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个人命运与文化传统

2024-01-02张贺丽

青年文学家 2023年33期
关键词:宋人赏月团圆

张贺丽

一提到宋词,人们不禁会想到人才辈出、百花齐放的宋代文坛;一提到苏轼,人们不禁会想到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阕经典词作不仅情感丰富,还能让我们从中了解到宋朝时期中秋节的各种习俗和文化传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中秋为创作背景,展示了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借用他人生的遭遇和曲折的经历向世人寄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整首词不仅涵盖了苏轼本人的个人命运,还承载了饮食文化与中秋习俗的瑰丽传统。后世人们读之,除了领略宋人的审美和文化外,亦能从中汲取深刻的思想感悟。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文本特色

(一)自由抒情与哲理渗透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勾画出这样一幅场景:中秋佳节这天,词人孤身一人,对酒当歌,望着天上的月亮,生发出浓厚的怀思之情。但此时的词人并没有继续沉溺在感伤之中,而是充分发挥他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到天上的嫦娥是否也如他这般孤苦伶仃,无人做伴。中秋月圆,苏轼的表达是自由的,无论是“明月”,还是“青天”,这些都是现实,而“宫阙”与“琼楼玉宇”不过是他的一种幻想。苏轼在美景的衬托下有着“乘风归去”的想法,这是一种壮志难酬的情感,也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他甚至对愁苦的尘世无法产生留恋之感。总体来看,苏轼的抒情十分自然流畅,其中渗透着深奥的哲理,即“高处不胜寒”,这句话使整首词的境界提升。苏轼又通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描述自己对人间美好的怀念,实际上,苏轼想表达的是他无法忘却这人世间的离愁别绪。他在中秋这样的时刻无法入眠,望着天上皎洁的月亮,感叹人们悲欢离合的变迁与明月阴晴圆缺的转换,慨叹过后,他作出深刻总结—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想到这些,苏轼决定放下愁绪,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来直抒胸臆。

(二)浪漫情怀与奇特想象

自古以来,词人都是喜欢浪漫的。中秋佳节是团圆的节日,苏轼被贬后无法消解离别的愁绪,一个人对月饮酒,通过想象弥补对团圆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古代人不像如今的现代人,他们无法将想象具象化,所以很多想象或睡梦中的故事对他们来说尤为珍贵。中秋月夜,苏轼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描绘出了天上宫阙缥缈的清寒之气,朦胧的同时也带有人间气息,这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加浪漫且奇特。虽然天上宫阙缥缈,可他的头脑是十分清醒的,面对如此美景,他难以开心,心中的愁绪越来越深,看起来已经大醉,醉得不省人事。实际上这不过是他长期压抑在内心中的苦闷,他通过想象,借着月色抒发出来,这是他对内心负能量的消解方式,同时也是他治愈内心伤痕的过程。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的个人命运解析

宋嘉祐二年(1057),苏轼与苏辙同榜高中进士,身负忠君报国的伟大信念。进入仕途后,随着社会矛盾的逐渐激化,虽然当时政局暂时保持着稳定的状态,但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存在也会对苏轼的内心产生影响。父母双亡后,他再回京城为官时,此时政局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宋神宗推崇“变法”,苏轼回京后就被迫卷入政治斗争当中。苏轼主张从政治和经济上进行改革,但不宜操之过急,他的想法与王安石产生分歧,最后苏轼为了避免矛盾激化而要求前往地方任职,以此离开冲突与矛盾的中心。一开始苏轼任杭州通判,后又迁往山东密州。这一阶段的苏轼对当前的政局忧心忡忡,本以为来到密州后能够与济南任职的苏辙距离较近,兄弟二人可以相聚,但是咫尺天涯,他无法前往济南,于是在中秋佳节因心中思念亲人而写下了这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青年时期的苏轼对于词这一文体并未着力,因为他不喜欢词坛中“花间派”的气习,虽然对唱词和音律略懂,但年轻时的他极少填词。北宋时期,词已经进入文学领域,甚至风靡一时,基于改变社会风气的思考,苏轼十分反对将词的创作作为歌伎们卖唱的传声筒,也反对词坛中浮华浅薄的不良风气。总的来看,苏轼希望宋词的创作可以重新带回到唐诗一样的境界,关注社会现实,或是借着诗词抒发个人对家国的情怀。

