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创新设计与思考
2023-12-30余浩
余浩
【摘要】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与常规纸笔作业不同,其更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文章在介绍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创新设计与应用的意义之后,为小学数学传统作业向创新拓展性作业转变明确了三个转向,即“趣味性”“生活性”“灵活性”,指出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在做好创新设计之余也应该关注量与质结合,课前与课后融合,关注巩固与拓展延伸的科学搭配,关注层次性设计及理顺个体与整体的要求.
【关键词】“双减”;拓展性作业;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要全面缩减学生作业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为了落实“双减”政策,我们需要思考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在哪里,如何在“双减”政策指引下做到减负与增效,传统作业的质和量如何把控,减少作业量后该如何引领学生去实践和拓展.这些问题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
事实上,除了纸笔作业外,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描述、绘图、运算、猜想、试验、收集整理数据、思考、逻辑推理、交流等方式回归生活环境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脱离纸笔并融入实践与探究活动的作业方式即拓展性作业.详细地说,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是以育人为主要目标,通过思维训练、拓展游戏、综合实践与应用、数学文化与熏陶等方式让学生走出纸笔测试,融入世界,融入生活,开展合作与评价,不断应用知识,发展拓展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活动.
现阶段,在小学数学领域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拓展性作业”,这些作业的设计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关注了拓展延伸性,但是忽视了学生基础,把高年级的数学题“改头换面”变成低年段的拓展性作业;有些关注了思维拓展和高能力、高要求,把拓展性作业直接等同于奥数竞赛试题,学生没逃出纸笔作业的“牢笼”,又掉进“课外负担”的陷阱;有些关注了生活情境,带领学生走进了现实,但是在“玩”与“乐”中少了数学发现与应用,学生作业完成了,数学知识却没用到.以上种种“现象”有了拓展性作业的名,却无拓展性作业的实.因此,如何破除现阶段“拓展性作业”的弊端,创新设计拓展性作业,使之成为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台阶,落实“双减”的执行工具,达成立德树人的基本手段,需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努力,开展相关的实践与研究.
一、创新设计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的意义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为“课标”)的实施,又在“双减”政策的统领下,小学数学教育理念需要有新的补充与改变,即在原有传统数学作业之外设计创新型拓展性作业,为学生的素养提升和能力发展提供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有效保障.
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应严格区别于常规纸笔作业,相比之下,前者应该更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在实施作业过程中有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使其思维活跃的根本作用.同时,作业在符合学情之下,应遵守“最近发展区”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的个性化应用,使数学能力形成有效进阶.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应有很强的趣味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排斥抽象性,喜欢感兴趣的事物,因此,拓展性作业的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高参与度,真正达成快乐学习.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也要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同时,深刻感受数学知识也可以应用于生活.
二、小学数学传统作业向创新拓展性作业的三个转向
(一)转向趣味性:从做的辛苦转向“玩”得开心
避免小学数学大量简单的机械式重复的“算”与“写”,创新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拓展作业,使作业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升思维能力,是创新拓展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的重要目标指向.而如何才能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作业,吸引学生来“玩”,而且“玩”得开心,对数学教师来说是既困难又重要的任务.
例如,在教学完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家庭作业.
作业主题:用七巧板“变变变”,看谁变得最多?谁最全?
“多多”任务:用一幅七巧板摆出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
“全全”任务:你能用一幅七巧板摆出几种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
“最厉害”任务:用两幅七巧板完成以上任务(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完成).
【评析】通过对七巧板的摆摆放放,学生既动手也动脑,甚至与家长一起活动,在不断探索中感悟图形,提升图形构造能力,这样的操作性数学作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拉高拉满.设计渐进式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索几何图形,在摆放中感受图形的特征,这样的作业形式既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完成了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可谓一举两得.比如,“多多”任务能引领学生不断思考,创新方法;“全全”任务能促使学生想尽办法,追求完美,在实践中提升思维品质.之后通过课堂展示,学生相互欣赏与评价,收获对自己作品的荣誉感,对他人作品的赞同感.这次作业过后,很多学生就喜欢上了七巧板,这也是创新设计拓展性作业的意义所在,即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喜欢上数学,喜欢上作业,更喜欢上欣赏自我和他人,使得数学学习走上理性与健康的道路.
(二)转向生活性:在作业中看世界转向在世界中做作业
纸笔作业不受广大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情境的设计具有虚拟性,不是真实的.因此,让纸笔作业从虚拟情境中走出来,走进真实的生活世界,将会大大增加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直至达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因而,教师创新设计拓展性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走入生活、连接数学知识与世界的桥梁,形成知识与世界的无缝衔接,才能让数学真正走入学生心中.
比如,在教学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性作业.
作业主题:十字路口车辆通行情况研究.
设计任务:请设计一种合适的统计表,用来记录学校北门十字路口车辆通行情况.
数据收集任务:请观察10分钟,并在你的表格中记录各型车辆通行情况.
