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讨
2024-01-01刘春钰
刘春钰
摘 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道德教育一直是一个受重视的环节。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新的问题与困惑。因此,本文主要对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困难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传统文化教育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0.036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教育事业也快速进步。其中,道德修养是最为基础性、最重要的部分,而法治则作为一种规范行为和法律约束手段,被广泛应用到各个方面。德育课程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各篇章的内容确定教学的具体目标,部分教师开展教学时未能将课程内容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致使课程吸引力不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当前的教学仅停留在基础理论层面,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运用丰富的实例进行教学,使课程内容更充实、内涵更丰富,避免给学生留下空洞教学、理论说教、泛泛而谈的不良印象。
教师除了要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外,还应重视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程,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讲解角度单一,未能采用图片、视频、音乐、书籍、实例、实践等多元的方式向学生阐述内容,学生便难以对相关概念形成理解。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注意事项
在各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在对具体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的前提下确定具体教学方式、教学计划,根据单元中心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推进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能力及价值观的形成,以发展的视角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基础。
如果教师未能采用情境模拟、小组讨论和集体教学等多元方式来满足小学生爱动好奇的天性,将难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进而影响学生的课程完成质量和作业完成质量。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不断充实学生思想的课程,其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如果教师不擅长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而仅局限于书本案例进行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仅在理论上理解教材内容,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这种情况不仅无益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甚至可能使学生变得只知理论。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如我国社会生活、法律法规等。“法治”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当中,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力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对法治精神的一种内在要求。因此,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德育和法治课程的育人作用。
2.有利于增添课堂活力
“和谐社会”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也反映了当下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新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有效增强课堂活力。首先,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有利于促进师生间关系的平衡发展;最后则更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在实际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有利于提升教育实效
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教育实效,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识、道德素养,以及依法管理与维护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行,提升教育实效。
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讨
1.将生活场景带入课堂,重视校内外实践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同社会生活密切关联,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定要求,即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应用所学。在过往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不足,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可基于生活元素进行情境构建,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章中,该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整理能力,教师可以设置这类教学情景:书桌上散布着文具、课本、玩具、衣服、标本、卡片等物品,要求学生思考如何整理。以此让学生掌握整理物件的基本流程,获得物件整理的基本能力。为了拓展关于“整理”的教学,锻炼学生的整理能力和意识,教师可以给大家分配一个“整理任务”——收集整理民间传统文化。第一步是收集整理。在进行民间传统文化的搜集和保存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将收集到的资料,用文字、图片等方式记录下来。其次是对原始材料以及一些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处理。然后就是对这些资料加以筛选归纳,并分析其价值所在。最后再利用网络技术或者电子信息设备,把有用的内容上传至网上或在班里分享。第二步是整理与完善。在搜集民间传统文化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我们可以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资料进行整理,然后在这些收集到的材料中,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搜集来的话题和资料加以概括总结。最后是把整理后所得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以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档案记录。第三步是保存并加强利用。在收集到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或者重要的信息进行储存,放在班级群里或打印成纸质报告放在班级图书角,方便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查看。
2.在实践中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在对教学方法进行确定时,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年龄和能够接受新知识的程度制定教学方式,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对纯文字的知识理解力和辨析力较差,尤其是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的相关内容,学生在理解时存在较大困难,常发生学生可熟练背诵课文内容但对课文具体含义解释不清的情况。这一背景下,教师可基于实际案例以案说法、以案明理,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生活中的法治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基本的规则意识。在进行法治授课时,教师最好以自身了解到的可查实的见闻和班级生活为例,以增强学生对法治相关概念的切身体会。