中秋,这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尤为重视的家人团圆欢聚的传统节日。虽然山东密州不像京城那般热闹,但是大家依然会聚在一起吟诗作对,对月怀人。所以,此时的苏轼浮想联翩,在大醉后作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苏轼向青天提出的具有的哲理问题,富含深意。“青天”两字调性高昂,语势上先抑后扬,使得整首词的格调更加的壮阔且飘逸,彰显了苏轼洒脱的品性。随后,词中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并非苏轼对天宫产生的幻想与反问,他明知今夕为中秋,也知道天上的宫阙与他所处的密州是无法相互比拟的,所以“何年”有着“什么情况”的含义。正如后面的“高处不胜寒”并不是真的指天宫的温度寒冷,而是苏轼结合自身的处境和当朝的政局表达的感悟,即王安石“变法”出现问题。苏轼重新回朝任职,但不久后统治阶层的内部斗争再一次加剧,苏轼也因此陷入“乌台诗案”的冤狱之中。神宗将其发配到艰苦的黄州,当神宗感受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内涵后才将其调往汝州。由此可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阕词所表达出的内涵十分含蓄,但是情感丰富,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面对人和月之间的矛盾,苏轼写道:“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他借这句话告诫自己,也告诫和自己有着相同遭遇的人,对于月亮“照无眠”的不近人情“不应有恨”。随后,苏轼又在词中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用此言来解释在中秋节月圆时,人们和亲人的关系却无法团圆美满,既然人间不知道天上的宫阙“今夕是何年”,那么月亮的圆缺就不该与人间同步,即便是处于中秋佳节,亲人无法团圆也是无可厚非的。苏轼这是在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讲一个道理:世上的一切事物,无论是天上宫阙、凡间密州,还是自然规律和政治上的纷争,这些矛盾注定是无法完全协调的,所以“此事古难全”。苏轼劝导人们将眼前的一切磨难看开,也侧面表现了其所具有的顺其自然的本真思想。繼而,他又在这阕词最后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来结尾,希冀那些对现实不满的人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不圆满的人生。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文化传统探究

(一)传统美食习俗

宋人会在中秋节这一天尽情地享用美食,除了饮酒,还会食用石榴、栗子、枣等食物,以点心和月饼为主食。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上片通过发问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慨,以明月为引,向青天发问,描绘了中秋节这天人们抬头对月饮酒的美好景象。苏轼想到这里便不自觉地将手中的酒杯送到嘴边,感慨明月何时才能出现。对月饮酒,辅以美食,可见宋人在中秋节这一天十分注重仪式感,他们追求节日中的格调,讲究雅致与礼仪。不仅如此,饮酒的时候宋人很注重酒器的材质和美食的口感,他们认为没有酒的节日就是不完整的,这种习惯逐渐演变为一种节日习俗,可见宋人普遍认为中秋时美食和節日背后的深刻寓意息息相关,从中反映宋人对生活的享受态度。与苏轼同一时期的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同样描绘了中秋习俗,这一天人们喝酒赏月,与亲人朋友聚餐,而且这一天不宵禁,酒楼可以营业到第二天。不光是达官显贵,普通百姓也会聚在一起欢饮达旦。由此可见,在人们的眼里,中秋节就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所有烦恼都应当被抛诸脑后。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饮酒行为只是节日里的普遍现象,这一庆祝习俗延绵至今,如今已发展为民族印记,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二)宋人的“月下怀人”

除了对月饮酒和品尝美食,宋朝时期的中秋节还有着对月抒怀的民俗仪式,这也是自古流传的优良传统。面对皎洁的月亮,在外的游子会不自觉地想到千里之外的故乡和亲人。为了寄托自己的情感,人们通过各种仪式与活动来排解,这便形成了独特的中秋文化。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天上的月亮有着特别的情感,在人们的心中,月亮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会成为人们情感的符号体现。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对月亮展开了可以说是浓墨重彩的描绘,文字的背后向人们表达了有着古老文化底蕴的节俗文化。中秋节这一天,宋人的文化习俗很多,除了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还有很多习俗与行为被赋予特别的含义。