弹性任务:请你根据获得的数据与发现提几点路口交通管理或建设的意见.
【评析】从活动实践过程看,学生能非常认真地投入实践之中.从数一数各种车辆、小组成员分工记录到数据收集与整理,学生把数学知识充分运用在作业任务中.比如,针对问题(1),学生采用“正”字计数的方法对快速通过的车辆进行“登记”,运用了数学调查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在问题(2)中,运用了数据的统计与比较,同时结合“环境保护”“节能环保”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问题(3)中,学生开动脑筋,各显神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选定自己关注的“热点”.在后续展示成果与交流环节,不少学生提出了对十字路口管理的建议与想法,也有学生提出想进一步深入研究,继续观察并收集相关数据.显然,这种创新的拓展性作业让数学真正融入了生活.教师只有真正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真实的世界,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热情,才能达成学习的真正目的,即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三)转向灵活性:从单一的纸笔任务转向多种形式的“花式”选择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单一、机械、无趣、呆板的纸笔作业会产生排斥感.因此,教师应设计具有灵活性的拓展性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可以动手,也可以动脑;可以走出课堂,走出家门,到处看一看,各处走一走;可以走出纸笔的枯燥,找寻实践的快乐;可以免去单人的孤独,享受与人合作的快乐.作业的形式灵活了,学生的作业过程就会快乐,枯燥的数学学习才会变得丰富多彩.
比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之前,教师可布置课前作业如下.
作业主题:与“圆”同行.
发现任务:请在家中寻找一个很“圆”的物品,并带回学校.
介绍任务:把你带回来的“圆”介绍给大家,并说说它的特征.
又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如下.
作业主题:寻找家里的扇形统计图.
选择任务:请从以下信息(或另行选择合适信息)中选择一项统计其数据.
A.水费 B.电费 C.煤气费 D.电话费 E.车辆汽油费
统计与分析任务:根据你选择的信息收集这一年来的费用信息,并根据数据开展分析,把数据和结论用扇形统计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与大家交流.
【评析】拓展性作业的创新设计可以打破传统作业的单一指向性,不管是关于“圆”还是“统计图”的拓展性作业,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数学研究的对象具有随机性,也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根据自身的观察力使用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比如,在与“圆”同行的作业中,学生在家可尽情地选择心中的“圆”,不同学生因为家庭环境不同,家中物品不同,收获也不同.另外,学生在对“圆”的交流中也做出了不同的思考,他们会在多个“圆”中开展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几个有代表性的物品.这样寻找和选择的过程真正让学生走向实践,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远比在作业本中让学生去寻找“圆”来得贴切、自然.这样的作业设计与实践营造了真实的数学知识应用场域,避免了纸笔作业的有限性、局限性.
三、对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创新设计的再思考
(一)关注量与质结合,课前与课后融合
在新理念、新方法指导下,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用新颖的方式、科学的设计、合理的分层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与认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作业的评价与巩固功能迅速增强.在研究实践阶段,教师还应该注意在课前、课后及课中融入拓展性作业,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常规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而是两者应互相补充、合作共赢.另外,拓展性作业往往让学生乐意去做,高兴去做,但也不可避免地因为其实践性、生活性导致作业的时间过长,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常规作业合理设置拓展性作业.
(二)关注常规巩固与拓展延伸的科学搭配
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普遍存在缺乏趣味性、简单重复过多和无分层布置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缺陷.因此,研究与设计一种能提高学生作业兴趣与学习实效的拓展性作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任务,也是达成“双减”、让作业真正走上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事实上,要想避免大量、重复、机械式的低效作业,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数学学习的喜悦,从而提升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达成核心素養培养的有效落地,就不能只对作业进行“加”与“减”的简单处理.教师要看到拓展性作业在常规作业之外的补充作用,但不能过分“夸大”拓展性作业的作用.因此,科学认识常规作业与拓展性作业的主从关系、合作共赢关系、融合发展关系,是教师创新设计拓展性作业的重要任务.
(三)关注层次性设计,理顺个体与整体要求
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多,强调全体性与一致性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而在完成常规性、全体性作业的同时,利用拓展性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以前,拓展性作业往往也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地完成,做出了“一刀切”的“高标准”,显然,这并不科学,也不符合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因此,拓展性作业应该与时俱进,基于学情与学生个体差异,在设计、实施、验收与评价等阶段注重分层性,理顺个性与全体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实施,合乎情理地评价与验收,使拓展性作业有的放矢,因人而异.
结 语
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的创新设计应该从学生视角出发,为新课标理念稳步推进提供新的路径,做出新的尝试.在“双减”视域下,教师应依靠创新将作业转向“趣味性”“生活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认知能力,为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培育踏出坚实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夏慧.“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数学教学通讯,2022(26):46-48.
[3]郑振兴.教学应尽可能从学生视角出发:谈一节复习课的改进与反思[J].数学通报,2022,61(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