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氏家风及其生活环境是成就苏轼的重要底色

2024-01-02王志颖

青年文学家 2023年33期
关键词:苏洵苏辙眉山

王志颖

中国文化历史上,文人名士如天上繁星,苏轼称得上是其中璀璨夺目的星辰之一。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苏轼的文章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韩愈、柳宗元,以及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同时,其善于书法,是“宋四家”之一,也擅长文人画,尤擅绘墨竹、怪石、枯木等景观。可以说,苏轼是遍观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少见的全才,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只局限于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他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方面也有所贡献。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原序》中这样描述苏轼:“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是怎样的环境造就了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天真烂漫、善良温暖,充满人格魅力,闪耀着千古光芒的文化巨匠呢?本文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等方法,深入探究苏轼成长的眉山特有的环境氛围、苏家家风传承,以及苏轼的家庭生活与家庭教育三个方面,探析苏氏家风及其生活环境对苏轼的深远影响,揭示这些因素在铸就苏轼性格底色上的重要作用。

一、人杰地灵的四川眉山

四川眉山,東坡故里。这里“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寄黎眉州》),这里“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东湖》),正是如此钟灵毓秀之地,才哺育了苏家,孕育出了苏轼。

(一)印刷业发达,民间读书蔚然成风。

四川在当时便是文化中心,成都更是中国文化古都之一。百年前印刷术在此地发明,好学之风勃然兴起,而苏轼将蜀人“观奇书”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稼说送张琥》)的阅读为他培养出开阔的胸襟,为他之后成为全才巨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因为较高的文化素养,这儿的居民都极有自由平等的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苏轼,从来不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不会视百姓为草芥,在他为时不久的政治生涯中他始终把民生安乐放在首位。

(二)佛道兴盛,儒、释、道实现融合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描写苏轼的故乡眉州:“在千年万古为阴云封闭的峨眉山的阴影中,在乐山以北大约四十英里之外,便是眉州的眉山城。”如果说眉山灵秀的山水培养了苏轼诗人的气质,那么古时四川浓郁的宗教氛围则在小时候的苏轼心中埋下了种子。蜀地的宗教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最著名的宗教是道教和佛教。四川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道教第五洞天”。同样,佛教在蜀地同样盛行,佛学界甚至有“言禅者不可不知蜀”的说法。离眉山不远处便是被誉为四大佛教名山的峨眉山,以及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其实,早期苏轼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是不信佛道的,甚至他在《中和胜相院记》中写道:“佛之道难成,言之使人悲酸愁苦。”但“乌台诗案”的死里逃生,被贬黄州的辗转波折,人生的大起大落让苏轼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他从佛经中寻求超脱和释然,从道家教义里找寻逍遥和心安,最终宠辱不惊、圆融通达。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儒、释、道一次次的交锋,最后在苏轼流芳百世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融合。

二、眉山苏氏家风及其对苏轼的影响

(一)苏氏家族的历史渊源

到了宋代,苏家已定居眉山三百多年,是眉州的三大家族之一。从财产上看,苏家在当时只能算是中产阶层,但苏家整个家族淳朴善良、孝亲睦邻,特别是苏轼曾祖父苏杲这一支血脉更是乐善好施、重法明理,苏家也跻身世家一流,受人尊敬,也为其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家风传承。

1.轻财好义、乐善好施的曾祖父苏杲

苏轼最有名的先祖要数曾官至宰相的苏味道,但眉山苏家的家风传承要从苏轼的曾祖父苏杲说起。据苏轼祖父苏序讲,苏杲是其兄弟五人中最好善的,他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对朋友守信,乡里人都爱戴、敬仰他。苏杲不仅人品好,还很善于理财,使得家境殷实,但他绝不是为钱财所累的人。终其一生,家中只有不到二顷的田产,住的房子也破旧不堪,他却仍把大量财产布施出去,他说:“多财而不施,吾恐他人谋我,然施而使人知之,人将以我为好名。”(苏洵《嘉佑集》)乐善好施却不愿人知,善于经营却身无所累的苏杲,给苏轼等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

苏杲一生中共有九个儿子,最后只有苏轼的爷爷苏序活了下来,但在苏杲临死的时候,却没有把他的孩子托付给他的兄弟。他的妻子问她原因,苏杲却说:“孩子如果有出息,即便不是我兄弟也会亲近他;如果他没出息,就是我的亲兄弟也会扔下他不管的。”苏杲的豁达和智慧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儿子苏序。

2.薄己厚人、君子之风的祖父

苏序是苏杲九个儿子中唯一幸存者,据苏洵在《族谱后录下篇》记载,少年时代的苏序旷达不羁,为人平易随和,虽不好读书,但气量甚伟。到了晚年,苏序开始作诗,写得虽然不算工整,但可从中看出他心胸开阔,表里如一。在为人处世上,苏序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族人有事他尽心尽力筹谋,与人交往,不分贵贱皆能平等往来。

