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爸爸……
2017-03-24李晶
李晶
〔关键词〕沙盘游戏;哀伤辅导;个案研究
一、基本资料
邹晓祎(化名),男,12岁,初一,和父母弟弟一起生活。做外贸生意的父亲于2015年的一个冬夜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抢救,一个月后去世。母亲为全职太太,抚养两周岁的弟弟。
二、辅导缘起
2016年9月的某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晓祎在班主任陪同下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经过之前和班主任的电话沟通,我了解到晓祎在父亲去世后至今一直沉迷于电脑游戏,学习上萎靡不振,成绩大幅下滑,人际交往趋于闭锁,同学老师基本无法和他交流,班主任家访时也闭门不见,整日郁郁寡欢。
眼前这位男生耷拉着头,眼睛呆呆地看着地面,略长的头发遮住了额头。在默默陪伴了一阵后,我采用了共情技术去靠近晓祎内心的感受。他的脸上看不出大的情绪起伏,只是在我谈到“这段日子来,你心里一定很不好受,所以让自己躲进了游戏的虚拟世界。”这句话时,他稍微握紧了右手,然后拿起杯子喝了口水。首次咨询进展不大,但我相信,这是个还算不错的开始。基于晓祎喜欢上网打游戏而不愿意主动沟通,在征询意愿后,我带他到心理测量室上机做了SCL-90测量,从而对其近期的心理状况有了初步了解。
从测量结果来看,晓祎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多个维度都超过了3分,尤其在“抑郁”及“恐怖”维度的得分甚是令人担忧。
三、辅导过程
阶段一:母亲来访
负责又细心的班主任在家访时发现晓祎母亲的心理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于是要她在第二周的周四下午来咨询室接受心理疏导。作为家长能依约过来找儿子学校的心理老师,这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尽管丈夫去世一年多,晓祎母亲依然沉浸在深深的哀伤中,黑色外套,头发微乱,脸色灰暗而憔悴,落座后先是红着眼默默流了会儿泪,继而讲述起丈夫邹先生的事——
因少年时的一次意外,邹先生做了开颅手术,之后成绩突飞猛进,考入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但他生性孤僻少有朋友,毕业后回到家乡做外贸生意起家,为家庭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大儿子邹晓祎从小衣食无忧,学习上不太努力,自己则一直是全职太太,两年前生下了小儿子。一方面,患有高血压的丈夫并没有服用药物,而是靠每天晚上的千米长跑这种并不科学的方式来控制血压;另一方面,对于国内的教育教学方式他并不认可,所以当小学阶段的晓祎沉迷网络游戏、成绩垫底时,邹先生提出了以后送孩子去美国留学的想法,并在五年级开始给孩子办理去美国的旅游签证,这使得晓祎对学习更不用心,对去美国充满了向往。
2015年的一天冬夜,邹先生突发脑溢血被送去医院抢救,而这过程中晓祎的母亲并没有叫醒熟睡中的孩子,因此他并没有目睹父亲病发的经过。尽管请了北京的专家过来医治,最终还是回天乏力,邹先生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后,带着对妻儿和父母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在此期间,晓祎曾经被带到医院去看望昏迷中的父亲,但他一直否认父亲重病和离世的事实,他拒绝参加父亲的葬礼,木然面对悲痛的家人,并激动地冲母亲喊叫说父亲还在外面忙生意,不久就会带他去美国念书。
和晓祎母亲的这次面询以她的倾诉为主,陪伴、倾听和共情是我采取的主要方式。待到她倾诉完带着我的安慰和鼓励离开后,我累得靠在沙发上,久久没有缓过来。心理咨询,有时候真是把咨询师的心理能量掏空了,输给内心枯竭的来访者。
阶段二:初定“沙游”
