取法在他们的篆刻作品当中有很多的出现,特别是对砖文中所包含的“金石气”的模仿。
在赵之谦的印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边款中有一些记载了明确取法,在这些当中,有一方“郑斋”,是取法砖文,赵之谦对于砖文的接触,应该是很早的,他“十七岁就为金石之学”,而“山阴沈霞西布衣复粲第一导师也”,他的第一导师沈复粲,是藏砖大家,有《砖文类聚》二卷传世,对于砖文的研究、收藏必定丰富,赵之谦在最早“为金石之学”是,和这些砖就应该有较为亲密的接触。
另外,吴昌硕的“既寿”印,同一内容吴昌硕刻过两次,都是直接将砖文当中的文字截取,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加工完成的。这两方印,所用文字和陆心源《千甓亭古砖图录》里面“既寿考宜子孙”砖文的字法是一致的。另外“千石公侯寿贵”一印,是直接将吉语砖中的文字,直接转移到当中,只是改变文字的排列方法。
在吳昌硕的篆刻当中,表现出一种苍茫,宏大的气象,这和他篆刻当中的线条是分不开的。吴昌硕朱文的线条都不是光洁的,这个应该是从他青年时期学印当中遗存下来的,吴昌硕早期的印章,我们可以在《朴巢印存》中找到,这里面又学习汉印、皖派和浙派的印章,并且孕育出了吴昌硕的个人风格。吴昌硕在刻制印章的过程中,用的是冲切相结合的刀法,仅用冲刀,则线条板滞,毫无生气,仅用切刀,则线条破碎,没有节奏性,线条一样没有生气。吴昌硕在采用冲切相结合刀法的同时,为了达到自己的艺术目的,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方法,使线条产生斑驳感,以达到契合古物“金石气”的目的。在篆刻当中,对于“金石气”的追求,我们从沈野《印谈》中,可以看到他的记载,“文国博刻石章完,必置之椟中,令童子尽日摇之;陈太学以石章掷地数次,待其剥落有古色,然后已。”我们可以把吴昌硕篆刻当中的线条和砖文当中的线条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砖文的痕迹,砖文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是使用模具进行压制,多为阳文,再加上经过流传,难免在文字线条上出现一些残缺,吴昌硕在印章的刻制当中,将这种残缺的审美观念,借鉴过来,以达到对“金石气”的追求。也和他的“守残抱阙”观念相契合。
吴昌硕在砖文当中获益最大的是他在处理边栏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吴昌硕对于封泥的取法大于砖文,但是吴昌硕所见到和收藏的封泥数量并不多,他的这种追求残破美的审美趋向,应该来自砖文。虽然吴昌硕所收藏的十三品砖文是“吴五晋八”,但是在他的交际圈当中,有很多人是从事古砖的收藏工作的。如陆心源、吴廷康,俞樾等人。尤其是陆心源,富有汉、晋砖文,所以在吴昌硕的交际圈当中,吴昌硕有很多的机会取接触汉、晋时期的砖文。
二、模印砖文对书法的影响
在书法方面,模印类文字丰富了文字的用法,使得书法家,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对于丰富书法作品的内涵有重大的作用。而且这些从地下直接出土的砖瓦文字,相对于转刻与木板、石板上的刻帖更加可信,可靠性更高。由于这些文字假与匠人之手,所以,这些文字当中充满意趣,文字的变化也是更加的奇丽。凌霞在《千甓亭古砖图释·序》中这样说“若夫字迹之瑰奇,尤觉变态不穷,虽间出匠人俗手,其古致亦可喜也。”比如吴昌硕对于砖瓦文字就情有独钟,不仅在他的篆刻当中会掺入砖瓦文字,在他的书法作品当中,也出现了对于砖瓦文字的取法,在他的画当中,也要有砖瓦的参与。如他在80岁的时候书写的横批“金石同寿”,在落款的时候就说到是“橅古砖文”。除了吴昌硕之外,其他的如“金石僧”达受、吴廷康、许梿等人都有模仿砖文的作品流传。
三、模印砖文对绘画的影响
到清代模印砖文参加到了绘画当中,成为中国画的另外一种形式。在清代晚期的中国画而当中,出现了砖文拓片参加到中国画的创作当中。这类古物拓片参与的画作,也称之为“博古画”,“博古画”的产生是基于全形拓而完成的。在道咸时期,全形拓大兴,所以在这个时期,“博古图”也有大量的产生。从清代末期到民国的这段时期,许多的博古图也应运而生。吴昌硕由于独爱古砖,所以有很多的古砖博古图。
除此之外,模印文字更是“隶变”过程当中的重要节点,由于模印文字相对于同时期的文字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保留了“隶变”过程当中的一些特征,对于研究篆书的演化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模印砖文作为一种独立的体系,不管是对书法艺术,还是对文字的演化来说,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李逸群,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