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德育理念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2024-01-02

关键词:德育目标评价

沈 娟

(永靖中学,甘肃 临夏回族自治州 731699)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认识到“五育”并举的关键性,在基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做出系统化的教学构建。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德育的价值,并从学生的实际发展与教学综合设计入手进行系统分析。一般而言,德育的渗透要求教师开发既有的教学资源并做出拓展联系。基于此,教师要融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做出教学的系统设置。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有效写作教学的开展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为了构建高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教师要注重德育理念的合理渗透。笔者将围绕自身的教学实际,对基于德育理念渗透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价值

通过研究发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现阶段教师开展教学需要遵循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构成并对自身的教学设计做出系统化的调整和设计。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构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综合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与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因此思考会更为深入。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可以构建有效教学的流程,引领学生在参与写作的过程中进行德育素材的分析与思考,这对其品德觉悟的提升很有帮助。基于此,教师通过联系写作教学的调整,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

二、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调整写作设计,变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方向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在教学偏离主题时能重新规划教学流程。为了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做出教学目标的合理调整,在教学中实现合理的教学设置。

1.研究现有目标,拓展德育要求

为了在英语写作教学目标设计中融入德育要求,教师要对现有的德育目标做出分析,研究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向,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增添目标项目或替换掉有效性较低的目标项目。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调整后,教师做出拓展分析研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论证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例如,在“Earthquakes”这一单元的教学时,为了在写作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教师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做出写作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整,在其中渗透德育要求。教师先围绕现有的写作教学目标做出设计,研究对词汇数量、语言运用等的要求。在完成基本分析后,教师在本课的设计中融入德育主题,构建德育目标。教师在本单元的写作教学中渗透的德育目标是:“让学生在写作中展现地震的危害和地震救援中闪现的人性光辉,并让其进行实际感悟,思考为什么灾难中常常会闪现人性的光辉。”

2.融入分层理念,扩充层次要求

除德育的渗透外,教师还要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渗透分层理念,使英语写作教学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能力会与个人的综合情况产生关联,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渗透分层化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发展入手做出拓展分析,给出与学生发展程度相关联的设计。为了完成这一点,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做出定性与分层,而后将其体现到教学目标的设计中,给教学的开展提供引导。

例如,在进行实际英语写作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分层设计体现在高级词汇的融入和写作词汇数量的限制上。教师做出以下限制:对于发展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作文不少于50 词,并符合写作的主题要求;对于发展一般的学生,教师要求作文不少于80 词,在符合写作主题要求的基础上要给出对主题事件的思考,且能使用部分高级词汇;对于发展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将要求拓展到不少于100词,且在写作中要清晰简洁地描述事件及感悟,在高级词汇的应用上,则要求不少于2 个及以上高级词汇。这样的分层要求可以实现学生发展的分层化引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很有帮助。

(二)优化阅读展示,强化学生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内容,如果说写作是学生综合已有单词储备和知识量经过综合分析进行表达的过程,那么阅读就是学生从外界获取学习知识与内容的重要途径。为了优化写作教学,提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阅读,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储备的提升。为了在写作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教师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渗透德育资源。

1.重视阅读构建,推动知识积累

为了推动学生的阅读积累,教师围绕实际状况构建阅读的过程与环节。教师要做出整体的引领,为学生提供阅读读物,引导学生阅读,获取词汇和句子的用法。教师也要围绕学生课外阅读做出设置,借助读物推荐或活动构建的方式引领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例如,在进行“Music”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引领学生做出阅读。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对本单元进行学习外,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拓展介绍文本,让学生了解各国音乐的特点,并重点感悟中国音乐的风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提升知识积累,认识中国古典乐器,有利于学生文化自豪感的形成。

