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都市圈发展模式的经验分析
2024-01-04夏柏林毛春合
夏柏林,毛春合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一、问题的提出
都市圈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实现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作用非凡,新时期,都市圈建设再次迎来向中国化、时代化、国际化深耕的良好契机,也将再次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强大引擎。然而,我国都市圈从地缘和发展程度上来看呈现出建设类型多样与发展特点各异态势,且因地缘、经济、交通、人才要素等差异,都市圈越发呈现出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发展速度极化凸显,建设质量差距甚大等特点,而西部地区尤为明显,立足实际,借鉴其他都市圈建设优质经验,从多个维度深度剖析其发展的内在逻辑,综合考量其发展掣肘,探索其科学发展良策日趋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
从内涵概念来看,都市圈是为解决工业化驱动下城市集聚所带来的系列问题而形成的群体城镇和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地域空间形态演化的高级形式,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空间现象[1];都市圈是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前期阶段,是城市群中心核心城市以及外围城镇形成的紧密联系区[2],是中心城市建成区和外围中心城市建成区之间有机互动空间场域[3],亦是垂直分工主导的多维度近域组织,强中心带动下的1小时城镇星系,人本理念下央地相向的治理单元[4]。都市圈建设由数量集群向质量集群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城市间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5],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较弱、都市圈协同动力不足、跨界地区协作不畅、生态基底较为薄弱[6];跨行政区域壁垒凸显、多元共建干预机制仍不健全、区域空间规划供给尚不平衡[7];都市圈治理主体单一、体制机制缺位、保障体系缺失问题依然显著等方面[8];为高质量推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其治理与发展路径应着眼于治理体系重构,从区域联盟治理走向区域协同治理,在治理主体、执行机构、治理机制、治理目标、治理效力等方面,实现区域治理体系的重构与强化[9];构建基于功能联系的都市圈空间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要素配置,坚持基于资源禀赋差异互补的产业空间重构,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10];逐步推进都市圈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空间建设等多领域韧性网络构建,以提高都市圈治理效能,切实保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11]。以往学界研究主要聚焦于都市圈内涵实质、问题剖析及探索发展路径等方面,在跨区域都市圈建设经验模式对比性研究方面尚不典型,特别是在新时代国内都市圈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发展极化这一问题越发凸显[12],尤其西部地区都市圈建设较之国内成熟都市圈尚且存在巨大差距,充分借鉴国内都市圈建设典范模式经验,从多个维度科学论证其建设的内在逻辑,综合考量其发展实际,剖析其高质量建设的制约瓶颈,着力探索其高质量发展路径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
“十三五”规划重要实施阶段,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明确提出设立、推动、加快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作为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以西宁-海东为主体城市,以构筑“两核一轴一高地”区域发展新格局为目标指向,亦以青海省“十四五”规划为发展契机,立足实际,不断挖掘内生发展动力,紧跟时代步伐,敢于“迈开步,放开眼,取好经”,汲取国内都市圈发展模式典范经验,推进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国内都市圈典型模式经验分析为镜像基调,聚焦制约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问题,深入剖析其高质量建设的内在逻辑,立足区域实际,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探索西宁-海东都市圈优质、高效、和谐、稳定发展的可行之策。
二、都市圈建设模式: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可汲取经验
目前,我国已形成成熟型、区域型增长中心型、极核式培育启动型等都市圈发展模式,其中区域型增长中心都市圈最具典型,以杭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西安都市圈等为典型代表,这类都市圈处于产业链较高位置,圈层结构比较明显,要素流动呈现整合优化趋势,已处于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其发展模式与建设经验值得思考与借鉴。
(一)杭州都市圈“创新扩容联动”发展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杭州都市圈历经十余年发展,持续创新协调机制、构筑合作平台、开展项目合作、全面融合联动发展,形成了“创新扩容联动”发展模式,这是贯彻党的城镇化建设战略理论的实践探索,也是推进人民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重要抓手。
其建设立足整体实际,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催生内生发展动力,突破地域界限划定传统,开拓创新,都市圈扩容至衢州市和安徽省黄山市,开启了杭州都市圈3.0时代区域联动发展新篇章。域内联动合力促发展,特色突出大显建设成效。都市圈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基础设施建设融合更加紧密,交通连接更加便捷,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持续推进,多元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主动性以及主体之间关系的嵌入性不断增强[13],文旅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发展特色,挖掘和传播“新江南文化”的内生动力与文化亮点,民生福祉共享不断提速,毗邻区域同城化率率先突破,经济先行圈、生活幸福圈、智慧信息圈、美丽生态圈一步步走向全面协同创新、全面联动一体化。