次日,平复了心情的我开始翻阅以往培训中的各类资料,梳理晓祎的个案辅导对策。根据DSM-IV 诊断标准,当丧亲个体表现出悲伤缺乏、悲伤抑制、选择性遗忘、悲伤延迟等症状,并发生于丧亲发生后六个月以上,可诊断为复杂哀伤,晓祎基本符合这种心理状况。基于晓祎目前的情况,我决定将“沙盘游戏”引入本次哀伤辅导中。“沙盘游戏”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技术,为来访者创造了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来访者在沙盘中运用沙具来表达自己的无意识世界,可以使其“自我治愈力”得以發挥。采用游戏疗法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时威望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而12周岁的晓祎正处于从儿童期过渡到青春期的当口上,沙盘游戏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辅导手段。
第二次咨询,我把晓祎带到沙盘室,让他感受了沙子,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他在沙盘上自由摆放,一刻钟后,晓祎的作品完成了。
晓祎的初始沙盘看似放了很多物品,但总体无章可循,呈现出混乱的场面,区域间界限不清。混乱是一种受伤主题,表现出晓祎内在受伤的自我状态。但初始沙盘也呈现出晓祎问题治愈的可能性与方向。在象征理论中,沙盘的右方是未来的象征,晓祎初始沙盘的右上方以几只动物为主,动物往往是与人类理性和判断相对应的本能、直觉、冲动和阴影等的象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他无意识中压抑内容的表达。右下有象征着动力的四辆小车,但车头朝向左边,有退行和回归的暗示,可能象征着无意识自我的准备状态。这次的沙盘内容和晓祎的现实生活并无联系,应该是丧亲后心理的一种创伤状态。
在随后的交谈中,晓祎虽然还是低垂着头,但断断续续地愿意表述出内心的想法:爸爸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而自己在学业上的挫败感让他把无限希望寄托在去美国念书上。他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堆里,唯有拒绝承认爸爸的离世,那么出国就还有希望,家里的顶梁柱就还在。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他从妈妈的泪眼和弟弟的哭闹里读出了悲伤和无望,学业垫底让他在班里抬不起头,只有沉浸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披荆斩棘一路通关,他才觉得自己是能力超群、受人崇拜的,是充满希望和信心的。
从晓祎的诉说中,我感受到他内心对于获得认可的渴望,而他如果能把用在游戏上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应该能取得明显的进步。然而,如何让晓祎重新振作起来呢?我决定从让他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接受父亲已经离世这个事实开始。
阶段三:宣泄与告别
第三次来访的时候,晓祎和我已经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咨询关系。回忆了小时候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场景后,晓祎又一次被我带到沙盘前。约莫过了二十分钟,作品完成了。和上次相比,晓祎在选取沙具的过程中多了些选择和思考,作品不那么混乱了,最重要的是出现了几个主要人物。经由他解释,这是在家里小区的中庭里,妈妈抱着弟弟带着他在玩,爸爸忙完生意回来,远远注视着一家人。这次的作品中有了具体场景和故事情节,值得注意的是,他和妈妈、弟弟所在的中庭被划出了大半个圆形,透露着些许沙盘游戏中曼陀罗的象征,这意味着晓祎内心从混乱创伤向秩序治愈的方向发展,是其逐渐修复、酝酿和积累心理能量的过程。只是父亲的人偶放在了圆形的外面,给人一种站在另外一个世界看着自己妻儿的感觉。将晓祎从悲伤延迟和悲伤抑制中拉出来,是当下急需解决的事情,我思忖着。
“你一定很想念爸爸,也有很久没和爸爸聊天了吧。”边说着,我搬了把椅子放到沙盘前,“坐下来,看着爸爸,跟他说说话吧。”
晓祎在沙盘前坐定,望着沙盘中代表父亲的人偶待了一会儿,忽然眼眶发红,瞬间蓄满了泪水。见此情景,我悄悄退出了沙盘游戏室,在外间陪伴和关注。里面的哭声从压抑慢慢变成放声痛哭,像是淤积太久的堰塞湖终于崩裂了口子宣泄而出。哭了足足有七八分钟,晓祎这才慢慢平静下来。
我过去给他递了些纸巾,陪他注视着沙盘中的父亲人偶,就这样默默坐了一会儿,我对他说:“爸爸的去世让你非常痛苦,也难以接受,但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对么?”他缓缓点了点头,“那么,你愿意跟爸爸告个别,让爸爸安心地离开吗?”