2.展示德育素材,引领学生感悟

德育素材的展示是帮助学生获得品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学生阅读设计与推动中,教师要关注德育素材的合理展示与构建,从学生感悟的引领与推动出发进行设置。教师要在课前围绕当前教学的主题内容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德育素材,并联系相关素材给出学生阅读的引领,让学生在德育素材的阅读中获得感悟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例如,在“Healthy eating”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借助德育素材的展现引领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帮助学生做出感悟。教师在完成课上基本知识的教学后,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母亲教育偏食的小孩的情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自己的母亲是否曾经因为自己偏食而煞费苦心,与此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母亲会教导我们不要偏食?”而后教师引出母爱的主题,让学生围绕“妈妈做的饭”这一主题进行感悟。

(三)创建德育主题,推动学生写作

德育主题的创建是推动学生写作的关键要素之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围绕德育的构建做出拓展研究,从学生写作动力的推动入手研究学生心理,进而设置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场景或思考问题,引领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推动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教师要围绕主题写作创建和写作要求两个方面进行设置。

1.创建主题写作,引导学生参与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中文叙事能力,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描绘世界。在进行英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先中文写作构思,再英语翻译写作的方式练习写作。在这一写作设计中,教师要更好地融入德育主题内容,让学生围绕一些与德育相关联的事件做出联系撰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把控写作的主题和角度,确保写作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写作中去。

例如,在“Body language”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为了推动学生的有效写作并发展其品德,教师联系本单元的主题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向给出主题写作任务,推动学生讨论与写作。教师围绕“Civilized use of body language”引领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开始前,教师给学生展现相关素材,为学生展示各国文化中不同身体语言的含义,并让学生从文明友爱的角度思考身体语言的使用。在学生完成分析后,教师再引领学生进行写作。

2.具现写作要求,推动学生发展

写作要求不同于写作教学目标,写作教学目标更多的是面向教师的教学引领,确保自己的教学设计能符合预期规划,写作要求则是面向学生提出的。这些要求会规范学生的写作方向,不跑题、不偏题,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并能有效综合资源写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新课标倡导的英文文本。为了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将写作的要求具现化,让学生从品德修养入手,对文本的写作主题和内容进行反复打磨。如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能潜移默化地得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例如,在“Computers”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综合互联网的两面性构建写作,让学生进行论证。教师给出的写作要求是“列举互联网的优缺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互联网优点大还是缺点大”等。在明确写作要求后,学生就可以进行有效写作,这对其发展有利。

(四)设计高效评价,引领学生反思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点明当前学生的发展现状,并从学生的现实发展出发给出合理的建议。在写作教学的设计中,为了确保德育的有效渗透和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发展,教师要关注评价的有效开展,并围绕学生的现实写作状况给出合理的评价。教师通过构建多样的评价形式,并融合德育的现实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基于此给出合理的建议。

1.拓展评价形式,落实多元评价

评价形式的拓展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构建的评价呈现单一化的特点,师评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当前,新课标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基于此,教师要拓展教学评价形式,在师评的基础上融入小组互评和学生自评。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英语写作后通过自评或互评的方式寻找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闪光点,进而在讨论和分析中获得提升与发展。

例如,在写作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让其联系教师事前给出的要求进行分析,看是否能满足基本要求。学生自评完成后,教师再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换作文进行品读,分析彼此的闪光点和缺点。最后在学生评价完成后,教师再围绕学生的写作情况做出总体评价。

2.结合德育融入,做出合理建议

在教学评价中融入德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设置:一是根据学生主题写作的内容进行评价,点评学生在写作中使用的素材,在此过程中借助提问或引导的方式融入德育;二是在评价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师在评价时通过拓展的方式融合一些案例或事件做出点评,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在此过程中渗透德育。

例如,在实际的作文评价中,教师在点评学生问题时可以从其人生发展出发进行评价。如对于部分学生存在粗心漏词的情况,教师综合细心与粗心为学生展示由于粗心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如quite(相当),由于粗心大意,写成quiet(安静地);angel(天使),单词顺序颠倒写成angle(角度),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综上所述,德育的融入是现阶段教师教学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德育的有效融入,教师要对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围绕教学的主题内容做出综合构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围绕教学目标调整、学生阅读引领、学生写作推动、高效评价落实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此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猜你喜欢

德育目标评价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