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的科举世家

2024-01-02陶易

华夏文化 2023年3期
关键词:登科进士父子

陶易

清末民初的朱彭寿在《旧典备征》卷四中记载了清代的“科名佳话”,列举了祖孙鼎甲、父子鼎甲、兄弟鼎甲、五子登科、七子登科等众多的科举世家资料,展示了有清一代的科举盛况。其实早在中国科举史草创的唐代,就已经涌现出很多类似的科举世家,文献中不乏记载。笔者在编著《唐代进士录》的同时,也曾留意过此类资料,做过一些抄录。现将这些资料略加梳理,草撰成文,以飨读者。

一、科举世家

凤阁王家。《旧唐书·王徽传》云:“王徽字昭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人。曾祖择从兄易从,天后朝登进士第。从弟明从(《登科记考》作“朋从”是)、言从,睿宗朝并以进士擢第。昆仲四人,开元中三至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故号‘凤阁王家。其后,易从子定、定子逢,逢弟仲周,定兄密,密子行古,行古子收,收子超,皆以进士登第。王氏自易从以降,至大中朝(唐宣宗),登进士科者一十八人,登台省(朝官),历牧守(地方官)、宾佐(藩镇幕职)者三十余人。”从这段记载看,“凤阁王家”是唐代较早出现的科举仕宦世家,而且一直延续到晚唐,历时160余年长盛不衰。王择从是武则天长安三年(703)的进士,后又登贤良方正制科。王徽的祖父王察是肃宗至德二年(757)进士,王徽本人是宣宗大中十一年(857)进士。祖孙中进士相隔整整一百年。

范阳卢氏。《唐语林·企羡门》记载,卢氏自兴元二年(785)鲍防知贡举,至乾符二年(875)崔沆知贡举,九十年中,登进士第者一百一十六人,其他科目尚未计算在内。范阳卢氏自东汉以来就是世家大族,唐代也涌现出众多的名流显宦。

杨於陵祖孙。《旧唐书·杨嗣复传》记载,杨於陵年十九登进士第(代宗大历六年进士),二十再登博学宏词科。其子杨嗣复二十岁进士擢第(德宗贞元十八年),二十一岁又登博学宏词科。杨嗣复有五子:损、授、技、拭、撝,除长子杨损以荫授官外,其余四人皆登进士第。杨授是宣宗大中九年(855)进士,在兄弟中最知名,杨授之子杨煚(音炯)也是进士及第。又据《杨於陵传》记载:“大中后,杨氏诸子登进士第者十人,嗣复子授、技、拭、撝,绍复子擢、拯、据、揆,师复子拙、振等。”自杨於陵以下祖、父、子、孙四代共13人进士及第。

靖恭杨家。《旧唐书·杨虞卿传》记载,杨虞卿是虢州弘农人,元和五年(810)进士擢第,又应博学宏词科。“子知进、知退(开成五年)、堪,弟汉公,皆登进士第。”杨汉公宪宗元和八年(813)擢进士第,其子杨笵、杨筹皆登进士第。杨虞卿从兄杨汝士是白居易的妻兄,元和四年(809)进士擢第,又登博学宏词科,官至剑南东川节度使。其子杨知温(开成四年)、知远、知权,皆登进士第。杨汝士及其子弟连登科第,历官多至正卿、节度使,所居长安靖恭里并列门戟(唐代三品以上高官门前摆列的仪仗),因此称为“靖恭杨家”。

修行杨家。据《北梦琐言》卷12和《唐诗纪事》卷47记载,晚唐宰相杨收的祖籍也是虢州弘农,其祖父曾任江州(今江西九江)都押衙,其父杨遗直任兰溪主簿,寓居苏州,生四子,分别取名发、假、收、严(寓意为春、夏、秋、冬),兄弟四人皆登进士第。诸孙辈以五行取名,杨发的儿子杨柷、杨乘,杨假的儿子杨照,杨收的儿子杨钜(僖宗广明元年进士)、杨鏻(昭宗乾宁三年进士)、杨鑑,杨严的儿子杨注(僖宗中和二年进士)、杨涉(僖宗乾符二年进士)、杨浻,十余人“皆以文学登第,时号修行杨家,与靖恭诸杨,比于华盛。”

河南刘氏。南唐刘崇远曰:“刘符字端期,蔡州刺史,八子皆登进士第。(刘)珪,洪洞县令。瑰、玕皆同母弟。又异母弟崇龟、崇彝、崇望、崇鲁、崇谟,而崇望相昭宗,尚书左仆射、同平章,赠司空。其兄弟名皆连崇字,崇远乃其同祖兄弟,故亦以崇为名。《北梦琐言》卷11说:“刘崇望弟兄五人,内四人皆登进士第,仕至将相丞郎。”

河南冯氏。《唐语林·企羡门》记载:“冯河南宿之三子陶、宽、图兄弟,连年进士及第,连年登宏词科,一时之盛无比。太和初,冯氏进士十人,宿家兄弟叔侄亦八人焉。”《新唐书·冯宿传》也说:“宿,贞元中与弟定、从弟审、宽并擢进士第。”冯宿之弟冯定字介夫,与冯宿齐名,人称“二冯”,中进士高等。冯宿登德宗贞元八年“龙虎榜”,兼工诗文,与韩愈是同年好友。

