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内在逻辑和结构要素

2023-12-30黄爽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小学校内在逻辑

黄爽

摘   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结构、功能视角将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力界定为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和教育治理能力的有机统一,以组织力提升带动中小学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能力包括政治领导力、制度执行力,教育治理能力包括方针贯通力、师生凝聚力、发展推动力,共同构成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力结构要素,对于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以党建工作提升办学治校水平的效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力;内在逻辑;结构要素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33-0007-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着力提升组织力”,为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中小学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党对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坚强领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时代加强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党的建设贯穿教书育人与办学治校的全领域、各方面。

一、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力的制度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凸显了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中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地位。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对于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长期执政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系统组织体系是否健全,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在教育系统有效实现的根本问题。教育系统党建尤其是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担负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以组织力为重点,突出中小学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在提升办学水平、凝聚师生员工、引领校园文化、推进校园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以党建工作提升办学治校水平的效能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坚持以高位推动筑牢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制度根基。2016年6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围绕中小学校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提高政治地位,推进组织建设全覆盖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推动实施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力的意涵

科学界定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力,以政党政治学领域中的政党组织能力为对照,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和党内法规对“基层党组织”的论述为出发点,结合中小学校办学治校的工作实际,厘清“组织力”的外延和边界。

(一)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对组织力的理解

西方政党政治学对组织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政党组织结构、组织活动和组织类型上。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领域,列宁是较早关注政党组织能力的研究者。列宁提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这里的“组织”,指的是政党组织社会的能力,并不强调党组织本身的组织能力。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人从社会动员的角度提出了“政治组织力”的概念,进一步丰富了“组织”的内涵,但相关阐述依然围绕政党组织能力展开。围绕新民主義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组织和组织力的研究,由于受革命范式研究路径的影响,对组织力内涵的把握,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群众组建革命队伍的能力和进行社会动员的能力。西方政治学强调的组织力与中国共产党强调的组织力,在内涵上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前者强调组织要素间的整体协调联动,以发挥最大优势,实现组织目标;后者侧重中国共产党发挥政治优势,动员、组织和凝聚党员实现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中国共产党组织力并不等同于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二者在政治内涵上有重叠,但在实践内涵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演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基层组织和组织力建设有过多次论述,相关党内法规制度相继出台。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这说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仅包括基层党组织自身的组织能力,还囊括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向治理能力的转化,而党的领导贯穿组织建设和基层治理的始终。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有关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各类基层单位,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组织形式上,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分别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并报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在党组织设置上,做到应建尽建;在党组织形态上,在上级党组织指导下,要结合工作实际,设置符合人数要求的基层党组织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和党内法规对基层组织和组织力的论述,依然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理论和组织原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对政党组织和组织力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健全、组织体系完备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内法规相关论述丰富和拓展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相关论述表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应坚持结构上的科学性和功能上的政治性相统一。在科学性方面,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政党组织能力的直观展现,体现内外统合的整体性、调和部分的系统性以及界定权责的规范性,是内部要素聚合和外部因素整合的统一体。在政治性方面,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体现在对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连接等组织要素等形成的合力,突出表现在政党有效调配组织资源、配置组织要素和实现组织目标的产出能力,也就是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向治理能力转化,落实重大任务的能力。

(三)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力内涵界定

教育事业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事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突出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小学校党组织是中小学校各项工作和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提升中小学校党组织的组织力,是优化完善中小学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激发中小学校办学活力的客观需要,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的根本保障。

从结构上的科学性、功能上的政治性角度切入,将中小学校党组织的组织力界定为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和教育治理能力的有机统一,以组织力提升带动中小学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结构上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坚持中小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保障校长在党组织领导下发挥行政领导作用,建立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功能上的政治性主要表现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成效。

三、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力结构要素分析

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力,包括组织能力和教育治理能力两个维度。组织能力是其科学性的体现,教育治理能力是其政治性的表现。组织能力强调中小学校党组织的管理规范与制度规范,在要素配置上以内部要素聚合和外部因素整合体现科学性;教育治理能力突出表现在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上,围绕组织目标的达成,将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办学水平、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综合能力。

