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探究

2024-01-02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想

黄 婷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江苏 泰州 225400)

协同育人是现阶段我国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理念,强调在人才培养中实现多方面要素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协同要素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政治、道德方面的内容,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协同育人理念下,积极探索与研究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及开展的方法和策略。

一、协同育人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价值

协同育人理念的内涵主要指整合多方资源,在多方协同的情况下开展育人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协同育人理念,让思想政治课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能有效丰富课程资源,创新课程教学形式,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效果、提升学生的政治文化科学素养等均有重要意义。协同育人理念能使教师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在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综合能力及素养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挖掘社会资源,设计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学习体验。此外,在协同育人理念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得到较大提高,学生在学习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对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给予高度关注,从而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认知社会、认识自我,对学生三观的形成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等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协同育人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现状

现阶段,高中教育改革中强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实效。但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学用脱节”的现象,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多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思想道德及行为素养方面发展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关注度不高,没有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大探索和研究力度。虽然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在调整教学方式,设计开展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在活动设计中缺少对学生发展需求的考虑,也未能充分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化严重,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此外,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中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存在不足,未能充分利用好多方面资源的优势,设计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协同育人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给予社会实践活动足够的重视,并不断提升自身实践教学水平。

三、协同育人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设计策略

(一)明确主题优化活动目标

协同育人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活动主题,并优化活动目标,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后续的开展能顺利进行。教师要注重主体的转换,提升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中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及发展需求,并充分分析与了解教学内容,从而合理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再根据主题设计多维度的活动目标,为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提供保障。

例如,在“经济与社会”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准确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情况等。传统的理论式教学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学生在相关经济概念的理解上存在较大难度。协同育人理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社会现象、时政热点中深入、准确地理解相关知识。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既要保障活动主题与课程内容相关,又要确保学生在能力范围内能顺利完成实践活动任务。比如,教师将“探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体验中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准确理解和认知。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时事政治及学生的发展需求,优化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目标。在“探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活动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理论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对资源配置的概念有准确理解,并能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市场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充分认识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及市场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实践能力目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等,使学生在综合能力的加持下,通过具体的实践体验与探究提升自身对经济行为的辨识能力,更加深入地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节约公共资源及合理利用公共资源的意识,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并维护公共秩序,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深度开发整合活动资源

1.借助社区资源开展协同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要求学生深入社会,准确定位自身角色,了解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并通过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社区是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群众性基础机构,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借助社区资源为学生设计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社区实践体验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社区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建设,让学生切身感受社区的变化,了解社区文明,在服务社区群众的同时,也能自觉遵守社区的相关规章制度,为打造文明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对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环境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公共参与意识,提升了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乐于奉献、诚恳助人的良好品质。

2.借助社会资源开展协同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是一个范围广阔的大环境,包含了丰富的社会资源,教师在协同育人理念下,为提升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效果,丰富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应注重对社会资源的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好社会实践基地的资源优势,设计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建立起协同育人机制。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纪念馆以及科技馆等处进行参观,通过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加强学生对相关文化知识以及历史的认知。同时,学生也可以在馆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与馆内志愿者服务活动。再如,教师利用林场、农场等社会资源为学生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林场学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知识的同时,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环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对农林经济相关内容的深度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并在团队拓展、联欢晚会等活动项目的开展中,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等。

3.借助企业资源开展协同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需求,与当地的企业达成协同育人共识,为学生设计“挂职锻炼”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企业,在企业中担任团委书记助理等相关职务,或者进入社区的相关部门,让学生在具体的社区岗位工作中了解社区工作流程。在“挂职锻炼”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参观企业经营环境,切实了解企业经营及管理模式,与企业工作人员一起感受企业工作氛围,从而深入感知科技创新、科学创业的企业精神。在企业的“挂职锻炼”中,能重点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协调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并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发现自身不足,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增长才干,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打好基础。

(三)有序开展创新活动形式

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中,除了要挖掘丰富的活动资源外,教师还要注重对活动形式的不断创新。单一的活动形式也会影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立足学生活动参与兴趣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不断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例如,在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基于协同育人理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与社区、政府部门等协同,开展主题演讲、辩论比赛、知识竞赛、话剧表演、文艺汇演等形式的党史知识学习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2.与家长协同,在家长的组织下开展家庭会议,学生在长辈的帮助下了解党的发展历程,通过家人的共同交流分享让学生实际了解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当家做主的;3.协同红色机构,包括红色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文化馆等,让学生进馆参观考察,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4.协同群众,组织学生开展群众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群众口中了解活动主题相关内容。

通过多种活动形式的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

(四)把握维度优化评价模式

协同育人理念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社会生活进行了有效关联,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优化和调整传统纸笔测试的量化考核评价模式,构建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除课程知识评价外,还要关注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等发展情况的评价。

1.评价主体多元化。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无法全程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只能了解学生的实践结果。为了提升评价的客观性,教师要从教师单一主体评价转向多元主体评价,综合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以及实践单位人员评价,形成系统化的评价报告。

2.评价内容综合化。教师要将传统、单一的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内容转变为知识、能力、品质素养、情感态度等综合内容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3.评价方式科学化。教师要注重多样评价方式相结合,比如在传统知识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口头描述评价、活动记录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在结果性评价的基础上,增加过程性评价,将评价结果应用到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化设计中,不断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合理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对优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等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深度理解协同育人理念内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基于学生实际需求及教学目标明确实践活动主题,充分整合活动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并借助多维度的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效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道德品质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想与“剑”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