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传统文化,助力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2024-01-01陈安

关键词:教材传统语文

陈安

摘 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落实语文课程的理念,也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教学环节。在备课时,教师既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更要创造性地对教材作适当拓展,以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教法上,教师要立足生本,从情感上引导学生,从思辨上点拨思路,从总结与提炼上训练能力,更要从实践中教育学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0.012

初中时代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瓶颈期,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每个学生的一生。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三项:一是培养学生对语言与文字的认知,让他们能够准确地认识、书写、讲说汉字、词、句;二是能阅读与理解文本内容,并能用语言进行文字表达与写作;三是让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产生认知与热爱,热爱民族文化,进而形成家国思想。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要从以第一项知识目标为主逐渐向能力与情感目标迈进。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培养下一代具备积极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必要环节。

“双减”政策出台以后,作为比较特殊的语文教育资源,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教育元素,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教师要结合新《课标》与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挖掘:基于教材的文化元素

目前使用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响应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与新《课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与博大”“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高度契合。

1.充分利用教材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需要立足教材,精心设计学科相关的文化实践活动,实现环环相扣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智取生辰纲》时,教师应该以《水浒传》的背景介绍为基础,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经典著作的艺术成就以及艺术价值。教师还可以拿出教材中比较典型的部分让学生进行反复阅读,深化学生对典型人物精神品质和形象特征的理解,这样不但可以让大部分学生对教材中包含的精神产生鲜明的印象,还能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大胆想象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意义与乐趣。

在教学的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与一般所说的江湖义气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主动反思,厘清思维方向,就能自主自觉地分析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增强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2.适时增补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新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组织单元,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尽管教材充分考虑了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但是整体上仍会有所不足。比如,在涉及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文化信息内容时还是过于简单,因此,对于作品相关的文化信息应该进行进一步丰富与增补,尽可能做到详细与准确。

例如《木兰诗》涉及“樂府诗”的概念,教师可以进行更详细的介绍:“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此官署负责采集民间诗歌并整理配乐,供朝廷典礼、娱乐之用。教师还可以针对乐府诗的句法与格律等方面进行介绍,让学生对乐府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大影响产生更具体与深刻的理解。

再如,教材里可以增加《论语》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名句,但并不局限于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而是指导他们通过讨论、实践的方式,更为深刻地认识《论语》中关于道德修养的文化内涵与行为方式,并在实践中进行尝试,真正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例如,教学曾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时,教师便可举例历史上善于反省自己而最终成才的人物。这样,教师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激励他们学会主动反思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穿越:情境引导的文化内容

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时受时空的限制,往往从想象的角度切入,带有极强的主观性,甚至会对文化产生错误的理解。这时,我们要充分运用目前越来越丰富的电子媒介,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的文化元素产生更直观与具体的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兰亭集序》中“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是寻常无奇的一句,如果我们让学生只停留在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上,则往往显得索然无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借此了解一下古代的风俗,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人们为了纪念黄帝轩辕,会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除凶化吉。东晋时期,人们在河边泼水的风俗被北方文人改为“曲水流觞”——用酒杯放于溪沟中任其漂流,酒杯停留在谁处,就让他饮酒或作诗。随即,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流觞曲水”的视频,让学生真切地感知东晋文人的情趣雅致。

另外,教师也可以出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体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意境,从孔子的“成于乐”“游于艺”的自由境界和礼治的最高境界中增强对流觞曲水的理解。

三、认同:情理交融的文化收益

初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期,教师有必要在此阶段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创设情境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所描绘的文化意蕴,帮助学生产生探索文本与文化的积极性与热情,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一环,不仅仅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还要由此触动他们的心灵,做到情理合一、情理交融。

在教学《春望》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这首诗有哪些句子描写了祖国河山的景象?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比较深刻?作者为什么会出现“浑欲不胜簪”的现象?然后教师通过PPT展示了相关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山河的破败,体悟作者的内心世界。最后,教师让学生比较李白《望岳》所展现的壮志凌云与《春望》意境之间的区别,从而强化了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诗风的理解。

可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应该借助直观手段,通过问题与情境引导形成认知、深化理解,并提升到情感层次,防止教学流于形式。

四、思辨:自主探究的文化追踪

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关的学习结果上,还应该贯穿于学习过程中,体现在探究精神上。探究精神离不开思维过程的引导。当前,落实思维过程的教学却少之又少。

