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转型探析
2024-01-01赵见荣
摘 要: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当前大多数高中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流于表面。而传统文化的趣味性、人文性与思辨性等特征,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个人素养与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条件。文章从重视传统文化,提升课堂地位;依托传统文化,改变教学方式;搭建沉浸式课堂,促进文化融合等方面,对新《课标》下传统文化的教学转型进行了分析。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为学生建立文化归属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转型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0.015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传承传统文化。因此,在统编版教材中增加了文言文的比重。高中语文是培養学生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底蕴的重要学科。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线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用专业的素养、创新的模式,积极推动现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一、重视传统文化,提升课堂地位
(一)明确传统文化在课堂中的核心地位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与落实,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明确,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加重,对学生的素质提升与人格塑造都有着长远的影响。但是部分教师仍然墨守成规,还没有适应新《课标》的标准。他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过分追求教学任务,不停地强调用词、写作方法等内容,将文学经典进行肢解,对作品的整体性与深刻性却不求甚解。这降低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探究兴趣。
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中,虽然新《课标》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与重要性作出了强调,但是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仍然缺少重视。一直以来,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课程仅仅涵盖了简单的文化常识、文言翻译和情境理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学校与教师仍然坚持着“成绩论”的教学理念,轻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他们认为,在新《课标》标准下,增加文言篇目仅仅是为了丰富语文教学资源,而忽视了文言文作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重要性。黄厚江教师曾提出“四文统一”的观点,即文章、文言、文学、文化的统一。传统文化的教学要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无论是从情感到理智,还是从历史到现代,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只有重视传统文化,才能使学生的文化视野得以拓宽、文化积累得以丰富。
(二)借助传统文化,提升课堂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更加偏爱短、平、快的快餐文化,而对于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在文化冲击中逐渐失去自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高中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代,应该进一步学习传统文化,自我塑造与建立人生信条,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
语文课程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说话、写作过程中的旁征博引,辞藻堆砌。高中生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要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从自身的血脉中激发出来,真正做到温文尔雅。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而作为语文教学四大核心元素之一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无论是在认知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是不能忽视的。教师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升传统文化的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与传播。教师只有做到以学生为本,拓宽学生视野,改变自身的观念,才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依托传统文化,改变教学方式
1.挖掘传统文化的趣味性
信息技术为高中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带来了便利,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媒体、短视频平台等让学生“穿越”到古代,切身体会不同时期的文化。
以《兰亭集序》为例,文章开篇写到“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也”,如果只是用现代思想去解读这一句,无外乎是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学生对此就会感觉肃然无趣。而多媒体可以让学生“穿越”到这次聚会中。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次聚会发生的背景。我国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所以,每年的三月三,人们都会纪念黄帝的诞辰。古人这一天会到河边沐浴,借以消除晦气。在晋朝,文人在这一日会在河边饮酒赋诗,被称为“曲水流觞”,意思就是将盛满酒的酒杯置于河中,酒杯在哪里停下,那里的人就饮了此杯酒。高中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活动,模拟“曲水流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王羲之等文人的雅致情趣。另外,教师也可以将这一知识点进行延伸。我国自古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那么东晋文人的活动也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曾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愿。这也表达了孔夫子“成于乐”“游于艺”的思想,也是新《课标》下基本的教学理念。
2.注重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性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上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思想。比如《满江红》的忠、《游子吟》的孝,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忠孝的内涵;《石钟山记》中的质疑与求实,可以引导学生好疑而问、有问必究;《项脊轩志》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过零丁洋》可以引领学生感受那一颗照汗青的丹心。在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应重视对文章整体和观感的理解,深入领会其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引领作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文章的表面。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传统文化能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智慧资源,如先贤们卓越的思想观念,以及以修身养德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从而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人生价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思想品德,为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3.传统文化思辨性的凸显
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单一性的思维模式截然不同,中华文化的思维是具有辩证性的。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正是如此,在中华文化思想的深处一直都有着两个对立且统一的因素彼此制约,而又共生共存。正如“太极图”中所阐释的道理一样,“阴极而生阳,阳极而生阴”。
