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4-01-01郭少虾
郭少虾
摘 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小学语文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進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这样不仅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知识和实践活动。同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与传统美德教育联系紧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将传统美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从思想上提升学生的认知和觉悟,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美德教育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0.004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基本任务,同时也应该将做人的道理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大量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些都需要学生继承和发扬。为了更好地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融入小学教育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探究传统美德的内涵,在教学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家庭环境,里面都包含着很多传统美德教育的素材;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找到与学生发展相适合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进而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此强化学生对于传统美德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一、小学语文与传统美德教育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其主要目的在于夯实学生的基础,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进而让学生学会与自然、与他人和谐相处,并从中挖掘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和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择基本上都聚焦了人文主题,不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社会,也包括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与传统美德教育密切相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传统美德元素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应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接受传统美德教育。
二、小学语文课堂融入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且内涵丰富,其中包含着大量可供继承和弘扬的内容,譬如诚实守信、尊敬师长、热爱祖国等。但是在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都属于独生子女,他们长期被长辈所宠爱,其思想品质出现了一些转变;同时,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不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换句话说,传统美德在有些学生身上正逐渐消失。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一是学生的不文明行为与日俱增,大多缺少公德心,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没有体现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交通规则意识比较淡薄,时常发生损坏公物的行为;二是很多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懒惰思想;三是对于父母过度依赖,缺少目标,不愿意付出和投入,享乐主义心态较为明显。正是因为上述问题的存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迫在眉睫。
三、小学语文课堂融入传统美德教育的作用
1.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支撑和促进作用。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用于德育的传统美德素材非常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其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传统美德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教师在引导学生不断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就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和发扬。因此,将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2.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民族振兴的基础。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是在强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传统美德教育融入课堂,还能够促进德育的深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前提,进入新时代,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应该着重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
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使得人才的标准变得越来越高,学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浸润传统美德教育,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未来立足社会的根本。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推进传统美德教育,以此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今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典型人物形象进行挖掘。很多历史人物对学生的影响较大。
以课文《黄继光》为例,该文讲述了黄继光如何舍生取义、不顾自己的生命挡住敌人的枪口的故事,这种特别震撼人心的历史真实案例具有教育意义。同时,铁杵磨针、凿壁偷光等成语故事中所体现的刻苦学习的精神对今天的学生来说仍然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而黄香温席和子路借米的经典事例,更是弘扬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这些故事,教师可以将传统美德教育的效果充分地发挥出来。小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如果能够为其确定学习榜样,那么他们将会更容易地学习。因此,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
例如,教师在讲解《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要让学生认识到雷锋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是非常可贵的,也是当前很多独生子女所缺少的。教师可以对雷锋的相关事迹进行讲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去注重对自身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的培养。
又如,教师在讲解《王二小》一文时,王二小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当前的小学生去学习。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感受到王二小的优秀品质,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王二小化解危机时的机智和勇敢。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触动人心的场景进行捕捉。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能够触动人心的场景,教师应该将其作为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融入文章的情境中,鼓励其思考,进而让其自觉地在生活中进行尝试。
例如,教师在讲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学生能够从文中了解到父母在表达爱意时的不同,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对于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逐渐学会去关心和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教师也可以在作业环节加入一些家庭实践的内容,学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父母做些简单的家务。
又如,教师在讲解《搭石》这篇课文时,虽然文中所展示的生活场景比较简单,但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事例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乡亲们所呈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弘扬。通过教学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去观察一些平凡的事件,并试着从中找到传统美德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并提升审美能力。
再次,教师应该将古代优秀文化内容在教学中进行渗透。这些代表性的古代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各类古诗。
例如,教师在讲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可以结合古诗中对美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查找与歌颂美好河山相关的其他古诗词。学生在自主查找的过程中就会发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此美丽,从而萌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又比如,教师在讲解《新三字经》中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时,也可以借助此类故事传承传统文化中谦让的美德,以此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最后,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活动平台,并注重学生学习体验的提升。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并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晨读时间诵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典籍和作品,让学生从中明白传统文化的内涵。当然,教师也可以进行示范朗读,然后要求学生一起进行诵读,以此凸显古典诗文中的豪迈、跌宕和旷阔的美好情境,让教师与学生一同在真善美的文化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2.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所呈现的主题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将其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元素体现出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差异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此提升教学的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教育学生。对于小学生而言,榜样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常常会模仿其认可的人物,只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那么榜样的正面影响就会充分体现出来。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教学内容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结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例如,在讲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文时,本文主要讲述一个年龄偏小的孩子怎样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主动思考应该如何理性消费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其次,教师要借助课文中的真情实感对学生进行教育。通常来说,教师自身应该具有过硬的语文教学能力,能够善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找到适合的故事和素材,进而以非常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以激发学生对这些真情实感的共鸣。
例如,教师在讲解《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时,除了要让学生全面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还应该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人物的良好品质。又如,教师在讲解《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时,应该详细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所有航天人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所熟悉的事例,比如全民抗疫的故事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以此提升其民族荣誉感。
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教学实践。例如,教师在讲解“宽带网”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引导幼儿借助网络收集学习素材和优秀人物事例,以此提升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和理解。教师也可以定期开展“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实践的同时,能够自觉弘扬传统文化,以此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感体验,并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父母对自己的爱护,除了要向教师和同学分享父母如何爱护自己的事例,还应该思考自己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父母,如何将学习成果向父母汇报,这样就可以将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价值体现出来。
3.重视传统美德教育的课外拓展
首先,教师要注重在生活中体现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可以适当拓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以此凸显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让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其中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字经》时,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诵读的片段,从而感受到更多的优秀品质。又如,教师在讲解《学会看病》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感受儿子如何表达对母亲的关爱;教师还可以引入《慈母情深》一文,让学生从中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深爱是如何体现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除了从生活中观察父母对自己的爱护之外,还应该试着去向父母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爱。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阅读学习。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除了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之外,还应该从互联网以及生活中拓展教学素材,让学生能够接触更为全面的学习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电影、网站等,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进行学习和阅读,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再次,教师可以设计课外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以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教育为例,教师可以在重阳节的时候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敬老院开展慰问老人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学生就能够从中明白,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应该时刻牢记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最后,教师要注重发挥家校共育机制的作用。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教师要让家长明白,对于学生而言,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其的影响是深远的,家长应该对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有所了解,并且将这些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逐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在家长的熏陶下,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更容易得到培养。
总而言之,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是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助于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因此,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这些教育教学内容在实践中进行贯彻和落实,积极探索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学服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祁梅君《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新课程》2021年第51期。
[2] 徐瑞林《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天津教育》2020年第27期。
[3] 周东泰《简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中华辞赋》2019年第9期。
[4] 林琳《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赤子》2017年第3期。
[5] 王小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18期。
[6] 郭华斌《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知识窗(教师版)》2019年第8期。
[7] 林玉清《简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