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为例,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学生要自觉关注教材文本与生活间的联系,强调文本外信息与个体内在感受之间的碰撞与整合,在信息的获取、假设的建立、推理的跟进、观点的辨析等过程中,逐步规范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可行的问题解决策略。在教学时,我们要不断向学生展示这一过程下的训练方式:我们要达到的思考目的是什么?现在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哪些信息是我们所具有的,还要收集哪些信息?如何进行推理?这样能获得怎么样的结果?这一结果所代表的观点是否科学合理?推理过程是否可靠。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锤炼与升华的。

寓言故事往往简短而意味深长,是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良好素材。比如,教学《穿井得一人》這篇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注释入手,分析出处——《吕氏春秋》:“慎行”意为行为谨慎,“察传”的意思是明察传闻。接着分析文本。学生可以先找出关键语——“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再结合上文“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由此可知,传闻不实。综合人物、情节信息,得出结论:不要轻信、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当分析信息、进行推理并得出结论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落实三步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分析人物与情节信息时,学生应具备质疑、评价的精神,敢于分析是非或优劣,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由此可见,通过分析思进行推理的思维模式既是传统文化学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核心素养的必备环节。

五、融会:自我赋能的文化整合

学习的过程与能力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第二个重要维度,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既体现在思维推演的过程中,更应该落实于后续的拓展、反思、总结与提高上。

在前述《春望》与《望岳》两诗的比较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形成对不同诗风的理解,促进对传统文化信息的整合性理解——风格不同。

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开设一场以“秋”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你知道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哪些关于“秋”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哪些体现了“悲秋”的传统?为什么“秋”往往与哀愁、悲伤相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获取传统文化中与季节、节气有关的知识,提升学生对相关文化的理解,借此学习触景生情的表达手法,提升思维能力。

六、体验:立足生活的文化拓展

在语文教学领域中,为了实现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拓展,我们必须将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全面提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核心素养。

1.将民族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

地域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是密切联系的,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绍兴市而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不仅体现在以王羲之、陆游、鲁迅等为代表的绍兴文人上,更包括了越王勾践、王阳明、徐渭以及近代蔡元培等为中国灿烂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在拓展环节将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是促进学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

比如,学生在学习了“卧薪尝胆”这一成语后,笔者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拓展,要求学生在绍兴市地图上找到与以下成语相关的地名,讲讲主人公的相关故事,并表述成语的含义,以此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卧薪尝胆、三过家门而不入、入木三分、见贤思齐、退笔成冢、东山再起、沉鱼落雁、东施效颦、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等成语。

2.将传统文化学习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更是深化与检验认识的途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真正理解不应该只停留在语言与文字上,更应该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日常起居与行为方式上。

教学《穿井得一人》这篇寓言时,笔者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思考:生活中有没有轻信、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这样的事?产生了什么不良后果?当事人受到什么处分?于是就有学生拿出了近年来绍兴出现的几则谣传: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因疫情封校;城南建沥青拌和站将长期严重危害绍兴人的健康;本地居民的微信群中广泛传播绍兴某公园发生凶杀案的视频。这些鲜活的实例进一步证实了寓言的寓意,也教育学生不要轻信与传播谣言。

3.在日常生活中回观对语文传统文化的学习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应该完全相同。”因此,对于语文学习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不仅应该将之与生活紧密联系,以强化体验效果,更应从生活中洞察语文学习的真谛,使之与生活水乳交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联系生活进行语文学习与从生活中进行语文学习是不同的,前者是以语文学习为目的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行动,而后者则是促进文化传承的日常行动。

比如,在端午节前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上虞曹娥庙,这本身是一次没有语文学习目的综合实践活动,但从中学生可以联系平时学习的孝文化与中华民族的端午文化,由此链接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如果让学生把参观学习的过程都记录下来,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语文学习就是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生活化表达方式。

再如,在对教室进行美化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写上“吾日三省吾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类的标语,这本身也是为了教育学生,但又与语文学习联系了起来。

在一次以《正确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挫折》为题的主题班会活动中, 不少学生联系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中的辩证思想,罗列了诸多名言警句,准备了发言材料,最后用积极的态度陈述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两个方面,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有助于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也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更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创造性拓展,以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在教法上,教师要立足生本,从情感上引导学生,从总结与提炼上提高学生的能力,从实践中教育与熏陶学生。唯有如此,我们对于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所付出的努力才能更加有效,从而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使其走上一条稳定而高速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11期。

[2] 彭红霞《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注释之误》,《教学与管理》2020年第16期。

[3] 黄厚江《有“文化”的语文和有“语文”的文化》,《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9年第Z1期。

[4] 赵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语文课内外》2020年第12期。

[5] 王岳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知识窗》202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教材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