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 与清代学术渊源探究

2024-01-02杨泽华宋磊

青年文学家 2023年33期
关键词:贾府曹雪芹命名

杨泽华 宋磊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的一篇章回体小说,成书于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1736—1765)。小说一共分为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作者不详,由程伟元、高鹗整理而得。《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名著,是公认的社会百科全书,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婚姻爱情为主线,描绘了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示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红楼梦》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价值可与西方莎士比亚文学相媲美。《红楼梦》开篇讲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繁荣兴盛,可最终落得个被抄家的下场。这些故事源自曹雪芹的亲身经历,他早年因荣华富贵的家世而未习得一技之长,依靠祖宗挣得的家业度日,长大后身无所长,这些经历令他思如泉涌,写得这部小说。《红楼梦》人物关系之复杂、情节之深刻、内涵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以其深刻的思想底蕴和艺术成就引发了学术界对其专门的研究,后人也称之为“红学”。

一、《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阐释

对于一部小说而言,人物命名与人物形象塑造是比较重要的环节。《红楼梦》之所以被人认为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部奇书,是因为其精妙的人物命名,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人物命名的分析,不同研究者选取了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通过对贾府五代男性人物的命名,尝试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在《红楼梦》中,人物命名不仅是代号,还与清代的文化政策、地域影响、家庭因素等有关。另外,小说中的人物命名独特、描写细腻,既取材于诗、词、歌、赋,也有服饰、名物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类为了区分不同的个体给每个人赋予特定的名称,这就是姓名的由来,后来经过演化还诞生了“字”“别号”。

《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四百八十多个,由于《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宁国府与荣国府展开的,所以此处对人物命名的分析也主要选取贾府的五代男性。

宁国公贾演和荣国公贾源是贾家荣华富贵的缔造者,其早年随太祖出兵打天下而得封公爵。“演”和“源”都以“氵”作偏旁,即我們常说的“三点水”,为何取“水”字而不以其他字作偏旁呢?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水”常常比喻一个人的德行。古代道家思想也说,水自然向下而流,与世不争,说明“水”的处世之道很高。此外,中国古人还格外重视水的“精气”,还认为水与“珠玉”有关。《国语》中就提到:“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以“氵”作偏旁,一则说明宁国公、荣国公是贾府富贵的源头,二则是说宁国公、荣国公的品行之高,在众人中很出众。

贾府第二代男性以“代”字为范字,贾演的儿子贾代化,贾源的儿子贾代善,这里使用“代”字有更替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贾演与贾源取得一些功名后就产生的爵位承袭的问题,因此贾代化和贾代善作为嫡长子就拥有了继承爵位的身份。宁国府、荣国府在贾代化和贾代善的手里依然拥有着繁荣的一面,虽不比第一代时的光景,但也拥有比较无忧的生活,并且后代都能享受到祖上创下的基业。关于贾家的第二代,小说也未用大量的文字描写,所以这里理解为替代、更替的意思较为恰当,后代人的人物命名还得从后代人说起。

贾府第三代以“攵”作偏旁,即我们常说的“反文旁”,宁国府的贾敷、贾敬,荣国府的贾赦、贾政,他们的名都以“攵”作偏旁。在中国古代“敷”就是治理的意思,《说文解字》《尚书》都将“敷”定义为治理,这里可以看出贾代化将长子取名为“敷”,是期望他能够治理好贾家,甚至承担好治理国家的重任。贾代化的次子是贾敬,“敬”在中国古代是恭肃的意思,也有不懒惰的意思,贾代化为次子取名贾敬,意思是期望他敬而恭肃,不懒惰。荣国公贾代善的长子是贾赦,“赦”与“舍”同音,有放过、赦罪的意思,按这样的理解贾赦的名字有保释的意思。贾代善的次子是贾政,“政”与“正”同义,《红楼梦》中对贾政的描写积极,这与贾政的为人有很大的关系,他爱读书、谦恭厚道、礼贤下士,这些形象也说明贾政是正面角色。

