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24-01-02赵瑞娥
赵瑞娥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苏州 215400)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患者表现为各种因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1]。研究显示,T2DM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年龄、肥胖及吸烟等因素有关[2]。该病的病理基础主要是胰岛素抵抗,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功能减退,最终导致体内血糖水平紊乱,若不及时给予有效干预,则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代谢障碍、感染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3]。临床对该病的早期治疗主要通过饮食控制、加强运动及使用口服降糖药物,但是随着病程延长,部分患者采用单纯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未能达标,还会出现明显多尿、多饮及体质量下降等糖代谢紊乱症状,因此,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临床使用较多的是预混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是将30%的速效门冬胰岛素与70%的中效门冬胰岛素混合而成的胰岛素制剂,可同时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具有方便、简单、易操作等优势,在T2DM患者中应用广泛[4]。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是首个由超长效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组合而成的双胰岛素制剂,注射后逐渐释放出胰岛素单体,降糖效果可持续24 h以上,且作用平稳,可以有效控制空腹血糖(FBG),能够为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5]。基于此,本研究观察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27~81岁,平均年龄(57.08±10.41)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32±2.03)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61.56±7.50)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病程(8.26±2.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6]中T2DM的诊断标准;②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规律服用降糖药物后HbA1c>7%。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并发症者;②处于妊娠、哺乳期者;③伴有精神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原有口服降糖药物除停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外,其余保留。对照组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33006,规格:100单位/mL,3 mL/支]治疗,皮下注射,在早餐和晚餐前各注射1次,0.5~1.0单位/(kg·d)。研究组患者采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227004,规格:3 mL∶300单位]治疗,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10单位/d,1~2次/d,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调整剂量,参照空腹、三餐后2 h、睡前、凌晨3:00的血糖水平,每隔3~5 d调整一次,每次胰岛素调整以1~3单位为宜。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多尿、多饮、多食、身体消瘦及全身疲劳等临床症状消失,血糖达到目标值[FP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10.0 mmol/L]或FPG及2 hPG相较于治疗前下降>80%;有效:上述临床症状明显改善,FPG及2 hPG相较于治疗前下降50%~80%;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未见改善,FPG及2 hPG相较于治疗前下降<50%[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于治疗前后采用血糖仪(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型号:SXT-1)检测FPG、2 hPG水平,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2 mL,以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伯乐实验有限公司,型号:VARIANT Ⅱ TURBO)经高压液相反相阳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HbA1c水平。③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发生低血糖(即刻血糖<3.9 mmol/L)的情况。症状表现为心悸、大汗、震颤及饥饿等,意识清楚、进食能较快纠正者为轻症低血糖;症状表现为昏迷、视物模糊、身体颤抖者为严重低血糖。低血糖总发生率=(轻症低血糖+严重低血糖)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整体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 hP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FPG、2 hP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
组别例数FPG(mmol/L)2 hPG(mmol/L)HbA1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257.69±1.565.42±1.06*11.32±1.637.36±1.13*11.32±1.196.36±0.58*对照组257.40±1.685.35±1.15*10.89±1.587.22±1.21*11.55±1.066.18±0.48*t值0.6320.2240.9470.4230.7221.195 P值0.5300.8240.3480.6740.4740.238
2.3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低血糖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T2DM是由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导致的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水平显著增高,严重者甚至出现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蛋白质代谢异常等,若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酮症酸中毒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9]。随着T2DM病情的进展,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表现为常规口服降糖药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指南中指出在一般降糖药物无法获得达标降糖效果(即HbA1c>7%)时可应用胰岛素治疗,有助于尽快实现降糖目标,改善临床疗效[10]。
在T2DM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因此补充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水平的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整体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疗效。德谷胰岛素能够模拟生理状态下基础胰岛素分泌状态,其半衰期可达25 h,能够长效平稳地发挥降糖作用,给药后在体内形成稳定的可溶性多六聚体储库,单体逐渐分离后被持续和缓慢地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且能够与脂肪酸、白蛋白等结合,发挥长效、平稳的降糖作用。门冬胰岛素具有起效快的优势,注射后以单体的形式迅速入血,能够快速降低餐后血糖[11]。70%的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属于中效胰岛素,起效相对慢,控制基础血糖的效果较好,门冬胰岛素30既可以控制餐后血糖,也可以控制基础血糖[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两组间FPG、2 hP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均能够帮助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含有70%德谷胰岛素和30%门冬胰岛素,分别为超长效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成分独立存在,给药后可独立发挥作用,两者预混可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效果稳定。门冬胰岛素30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广泛,也属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包含30%速效门冬胰岛素、70%中效精蛋白门冬胰岛素,能够叠加中效成分与餐时成分的综合效应,既能提供基础胰岛素,又能提供餐时胰岛素,对于血糖水平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13]。
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降糖效果,同时还要关注药物的低血糖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低血糖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风险较小。分析原因在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中含有70%的超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基础分泌机制,而且两种胰岛素作用明确分离,独立发挥作用,可减少低血糖风险[14]。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中的中效成分会在夜间产生明显胰岛素高峰,容易导致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且中效成分和餐时成分产生的效应叠加(肩效应),容易出现低血糖[15]。其他研究显示,与传统胰岛素相比,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显著降低夜间低血糖风险,与其具有平稳的降血糖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谱相关,在治疗中血糖变异性更低,因此夜间低血糖风险较小[16-17]。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发挥降糖效果时能够被机体循环系统持续缓慢吸收,通过脂肪酸侧链与白蛋白可逆性结合,从而发挥长效稳定的降糖作用,并且能够通过缓解或避免胰岛β细胞代偿性释放作用,从而改善胰岛功能[18]。但临床应用需注意剂量的把控,需要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根据血糖水平、体质量等指标设定剂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血糖监测有一定的局限,采用的是自我血糖监测(SMBG),未能对患者进行持续葡萄糖监测(CGM),因此对于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情况可能存在漏诊(可存在无症状性低血糖症),导致统计学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应严格对血糖水平进行连续性监测,以获得更加客观、精确的统计数据。
综上所述,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治疗中,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疗效相当,均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且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的低血糖风险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