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2024-01-01李静思

关键词:数学知识探究传统

李静思

摘 要:在教育工作不断进步的今天,教育内容也随之得到了增加。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国家及社会输送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只有切实将其进行传承,才能够更好地支持国家的发展,推进国家的整体进步。因此,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任课教师应肩负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职责,使其能够切实融入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既能够了解文化知识内涵,也能够借此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以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就传统文化的融合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0.018

数学知识不仅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同样也存在一定的文化性。在历史发展中,数学历经了探索、研究、成果等各个阶段,流传至今的知识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从这一层面而言,数学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传统文化也能够支持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数学知识及其内涵能够更加丰富。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学生现代化、全面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融入教学活动当中,助推数学教学的进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1.豐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尽管小学阶段的知识难度不高,但数学学科本身存在较强的抽象性及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并不能够支持其顺利理解具有这些思维要求的知识。在学习过程当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此一来,数学的学习过程将与枯燥乏味相伴。而传统文化中蕴含多方面知识,包括人文故事、国粹经典等,将这些知识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学内容则会更加丰富多样,不再局限于数学本身。特别是其中的人文故事,能够有效满足小学生喜欢故事的特点,这对于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具有积极意义。

2.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已推行一段时间,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除智力之外的德、体、美、劳等各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健康发展。在实际教学期间,通过将传统文化渗透于教学当中,学生能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从而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同时,传统文化种类繁多,涉及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通过渗透教学,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良好品德的养成、体育及劳动意识的形成、审美素养的提升等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

传统文化是促进国家及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文化内容,同时也是民族的精神命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任何时期都需要落实的重要工作,而课堂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同样也可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从而更好地推进文化强国的创建。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从目前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不高,甚至对于数学问题、数学练习等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退缩心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尽管教师能够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但学生也仅能够在教师讲授传统文化内容时产生一定的兴趣,而当教师回归数学知识的讲解时,学生的兴趣也随之降低。这是由于教师在融入传统文化知识时未能把握好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有效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也不能有效支持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2.知识点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被忽略

尽管目前的教学提倡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但由于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仍会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学生的成绩提升方面。如此一来,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则会降低,仅能够简略将教材中提及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介绍,而未深入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长此以往,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难度会逐渐增加,学生也不能将其与数学知识建立联系,从而难以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价值,对数学教学的支持也不能有效实现。

三、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数学具体教学策略

1.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价值

数学知识虽是以计算为主,但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不少。教师在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时,可先立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与作用,将其中存在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这样,不仅能够使教材的价值最大化,还能够实现数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推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具体教学内容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尽可能增强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好地感知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领会传统文化的价值。

以五年级“位置”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授这部分知识时,可在课堂导入部分,引领学生“走进历史”,思考“古人是如何判断位置的”“在没有导航科技的年代,古人是怎样辨别方向的”等问题,借此引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进而向学生介绍指南针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起源等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民族自豪感等精神品质。之后,教师再引入本课教学,学生的探究兴趣则能够被充分激发,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效率,还能够使学生从应用的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这样一来,传统文化不仅对学生的德育品质进行了有效培养,还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应用,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再如,在教授“多边形面积”这部分知识时,该知识点涉及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以及组合图形等内容。结合这部分知识的特点,教师可从图形的角度出发,引入中国传统的特色建筑,如蒙古包、天坛、四合院等。在教学时,教师可利用这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带领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还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在了解多领域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渐对传统文化产生敬意,增强文化自信。

2.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文化兴趣

不论是融入传统文化还是单纯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学方法都显得极为重要。针对目前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度不高的问题,教师需从源头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特点,设计能够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数学课堂。以情境课堂为例,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是情境的主体,因此,情境课堂的打造对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亦可通过情境的创设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能够切实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在传统文化的支持下,逐步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与学习。