在盗贼围城之时,苏序仍依照丧礼,为父亲举办丧事;在灾荒之年,他开仓放粮、卖田济贫,救济穷人于困厄;在平时走乡串户时,苏序从不骑马,以示对年长步行之人的尊重……对上不谄媚,对下不孤傲,待人以诚,一视同仁,从这些方面看,苏序做得比他的父亲更好。

在教育上,苏序曾言:“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他支持大儿子苏澹和二儿子苏涣的求学之路,教出的苏涣是眉山苏氏家族中弃农从政的第一人。在此对比下,苏序对少时不爱读书的幼子苏洵给予充分的成长空间,这样的平等意识使其对孩子十分信任。

苏序爱喝酒,常与乡野之人高歌狂饮;喜骑驴,会把儿子中考的喜报官服与牛肉一起装在布袋里;他好打抱不平,敢作诗讽刺官吏暴行。“逍遥此身君子意,一壶温酒向长空”,用来形容苏序再合适不过了。正是有苏序这样的祖父,才会培养出“无一事不快乐”的苏轼吧。

(二)眉山苏氏家风对苏轼的熏陶

苏轼曾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是刻在苏轼骨子里的平等和善良,也是从苏杲、苏序、苏洵等人身上代代相传而来的高贵品质。在杭州,他建安乐坊免费为百姓看病;在密州,他早晚奔波治理蝗灾;谪居黄州时,他变卖家产捐钱成立育儿会……这是为国为民、济世济人的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达观自我、文才盖世的苏轼。

苏洵在《族谱后录下篇》记其世系,叙其高祖苏釿“以侠气闻于乡闾”;祖父苏杲以孝友著于乡里;父苏序,乐善好施,气量宽宏,自奉甚俭,淡泊无争。苏家之风,累世而成,不是挂在楹联或牌匾上的堂皇之词,也不是篆刻在历史中的言之凿凿,而是他们祖祖辈辈流淌的生生不息、以身作则的美好品质,如同一坛醇厚而清澈的美酒,浸润而形成苏轼性格的底色。

纪伯伦说过:“有些人快乐地施予,这快乐就是他们的回报。有些人痛苦地施予,这痛苦便是他们的洗礼。”(《先知》)苏氏一门祖祖辈辈保持温良的品性,快快乐乐地施予,不论是丰年或是荒灾。施予百姓的不限于粮食钱财,当然也包括他们熔铸在血液里的平等善良和温暖赤诚,这些给予不是基于现实的某种精致打算、考量和权衡利弊。或许,他们不认为要对给予冠以某种缘由,只是发自内心认为应该这么做,做了会开心。他们温情地将美好给予出去,必然也收获到美好,融入品性里,成为生生不息的河流潺潺地滋养着他们的性情和生命旅程。

三、苏轼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围

(一)堪称完美的家庭教育

1.大器晚成、位卑忧国的父亲苏洵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三字经》的这段话,说的就是苏轼之父苏洵(自号老泉)年近而立才开始发奋读书的故事。苏轼出生在苏洵二十八岁那年,身教是最好的家教,苏洵自己发奋读书,还亲自指导儿子学史写文,探讨国事。到了晚年,苏轼还回忆起了自己幼年随父亲读书的情景,正是因为受父亲的影响,自小博览群书,幼学之年就“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洵一生未中进士,年过半百才入仕当了个小官,但他心怀天下,论家国时弊,以策论辅佐朝政,为之后苏轼和苏辙的为官之道做了典范。

苏洵擅长散文,特别是议论文,往往直接针对北宋社会的现实而作,具有荀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辩之风,观点明确,剖析深刻,语言犀利,结构严谨,妙喻连篇,他的文风也直接影响着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苏洵不仅把两个儿子培养成当世的杰出人物,自己又能与之并肩而立,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共列“唐宋八大家”,留下千古佳话。

2.愿为“范滂之母”的母亲程氏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青史留名的女性寥寥无几,程氏却留下了声名。她是苏洵之妻,苏轼、苏辙之母,但她更是程夫人,她的身上有着中国古代女子最坚韧、最温柔的力量。

程夫人出身名门,是眉山巨富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自幼熟读诗书,性格贤淑,十八岁嫁给家世不显的苏洵,是真正的低嫁。苏家家贫,苏洵年轻时浪荡不羁,是程夫人操持劳累、安贫守道,撑起了苏家门楣。苏洵二十七岁前,程氏理解他、关心他,为了他的名声从未求助过娘家;苏洵发奋学习后,程氏更是全力支持,变卖家产经营丝绸生意,一肩挑起养家重担。正如司马光为她写的墓志铭所言:“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底于光大。”(《苏主簿夫人墓志铭》)这个伟大的女人,是她的无私付出,成就了“三苏”之名。

