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策略研究
2024-01-01杜然然
摘 要:在幼儿自主游戏当中融入传统文化理念,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是3—6岁的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征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幼儿园建构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幼儿平时的行为习惯,设定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游戏,对其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融入一些传统文化理念,使得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关键词:幼儿 自主游戏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0.058
幼儿园建构自主游戏的前提是教师具有科学的幼儿游戏理论知识,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能够给予幼儿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差异化的认知水平和空间思维能力,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幼儿园建构游戏是要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体验中提高道德素养,为幼儿以后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做出良好的铺垫。本文从三个角度对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具体措施作详细的阐述。
一、幼儿自主游戏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幼兒形成生活礼仪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培育幼儿的生活礼仪习惯。我们国家一直以礼仪之邦而闻名,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许多人对于一些传统的素养和传统的文化礼仪都缺乏了解。由此,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有助于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部分家长会存在崇洋媚外的思想,家长的思想意识也会影响幼儿的观念。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教师们必须加强对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发。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帮助幼儿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幼儿们形成优秀的思想,从而提升幼儿的道德修养。
(三)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比较注重成绩、关注教学效率与质量,但对于课堂融入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缺少关注。自主游戏本身就是让幼儿在学习中增强道德观念,培养幼儿的价值观。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从传统文化融入角度研究幼儿自主游戏
(一)利用游戏规则,激发合作行为
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自主游戏中,幼师可以利用相关的游戏规则,帮助幼儿开展游戏,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在开展自主游戏时,幼儿可以通过同伴之间的学习与配合,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游戏环境,并在游戏环境中融入传统文化理念。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游戏,像国画作品的拼图、传统音乐的鉴赏等等。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存在,渴望交流是人类的天性,即使是幼小的儿童也有合作的愿望,只是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和个性的差异导致合作不能积极开展。因此,幼儿教师要在自主游戏中发挥引导作用,为幼儿创造一个理性的游戏空间,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
例如,在幼儿“常识”的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明白“小蝌蚪与青蛙”的关系。幼儿的抽象推理能力是非常薄弱的,如果教师只是口头讲述相关知识,幼儿很难将两者联系起来。幼儿对青蛙和小蝌蚪都很熟悉,但是对它们的关系很陌生。这时候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一步步地呈现出来,先长出两条后腿,然后是两条前腿,最后尾巴不见了,颜色也发生了变化。然后,教师可以将不同形态的青蛙和小蝌蚪的形象做成小卡片,将发生变化的部位剪切下来,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将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复制出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制定规则,规定每个小组4名成员,每个成员只有5分钟的时间进行拼图,在游戏过程中其他成员可以口头辅助,但是不能动手操作,最终最先正确完成拼图的小组获胜。有了规则,幼儿便有了努力的目标,也促进了合作行为的形成。
(二)通过小组讨论,理清合作思路
对于尚未脱离家长帮助的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学习技能的主要手段。游戏可以很好地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在自主游戏实践中教师发现,幼儿在游戏开始后往往会几个小组挤在一起完成游戏,由于人数过多,导致意见不统一而造成相互干扰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幼儿教师可以找一个单独的时间,开展小组讨论,让幼儿自己思考。如在游戏时,你和你的小伙伴遇到了什么问题?该怎样做才能让游戏过程更完善?教师运用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幼儿自己找到解决方案,以帮助幼儿理清合作思路,提升自主游戏效率。
例如,在“公众礼仪”教学中,为了让幼儿意识到坐公交时要尊老爱幼,在“家庭礼仪”教育中,要懂得谦虚礼让等,幼儿教师可以先给幼儿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将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在表演之前,幼儿教师可以以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孔融让梨的原因是什么?”“孔融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幼儿通过讨论得出“人与人的交往需要相互礼让”的结论。教师在帮助幼儿形成合作思路的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道德品质。
(三)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加适应幼儿的认知规律,教师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合作游戏的理念下进行游戏活动。如运用儿童故事、读物或者绘画、音乐等作品,开展主题游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合作的力量。
其次,幼儿教师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区域活动当中,在相关区域放置具有文化理念的文艺作品、书画等等,或者让幼儿通过相互配合完成手工艺品的创作,在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
最后,幼儿教师还可以将合作与种植、饲养等实践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从这些自主游戏中了解大蒜、青菜等的种植过程,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例如,在学习儿歌《蚂蚁搬豆》时,通过学习音乐,教师能够让幼儿意识到合作、团结的重要性。儿童故事《小脚不见了》可以帮助孩子纠正不爱走路的习惯。通过绘本故事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表演游戏,引导孩子们通过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寻找小猪胖胖小脚不见的原因,并通过孩子们的努力来找回小猪胖胖的小脚。以此使孩子们意识到去幼儿园要自己走,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结构游戏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在自主游戏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提升投放材料的合作性。在提升结构材料利用率的基础上,注重材料之间的关联性,让幼儿通过材料的使用增加游戏的互动性,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园阶段是幼儿的启蒙时期,因此,教师在幼儿的素质培养方面一定要多加引导。