例如,教师在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班级生活有规则”这一章节进行讲解时,教师应解释“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来源,《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然后以实例让学生明确,为何班级生活要有规则,为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一项活动,活动的第一步,全体学生撤出班级,在教室外自由活动,这时教师要求所有学生进教室,并在命令下达时起开始计时。此时可以观察到,由于事先未制定规则,学生进教室的过程较为混乱,易发生拥堵而导致效率下降的情况。在引入对照组后,教师可以针对“进教室”的任务进行相应的安排。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室门的通行能力,确定学生是排成一队还是两队进入教室。同时,教师需要记录下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来充分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意识到有规则行事和无规则行事在效率和安全性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规则、学校规则和社会规则的意义,以加深学生对规则和法治概念的理解。
在认识到规则二字重要性的基础上,教师可带领学生尝试着制定规则,使学生对规则的理解更为鲜活。如班级生活中应遵循哪些基本规则?学生可群策群力,使班级中的规则更多样化,如不能在课上大声喧哗,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大声喧哗,全体学生便很难听清教师所讲的内容;需依照值日流程安排值日,打扫班级卫生;需有不同同学作为班级干部,以使班级学习活动更为有序。通过规则认识、规则意义、规则制定三个面向实践的工作,教师可让学生更为立体地形成对规则、法治概念的认知,这对于学生日后品德的提高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3.巧借媒体教学,提升教育实效
多媒体的发展在逐步改变课堂教学时间的分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擅长对微课资源进行利用,以线上教学形成对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难以摆脱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如教师在授课中缺乏趣味性,学生易对听课产生抵触,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丧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内容丰富的微课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教师应基于小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征,以生活为素材库,通过视频、图片取代大段文字表述,以使学生有精力、有兴趣对相关知识概念进行多个角度的认知,主动投入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对“新时代新生活”这一章进行学习时,教师可截取互联网上不涉及版权的相关内容,向学生展示中国在五千多年中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时间为轴线,带领学生一一走过中国经历的远古时代、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东魏、西魏、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同时期的辽、西夏、金)、元朝、明朝、清朝。教师可播放相关的纪录片,讲述我国古代民间生活的方式和习俗。最后,教师要进一步带领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至今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带给学生“时代变革、时代发展”的实际体会。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中难以实现或需耗费大量时间才能达成的教学效果,如今已能在短期内呈现。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全国各地的各类实例,对课程进行有效补充。通过让学生在实例中认知、在实践中成长,能够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对他人、社会和集体形成全面的认识。
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应用场景就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课间活动、值日以及作业收发等日常活动中,学生容易发生混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些因不遵守规则而引发混乱甚至事故的实例。
4.拓展教育实践,实现合作共赢
课程学习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生参与知识体验、问题探究与解决,对于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良好品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并展开学科教学的组织方,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细化法治教育的内涵,以适应当代教学的要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知识探究面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教师权威的唯一来源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因此,教師与学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双方一致以问题为导向,应用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共同协作解决生活和学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引领者和见证者的作用。
如在对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我们的校园”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对学校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解,引领学生真正开启校园生活。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采用手绘或学校刊印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校园地图,在这一基础上带领学生制定“认识校园”的计划,如第一步可打卡操场,第二步打卡图书馆或图书阅览室,第三步打卡校长室,第四步打卡道德与法治办公室,第五步打卡印刷室。通过设立校园内的“打卡计划”,并带领学生依次落实,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熟悉校园的同时熟悉团队,在开拓学生见闻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实践二字的可贵,为其未来更好地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在合作学习背景下,集体学习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给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路径。在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合作学习模式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围绕教学主题和难点,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场景,使学生在集体学习中能够表达个人观点。同时,教师还需准备充分的具体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和集体教学效率的持续提升。
以社会公德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用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的思想内容和故事,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黄香温席、汉文帝亲奉汤药、子路借米、孟子访齐等,深入讲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之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内涵。进一步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无车时闯红灯过马路、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乱扔垃圾等行为是否文明发表意见,并对其可能引发的后续问题进行了解,以使学生对社会公德概念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道德与法治作为培养学生良好观念的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教师应立足“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以大量实例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小学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爱华《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探讨》,《名师在线》2022年第1期。
[2] 张金月《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助力“拔节孕穗”时期——“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巧妙渗透》,《学苑教育》2021年第21期。
[3] 楚铭升《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价值观教育》,《读与写》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