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HEOL平台的口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2024-01-04刘娇月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口译栏目考核

惠 娟,刘娇月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0094)

引言

混合式学习起源于在线学习。20世纪90年代,e-learning(信息化学习)这一概念就被提出,西方学者们在对其不断完善和改进中提出了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即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结合[1]。近年来,随着混合式学习概念的引入及网络化的普及,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口译课堂教学已经跟不上迅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和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译教学,建立起一批以网络教学平台、慕课、私播课、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为载体的混合式翻译课程,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口译教学与混合式教学

(一)口译教学现状

良好的口译能力离不开大量的口译实践。目前,我国高校口译教学模式主要有:(1)以技巧和口译职业准则为训练核心的模式;(2)专题训练模式; (3)专题+技能讲解模式;(4)口译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模式[2]。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容易陷入“重学轻练”或“重练轻学”两种极端,学生缺乏口译实践机会,交传模拟中存在“译不出、不敢译”的现象,口译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良好的口译能力离不开大量的口译实践,但我国大学本科口译课一般在高年级开设一个学期,平均每周两课时[3]。高年级学生课业压力较大,不能够保证足够的课外练习时间,因此课堂学习便成为重要的练习机会。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基于教学理念、定位、目标等的考虑,教师应用了不同的口译教学方法。基于教学形式和手段,口译教学方法包括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活动性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情景法、交互性模式等。在信息化时代,部分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口译教学相结合,采取如微课法、多媒体式、移动学习模式、翻转课堂教学等。也有基于其他理论视角开展口译教学活动的方法,如与建构主义发展观、动态系统理论、多模态话语分析视域、模因论视域、生态翻译视角等结合的口译教学实践方法。越来越多的地方院校、应用型院校等尝试探索适合该校定位、体现该校优势学科的口译教学方法和活动,采用如混合式、跨学科的立体化口译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混合式教学在口译教学中的可行性

首先,在外语教学的金字塔中,口译教学是位于其顶端的核心课程模块,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对接的即时性和动态性较强,其信息化程度要求更高。因此,口译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探索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使课程学习资源由单一途径向多样化的途径转化,学习工具从过去的固定模式(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向多元化(网络直播或录播软件、各大学习平台)转化,学习空间不局限于同传实验室,可以向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横向拓展,从而使口译学习者实时、有效扩大更新一切口译活动相关信息内容。

其次,口译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体现了语言教学的共性:集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新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恰好能够成功帮助实现口译教学传授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再次,混合式教学实现了“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面授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可以有效解决目前高校口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课堂教学学时严重不足、传统自然班授课班级规模过大、“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学材料单一、教学内容静态化、教学安排和组织方面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等。

因此,近几年来,将口译教学与多媒体教育技术相结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推行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口译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和口译教学界的基本共识[4]。

(三)THEOL网络教学平台优势

清华教育在线THEOL是一个集教学、管理、展示与评价于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以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为设计理念[5],为口译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该教学平台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交互性强,提供了一个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学习的学习环境。同时,该平台的移动端—课程伴侣提供移动在线学习模式,支持在线下载学习资源和离线学习,支持PC端与移动端数据资源实时同步,支持资源随拍随传,支持话题实时互动。实现对多种学习场景、多种交互模式、多种学习模式的移动学习支持,满足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学习需求,为传统课堂教学提供补充。

二、口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

(一)口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口译教学的安排应以口译技能为主线进行教学安排,以语言强化和专题内容为辅,从而达到口译技能的训练、巩固和强化[6]。目前,国内各高校发展阶段不同、发展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包括口译课程在内的课程教学安排也因校而异。我校外语专业口译课程以技能和专题训练为主,辅以语言强化训练。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技能训练-主题训练”两大模块、分“THEOL 网络教学平台-同声传译实验室New Class 同声传译实训系统”两大平台对口译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口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图2 口译课程栏目架构

(二)基于THEOL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设计

1.口译课程及栏目建设架构。THEOL平台主要包含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和学习分析三大模块,集合了管理、教学、展示、互动、评价等主要功能。笔者根据教学平台的模块设计,结合口译课程的学习特点,构建了适用于我校法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课程混合式学习平台(图2)。

(1)“课程信息”栏目:本栏目主要由课程公告、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成绩评定等构成。学生通过该栏目内容,了解课程整体框架设计、学习内容、成绩评定方法、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方法,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

(2)“单元学习”栏目:该栏目为课程建设的核心部分,根据口译课程特点,按照课程章节设置学习单元,在每一学习单元下,都设有导学任务单、知识点视频、原味音视频、知识点ppt、练习作业、课程问卷、答疑讨论等子栏目。在每个学习单元,通过导学任务单明确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内容、目标及课堂学习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课程活动”栏目:本栏目主要建设课程作业、在线测试、播课单元、研究型教学、试卷试题库、答疑讨论等子栏目。本栏目主要为教师提供了课程作业、在线测试和答疑讨论后台,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课程的组织管理和监督、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课程资源”栏目:本栏目相当于课程中的一个网盘,教师可以将本课程的资源统一上传到课程资源中,便于以后的管理和使用。教师可以在该栏目直接添加教学资源,为后续的“课程活动”和“单元学习”栏目建设提供基础。