“嗯。”晓祎坐直了身子,哽咽道,“爸……我会懂事起来,把学习搞上去……我会照顾好弟弟和妈妈,不让你担心……爸爸,再见!”泪水划过晓祎的脸庞,但当他站起来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变得轻松和明朗起来。
阶段四:重建与启航
对于失去亲人的初中生来说,班级老师和同学的心理支持有助于他尽快摆脱困境,恢复心理平衡,从而安全地度过心理危机。晓祎之前的行为表现让同学们很难靠近和帮助,但这次宣泄完以后,他的内心已经不同以往。等晓祎离开咨询室,我联系了他的班主任,向她了解并反馈了晓祎的一些情况,达成一致意见:继续关注晓祎的情绪状况和行为表现;私下安排两位学习认真、性格开朗的同学在日常学习中多关心和帮助晓祎;科任教师则提供有针对性的学科援助。随后,班主任又和晓祎母亲进行了电话沟通,请她在家里也多关注、常鼓励,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表达对晓祎爸爸的思念。而我,在随后的心理辅导中,采用了代币疗法来消退晓祎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并结合精美的学习用品、励志书本等礼物来鼓励他请教老师问题、和同学打篮球、运动等积极行为。期间,晓祎也会来“心灵氧吧”摆摆他喜欢的沙盘,我关注到他的沙盘中慢慢出现了植物、小船等沙具,而这些物品正象征着晓祎内心自我能量的恢复。
11月的期中考试结束后,晓祎又一次预约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李老师,我的期末考试成绩不垫底了!老师说我年级总分进步了28名!”从晓祎的叙述中我了解到,在过去的这两个月里,他忽然意识到了自己应该迅速成长起来,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妈妈和弟弟,这样才能让爸爸安心,更是对爸爸的爱的最好报答。妈妈在社区的街道找了份工作,她可以一边照顾弟弟一边补贴家用,还认识了很多朋友,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老师,谢谢你送我的书,真的很不错,看完以后充满了正能量!……爸爸曾经是个学霸,我也可以成为一个学霸!”看着眼前这个神采奕奕的少年,回想起他第一次来访时了无生气的样子,我不禁在内心暗暗惊叹晓祎面对伤痛时强大的内在自愈能力,也感动于他们父子间浓厚的亲情。
“再玩一次沙盘吧!”我笑道。
“好啊!”晓祎起身去了沙盘游戏室。
这次的沙盘里出现了大量的绿色植物以及带有水车的假山,左下方还种上了一丛美丽的小花,这是新生力量的展现;位于沙盘中心的河流和驶向前方的帆船象征着开始新的航程,这是治愈系的体现。桥梁意味着人际沟通的意愿,看来晓祎和周围的同学老师及家人相處不错;而位于沙盘右边的位置上放置了围坐一圈、专注于琴棋书画的四个小和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校园的学习生活让晓祎感受到了乐趣。从沙的使用来分析,相比前几次作品,这次晓祎动沙的幅度大了很多,尤其体现在河流的挖掘上,而动沙需要来访者强大的自我能量,由此可以推断经过这段时间的多方合力帮助,晓祎内心的自我能量大大增强。
一周后的SCL-90后测中,晓祎的十项数据全部回归正常。
“爸爸虽然离开了,但他永远在我心里,为我加油!”
三、辅导感悟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挫折与坎坷,处于初小衔接期的学生在承受学业压力的同时,又遭受了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心理上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当晓祎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时,不仅是孩子,家里的母亲也沉浸在悲伤无助中。幸运的是,细心负责的班主任得知这个情况后,及时给予了关注并鼓励孩子接受心理辅导,这对该生在今后初中生活的适应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沙盘游戏疗法在提高丧亲青少年的个体和家庭功能上具有较好效果,这在本次心理辅导中得到了印证。它通过深入展示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让自己与潜意识对话,了解自己的深层次需求。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对于情绪压抑的晓祎,沙盘游戏的使用帮助其进行了情绪的疏导和宣泄,完成了对去世亲人的哀伤表达,并重新联结了晓祎的过去(父亲在世时)、现在和未来,实现了他的自我统一,他的沙盘作品也由此经历了“混乱与迷茫—宣泄与重建—转化与整合—自我治愈力展现”这四个主要阶段。
针对失去亲人的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产生一定程度上还和“爱与归属”的内在心理需求有关。本次辅导中,母亲的参与咨询与合作,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同学们的接纳、关心和帮助,从现实和心理层面解决了晓祎的心理需求,减少了他的孤独感和挫败感,对晓祎最终走出心理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惠贞书院,宁波,315016)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