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学主流背景下中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困境与突破

2024-01-03张涛许星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升学产教证书

张涛 许星

近年来,中职毕业生升学需求越来越高涨,升学比例逐年上升。在2022年2月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陈子季提出,推动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实际上,当前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学习人数已超过直接就业人数,对于生源较好的公办中职学校,已经变成升学导向,并且升学途径以“3+证书”高考为主。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利益相关者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如何坚持中职教育产教融合类型特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学成为主流

当前中职生毕业去向以升学为主,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升学比例逐年升高,二是越是综合实力强的学校升学率越高,三是升学方式以“3+证书”高考为主。

1.中职毕业生升学比例逐年上升

近年来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逐年提高,相应地,直接就业学生比例逐步降低。《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显示,2018年全省中职毕业生28.53万人,升入高一级院校学生6.56万人,占比23.01%。2019年全省中职毕业生26.39万人,升入高一级院校学生8.69 万人,占比32.94%。2020 年全省中职毕业生23.25万人,升入高一级院校学生8.56万人,占比36.83%。实际上,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珠三角地区中职毕业生升学占比已超过60%,以2022年为例,深圳为89.49%,广州为53.4%,东莞为61.94%,佛山为63.51%,中山为68.52%,珠海为72.09%(数据来源于各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毕业生升学率与学校综合实力正相关

《年报》中公布的中职毕业生升学情况是将民办中职学校统计在内,民办中职学生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他们毕业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高考报名条件,或者由于文化基础差而放弃参加高考。因此,民办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学占比较低。

实际上,公办中职学校尤其是高水平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学比例大多达到85%以上。并且越是发达地区综合实力强的学校毕业生升学占比越高,深圳全市中职毕业生升学率已达89.49%,中山中专2022届毕业生升学比例超过95%(数据来源于中山广播电视台官网)。笔者所在学校2022届毕业生为1527人,其中升学人数为1332人,如果不计算100多名不具备报考资格的云南籍学生,毕业生升学占比实际超过90%。由此可见,经济越发达地区、实力越强的中职学校,其毕业生升学占比就越高,而这些学校恰恰就是中职教育的中坚力量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中职生升学方式以“3+证书”高考为主

目前中职毕业生升学方式包括“3+证书”高考、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对口单招、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等。由于“3+证书”高考在填报志愿时拥有更多选择权,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中职毕业生选择这种升学方式。按照“3+证书”报名人数口径统计,报名人数从2018年的4.8万逐步上升到2022年的12.3万(见图1)。

按照广东省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学习数据统计,在各种升学方式中,“3+证书”升学人数占比从2019年开始一直保持在40%以上,而且有不断升高趋势(见表1)。

二、中职学校难以开展产教深度融合

鉴于以上情况,中职学校很难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原因如下。

1.企业难以从产教融合中获益

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想要获取丰厚的经营利润,需要人力资源、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般来说,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机有:(1)获取人力资源,希望学生毕业后为其服务;(2)获得学校先进的技术支持;(3)获取学校的廉价场地开展业务;(4)获取政府补贴。

中职生毕业后升学比例逐年上升,直接就业人数较少,企业参与合作也无法从学校获得人力资源。中职学校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理念和技术与市场脱节,很难为合作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冲着学校廉价场地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往往规模小、实力弱,模式和技术相对落后,无法引领或促进学校专业发展。而且作为中职学校,本身规模有限,不大可能为企业提供适合经营的、面积足够大的场地。对于想要在合作中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企业,学校、学生和家长都是排斥的,况且这种合作对学生技术技能成长没有明显帮助。虽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对参与产教融合富有成效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或发放补贴,但是目前考核标准、发放条件、发放标准和办法等细则尚未出台,很难吸引区域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到产教深度融合中来。

2.学生及家长参与产教融合意愿低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高学历的推崇,同时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毕业生如不继续深造将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且日后职业发展前景有限,所以中职学生和家长对于升学有强烈需求。加上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中职学生升学竞争变得不再激烈,几乎到了只要参加高职高考就能读大学的程度。所以只要符合高职高考报名条件的中职学生毕业后基本都会选择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学习。

问题在于,高职院校招生入学选拔标准仍然侧重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知识,缺乏对专业技能的考核,或者专业技能占比严重不足。职教高考是指挥棒,目前考试内容和标准没有引导学生和学校重视技能培养,没有将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往产教融合的方向上去引导。换句话说,学生能否顺利升入高一级院校和有无参与产教融合是不相干的,甚至参与产教融合项目还有可能耽误学生备考。所以,学生和家长参与产教融合项目的意愿很低。