程夫人不仅勉励丈夫上进,对苏氏兄弟也精心抚育,谆谆教诲,鼓励他们“奋厉有当世志”,“立乎大志,不辱苏门,也不悔于国家”。程夫人给苏轼兄弟讲《范滂传》时,苏轼对范滂舍生取义、范母含悲忍痛支持儿子,感到十分震撼,便向母亲问道:“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夫人则回道:“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这十二个字,成就了苏轼的一生,是苏轼之后为官从政的底气,让他能面对权贵宁折不屈,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立场,辗转多地始终能够以民为天。

此外,程夫人还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进行人格上的熏陶,比较有名的故事还有“不发旧藏”“不残鸟雀”等,在一言一行中,成就苏家之门风。古人说:“厚德载物。”程夫人这一生,如大地,如泥土,用最柔性的力量,承托着自己的丈夫,承托着自己的儿子。没有一程,何来三苏!

(二)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

1.手足相亲的弟弟

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比苏轼小三岁,兄弟俩相知相勉的一生,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传世佳话。苏轼宦海沉浮漂泊半生,常常是一副乐观豁达的样子,却只在弟弟苏辙面前难掩脆弱,即使分离,也书信不断诗文相和。苏轼有名句:“嗟余(一作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送李公择》)苏辙则说:“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他们从小一起成长、一起读书应试,相互陪伴,在风云变幻的官场风雨同舟、相互扶持。当苏轼身陷“烏台诗案”时,苏辙上书皇帝愿以他的官职为兄赎罪;兄弟分离时,苏轼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将思念寄于明月。苏轼与苏辙既为兄弟,更是知己,两人一生相伴、诗文酬唱、患难与共,真正是“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2.恩爱相伴的伴侣

苏轼的发妻王弗聪慧谦谨、知书达理,十六岁嫁给苏轼。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甚至能在苏轼偶有遗忘时从旁提醒。苏轼性格耿直,每有访客时,王弗就站在屏风后面倾听谈话,事后告诉苏轼她的总结和看法。夫妻两人唤鱼联姻,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可惜,王弗在二十七岁时因病去世。苏轼悲痛万分,十年后还写下千古第一悼亡词,情真意切,字字带泪。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性格温顺,勤俭持家,知足惜福。在苏轼被贬多地颠沛流离时,王闰之一路相伴,无怨无悔,对前妻的孩子也如同己出,与苏轼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二十五年。可惜,年仅四十六岁时,王闰之便与世长辞。这让苏轼再一次肝肠寸断,为她祭文中写下“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苏轼还有一位红颜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因家境清寒,沦落为西湖歌女。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被苏轼喜爱,十二岁时被苏轼收为侍女,十八岁被纳为妾室。“乌台诗案”后,苏轼被一路贬谪,王朝云却始终相伴、不离不弃,照顾苏轼二十二年,三十四岁时在惠州染上时疫,早早逝去。

苏轼半生坎坷,宦海浮沉,或栖于繁华,或置身荒蛮。幸运的是,他始终有三位佳人同甘共苦、不离不弃。她们虽然没能和苏轼相伴终老,却把世间最纯粹的真挚情感留给了苏轼。这些全然、饱满、无条件的爱意和情感如同生生不息的河流,浸润着这位千古风流人物的灵魂底色,在他人生的至暗时刻,振奋其干涸低迷的情绪;在他意气风发之时,又成为其一往无前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源泉。

(三)家庭环境对苏轼的塑造

父亲苏洵和母亲程氏的悉心引导、言传身教,弟弟苏辙的并肩而行、心意相通,三任妻妾的情真意切、生死不渝,可以说苏轼生活在全然爱意之中。所以,他内心富足,没有匮乏感,自然能把善良和温暖给予出去。美好的家庭塑造了他的温暖善良、大义凛然,他超脱、豁达,因为他的背后有人替他挡去了尘世的种种琐屑和现世的种种世俗。所以,尽管后半生苏轼仕途不顺,不断漂泊,但依然能“此心安处是吾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道:“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而苏轼,其丰富的人生经历既有客观诗人阅世之深,在家风浸润和家人支持下,又保持着主观诗人的性情之真。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每个中国人都能在不同的境遇中与他相遇,并且感受到他的真诚坦荡,折服于他的善良温暖。

闪耀着巨大人格光辉的千古风流人物和全才式的文化巨匠苏轼,定然不会仅凭个人禀赋就浑然天成。通过探析四川眉山的人文风景、苏氏家族的家风传承及其父母家人的爱与给予这些因素如何铸就了苏轼的人格底色,继而成为成就其行云流水、登峰造极的艺术底色的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我们更加了解了饱满且立体的苏轼。最后,纵向千年,横向萬里,蜀地风骨、苏氏家风和家庭情谊,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超越时空,潺潺延绵,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究和传承。

猜你喜欢

苏洵苏辙眉山
苏辙文学成就综合研究成果概论
眉山麦克在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眉山印象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苏洵发愤读书
苏洵焚稿
苏轼眉山足迹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