(二)武汉都市圈“内核同城协同”发展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经过近20年的一体化建设,武汉都市圈已初步形成城镇组团与中心市区均衡协调、共荣发展的都市圈空间形态,“内核同城协同”发展模式和“一核一带三区四轴”区域发展格局越发显现[14],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的实践探索,已逐步迈向“深水区”。其发展重在驱动内核动力引擎,辐射四邻共创共融。充分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内核驱动力,有效辐射周边城市同步高质量发展,以同城化建设方向为指引,着力推进机制同建、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都市圈府际协同治理机制已日趋健全。同城协同迸发强大合力,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目前,武汉都市圈同城协同发展已进入崭新阶段,域内协同发展水平提升显著,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加速构筑,产业专业化分工科学、公共服务趋于共建共享、安全风险逐步向联防联动迈进,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圈内城市的合作与协调,同城化发展治理体制机制日渐健全与完善,社会治理逐渐向善靠拢,城市联系机制不断优化,加速推进武汉都市圈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三)西安都市圈“生态文化产业相融”发展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切实提升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水平。西安都市圈作为深入实施这一战略规划的关键牵引,以其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和文化底蕴,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已形成“生态文化产业相融”发展模式。立足内外实际,科学统筹规划,深耕产业融合。不断优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动力强劲,借以优质科创高教资源,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域内生态共融、经济互联、文化互通、成果共享成效显著[15]。聚焦产业融合发展,开拓创新路径,推动都市圈建设提质增效。历经多年建设发展,域内主体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融合水平不断提高,产业一体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生态文化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迅速,跨行政区的产业集群和协作机制日趋成熟,科技融创与资源优势转化落地效率逐年提升,综合创新能力突出,开放程度显著提高,成为西安都市圈打造高质量西部经济强域、生态文化动能强劲的宜居城市立体空间体系的坚实基础。
(四)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可汲取经验
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实践进程中,立足区域实际,探索独具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杭州都市圈“创新扩容联动”发展模式、武汉都市圈“内核同城协同”发展模式、西安都市圈“生态文化产业相融”发展模式,在顶层科学设计、圈层联动治理、技术合理运用、产业体系构建、动力深层挖掘、资源合理利用等,对于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实践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
图1 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可汲取经验与启示Figure 1 Xining-Haidong metropolitan area construction learned the experiences and enlightenments
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重在挖掘自身特色,建立联动合作沟通机制,创新自身建设发展模式,立足都市圈整体发展,基于域内现状实际,建立健全区域联动合作沟通机制,搭建信息互通平台,着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网状立体结构,激发都市圈整体发展活力,助推西宁-海东都市圈在动态联动互通中稳步发展。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需要充分发挥西宁、海东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同城化发展战略目标,不断加强在经济、文化、生态、交通等方面的互通互融,提升城乡要素配置效率,构建高质量协同发展动力引擎,加速实现都市圈同城化建设目标。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的最大潜力与价值在于生态保护优先,团结凝聚各民族人民力量,构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发展之路,坚决以生态安全为底线,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筑牢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图2 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的内在逻辑四维导图Figure 2 A four-dimensional map of the inner logic of Xining-Haidong metropolitan area construction
三、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西宁-海东都市圈作为兰西城市群战略规划实施的重要区域空间形态,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科学分析其建设的内在逻辑,准确把握其发展方向,深刻理解其建设的时代价值,稳步推进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党组织核心领导:引领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党的核心领导是稳步推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的基本前提与根本遵循”[16]。西宁-海东都市圈区域发展规划从顶层蓝图设计到实践于行落地生根,再到探索高质量发展之策,开花结果,最终共享于民,其核心因素归结于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指挥棒作用,确保都市圈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动力和可靠政治保障。西宁-海东都市圈作为兰西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战略支点,其高质量发展依托城市群建设的政策条件与战略机遇,立足发展本质,积极发挥域内各级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以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重大考量为指引,因势利导、有效转化、各展其长,以区域发展战略的新定位新谋划新要求,有效破解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难题。