贾府第四代男性主要以“玉”字为范字,“玉”在中国古代属于稀奇物,常人可能连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玉”也有完美、美好的寓意,正是因为“玉”有这些特征,所以古人把皇帝品的佳酿称之为“玉液”,把皇帝吃的东西称之为“玉食”。所以,贾家给自己后辈起名时也用到了“玉”。贾敬的儿子贾珍,“珍”有珍惜、珍贵、珍重的意思,贾敬也特别爱惜这个儿子,处处维护这个儿子。贾赦的儿子贾琏,在古代人们把祭祀时盛放黍稷的容器称之为“琏”,而祭祀是中国古代最严谨的礼法,不难看出“琏”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之高。贾政的长子是贾珠,次子是贾宝玉,“珠”有宝珠的意思,而“宝玉”并不是他真正的名字,这里使用“宝玉”是长辈们的寄语,期望他能够散发荣光,有无限可能。

贾府第五代男性以“艹”作偏旁,即我们常说的“草字头”,名中带“艹”的男性是贾珍的儿子贾蓉,贾珠的儿子贾兰(“兰”的繁体字带“艹”)。“蓉”在中国古代一般指芙蓉,而贾蓉的取名原因也与芙蓉有关。在古代,芙蓉寓意着美好的品格,也寓意美好的事物。与芙蓉有关的诗句也很多,如“香草美人”就是对芙蓉神话了的赞美,再如赞美一个人时说她有芙蓉属性。《红楼梦》里对芙蓉持肯定的态度,长辈们期望贾蓉能够有高贵的品质,期望他能够做一个清正的人。贾珠的儿子是贾兰,“兰”在古代是香草的一种,表示的是吉祥、美好,因为这一属性兰草被认定为高贵的植物。贾兰在《红楼梦》里的存在感并不强,第二十二回写到猜灯谜时贾政未通知他,第八十回写到贾兰在家族中有一些边缘化现象,最后根据李纨的判词得知贾兰中了举人,光复了贾家。

二、《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与其创作背景

《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有四百八十多个,除了上述列出的贾家的主要人物外,还有史家、王家、薛家三大家族,此外还有与四大家族交好的社会名门,以及丫鬟、仆人等,都囊括在了小说的人物命名范围内。除了上述谈及的人物命名的方法外,还有谐音、生肖、拆字等方法,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甄士隐,便是“真事隐去”的谐音,被薛蟠打死的冯渊便是“逢冤”的谐音。秦可卿死后,送殡的人中有贾府的六家世交,牛清、柳彪、陈翼、马魁、侯晓明、石守业等,此皆与生肖中的牛、虎、蛇、马、猴、狗相对应。王熙凤的判词里有“凡鸟偏从末世来”一句,此处“凡鸟”就可以拆解为“凤”来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的学问大到不行,如此巧妙的命名也引来许多学者的关注,人物命名暗示了隐晦的人物关系,寄托了作者的情感,也助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红楼梦》之所以经典,与其人物命名有很大的关联,当然小说中人物命名也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曹雪芹出生在康熙年间一个朝廷功臣家里,其祖父曹寅十六岁就入朝为官,曹寅为人风雅,喜交文人雅士。曹雪芹深受祖上文化素养与文化氛围的熏陶,他的处世之道、主张与祖辈十分相似。《红楼梦》问世后第一时间得到圈内好友的认可,更有人支持小说中的思想,可见其内容与当时士人阶层是比较契合的。曹雪芹把他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家庭文化都写在了小说里,由此才被后人沉溺和解读。对于一部小说来说,人物塑造是核心因素,人物命名又是核心中的核心。《红楼梦》对人物命名的独到见解是后人难以企及及的,我们要研究小说的人物命名首先要对小说中的人物名称进行梳理,其次再将人物名称与历史文化、清朝政策、作者经历等因素相联系,找到人物命名的原因。

三、《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对清代学术的吸纳

《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并不是空穴来风,尤其是本文所提及的贾府男性命名更是有其文化渊源与历史渊源,所以探究《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的原因需要与当时的朝代、君王、文化背景、社会思想等因素综合起来分析,以此才能发现《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的技巧。从贾府五代男性命名中可知,贾府第一代男性以“氵”作偏旁,宁、荣二公是贾府的发源辈,有渊源的寓意,也有期望子孙后代源远流长的寓意。贾府第二代男性以“代”字为范字,有替代、承上启下的寓意。贾府第三代男性以“攵”作偏旁,有治理的意思。贾府第四代男性以“玉”字为范字,有珍贵、珍重的意思。贾府第五代男性以“艹”作偏旁,有赏玩的意思。曹雪芹在写这篇小说时也有略提人物命名的原因。后来,学者们从多个角度进行《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的探索,有的从中国古代思想角度,有的从古代君王治世思想入手,他们的观点也都为人物命名增添了参考依据。