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片,苏轼将月下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对人的主观思想与情感进行了充分的描写,整体上都是在感叹人生无常,面对着悲欢离合,人只能默默地承受。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朱阁”指的是亭台楼阁,而“绮户”为门窗,这里以“转”和“低”两个字阐述时间上的变化,也就是夜色渐渐转浓,天上的月光越发明亮,月光转过阁楼与门窗,最后照映在人们的脸上。苏轼试图用“不眠人”来表述自己与济南的苏辙无法团聚的遗憾,随即联想到与自己有着相同际遇的其他人,感叹人生的离别和无奈。苏轼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月色与人的情感相关联,看起来不过是对着圆月发着牢骚,为什么没有感情的月亮可以从缺到圆,而有感情的人们不得不经历着离别,此时的苏轼认为自己还不如月亮圆满。但是,苏轼没有在这部分过于执着,他将“恨”转为“同情”,用“此事古难全”来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亮也会有阴晴圆缺的时刻。面对中秋的圆月,苏轼就会联想到人生也是如此,无法时时刻刻保持完满。由此可见,宋人在中秋表达的情感,与现代人一样,现代人也会在中秋节这天与亲人相聚。宋代的中秋节被赋予“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寄语,这一天人们先用美食祭拜上天,贡品会被一家人分着吃,也有人会将祭祀用的月饼分发给穷人们,出嫁的女儿与夫君回到娘家,同家人共度佳节。不仅是亲人,人们也会通过中秋节来邀约友人,节日的当晚所有美食准备齐全,聚会时还会有歌舞相伴,在这样的气氛下,文人雅士自会忍不住通过诗词来抒发情感。

(三)中秋节俗文化

1.赏月习俗

中秋节经过了历朝历代的传承,如今俨然成为人们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中秋赏月的习俗是逐渐演变形成的,最初人们是在这一天祭祀,随后发展为拜月,所以中秋节的赏月与古人崇拜自然、开展祭祀活动关系密切。一开始中秋节叫“祭月节”,而且并不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随着节日流传范围的日益广泛,人们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中秋这一天,人们因为庆祝丰收而赏月。后来到了唐朝,人们将赏月当作一种雅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此,并逐渐发展为一种节俗文化。宋朝时赏月成为民间最普遍的习俗。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描绘了赏月,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写出了文人雅士们喜欢在中秋节这天“与月对饮”;“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即便亲人和朋友没有团聚,大家却也可以共同欣赏同一轮明月;“丙辰中秋,欢饮达旦”,苏轼一个人孤独地赏月,心中因为郁郁不得志而感慨万千,因此他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团圆习俗

从古至今,社会都是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主。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人们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安土重迁”的理念,大多数人都十分看中家人之间的团圆,所以很多节日会将“团圆”当作是重要的习俗,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如此。中秋月圆与人们向往合家团圆的习俗正好吻合,游子在外无法与家人团聚,他们对故乡饱含思念之情,因此古人会在诗词当中以“月”来表达与家人团聚的渴望,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等。可见,“月”这一意象蕴含着人们对亲人及故乡的思念。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理念的认可,“月”便成为人们表达思乡、思亲之情的最佳载体。

综上所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包含其浪漫主义色彩及天马行空的独特想象。词人在历经坎坷、无法与亲人团聚之时仍可抒怀感悟,并对人们寄予美好祝福,足以见其豪放洒脱的人格魅力。同时,词人也侧面描写出宋朝时期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中的情景,并以“把酒问青天”为切入点,巧妙地展示了宋人的饮酒文化。词中既体现了苏轼个人的命运感受,又让人们了解到中秋节带给宋人的特殊情感,以及这个节日背后所蕴含的烟火气息,使整首词的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

猜你喜欢

宋人赏月团圆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中秋赏月邀请会
中秋赏月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团圆中秋
中秋一起来赏月
宋人的秘方
别样的中秋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