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究

2024-01-03牛培

校园英语·下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外语专业新文科课程思政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相继提出了“课程思政”和“四新”建设要求。各高校从自身的院校定位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将课程思政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去。文章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专业的《高级英语》课程为例,通过重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升华价值体系,建设课程资源,构建了基于“中国大学慕课+慕课堂+课堂+QQ课程群”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了“双线”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和课堂活力,有效推进了本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建设工作。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文科;外语专业

作者简介:牛培(1981.10-),湖北鄂州人,武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学法。

一、课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结合专业特点把立德树人切实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和角落。

2017年,“四新”建设首次被提出。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新文科”概念成型;2019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及科技部等多个部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四新”建设;2022年初,吴岩司长关于《深化“四新”建设 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专题报告中强调新文科建设就是要提升文化软实力。

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设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要参与全球治理,语言人才的培养不可或缺。同时,在跨文化交际和全球治理的背景下,语言人才必须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独立开展专业的国际交流。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外语专业不仅需要培养语言人才,更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一定要主动服务国家的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外语教师也要主动迎接挑战,深入理解新文科的内涵和建设要求。

同时,外语专业有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性。外语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直面外国的语言和文化,特别容易受到相关外国文化的直接冲击,心理上容易受到表面现象的干扰。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建立民族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事实上,外语专业有进行新文科和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外语属于人文学科,具有和思政学科天然的相通性。外语学习重视中西语言文化和价值观的对比学习,这正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外语专业在语言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新文科”和“课程思政”的双重建设要求。

三、新文科视域下本校《高级英语》混合式课程思政融合建设路径

本校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立足“应用型、重特色、国际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级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大三年级的核心主干课程,通过精析内容广泛的名家经典作品,扩大英专学生的人文知识面,加深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名篇鉴赏能力、逻辑思辨和自主思考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技能。

在传统语言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的“痛点”明显:第一,教学内容单一,知识建构层次低。课文篇幅长,长难句多,重语言知识的记忆学习。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浅层的、被动的知识性学习耗时耗力,枯燥乏味;第二,学习缺乏应用导向,语言知识应用难。课堂语言技能培养活动缺乏,学生应用实践练习不足,语言应用能力弱;第三,教学观念陈旧,高阶思维能力弱。教师教育理念落后,课堂组织传统,学生惯于被动接受,批判性分析、融合创新意识和建构整合等高阶思维能力缺乏培养;第四,教学目标轻育人,成长价值格局小。教师对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实不够;学生满足于考试通过,对语言学科缺乏热情,自信感和成就感弱,对集体和家国没有深厚的认同感。

综上,在“课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高级英语》课程开始启动改革计划。“新文科”的内涵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构建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内容和体系,二是改革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课程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學过程和方法及教育技术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系统化重构,具体路径如下:

(一)定位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本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能力,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广博的人文知识,能在公司、学校、涉外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国际化应用人才。结合“新文科”和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课程的思政目标如下:

1.通过文章中涉及情感,道德,价值话题的探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三观,不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个人道德素养。

2. 通过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中外文化差异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通过课文主题反思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的学习,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爱国情操和民族自信。

4. 通过课外写作、趣配音以及大创和专业技能比赛指导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创新创业、乐于奉献、学术写作等高阶专业和职业素养。

(二)重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思政目标确定后,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相应的重构:从单一的语言转向“语言+人文+素养”的综合性学习,注重教学内容的升华与价值升华的统一。根据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将《高级英语》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六大板块:人文背景、词句基础、语篇内容、语言赏析、主题反思和学术探究。

具体而言,人文背景板块涉及跨文化知识的对比学习,对于培养文化自信大有裨益;课文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话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主题反思板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语言赏析板块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术探究板块通过语言理论学习和创新创作提高学生的语言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打造全过程在线课程学习资源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课程团队完成了在线课程的建设工作,近90个视频、课件、习题库和思政案例库等线上资源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有益处。

除了专业资源,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也融入其中。首先系统确立所有课文的思政切入点,然后收集相应的思政素材,包括来源广泛的双语文字和视频材料,如时政新闻、社会主义建设的经典理论著作及语言大家的成功故事,等等,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到道德素养。

(四)优化教学模式和互动环境

《高级英语》在线课程上线中国大学慕课后,校内基于“中国大学慕课+慕课堂+线下课堂+QQ课程群”开展混合式翻转式教学。学生通过线上慕课完成自习和讨论,通过慕课堂小程序开展多样化的智能互动课堂活动,激活课堂,不断巩固和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慕课堂可以在课堂发布点名、练习、讨论等活动,平台数据也有助个性化督学。QQ课程群方便学生和教师的及时沟通及课后答疑。多样化的课堂互动模式极大激发了课堂活力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创新教学活动和方法

基于课文的学习目标和文本特点,课程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开展小组同伴式学习,每个班设置5到6个学习小组,开展基于任务的小组参与式学习,如課文绘图汇报、演讲辩论、课文话剧拍摄及论文写作等;尝试探究实践式学习,引导学生查阅文献,开展基于课程的学术论文阅读、学术项目写作活动,培育大创项目以及毕业论文。课外积极参加比赛等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职业素养;实施混合式课程思政融合式教学,从线上线下,课前课后构建全过程的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活动。同时,注重在各项教学活动中积极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情感价值。

(六)科学改革学习评价

评价方式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而随之改变。改革后,课程开展行程性评价,师生评价和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

(七)构建混合式课程思政融合课堂

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三阶段,如图所示。

课前,基于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借助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和QQ课程群,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参加课文思政切入点的讨论,引导学生对即将开展的教学内容和主题进行初步学习。所有讨论数据在期末考试前导出作为平时成绩的支撑材料。

课中,教师基于课文的思政切入点广泛搜集素材,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展示,互动练习、思政主题反思、课文表演、趣配音比赛等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自信、核心价值观和思辨创新能力。

课后,对课文的主题进行反思写作,外化育人元素。开展学术论文写作,培养创新思维。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师开展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在一系列的实践实战中成长成才。

四、结语

整个《高级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贯彻“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育人”理念,依托线上慕课开展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积极拓融合第一课堂和课外实践第二课堂,有效发挥教师的思政道德模范作用。实践证明,改革成效明显,有效促进了专业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达成,学生的高阶应用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学生的成长价值格局明显提高,专业自信和家国自信感显性增强。

在新时代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一定要立足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新要求,牢牢把握“新文科”的建设思路,以多样有效的方式践行课程思政的隐形融合,不断促进外语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的顺利达成。期待本课程的探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文本类课程的思政教学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基金项目:本文系1.2020年湖北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业课程思政融入模块及路径研究——以《高级英语》为例”(项目编号:2020742);2.2022年校级思政重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混合式课程思政创新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202205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6):52-59.

猜你喜欢

外语专业新文科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刍议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外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指导教师在外语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