具体而言,以六年级“比”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梦回大唐”的情境:“假如你穿越来到了唐朝,并且专门负责唐服的设计与制作,除了要设计出好看的服装样式,你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每个人的身形高低各不相同,怎样保障服装能够与不同的人相贴合?这个比例要怎么把握?”“假如你是唐朝的一名建筑师,受皇帝之命设计一座建筑,你要怎么把握好设计图纸与实际建筑大小的比例?”在这期间,教师还可为学生展示各种唐服、唐代建筑等图片,以此增强课堂学习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兴趣则能够大幅提升,不仅能够在情境中了解一定的传统文化,还能够积极投身于情境问题当中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借助故事,提高学生文化感知

就小学生而言,除游戏活动之外,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听故事。而传统文化中蕴含诸多人文故事,包括历史上的小故事、各种知识分子及名人的小故事等。这些都可作为数学教学的资源及途径,既能够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效果,还能够有效满足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使其能够更加认真地听取教师讲解,积极与教师形成课堂互动,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以六年级“扇形统计图”部分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则可引入古时人们计数的方法,并以此为素材为学生讲述小故事。期间,教师还可搭配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对应的图画,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古时人们计数所采用的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引入扇形统计图,为学生介绍扇形统计图的设计来源、应用案例等内容,同样以小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这样,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能够更加深刻,同时也能够对数学统计的起源形成初步了解,从而更好地展开对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明白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当然,为保障传统文化故事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需要适当抛出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再如,在教授“圆”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则可将祖冲之的故事作为素材进行讲述,并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还原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过程,进而再引导学生与“割圆术”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判断哪种方法更为简便。之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祖冲之身上的优秀精神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学习活动当中。

4.引导探究,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

要想有效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仅凭借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只有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才能够形成深刻的认识,并能够更为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引入传统文化教育时,也需注重引导与探究,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充分掌握数学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该部分内容涉及“平移”“对称”与“旋转”等方面的知识,根据这些内容的特点,教师则可借助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自主对该部分数学知识进行探究,让学生能够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自身主观能动性,对数学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具体而言,从“对称”的角度来讲,教师可引入传统文化中的剪纸艺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这部分传统文化的介绍,进而鼓励学生运用彩纸和剪刀自主尝试剪纸。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及身边同学的剪纸成果,探究数学中的“对称”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能够使数学课堂更具活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地掌握这部分数学知识。在讲解“平移”“旋转”等知识点时,则可引入十字绣、国画等传统文化元素,以此将其概念及意义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部分数学知识。另外,通过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学生的审美能力、几何观念也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

5.组织实践,体会传统文化魅力

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不仅可在课堂之上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也可将其延伸至课堂之外,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自主了解和探究,使传统文化能够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发展的过程当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此期间,教师可依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则可设置一项具有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设计一份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并制作成学习小报,要求其中能够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可以选择有关文化礼仪的内容,也可以是对与分数相关的传统小故事的探究,还可以从传统节日的角度引出分数知识等。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意识,还能够使学生发散思维,从自己的角度找寻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

再如,在学习“植树问题”时,结合这部分知识特点,教师则可从“植树”的角度引出“劳动节”“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等话题,进而让学生选择其一,设计一份宣传海报,同时融入“植树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一来,学生需要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而这一过程,亦是学生汲取其中精髓并内化于心的过程。同时,让传统文化与数学问题相结合,也是对学生数学能力、数学思维的培养与锻炼,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也能够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

新时期,传统文化的传承逐渐被重视起来,任课教师要将其贯穿于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亦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并汲取其中的精髓,从而实现德与才的全面发展。就小学数学而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并能够客观分析当下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而结合学生发展特征及教学内容,从多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如挖掘教材傳统文化元素、拓展延伸传统文化资源、借助故事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等,将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其中,使学生能够切实有效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实现数学知识与精神文化品质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小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6期。

[2] 宫云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3期。

[3] 孙林霞《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年第12期。

[4] 谭文婵《渗透传统文化,创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0期。

[5] 耿慧颖《挖掘传统文化,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探究传统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老传统当传承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