(二)生态保护优先:彰显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市圈建设始终以生态保护优先为本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明确要求,也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写照。西宁、海东作为维护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因子,亦是生态环境变化脆弱区,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理应是西宁-海东都市圈发展的本底遵循。坚持以生态建设保护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紧密结合、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建设为指向,逐步实现由“环境换增长”向“环境促增长”转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推进,标本兼治是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良方。立足都市圈生态建设发展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整体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聚焦核心突出生态问题,坚决有力整治问题症结,确保生态保护工作取得实效,又着眼长远,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营造都市圈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最终造福于各族人民群众。
(三)民族团结进步:保障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是最强的力量。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的强大伟力源于域内各族人民群众,其高质量发展当以服务域内各民族人民为根本目标。民族团结进步是都市圈品位形象提升的不竭动力,域内各族人民归心于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凝心聚力,思想统一,为都市圈高质量建设建言献策,团结于心,实践于行,通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文明城市建设,进一步推动补齐都市圈发展短板弱项,为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民族团结是都市圈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人心齐,泰山移”,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应归因于安宁稳定的人文环境,西宁-海东都市圈民族结构丰富,涵盖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51个少数民族①,多民族聚居、多文化共融,在惠及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亦如含苞聚合的红色石榴籽,心系所向一致,目标明确如初,成为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稳定器和压舱石。
(四)协同治理: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建设的创新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立足打破本位主义壁垒,着力构建和谐发展治理体系,构建西宁-海东都市圈城乡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协同治理格局,既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需,更是都市圈建设提质增效的内在动力。根据都市圈域内行政制度的不同因地制宜,将域内治理机制与现行行政体系有机结合,迸发都市圈发展建设新活力。协同目标和职能设定上清晰明确。都市圈内跨区协同治理政府主体与新设机构职责范围清晰,任务计划与其业务职能匹配相符,达到有限目标下的高效协同治理[17]。治理行动以体制机制和法律体系建设为保障。提升体制机制和法律保障与都市圈治理目标和任务的匹配度,确保对协同治理目标准确把握,精细化协同治理,不断提高西宁-海东都市圈域内协同治理现代化水平。
四、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既是国家战略层面要求,更是提升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产业基础薄弱,城乡融合能力不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协调联动机制等已成为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亟需破解的发展难题。
(一)生态支柱产业集聚作用不明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目前,西宁-海东都市圈产业发展特别是生态支柱产业效能提高明显,但仍存在生态支柱产业链条短、聚集融合层次低、技术水平不高,圈层城乡主体发展差异性突出等问题。高原特色生态支柱产业发展全产业链条短凸显。在前端生态支柱产业稳步发展同时,缺乏与之紧密相关的资源优化利用战略布局,区域协同生态保护政策,高水平生态支柱产业集群等中、后端产业链条支持,这成为迟滞都市圈绿色生态化和生态绿色化高质量建设的掣肘。生态支柱产业融合粗放,科技引领短板突出[18]。因在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科技支撑等区域的明显差距,都市圈形成了产业融合水平参差不齐之态势,中心城市辐射范围较近区域融合度较高,而较远区位往往表现出产业融合相对滞后。圈层城乡主体发展差异性越发明显,从2020年至2022年西宁、海东GDP增速对比来看,西宁GDP增速为1.8%、8.1%和2.1%,海东GDP增速为4.7%、6.1%、0.1%②,在发展速度与增幅区间上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整体而观,西宁-海东都市圈生态支柱产业集聚综合效应还处于起步阶段,尚需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链条健全、科技为先、协同发展的生态支柱产业集聚发展机制,以稳步推进西宁-海东都市圈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发展步伐。
(二)城乡融合发展能力较为有限