2.口译课程单元学习设计。作为THEOL网络平台建设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单元学习”栏目分为以下几个板块:单元导学、知识点视频、知识点ppt、原汁文本、原味视频、在线测试、答疑讨论、课后作业等。

(1)单元导学:单元导学任务单的设计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原则[7]。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与课堂学习形式预告三个部分。学习目标中通过分析知识点提炼出教学目标,将其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应该达到的标准。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单元导学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

(2)口译理论微课、微视频:本栏目以播课单元形式呈现,主要解决口译中的“知识性”问题,弥补了口译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是线下课堂的有效延伸。教师将知识点切分,制作时长5—10分钟的微课教学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口译策略与技巧处理译文。

(3)原味音、视频主题背景知识:本栏目主要发布基于真实语境的口译语料(口译职业、场合音视频,交传现场视频等),以及主题知识促成材料(重点句型、术语、主题背景等),呈现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口译交际场景,帮助学生提高口译产出流利度。

(4)在线测试、练习作业:课前根据微课内容设置在线测试题目,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效果,根据测试成绩有针对性开展课堂教学;课后可以以“在线测试”或“课程作业”形式布置口译练习,教师还可以结合分组教学,按教学需求分组布置作业。

(5)答疑讨论:课前根据微课内容设置讨论问题,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学生通过在答疑板块提出问题,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在观看微课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师生互动频率和效果。

三、口译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

(一)在线教学平台学习数据统计

本课程运行三轮后数据统计如下表1所示。

通过数据看到,随着平台学习资源的完善,学生的各项学习数据趋于稳定,提交的在线测试和课程作业数量有所增长,学生逐步养成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习惯,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生学习成绩分析

笔者选取三个学年中4个授课班级共122名学生作为受试对象,由于客观原因,没有对学生进行前后测,选取了阶段考核1、阶段考核3和期末考核1三次测试成绩进行比较,考试间隔时间分别为一个月左右。三次考试均为口语考试,无论从考核形式还是考核内容方面,难度都逐渐提升。

表1 各学年学生网络平台学习数据统计

为了研究法语口译混合式教学方式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该模式是否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对受试班级的三次成绩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判断三次考试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1.正态性检验

首先针对阶段考核1、阶段考核3、期末考核1进行正态性检验,从上表(表2)可以看出:研究数据的样本量全部大于50,因而使用K-S检验。具体来看,阶段考核1、阶段考核3、期末考核1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阶段考核1、阶段考核3、期末考核1不具有正态性特质。但因三次测试峰度绝对值小于10(分别为1.476、2.091、2.811),并且偏度绝对值小于3(分别为-1.132、-1.432、-1.715),说明数据虽然不是绝对正态,但基本可接受为正态分布。

2.球形度检验

由表3可知,本次重复测量方差模型球形度检验(p=0.124>0.05),说明各不同时间点测试成绩符合球形检验,在组内效应的检验中可采用球形度检验结果。

表2 正态性检验分析结果

表3 球形度检验

3.组内效应分析

通过表4可以看出,不同测试时间样本对于测试成绩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不同测试时间样本对于测试成绩均有着差异性。

表4 组内效应分析结果

4.均值分析

从表5和图4可以看出:阶段考核1平均分为70.74分,阶段考核3平均分为76.44分,期末考核1上升为83.40分,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学生成绩有明显提高,尤其从阶段考核3到期末考核1,平均分由76.44分明显上升到83.40分。

表5 三次考核成绩基础指标

图3 三次考核平均成绩走势

5.事后多重比较

上表(表6)显示,不同测试时间样本对于测试成绩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测试时间对于测试成绩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p=0.009<0.01,p=0.000<0.01,p=0.001<0.01),有着较为明显差异的组别平均值得分对比结果为“期末考核1>阶段考核1,期末考核1>阶段考核3,阶段考核3>阶段考核1”。学生通过口译混合式学习,成绩有了较大提升。

表6 事后多重比较结果

四、结语

本文根据口译课程技能模块和主题模块两大模块的不同特点,构建了一套基于THEOL 网络教学平台与New Class同声传译实训系统的“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促学”立体化的口译教学设计。本课程经过三轮实验,通过线上线下环节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多数同学在课前预习、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环节都能积极参与。通过对受试学生一学期内不同时间的测试成绩结果分析可见,线上线下结合的口译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译成绩。由于客观原因,笔者的教学设计还不够成熟,今后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课前、课中、课后环节设计,结合问卷、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其教学效果,促进口译课程“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口译栏目考核
内部考核
关于栏目的要求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