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拒绝上学的男孩

2024-01-02董琛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11期
关键词:沙盘游戏小学生

【关键词】沙盘游戏;小学生;拒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7-0060-02

【作者简介】董琛,山东省诸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山东诸城,262200)心理健康教研员,一级教师。

一、拒绝上学的男孩

小乐(化名),三年级男生,父母均为工人,日常生活主要由奶奶照顾。三年级上学期,小乐成绩提高很快,与同学关系融洽;下学期,由于生活老师的“不公正对待”以及班主任的不当劝导方式,他拒绝上学,家长及学校想尽办法都未能帮助小乐重返校园。

二、拒绝上学的背后

表面上看,小乐拒绝上学是由于人际矛盾。深入了解后,笔者发现其拒绝上学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小乐某次午托期间与同学发生冲突,生活老师的处理方式让小乐感受到被“不公正对待”,不愿继续在校托管。第二,父母向班主任求助。班主任生硬的劝导方式让小乐产生不满情绪,开始断断续续地上学。第三,小乐曾和家人一起看恐怖片,经常梦到一些恐怖场景。在小乐拒绝上学经反复劝导无效后,父母联合学校保安、班主任采用强硬手段将小乐“抬”进学校。自此,他认为学校是个“恐怖”场所,于是拒绝上学。第四,小乐个性较为敏感,对发生的事情习惯于“反刍”,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灵活的沟通策略。

三、返校复学之路

1.建立关系,共情支持

来辅导中心之前,小乐已经接受过家人、亲戚及老师的轮番“轰炸”——劝他重返校园,可是效果不佳。小乐认为所有人都想劝他上学,怀有抵触情绪。因此,笔者和他商定了以共情支持为主的辅导策略,通过沙盘游戏了解小乐目前的情绪感受。

第1次辅导时,小乐创作了名为“城市一角”的作品。作品中看似平静的城市有着车祸现场、受损的楼房等场景。小乐解释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为未知的风险做好准备。这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安全感。通过认真倾听,笔者为小乐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有意忽视“上学”话题。这让小乐逐渐放下戒备心,自由地创作并分享自己的沙盘作品。

第2次辅导时,小乐沙盘作品的一半空间被坦克等排列整齐的沙具占据。小乐的解释是有“坏人”来犯,需要高度戒备。当笔者问“坏人”是谁时,小乐的回答是生活老师和班主任,并开始讲述自己与他们的“矛盾”,表达自己的不满。此时,小乐的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笔者接着问:“除了老师,你还需要与谁‘抗衡?”小乐暂时没有给出答案。我们约定回家认真思考,下次继续讨论。

2.挖掘原因,重新评估

第3次辅导时,小乐主动说起其他“坏人”。他说自己在被父母、学校保安及班主任“抬”进校园的当晚做了一个噩梦——早上到校后,他看见几个人在破坏学校的体育器材,在没被发现前赶忙跑到电话亭报警,却发现其中有个人恶狠狠地盯着他……类似的场景在一年级看恐怖片后也出现过,但小乐从未与其他人提及。他说每天早上到校时间很早,空荡荡的校园给他带来恐怖的感觉。说完这些,小乐有种解脱的感觉,身体放松了下来。当天晚上,小乐的爸爸反馈,小乐近2个月来第一次认真洗澡,很早上床休息。可见,拒学的深层次原因被挖掘出来了。

第4次辅导时,笔者采用社会计量的方式让小乐给校园的恐怖程度打分。小樂说“没说出来之前是8分,说出来后是4分”。通过继续探讨类似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乐意识到这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0,分数降至2分,表示自己今后能够应对。

3.提供支架,赋能成长

第5~7次辅导,笔者与小乐一同回顾了他上学时最喜欢的课、最自豪的事情、最喜欢的活动。小乐创作的沙盘作品“快乐的星期四”,呈现出和同伴在体育课上互动的欢乐场景。笔者通过问句“你在上学期是如何做到这么优秀的?”以及“如果现在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可以为返校做哪些准备?”,帮助小乐挖掘自身资源,唤醒其积极的学校体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返校计划。

4.亲子协同,共建支持

为更好地整合家庭资源,给小乐返校提供支持,第8、9次辅导时,笔者邀请小乐一家一起进行了两次家庭沙盘。针对作品中出现的界限分明、主题分散的场景,笔者指出目前家庭运转中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夫妻及亲子之间的沟通进行了深入交流,梳理出5条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小乐的父母愿意通过努力给小乐树立良好的榜样,承诺尽最大可能减少不良环境因素对小乐造成的影响。

经过9次辅导,小乐在四年级开学时顺利返校,在适应学校生活后,学习积极主动,还当选为英语课代表。

四、辅导反思

当下,不少学生的问题以厌学拒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厌学拒学背后有着不易察觉的深层次因素。本案例中,小乐产生困扰的原因更多是恐怖片带来的恐惧心理。他受认知发育水平的局限,容易混淆虚构与现实。被“抬”进学校的经历唤醒了小乐对学校的恐惧情绪,导致拒学行为持续存在。心理健康教师如果只关注表面的师生关系问题,很可能让心理辅导事倍功半。

面对厌学拒学现象时,家长和教师首先要与学生一起看、听、思考,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理解其厌学拒学背后的真实感受。其次,要有一双洞察孩子内心的眼睛,善于发现厌学拒学前后的“蛛丝马迹”,找准核心问题。最后,要多方借力,根据学生独特的成长经历和个性特征,疏导情绪,建立合理认知,运用优势资源帮助学生顺利返校。

猜你喜欢

沙盘游戏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再见,爸爸……
沙盘游戏对独立学院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
让沙漠之花悄然绽放
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
沙盘游戏在中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