乡村振兴战略下,破解城乡融合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矛盾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西宁-海东都市圈作为助推高原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位空间,城乡融合发展还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同城化发展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中心城市增长引擎作用亟待加强[19]。中心城市虽在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布局等方面占据优势,但从整体上看其发育尚显不足,发展要素在城乡配置中错配和同构现象严重,城乡协同不畅导致城乡竞争大于合作,中心城市的繁荣与周边城乡发展滞后形成强烈反差,城市与乡村产业黏合度较弱,同城化发展聚合效应和溢出效应难以形成。同城化内驱动力不足凸显。中心城市由于在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极大吸引了城乡人才流入,形成了典型的虹吸效应,使得城乡内生人才发展动力严重缺失,迟滞了同城化同步建设步伐,成为西宁-海东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制约。
(三)各族民众协同共治的合力尚未形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惠及全国各族人民,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进入了加速推进期,各民族群众利益诉求竞相发声,可谓是“价值取向基于一统、切身需求多元叠加”[20]。西宁-海东都市圈地处高原多民族交融地理区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领下,域内各族人民凝心聚力、踔厉奋发,都市圈建设成效显著,发展红利已逐步惠及各族人民群众。然而受客观环境与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都市圈域内城乡发展呈现不充分不平衡特点,人民群众基于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呈现了切身需求多元倾向。同时,由于域内城乡区域发展内驱动力不足,现代产业集聚融合层次不高,公共服务能力较弱,价值引领导向教育机制尚不完善等因素,各族人民群众先进价值追求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矛盾凸显,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应对与解决,就可能由“小管涌”变成“大塌方”,成为西宁-海东都市圈域内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实现的严重障碍。
(四)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新时代,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已进入崭新发展阶段,但社会治理仍以政府主体单向主导,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社会治理主体双向互动作用未能充分显现,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治理机制尚未建构,都市圈社会治理效应仍处于相对低位。多元主体功能整合乏力。受传统治理模式的影响,政府主体与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呈现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很大程度制约了多元主体发挥社会治理作用,另法律法规的缺乏,让构建多元主体联动机制更缺乏制度性保障[21]。多元主体资源聚合能力较弱。平等参与社会治理是“协同联动”的前提,但由于不同职能站位,多元主体间权力分配不平等,各主体缺乏有效对话沟通,各方利益争端无法得到有效协调解[22],造成了治理主体资源严重浪费,成为西宁-海东都市圈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瓶颈。
五、生态治理下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的实践路径
都市圈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载体,理解都市圈建设的内涵实质,须立足实际评价都市圈综合发展成效。西宁-海东都市圈作为青藏高原重要区域地理空间,其发展要不断满足民族地区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打造新型可持续生态特色产业,推进同城化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多元民族团结进步建立机制,建设高效合理治理联动机制将尤为重要。
(一)打造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特色产业
西宁-海东都市圈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为打造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经济奠定了稳固的客观条件基础。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立足资源、环境等现有优势,打造和挖掘特色绿色产业,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打造以青稞、牦牛、枸杞等高原特色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链,以现代科技赋能低碳生态农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推进绿色产业经济与信息科技化高层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态产业集群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和全产业链条建构[23]。扩大产业集聚发展规模,提质增效促融合。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集中生产要素,建设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绿色产业基地,如发展高品质绿色生态农牧业和集休闲农业、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为一体的三角旅游带,全面推行绿色文旅,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科学布局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着力推进盐湖化工、能源化工、锂电新能源等产业之间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有机融合和循环生产,搭建资源共享、废物处理、服务高效的公共平台,最终形成产业链清晰完善、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现经济与环境高效协调发展。
