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融三促”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2024-01-03杜周雅
杜周雅
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学生情感、培养文化自信、培育优秀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了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笔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动人、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创设了“三融三促”的古诗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感悟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高尚品格。
一、“三融三促”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一)课程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版)》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学生能够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奠基是中职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师要“采用语文综合实践的形式组织教学,有意识地加强课程内容与专业教育、职业生活的联系和配合,重在实践与应用。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我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提出,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提升服务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二)专业学生学情的要求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半以上认为古诗词能提升文学修养,增强文化底蕴,有利于提升职业素养和服务内涵,但学生语文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再加上古诗词要背诵的内容太多,意境深远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因此,很多学生对古诗词学习有畏难情绪。本专业学生性格较为开朗,有当众展示自己、表达观点的欲望,但优雅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信的文化素养还有待提升。专业与国际饭店合作,学生承担着对外展示中国形象的任务,需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有丰富的内心情感和较强的文化自信。
二、“三融三促”教学模式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一)诗词诵读融合群文阅读,促进古诗词理解与感悟能力提升
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如果仅依靠课内必读篇目,学生对古诗词诵读与理解感悟能力必然不能得到较大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融合群文阅读,扩大学生的古诗词诵读和储备量非常必要。
首先,通过诵读同类型或同时期作品,提高对常见意象的理解和诗人情感的感悟。在学习《邶风·静女》时,通过比较诵读《周南·关雎》《郑风·子衿》《秦风·蒹葭》等篇目,增强学生对比兴手法的运用理解,感受两千年前男女爱情的质朴、纯净和美好。在学习《将进酒》时,引导学生诵读李白《行路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名篇,通过诗歌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奇特夸张的语言,理解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不为权贵折腰的优秀品质以及豪迈自信的思想情感。
其次,通过融媒体教材将古诗词诵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了让学生在课外能够有效地自主诵读古诗词,提升学生对诗词内容和情感、意境的理解,教师自编了融媒体教材作为国家规划教材的补充和自学资料。学生通过扫描融媒体教材上的二维码,观看微课、听名家诵读、学习拓展诗词作品,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诗词诵读量,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外也能不断回味诗人层次丰富的情感内涵,加深对诗境的感悟。
(二)语文学习融通专业实践,促进酒管专业服务内涵提升
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实践活动与诗词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课内外、校内外、专业内外活动,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服务内涵。
首先,是在必读篇目学习中融入专业教育。在学习《短歌行》时,学生通过“诗酒趁年华”诗词实践活动,展示调酒技能,介绍与酒相关的诗词,深刻理解“酒”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感悟“酒”杯中折射出的古代文人的“入世”精神和高尚品质。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结合写“月”的诗句,以及“月”的象征意义,开展以“明月千里寄相思”为主题的月饼推销活动。学习《山居秋暝》时,结合王维的《辋川集》群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王维为辋川别业二十景写诗“打广告”的行为,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展示相关民宿图片,开展“为民宿取一个有诗意的名字”活动,进行“民宿商业营销”,将诗词学习与专业实践完美融合,提高学生诗词应用能力。
其次,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体现“诗心铸匠心”。让学生通过诵读与“茶”有关的诗词,进行“香茗与诗意”的活动展示,学习茶文化,提高点茶技艺和茶艺技能;通过诵读与山川、河流、亭台楼阁相关的诗词,激发学生关于“诗与远方”的美好想象,将诗词文化融入“车撵舟楫游四海”景点介绍活动,提升服务内涵;通过诵读描写美食的诗词,开展“佳肴有诗意——为菜肴取名”活动,赋予美食文化内涵,在对客服务时自觉传播传统文化,让服务更具诗意,更有温情。
(三)语文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促进古诗文化传承能力提升
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用深远的诗意熏陶人、感染人、塑造人,让学生自觉在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树立高尚品格,培养有情怀有温度的服务工作者。
首先,寻找课程思政与古诗词内容的关联度。由于学生与诗人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要想让其深刻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教师就必须以知人论世为突破口,找到思政教育与诗词内容的关联,引导学生解读诗词蕴含的内在精神。学习《春江花月夜》和《短歌行》时,虽然两首诗都有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叹,但是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张若虚和曹操不同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我们就不难发现,《春江花月夜》关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感叹,更多的是对比宇宙和人类的永恒,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易逝,自然而然地便能融入“珍惜时光,树立远大理想;不负韶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会强国”的思政内容。而《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达的是诗人想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这就很容易融入“家國情怀”“使命担当”等思政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其次,善用多种形式渗透课程思政。可以借助诗歌剧场、经典诗词诵读活动、辩论会、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等形式将课程思政以“盐溶于水”的形式融入诗词学习。比如学习《兵车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再现“征夫惨别图”,通过演绎和朗诵深刻体会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通过群文阅读杜甫的“三吏三别”后,再采用辩论会的形式探讨“杜甫对战争到底是持支持还是反对态度”。学生越辩越明白:战争是残酷的,对于统治者因为自己私欲发动的战争杜甫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但是面对割裂国家统一的战争,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杜甫持的是支持态度。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带给学生强烈的思想震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树立起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三、“三融三促”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一)语文学习融通专业实践,学生服务内涵明显提升
强化语文学科与专业教育、职业生活的联系,将唐诗诵读中感悟到的中国精神和传统美德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在“诗酒趁年华”“佳肴有诗意”等与专业相融合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展示了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文雅诗意的中国服务特色,涵养了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和创新务实的职业素养。
(二)综合实践活动激发成长,学生内在情感不断丰富
依托“青春国学荟”“诗心铸匠心”等诗词诵读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诗词储备量,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不断丰富情感体验。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文化人”的功能,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诗境的理解与感悟,内化为丰富的精神力量,成长为有温度、有情怀的酒店管理服务工作者,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课程思政促进终身发展,学生思想人格愈见完善
将“传承中华古诗文化,提升服务内涵”思政主线融入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春江花月夜》读出时空永恒、珍惜光阴的哲思,在《山居秋暝》中读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内涵,在《将进酒》中读出高度的自信和昂扬的人生态度,在《兵车行》中读出悲天悯人、家国情怀……感悟诗境中映射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实现“传承古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树立高尚品格、厚植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目标。
责任编辑 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