首先,从清代学术思想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的原因。清代学者比较重视中国古代的儒、法、道家思想,比如《红楼梦》中的贾敬就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对外不理国事,对内不管家事,居住在道观,每日烧香念佛,想通过此种方法延长自己的寿命。道家思想始于先秦,道家思想主张“道”是万物的本源,并且“道”还可以衍生出万物,所以在政治上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他们认为事物的本性是好的,不需要过多的干涉,事物的自身会帮助他们自由向前。由此可以看出,《红楼梦》吸纳了中国沿袭几千年的道家思想,由于宁、荣二公是朝廷的重臣,有过征战沙场的经历,也有部分治国思想,因此在给后代起名时沿用了古人的治国思想,期望自己的后代在治理国家上也有所建树。

其次,从清代文化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的原因。明朝灭亡的一部分原因是农民起义,清朝建立后统治者力图通过文化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朝的部分朝臣要求以“经学”来训诫弟子。顺治时期,朝廷重启科举考试制度,在各省、州、府书院办学,这些措施都体现了统治者对文化、人才发展的重视。康熙时期,清朝的文化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康熙帝常以天下学术作为问题提问朝臣如何倡明正学,如何敦励实学等,他有时会为书籍编撰序言,还刊印了《尚书讲义》等书籍。在清代文化政策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红楼梦》中许多人物的取名也与繁荣、包容的文化环境有关,小说中不仅贾府的子孙后代取名来自各类书籍,而且丫鬟、仆人的取名也与部分书籍有关,这也正好映衬了读书能够使家族振兴,读书能够为家族谋得好出路的文人思想。

最后,从清朝部分地域、社会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的原因。在清朝统治者统治期间,地方上也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文化大家,他们的作品被人们广为流传,得到了贾府的欣赏后便作为贾府为子孙后代取名的参考依据。康熙二十九年(1690),曹寅担任苏州的织造,他看到苏州的经济十分富庶,也听说许多文人都在苏州生活过。他来到苏州的藏书阁后,被当时气势宏伟、文学昌盛的藏书景观所感染,于是下令建造一些青砖瓦舍来发展当地的文化,聚集文人雅士。在曹寅回京的过程中,他沿途传播苏州地区的文化典籍,沿着京杭大运河一直传播到了京城。回京后,他收藏的很多书籍被统治者认可,统治者还让他担任书籍的保存工作,以此振兴当时的文教和学术。

《红楼梦》历来都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学者对它的评价更是包含了这部小说的方方面面。《红楼梦》传承至今,一直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因为没有任何一部小说能够像《红楼梦》那样描写人物之深刻、细腻、全面。本文以《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为视角,对小说中人物命名的原因和动机进行了探析,让读者感受当时的文化思想和曹雪芹的写作之道。曹雪芹在人物命名上也是下了大功夫的,其人物命名与文化的联系影响了后人治学的态度。《红楼梦》对清代学术的吸纳影响了当时社会中的读书人,也促进了学术的交流,使得整部小说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底蕴。总体来说,《红楼梦》高度崇尚“四书”思想,与当时清朝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分不开的。苏州地区的文化思想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曹雪芹的创作。于是,曹雪芹将清代文化学术思想融入小说中,为人物命名的原因提供了合理性解释,使得这部史诗级著作更加贴近现实。同时,曹雪芹在人物命名的基础上为读者勾勒出许多精彩的故事,使得读者更加着迷于《红楼梦》的情节与内涵。

筆者以人物命名入手,意在揭示这部小说的艺术价值,让读者在阅读这部著作之前先理解小说中的人物,以便顺利进入阅读佳境。

猜你喜欢

贾府曹雪芹命名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曹雪芹》:如同断臂维纳斯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