3.中職学校陷入办学定位二元悖论

尽管中职教育升学与就业并重,但当前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院校的方式主要是“3+证书”高考,这就使得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的两个导向变得难以调和。“3+证书”高考是中职生升入高一级院校的主流入学考试,和普通高中学生的高考类似,它是中职学生的高考。“3”指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证书”指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据2022年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信息,符合高职高考报名条件的证书有16种,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英语或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3+证书”高考成绩计算方式为,语文、数学、英语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每个考生三科成绩总和即为其总成绩,高职院校以其总成绩和志愿填报情况确定是否录取。换言之,“3+证书”高考仍然是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来决定学生是否能够以及升入何种层次的高职院校,选拔方式仍然是围绕文化基础知识而非专业技能水平,甚至专业技能水平在该升学方式中没有丝毫的分值比重,即便设定了14种职业技能证书可以作为报考资格之一,但是即使没有职业技能证书,只要有全国英语一级或者计算机一级证书也是可以报考的,专业技能证书甚至不是报名的必要条件。

另一条占比较高的升学途径是中高职三二分段培养,学生在中考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择该种培养模式。由于该模式只需要在中职阶段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转段考核,成绩达标即可顺利入读高职院校,不需要再另外参加高职高考,所以这种升学方式前些年颇受学生和家长欢迎。但对于推进产教融合而言,该模式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三二分段班的学生,已经是准大学生,中职阶段没有就业压力,所以参与产教融合项目就会存在动力不足、遇到困难就放弃的现象。二是合作企业明知学生毕业后是要升学的,所以不肯花太多成本培养学生。三是这种升学方式由于一入学就固定了合作的高职院校,并且该模式下的学生无法考取职业本科,因而随着入学后学生心智不断成熟,不少学生放弃该模式转而选择“3+证书”高考升学,因此该模式近年来受欢迎程度逐渐下降。

最后,虽然中职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获得拔尖技能人才免试入读高职院校资格,但这部分学生毕竟是极少数,不足以促使广大中职学生形成重视技能学习的氛围。

三、推进职教高考改革,破解产教融合困境

长期来看,如果不破解中职生就业与升学间的矛盾,就会使得整个中职教育只朝着升学目标去努力。如果中职毕业生升学方式仍然以“3+证书”高考为主,中职学校就会逐渐淡化专业建设,失去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变成普通高中的替代和补充。既要尊重学生和家长的升学需求,又要强化产教融合,未来中职毕业生需要以技能考试升学为主,如此才能在升学主流背景下有效开展产教深度融合。

1.实施专业大类招生,提高技能考试占比

“3+证书”高考的优势在于命题及考试组织较为简单,可操作性强,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但这种考试方式不符合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客观规律,

会导致学校形成重文化知识轻专业技能的倾向。只有将专业技能考核纳入职教高考的内容,且占据50%以上权重,才有可能改变这种倾向,从而促使中职学校和学生积极参与到产教融合工作中来。建议由省或国家层面负责,参照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按照专业大类组织升学考试,考試内容包括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分值比重两者相当或者技能分值比重稍大于文化课,以此逐步替代现在主流的“3+证书”高考。虽然这种考试形式较“3+证书”考试复杂得多,但对于破解中职学校办学定位二元悖论,引导中职学校真正注重技能培养,从而激励学校学生参与产教深度融合,具有现实的促进效果,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推进。

2.开展中高企一体化培养,提高各方参与动机

三二分段升学原本是一种可以兼顾升学和技能培养的理想模式,因为高职院校对中职阶段学生采取的是阶段考核,考核内容兼顾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甚至专业技能占的比重更大。相对而言,三二分段比较适合开展深度产教融合,但这种模式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中职阶段在参与过产教融合项目之后仍然会去升学,企业培养的人才面临流失风险,这无疑会降低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在参与产教融合项目时不是以就业为目的,只是将其作为中职学习的一个阶段,所以重视程度和专注程度也会打折扣,从而影响产教融合开展效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三二分段的中职、高职院校可以和同一家优质企业开展合作,一体化设计并安排学生参与中高职阶段产教融合项目,学生无论中职还是高职阶段都在同一家企业实训实习,这样既保证企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也能稳定学生的心态,因为他们完成高职阶段的产教融合项目后可以直接入职合作企业。所以,中职、高职学校和合作企业一体化培养,是提高产教融合主要参与者积极性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3.强化技能升学,融通岗课赛证

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和对口单独招生是中职生升入高一级院校学习的另外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更加注重考查学生专业技能,尤其是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需要学生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这会促使学校和学生积极联系企业,通过项目合作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教融合。但是以这两种方式升学的学生占比非常低,加起来不到10%,需要扩大技能升学学生占比,促使学校和学生注重技能培养,注重产教融合。

四、结语

职业教育离开了企业,就失去了类型特色,所以中职学校建设必须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升学主流背景下,不破除中职毕业生升学方式重文化知识轻专业技能的现状,就无法促使各方积极参与到产教深度融合之中。没有产教深度融合,就不可能有职业教育真正的内涵建设。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升学产教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收录证书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