(二)实现同城化目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西宁-海东都市圈的形成得益于生产力进步,其高质量发展当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24]。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整合资源,使党组织、党员、群众组成“一张网”,打通联系服务各族民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基调,充分挖掘圈层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凝聚各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打造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新业态,将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群众,夯实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基础。适时发挥西宁、海东等中心城市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共享城乡经济、科技、交通、公共服务等要素资源,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城乡共融共发展,着力推动实现都市圈同城化建设目标。同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路径载体,深入挖掘城乡发展内生动力,着力加强圈层人才、技术、金融等要素资源的动态流通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圈层市场环境,不断加快推进城乡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城乡产业发展基础,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有序推进西宁-海东都市圈内经济、社会、文化同城化建设步伐,互帮互补互促,共享发展成果,构建西宁-海东都市圈城乡发展互融互通、互助互享的同城化高质量发展体系[25]。
(三)构建多元民族团结进步建立机制
作为青海省“十四五规划”重要内容,西宁-海东都市圈承载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任。适时抓牢民族团结进步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都市圈域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是实践问题,更是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要紧抓时代发展脉络,适时完善顶层设计,把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条件,全力实施和巩固收入倍增计划、充分就业计划、住房改善计划和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成果,把全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保障。把奋力推进文化圈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各族民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有效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度与深度,着力增强西宁-海东都市圈文化软实力,稳步推进建构青藏高原多民族融合发展一体化格局[26]。高位推进,构建各民族间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凝聚各民族人民群众上下共创共建的人心力量,以“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的正确导向为指引,凝心聚力,砥砺奋斗,扎根都市圈建设,各族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共享发展成果,打造西宁-海东都市圈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机制。
(四)建设多中心协调联动的生态治理机制
构建多中心协调联动的生态治理机制是实现西宁-海东都市圈域内生态协同治理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建立多元主体平等地位保护机制。在坚定党的“指挥棒”作用前提下,基于西宁-海东都市圈生态治理主体角色权力职能特点,转变传统观念,打破以政府主体权力主导生态治理的本位思想,将政府主体、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置于治理主体角色作用发挥平等地位,建立健全多元治理主体地位保障机制,确保多元主体在都市圈建设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治理主体”[27]。搭建多中心协调联动治理信息互通平台。根据都市圈行政圈层构成特点,构筑都市圈生态治理主循环与域内各城乡主体微循环信息平台,构建和实现循环系统信息互联互通互享的平台运行机制[28],政府主体职能部门牵头、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大循环与微循环各自治理效能,以互通平台为信息流转载体,根据实际调节各方主体利益,及时化解潜在矛盾冲突,有效提升系统运行效能,切实提升西宁-海东都市圈生态治理效能[29]。制度保障护航多中心协调联动生态治理机制落地扎根。充分发挥党在都市圈生态治理工作中的核心统领作用,准确把握保障制度政治方向,立足都市圈发展实际,有效指导政府主体制定出台相关保障制度,从制度保障层面护航多中心协调联动生态治理工作行稳致远。
结语
高质量推动都市圈现代化建设,强调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特别是在产业协同发展中发挥桥头堡作用,对于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进程、成功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宁-海东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重在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城乡统筹融合发展,解决创新发展的瓶颈制约、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战略支点。
借鉴并汲取杭州“创新扩容联动”模式、武汉“内核同城协同”模式、西安“生态文化产业相融”模式的成功经验,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必须立足于自身特色和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活力与效力,遵循党组织核心领导、生态保护优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多元协同治理的内在逻辑,积极应对生态产业集聚作用不明显、城乡融合发展能力有限、各族民众价值逐利化取向、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机制尚未形成的实际难题,着重打造新型生态特色产业、实现同城化目标推进城乡融合、构建多元民族团结进步建立机制、建设多中心协调联动的生态治理机制四个维度全面推进都市圈高质量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我国各地都市圈高质量建设在探寻自身发展特色之道、破解全方位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实际难题,形成各要素资源合理配置、融合一体、创新发展的新格局方面,均已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释:
① 数据来源:实地调研时根据当地政府提供的数据整理而得。
② 数据来源:中经数据库数据整理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