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

2024-01-01王跟明

甘肃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路径探究红色文化高中历史

王跟明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红色文化在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教材对红色文化的讲述是有限的,且论述抽象,对红色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困惑,不利于学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培养。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既能讲好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传承红色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又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值得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思考。文章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对教师如何立足课堂,创新教学方式,把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历史教学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红色文化;核心素养;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23—0020—04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将红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红色文化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文化。”[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讲好红色历史,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高中历史课,是对中国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教育、红色精神的传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任务,也是当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思想指导和精神动力。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内容,增加红色文化教育的比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各个时期的红色精神的鼓舞作用是分不开的。

中华文化积淀深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年代孕育出的红色文化,更能反映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重要的历史地位。红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课,可以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文化和祖国的认同,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让历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培根铸魂的主阵地。

二、红色文化传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红色文化在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深入度和挖掘度不够。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增加了红色文化内容所占的比重,但因教材版面有限和教材内容结构设计等原因,对红色文化叙述的深入度和对历史事件分析的挖掘度不够,且描述比较抽象。高中学生虽然经过了初中历史的系统学习,但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依然停留在表面,且在初高中的历史知识衔接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初中历史教学大多以实现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为主,缺乏在学生思维拓展和对红色文化深层次理解方面的训练,这就对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造成了很大困惑。例如,在统编版高一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中,教材对红军长征这段历史描写比较简单,很难使学生全面理解红军长征在党和国家命运选择上的伟大意义和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也很难使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共鸣、引发思考。

2.学校在课程安排中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度不高。高中学校的教学方向主要是面向高考,以学生的高考成绩作为最高评价标准。由于高考范围内的教学科目较多,且在课程安排中习惯性以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为主,这一现象如今依然普遍存在。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对历史课程的教学地位和课时安排虽有所改变,但重视度依然不够,这就致使高中历史教学出现重视度不够和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歷史教师为了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在课堂中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多以大容量的讲授课为主。很多历史事件没有时间去全面讲解,也不能对历史知识加以拓展和延伸,大多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只是一知半解。

3.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多以传统教学为主,创新力度不够。课堂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问题,对历史问题的解决实现从质疑到解惑。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坚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总是感觉讲不够,讲不清,讲不透彻。单纯地讲授使历史课堂过于公式化,死板枯燥,学生积极性得不到提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而红色文化内容丰富,这种直接的讲授模式很难让学生深层次地感知到红色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课堂的探究环节也多以教师为主导,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

4.学生对历史科目存在偏见,学习态度上不重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学习重心一直在所谓的“主课”,而把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列为了所谓的“副课”。学生对历史学科存在偏见,学习态度上不重视,这与初中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学科在平时的学习中只要把老师强调的重点知识背会就行,对红色文化一知半解,简单地背诵很难理解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红色精神,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也不透彻、不全面。缺乏对历史课程结构的整体把握和对历史史实的具体理解,缺乏相应的学科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生对历史科目存在偏见和误解,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高,从而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也要遵循高中学生的成长特点。高中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基本上已完成了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储备,对红色文化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形成整体的把握,在教学中把红色文化细化到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的各个时期,引导学生全面把握红色文化,体会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作用。

1.根据新课标要求,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红色文化,培养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依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开始授课之前,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选取的红色文化内容要既能够满足本课的教学要求,也能引导学生从感知走向感悟,培养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选材和问题的设置上要特别注重能力的层次性,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选取贴合教学内容的红色文化。

比如,当我们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中讨论红军长征的历史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一起梳理他们在初中所学的有关长征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相关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的方式,让学生接触一些课本上看不到的历史,启发学生的思维,将历史问题进一步深化。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问题进一步延伸,引导学生理解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是党在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作出的正确决策。使红色文化具体到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让学生真正掌握长征历史,领悟长征精神的伟大意义。在课后安排不同能力要求的作业,循序渐进,从课前到课后,逐步引导学生达到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并做到升华。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的认识,也培养了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

2.认真钻研教材,适当拓展红色文化内容,弥补教材编写的不足。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近代史和现代史部分对红色文化的内容安排也是比较丰富的,甚至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但深入度和挖掘度不够。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对重要史实适当拓展,弥补教材编写的不足,优化课堂结构。

回顾中国近代史,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就担负起了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历经了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如今战争早已过去,但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对过去战争的残酷和党创业的艰辛、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体会不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提高其对红色精神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求,适当拓展延伸教材内容。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动引入事件的前因后果,指导学生全面理解历史事件;也可以引入相关历史史料,设置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拓展内容的选取上,要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能脱离教学主线,要顾及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人物,让学生直接去感知红色文化,也可以选择一些小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兴趣和疑问引导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达到对历史事件全面分析和深入理解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个知识点时,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通过走访身边的党员,收集党成立前后的一些事情,通过合作整理,把整理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出来。选择一个小的教学切入点,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红色文化,通过课前小组合作学习,课中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因为教材内容有限,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中共一大的会议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已经肩负起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通过合作探究和课堂教学让学生感知到,历史学习不仅仅要关注课本中编写的内容,对重点内容要做拓展研究,还要去挖掘生活中的、身边的历史。让学生积极主动并带着疑问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点拨、升华即可。只有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激发其求知欲,从而更好地完成每一节课的学习任务。

3.研究本地红色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本地红色历史,将本地红色文化融入历史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好本地红色文化,既可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也能达到立德树人和协同育人的作用。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更是养育了一方人。在历史课中充分利用好各地丰富的红色資源,激发学生对本地红色历史的浓厚兴趣,增强其对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的亲切感,也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这也是红色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4.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随着“3+1+2”新高考的到来,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探究更多的红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课的路径。历史教学不能是教师单纯地讲授历史、告知历史、让学生熟知历史的过程,更应该是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历史、接触历史、感知历史,从而形成一定认识的过程。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传授者,更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把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科素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要把握好教学主线,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也要探究多元化的融入方式。从课堂展示内容的方式上,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文字资料,相关视频、图片,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课后思考题等,不同形式的资料给学生的观感和感触是不同的,也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的视觉疲劳、审美疲劳等问题;从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以学生为主导设置教学环节,包括课前的准备和课堂中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以及课后的作业设计等,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课程的学习;在问题设置方面,按照新课标要求设置合作探究的题目,对教材内容做扩展和延伸,设置开放性的题目,发散学生思维,形成历史认知。可以在重大的红色节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红色革命遗址、历史博物馆等红色文化景点,把课堂延伸到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实践,真正体会到红色文化和其所承载的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总之,红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式不同,会收获不同的课堂效果。红色文化教育有效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有很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对学生的全面成长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作为一线历史教师,要认真钻研历史教材,用好教材,讲好教材。要深入研究我国的红色文化,恰当地用好红色资源,探究红色文化融入历史课的多种路径,依据新课标要求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注重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学好红色文化,传承好红色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将红色文化的内容和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学和育人并举,从而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源.高中历史教学中对红色文化传承的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0):97-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编辑:陈静

猜你喜欢

路径探究红色文化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