圣裔孔家。山东曲阜是孔子后裔聚居之地,在唐代也出了不少进士。据《旧唐书·孔纬传》,祖父孔癸是建中元年(780)进士,官至穆宗朝礼部尚书。叔父孔温业是长庆元年(821)进士,文宗朝任宣歙观察使。孔纬本人是大中十三年(859)状元,僖宗、昭宗朝宰相。他还有几个弟弟和堂弟也都考中了进士,四代之中总共出了12名进士。

二、一门状元

父子状元。唐代的父子状元共有三对。一是赵蒙、赵昌翰父子。《唐语林》卷4说赵蒙是状元,周腊生《唐代状元谱》考赵蒙为宣宗大中九年(855)状元。其子赵昌翰登光启三年(887)进士第,黄震云《〈登科記考〉甄补》考赵昌翰为本年状元。父子中状元先后相隔32年。二是归仁绍父子三人。归仁绍是苏州人,登咸通十年(869)状元,其二子归佾、归係皆是唐末状元。归佾是光化四年(901)状元,归係是天佑二年(905)状元。一门父子三状元,实为科举史所罕见。三是归仁泽、归黯父子。徐松《登科记考》卷24景福元年条云:“归仁泽,乾符元年(874)状元及第。子黯,大顺三年(892)状元及第。”归仁泽是归仁绍之弟,唐代的苏州归氏一门父子兄弟,在三十余年内出了五个状元,堪称中国科举史之最。

叔侄状元。唐代叔侄状元有一对:常无名、常衮。《登科记考》载景云三年(713)状元是常无名,至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其侄常衮又中状元,相隔已有42年。常衮《叔父礼部员外郎墓志铭》云:“讳无名,河内温人。既冠,进士擢第,其年拔萃登科。”按景云三年即玄宗开元元年,这对叔侄一头一尾见证了整个玄宗时代,也经历了李唐王朝的由盛转衰。

兄弟状元。唐代的兄弟状元共有8对。

杨凭、杨凝兄弟。杨凭即柳宗元的岳父,代宗大历九年(774)礼部试上都第一(即状元)。四年之后的大历十三年,其弟杨凝又中状元。这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对兄弟状元。杨凝还有个孪生兄弟杨凌,兄弟俩出生一个月就成了孤儿,杨凌大历十一年登进士第。

尹枢、尹极兄弟。尹枢是蜀地阆州(今四川阆中市)人,德宗贞元七年(791)状元。《唐摭言》卷八记载了尹枢自放状头的有趣而又近乎荒唐的科场奇闻,中状元时他已年逾古稀了。时隔22年,其弟尹极又中宪宗元和八年(813)状元。按尹枢中第时的年龄推算,兄弟俩或许是同父异母,而且尹极中状元时也应该老大不小了。因为都是高龄中第,登科时已超过了古人的法定退休年龄,估计弟兄俩也没做过什么官,史书无传。

于珪、于瑰兄弟。《旧唐书·于敖传》云:“四子:球、珪、瑰、琮,皆登进士第。”原籍河南洛阳,寓居四川绵阳。于珪是宣宗大中三年(849)的状元,其三弟于瑰是大中七年的状元,先后相隔仅四年。其四弟于琮是大中十二年(858)进士,后招为驸马,当了宰相。于瑰历任兵部、吏部员外郎,咸通中出任湖南观察使。明代状元杨慎《升庵诗话》卷5中说:“蜀士在唐居首选者九人”,其中有尹枢、尹极兄弟,还有一位叫于環,当即于瑰(繁体作瓌),因形近而致讹。

孔纬、孔纁、孔缄三兄弟。曲阜孔纬是圣人后裔,他考中大中十三年(859)状元,从弟孔纁是咸通十四年(873)状元,胞弟孔缄又高中乾符三年(876)状元。兄弟三人十七年间先后科场夺魁,实为科举盛事,不知其中有无照顾圣裔的因素。

崔昭纬、崔昭矩兄弟。崔昭纬是僖宗中和三年(883)状元,其弟崔昭矩是昭宗大顺二年(891)状元。据《唐摭言》卷11记载,崔昭纬中状元是在僖宗避难成都时,七年以后即拜为宰相。在他擢升宰相的前一天,其弟崔昭矩高中状元。

杨赞禹、杨赞图兄弟。杨赞禹出身于“靖恭杨家”,祖父杨於卿、父亲杨知退,皆登进士第。杨赞禹大顺元年(890)状元及第,历任左拾遗、左司郎中、集贤殿学士。唐亡以后,入闽依王审之。其弟杨赞图是乾宁四年(897)状元,当时昭宗避难凤翔(今陕西宝鸡),乘舆途径华州(今陕西华县),中书舍人薛昭纬知贡举,在华州放榜。杨赞图历任翰林学士、司封员外郎兼知制诰。唐亡以后,随其兄入闽依王审之,官至尚书左丞。

另有归仁绍、归仁泽兄弟,以及归仁绍之子归佾、归係兄弟,已见上文父子状元部分。

猜你喜欢

登科进士父子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silicon-germanium heterojunction negative capacitance gate-all-around tunnel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based on a simulation study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制胜因素研究
Optical scheme to demonstrate state-independent quantum contextuality
四进士(上)
《进士or近视》
赵树理“折磨”年轻人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