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经济韧性测度及空间演化研究:以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
2024-01-04林晓燕方基凤
林晓燕,杨 莹,方基凤
(1.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2. 广东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引言
韧性城市建设是当代中国推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一个具有韧性的城市能在突发性、系统性风险中,迅速调配人力、物力资源,实施有效的抗风险方案,并快速从风险中恢复,重回增长及发展轨道。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需要提高城市抗风险能力、恢复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系统安全保障,为城市恢复提供基础保障,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驱动保障,将突发事件对城市的影响范围降低最小,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恢复速度提到最快,推动城市迅速回归正常发展轨道,保障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顽强地抗风险能力,快速的恢复能力。
区域经济韧性展现了区域在非危机状态与危机状态下经济发展的割裂性及区域差异。针对地区经济发展面对冲击时所表现的不同反应,部分学者引入区域经济韧性的概念并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增强区域经济韧性及张力是各个地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应对国内外冲击,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对区域经济韧性仍缺少公认的定义及一致的衡量指标。本文在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的条件下,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从市域层面对当前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并使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其空间异质性,分析中国如何实现区域经济适应性发展,对识别高经济韧性城市群、打造强韧性城市发展路径、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实践意义。
一、城市经济韧性研究现状
(一)经济韧性的定义
韧性(resilience)最初是一个与物理学、工程学及生态学等相关的概念,是指系统在受到来自外界的冲击后,维持系统稳定并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随后,韧性的概念被逐渐应用于经济、经济地理学等领域,但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定义并未达到一致的意见(见表1)。
表1 不同学者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定义
(二)城市经济韧性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由于目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定义未达到一致意见,主要使用一篮子指标体系的方法对某个城市或区域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但这种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影响区域经济韧性的指标的影响力存在差异,如何科学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是构建一揽子指标体系的关键。还有的学者则通过测度冲击过后某些区域经济指标的变化来间接的衡量区域经济韧性。例如,Martin[7]使用产业部门就业人口构成的变化作为经济韧性的衡量指标。Bergeijk,Brakman &Marrewijk[9]则通过分析贸易量的下降程度测度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时的经济韧性。徐媛媛和王琛[10]从区域经济系统脆弱性及易受伤害性的角度,构造敏感性指数来衡量区域在受到冲击或扰动时的适应能力,但这个指标忽略了区域的抵抗力、适应力及恢复力。黄珍杰和吴雄周[11]则从抵抗恢复能力、调节适应能力和转型创新能力三个维度构建经济韧性评价体系。廖敬文和张可云[6]通过构建包括抵抗力、复原速度、经济结构变化和复原路径变化的四维复原力框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复原力进行分析,发现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削弱经济系统对以往增长路径的依赖。
此外,还有的学者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经济波动的频率与经济开放度有关,即一个与外部经济具有强联系的经济体,更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12]。Yicheol &Stephan[13]则认为,当受到外来冲击时,区域生产结构最先受到影响,然后才进一步蔓延到其它经济层面。部分学者从产业结构特征的角度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Simmie &Martin[1]认为具有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地区具有更强的冲击适应能力及恢复力,而产业结构单一地区更易受到来自特定行业的冲击,并难以通过经济活动的调整来应对不利干扰。Brown &Greenbaum[14]基于县级就业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Simmie &Martin[1]的观点,通过分析在国家或地方就业冲击中美国俄亥俄州各个县的表现,发现具有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县能较快地从冲击中恢复过来,而产业集中度高的县经济韧性则较差。徐圆和张林玲[15]使用中国数据也得到了相类似的结论,通过构造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标和产业结构调整指标,发现中国城市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拥有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大城市抵抗冲击的能力更强。郭将和许泽庆[12]则进一步提出城市应当打造多样化的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从而提高城市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苗长虹等[16]基于中国116个资源型城市数据,从路径依赖、脆弱性和路径创造三个角度,使用实证模型检验分析了城市经济演化特点及路径分异,发现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与转型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及路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适度的脆弱性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而路径创造能力强的城市反而增长缓慢,在经济新常态时期,资源型城市的路径依赖与脆弱性则不利于经济增长。逯苗苗和孙涛[17]认为,区域经济韧性最主要的表现为城市在面对冲击时创造新增长路径的能力,并受到产业结构、知识网络以及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Webber等[18](2018)认为,拥有先进产业结构、处于良性增长路径的区域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但当区域良性增长速度放缓、产业走向衰落、体制固化、创新能力减弱时,区域抵抗冲击的能力将会大幅下降。胡树光[19]认为,虽然区域应当提高其抵抗冲击和风险的能力,但是这不能体现地区经济的发展能力,如果为了提高区域抗扰动能力而一味地追求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却破坏了产业专业化的区位指向、集聚经济、创新网络机制,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异质性及空间关联