(一)组织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1.政治领导力。选优配强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和校长,以政治领导力提升党组织组织力。中央文件对精准科学选配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提出了明确要求,“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是对党组织书记的要求,“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是对校长的要求。学校党组织书记担负着主持党组织全面工作的重任,在督促检查党组织决议贯彻落实、督促党组织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校长在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学校党组织书记是落实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是否具有过硬的党性作风、深厚的教育情怀、高效的管理方式、崇高的教师威望、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关系到党组织能否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不论党组织书记或是校长,还是其他党组织班子成员,在职责定位上有所区别,但政治素质、党性修养是第一位,在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的教育目标上实现了统一。因此,选优配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关键在于各有侧重、精准科学地选人用人,做到因岗择人、人岗相适。

2.制度执行力。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形成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以制度执行力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一方面,支持和保证校长行使职权,是中小学校党组织落实制度建设的第一要件。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尤其是党内教育法规制度建设,是教育领域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学校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保障。校长职权的行使,以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为政治前提,以依法依规为刚性约束,以学校党组织的决议为先决条件,这三者构成了校长职权行使的底层逻辑。另一方面,行之有效的议事决策制度是考验制度执行力的试金石。坚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意味着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经由学校党组织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决定,铲除了党组织书记和校长究竟谁领导谁这一矛盾滋生的土壤,确保党组织对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保障校长按照党组织有关决议开展行政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首要的是坚持民主集中制,这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更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保证。学校党组织会议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正确实行集中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激发党组织的创造活力,保持领导班子团结统一,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进一步形成推进学校发展和提升教育水平的强大合力。

(二)教育治理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1.方针贯通力。党的教育方针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作用,為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作出全新表述,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校党组织应发挥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以提升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为切入点,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在办学治校的具体工作中。具体来说,中小学校党组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深刻理解党的教育方针的科学内涵。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面向社会和青少年未来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新诠释。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业素养与动手能力相统一、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协调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二是准确把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环节。中小学校党组织是实施教育方针的领导力量,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准确把握教育工作的育人初心和重点任务,坚守政治属性,把准政治方向,端正办学理念,完善制度规范,强化党组织领导,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到学校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提升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2.师生凝聚力。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功能是党基层组织组织力的重要维度,中小学校党组织必须做好组织师生、凝聚师生、引领师生的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的首创精神,共同参与到办学治校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习近平總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才工作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首要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愈发明显。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用,增强教师队伍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既是中小学校党政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时代中小学校人才工作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制度优势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中小学校党组织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运用战略思维、广阔视野、发展理念对教师及人才进行政治引领,强化对教师的政治吸纳,打牢凝聚人才的“红色纽带”;二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健全学校中层干部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的制度机制,发挥制度优势凝心聚力;三是建立健全“三培养”机制,注重把教师培养为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为教育教学骨干,把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培养为行政管理干部,畅通中小学校党务工作干部职业上升空间,充实中小学校专、兼职党务工作干部队伍力量,着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教学能力精湛、示范作用显著的专业化党员教师队伍。

3.发展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准确把握全球化发展大势,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变化,是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的关键。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制度改革实践,也是以制度建设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落地落实,要从以下三个维度着手:一是在方向上,顺应人民对教育需求的变化,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重视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的发展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是在方式上,积极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中小学校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发展,鼓励师生双向互动,打通课程教学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最后一公里”;三是在育人目标上,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把方向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为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培养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2]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EB/OL].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09/t20160930_282770.html

[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EB/OL].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201/t20220126_596515.html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当代党员,2018,(19).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张新平.为世界贡献中国经验:中国共产党对基础教育的百年领导[J].中小学管理,2021,(06).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决策咨询专项课题“教育治理视域下中小学校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20401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小学校内在逻辑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探讨中小学校虚拟演播室的改建
关于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考
试论精细化管理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的几点思考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浅析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