首先,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角色游戏中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及时弥补不足。通过幼儿的兴趣决定材料的投入,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材料的使用率,也能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参与积极性。在提升材料利用率的基础上,幼儿在游戏中的活跃度得到很大提升,教师此时应该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增加对结构材料的组合运用,这一过程需要幼儿发挥社交能力,促进合作。
例如,在“特工”结构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将一桩神秘的事件查清楚,使江洋大盗落入法网。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用到放大镜、旧手机、手电筒、手提箱等相对专业的工具。教师可以运用结构材料让幼儿相互合作,改造出自己需要的游戏材料,并将其投入到游戏当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沟通、思考能够对手中的材料加以利用,增加所投放材料的合作性,让材料与材料之间相互作用,为幼儿“查明案情”提供线索。比如,运用放大镜的作用可以找到纸张上隐藏的符号,发现线索。在这种组织性相对较高的角色游戏中,投放材料的合作性显得尤为重要。在相对直观的角色游戏中,投放材料的合作性主要体现在材料的拼贴组合上,可以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幼儿自主游戏中融入传统文化理念的具体措施
(一)总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经验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可以帮助教师寻找教学的缺陷。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已经在教育发展中逐渐成熟,并且在幼儿教育阶段也占据较大的比重。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幼师应当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其中出现的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很多幼儿园传统教育活动当中,教师通过环境创设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传统文化为教育主题,让幼儿进行实践,这些活动虽然实际教学效果很好,但是幼师没有从活动过程中总结教学经验,也没有将活动内容进行整理,这就导致在上一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还会在下一次活动中出现。就此,幼师就要善于总结每次成功举办活动的经验,然后找到在活动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样才能提高活动的质量,并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活动中,加强传统文化与德育的结合。
(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首先就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解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
在幼儿教育中要想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招聘有经验的幼儿教师以及对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师;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让他们踊跃加入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比如,在进行国粹京剧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请专门的京剧化妆师及京剧演员来园,与教师一起交流、合作,研究既体现传统文化精髓,又适合于幼儿的课程。
再如,可以聘用热爱教育事业的民间手工艺人,专门开展民间工艺系列课程,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实现了对民间工艺的传承。通过这两种方式就能快速地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幼儿德育当中,在培养幼儿优良品德的同时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
2.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识
教师要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意识,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文化观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教师们要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幼儿。因此,幼儿园在设置教育课程的时候,也要注重对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自信心。在教学中,学习新知识固然重要,但旧知识的巩固同样重要,只有不断地巩固知识,学生才能熟练学习新知识。基于这一教学背景,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特性,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交互性的教学,这一教学形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这对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深刻意义。
3.教师要注重终身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增加知识储备。教师学习的知识越多,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就越深入,也就越能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中加入新的内容。同时,教师对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要理解知识背后的深层内涵,还要思考传统文化有哪些价值意义,是否可以运用到教学当中,对幼儿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等等。
比如,教师选择神话传说进行教学时,不仅要知道神话传说的故事内容,还要清楚地了解它的表现手法、艺术形式、创作意识以及背后的深刻寓意,思考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运用这一教学素材,选择哪些作品运用到课程中,会有怎么样的教育价值,等等。所以,教师只有深入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才能从中找出课程的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与专业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三)坚持家园共育,拓展教育范围
当前教育观念下德育的主要阵地是学校,但这还不足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和自主游戏的融合,因此,教师要坚持“家园共育”“家校合作”,扩大德育的覆盖面,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教师要与父母进行有效交流,让德育、传统文化教育、人文关怀从思想层面、理论层面落地,让幼儿在多元的教育情境、积极的环境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洗礼。教师要转变幼儿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师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傳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以让父母和孩子一起观看关于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引导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历史名胜古迹,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教师还应该在家庭道德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使幼儿了解各个时期的传统文化,让幼儿可以自觉地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总而言之,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自主游戏氛围,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创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园游戏环境,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实现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教师还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帮助幼儿提升游戏水平。最后,教师应该积极总结经验,为打造更好的游戏环境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雯君《浅析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中国农村教育》2015年第6期。
[2] 张玲《浅谈体育游戏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中华少年》2016年第15期。
[3] 崔莲花《探讨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2016年第3期。
(杜然然,1986生,女,山东聊城人,大学本科,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