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空间上接近的事物间具有更强的联系及互动关系[20]。距离衰减规律认为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距离有关,距离越远,相互作用越小[21]。因此,相邻的区域虽然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但当其中一个区域产业链受到外部冲击时,不仅直接关系到该区域能否保持原有的增长路径,相邻区域的产业链也同样会受到波及。因此,相邻区域间通过产业关联形成区域经济韧性影响的溢出效应[22]。通过空间关联,产业间具有更加紧密的空间联系度以及更加顺畅的信息交流途径,从而促进了产业间的知识传播与溢出。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在同一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及知识分享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企业、产业及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区域抵抗风险的能力[23]。张振、赵儒煜和杨守云[22]基于2009—2018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产业结构特征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产业结构多样化会提高本市经济韧性,但对邻近城市的经济韧性却是负向影响,而产业结构专业化可通过规模效应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本市和邻近城市经济韧性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魏峰等[24]从抵抗力和恢复力的角度对疫情冲击下长三角城市2020年与2021年的经济韧性进行衡量,发现中国城市经济韧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受到区域、产业、劳动力、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中东部城市经济韧性比西部城市更强。
表2 区域经济韧性综合测度指标构建
图1 经济韧性综合测度步骤注:Xs指标准化值,X指指标值,Vmin指指标最小值,Vmax指指标最大值,ωij为指标权重。
二、基于极值熵值法构造区域经济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一)城市经济韧性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及层次性原则,参照Martin &Sunley[3]和Martin等[4]、徐圆和张林玲[15]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构造城市经济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从经济稳定力、经济抵御力、经济适应力、经济恢复力四个维度构造准则层,然后使用极值熵值法计算各个准则层指标值,最后得到城市经济韧性综合指标,并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演化规律。最后使用自然断点分级法对各个城市经济韧性进行分级,然后使用冷热点分析及重心分析法对广东省经济韧性的空间分异及空间集散特征进行分析,识别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异质性。
(二)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经济韧性测度步骤
本文根据熵值法对中国城市经济韧性进行综合测度,测度步骤如图1所示。
(三)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202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其他各类统计年鉴等,在对数据进行筛选并剔除缺失值、异常值后,共获得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为了消除异常值的影响以及增强不同指标间的可比性,本研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如表3所示)。
三、基于极值熵值法的中国城市韧性度分析
(一)韧性指标的权重分析
由表4中的城市经济韧性各级指标权重可以知道,在城市经济韧性中,科技创新能力占的比重最大,达到21.514%,其次为市场规模的权重达到12.706%,该两个二级指标均属于城市经济适应力指标,然后是经济产出水平的权重达到12.56%,因此,对于城市的创新能力、市场规模以及经济产出水平与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息息相关。然后根据二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各个一级指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可以知道,在城市经济韧性中,城市经济稳定力权重为12.825%,城市经济抵御力权重为16.216%,城市经济适应力权重为47.683%,城市经济恢复力权重为23.277%。因此,在构建韧性城市时,需要加大力度提高城市经济应对危机及风险的适应力及恢复力。
表3 数据描述性统计
表4 城市经济韧性各级指标权重
(二)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等级分析
本研究使用相等间隔法将城市的经济韧性分为五个等级,包括强韧性城市、较强韧性城市、中等韧性城市、较弱韧性城市以及弱韧性城市,如表5所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四大一线城市均具有强经济韧性。15个新一线城市中,3个(苏州、南京、杭州)具有较强经济韧性,8个具有中等经济韧性,还有4个经济韧性较弱,包括西安、长沙、东莞与沈阳。大部分二线城市的经济韧性较弱。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差距仍然较大,分层严重,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一线城市以及中东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级市的经济韧性相对更强,而其余城市的经济韧性还有待提高。城市经济韧性与城市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区域辐射力、人口数量等紧密相关。
(三)中国城市韧性度空间分布
根据各个城市的经济韧性指数空间分布及标准差椭圆方向分析图(见图2),可以知道,当前中国城市经济韧性存在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沿海东部经济发达城市与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间城市经济韧性差异较大,省会城市、一线城市及直辖市拥有更强的经济韧性。长三角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间共同抵御风险的较强联动韧性机制,并有向周边城市扩散的趋势。而珠三角地区,广州与深圳虽然具有较强的经济韧性,但未能与周边城市形成联动机制,城市群间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仍然较弱。
(1)城市经济韧性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图 (2)城市经济韧性热点分析图图3 中国城市经济韧性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与热点分析图
对中国城市经济韧性指数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 I指数为0.217,Z值为10.613,P值为0.0000,在1%的置信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中国城市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的特点。进一步对中国城市经济韧性进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知道,在东部地区,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均出现了城市经济韧性高-高集聚,在中部地区,川渝经济圈出现了高-低集聚。所以,应当培育强经济韧性的核心城市,并以此为中心,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动,形成区域强经济韧性城市群,从而为保障城市经济的平衡发展形成区域屏障。
结语
本研究从打造韧性城市的角度出发,关注城市经济韧性的构成要素,使用熵值法与空间分析法对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分析其空间演化路径及空间相关性,探讨中国城市经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城市间经济韧性差异较大,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具有强经济韧性,其次为新一线城市,大部分城市的经济韧性依然较弱,因此中国城市总体抵御经济风险能力亟待提高。通过空间分析可以知道,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韧性比中西部地区城市要强,中国城市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的特点,强经济韧性的城市对其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具有正向的带动作用。
经济韧性是城市韧性的基础,需要提高城市经济的抗压与抗风险能力,保障城市经济安全,实现经济体量又好又快增长以及经济实力的持续跃升。一是构建平衡发展、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结构体制,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及时为在危机中受重创行业提供援手,使城市经济在冲击中快速复苏。二是大力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市发展新能级,实现城市自我革新,向城市经济发展输入持续动力,避免城市经济在受到外部风险冲击时陷入大幅震荡或长期低迷。三是加大绿色能源的研发和投资,应对全球能源革命的挑战。近年来国际能源供需矛盾与气候问题日益凸显,为了避免由于能源危机威胁经济的稳定发展,城市建设应坚决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大力贯彻碳中和理念,加快构建碳中和体系,建设多元、清洁、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护航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