新《课标》下的学习任务群将语文课程分为18个任务群,而其中就有6个任务群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的学习,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性与批判和发现的能力,对于学生认清事物本质、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都起到引导作用。正如2022年全国高考I卷中“妙手、本手、俗手”和2021年全国高考I卷中的“得与失”,均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辨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理性、客观地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老子》一书中阐述了大量的思辨性观点。例如福祸相倚、高下相倾、难易相成、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等。“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实就是有和无的辩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这种辩证思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是“读书无用论”正确,还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合理。让学生对有无、劳逸等概念产生更加客观、准确的认知,从而改变学生对于学习的看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能读、会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三、搭建沉浸式课堂,促进文化融合
1.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通过诵读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传统文化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重读课本,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以自身的感受为根,才能结出文化的果。
比如,在《将进酒》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背景音乐,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诵读诗文,体会李白当时的心境。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诗文朗诵,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学生可以根据其自身的感受,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文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通过诵读,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李白失意后的那份洒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或许会成为他们在逆境中坚持下去的动力。
2.感受诗文的文化内涵
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教师想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就要让学生高度参与到文化的体验中,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引发内心的思考。
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亲身参与进去,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课堂设置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一是可以通过情境演绎的形式,让学生分别扮演烛之武、郑伯与晋文公。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再现演绎,体会各角色在当时的内心活动与潜台词。让学生切身体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士”文化,体会烛之武在外交方面对“礼”的呈现。
其二是给学生设置情境,假如你是秦国的大臣,在听了烛之武的一番言论后,你应该怎么去反驳他?对教学任务以外的知识进行延伸,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锻炼学生的辩证性思维。
文化的传承不仅仅体现在书本当中,教师除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古文了解传统文化外,也可以让学生在现实中去体会身边的文化。例如,在“家乡的文化”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家乡的文人典故、历史遗迹,探究家乡名称的变化,并挖掘家乡地名中的含义。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对家乡产生更深刻的了解,还可以从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中增加自身的文化归属感。
3.创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教师想要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到一起,还需要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教学平台,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供了可能。
以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论说为例,学生通过课本对其中蕴含的各种思想有所认知,是很困难的。教师在对诸子百家的言论进行深入理解时,往往会面临诸多挑战。然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名家对经典著作的解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能够为教师节省宝贵的时间,使其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引导学生思考中。
在讲述《论语十二章》时,如果只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而利用互联网可以引入《典籍里的中国》《百家讲坛》等优秀的视频,打破时间的束缚,将经典与现实连接在一起,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论语》中蕴含的文化。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等平台将自己对典籍的解读分享给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文字、视频等新颖的形式分享到班级群里,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不断促进学生间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与理解能力。
4.对高中语文课程进行归纳总结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通过学习任务群对语文课程进行了重新架构,以单元主题为教学任务是高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性尝试。它是整个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实施路径。大单元教学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解构、分析、重组,方便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任务群对学生进行渗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收录了《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八首古词曲,这些作品创作的时间跨度从魏晋时期至南宋时期,有古体诗、近体诗,豪放派和婉约派等不同题材与风格。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对比鲜明的诗词放在一起,形成矛盾冲突。比如可以将《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作为一课,这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追求,但是却选择了不同的人生。在引导学生对人生的不同选择进行深入探讨的過程中,我们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帮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假设情境,让曹操与陶渊明这两位历史人物在同一时空中展开对话。在“积极入世,求贤如渴”与“归隐山林,怡然自得”两种思想的碰撞下,让学生去体会思想的差异性与时代的特殊性。同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现代社会的“佛性”“躺平”等观念进行思考。教师通过这种冲突式的教学,可以开发学生辩证的思考方式,求同而存异,丰富文化底蕴。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年历史中传承下来的瑰宝,在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高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明确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利用传统文化自身的特性,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课堂中,真正做到“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晓坤《文以载道 文以化人——试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科技资讯》2019年第35期。
[2] 刘海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几种方法》,《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20年第2期。
[3] 蔡竹青《渗透传统文化 奠定知识基础——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新课程》2021年第36期。
[4] 陈记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以〈诗经〉两首教学为例》,《新课程研究》2020年第13期。
[5] 曹红玉《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科技资讯》2020年第18期。
(赵见荣,1981年生,女,汉族,山东莒县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