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2023-12-30陈兰
陈兰
【摘要】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革新,而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观的出现,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指明了全新的方向.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当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形式进行优化,遵循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为学生设计一系列趣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飞速成长.文章以此展开论述,期望能够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引 言
数学作业在小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对数学作业的设计缺乏科学性、目的性,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致不高,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索如何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数学作业设计应当符合数学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体现科学性.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确保作业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阶段相匹配,这意味着教师应该合理设置作业的难度和题型,使学生能够逐步扩展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控制好作业内容的准确性,确保作业中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契合具体的教育目标.
(二)层次性原则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知层次和能力水平设置不同的作业层次,在考虑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作业中设置一定量的拓展、提高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通过层次性的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成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适当的题目进行解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動力和自信心.
(三)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作业设计.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挑战和支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潜力,根据学生需求,个性化地设置作业内容和要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潜力.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一)精选作业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计差异化作业,践行因材施教
在课程改革、素质教育背景下,各种先进的教学观念不断涌现,受到了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与认可.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观,以及加德纳先生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尽可能关注每一名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设计不同难度和题型的作业,避免进行“一刀切”的作业设计,使数学作业契合每一名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班级中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较为落后的学生,可设置一些基础性、巩固性题目,巩固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可设置一些拓展性题目,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完“圆锥体积公式”这一知识后,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供学生选择:
基础题:
(1)判断题:①小明拥有几个高相等的圆锥体,其中有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是最大的,它的体积也是最大的,对吗?②小明有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圆锥体,前者的体积是后者的3倍,对吗?③圆锥体体积必定小于圆柱体体积,对吗?
(2)计算题:①现有一圆锥体,底面直径和高皆为3cm,求其体积;②现有一圆锥形小麦堆,其高为1.5m,底面半径为2m,求其体积.
拓展题:
(1)判断题:①小明拥有一个圆柱体,他想将它削成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1/3,对吗?②将一个圆锥的高扩大为原来的2倍,底面半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其体积不变,对吗?③圆锥体体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它必定是一个圆柱体,对吗?
(2)计算题:①现有一正方体积木,棱长为6cm,小明想将其削为圆锥体,若需使圆锥体体积尽可能大,应削去多少体积?
提高题:
①将一圆柱体削为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共削去24cm3,原圆柱体的体积为多少?最终得到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②现有一圆柱形的碎石堆,其高为4.8m,底面周长为12.56m,将碎石铺在一条公路上,该公路宽度为10m,需要铺2cm厚,能铺多长?
在课堂中,教师可将作业要求告知学生: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选基础题来完成,但是必须仔细解读基础题,将其做会、做精;中等水平的学生可选择基础题、拓展题来做;数学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应完成提高题,其他题目可选做.如此教师便可实现对学生的差异化教学.
2.设计生活化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典型的应用性学科,教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技能的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这些知识、技能,熟能生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将数学作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仍以“圆柱与圆锥”这部分知识内容的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设计如下的生活化数学作业:
(1)如图1所示,现有一圆柱形蛋糕盒,它的底面半径为3dm,高为3dm.小明打算将蛋糕送给妈妈,于是将一条丝带以图示的十字形系在蛋糕盒上,并打了一个蝴蝶结(打蝴蝶结又用了4dm),请你计算一下:小明至少用了多长的丝带?
(2)如图2所示,现有饮料瓶一个,容积为120ml,瓶中装有饮料,小明将瓶子正放,测量出饮料高度为20cm,将瓶子倒放,测量出空余部分的高度为5cm,求瓶中饮料的毫升数.
这两道题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数学并不是一门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充满着乐趣的学科.教师可借助这种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数学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与品格.
(二)增强作业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设计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
在课程改革的号召下,教师可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的作业,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的应用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仍以“圆柱与圆锥”知识内容的作业设计为例,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前,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如下的探究性任务:以你最擅长的方式,探究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体积关系.在笔者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用到的探究手段是五花八门的,例如,有的学生选择使用橡皮泥来制作圆柱和圆锥,探究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而有的学生用到了经典的“灌水法”,制作两个空心的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圆锥体,通过灌水验证了它们的体积关系.教师应多鼓励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体验数学知识的猜想、验证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研究素养.
2.设计合作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这是提升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基础.教师可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作业,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通过合作完成作业,学生可以互相协助,交流和分享解题思路,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若干张纸,纸的形状为长方形,长为12.56cm,宽为6.28cm,要求学生完成如下操作:(1)取出两张纸,将其围成两个不同的圆柱体,计算二者的体积;(2)再取出两张纸,依照图3、图4所示的步骤将纸卷成圆柱体,请问你得到的两个圆柱体的体积是一样的吗?
(首先将长方形纸沿虚线对折后剪开,然后将两张纸黏在一起,接头儿处可忽略,最后将纸卷为圆柱体)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剪一剪、卷一卷,对圆柱体的性质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在完成小组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讨论、动手操作,形成了一定的团结意识与合作能力,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设计开放性作业,营造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批判质疑精神,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为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出发看问题”,教师可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为学生营造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探索.
举例而言,在教学完“比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如下作业题:小明和小王统计了自己今年读过的书籍的数量,数量比为7:11,已知小明读书84本,求小王读书的数量.教师可要求学生分别以整除法、分数乘法、方程法完成对这道题的计算,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4.设计整理性作业,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数学知识一般具有极为严密的逻辑性,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故而,教师也可为学生布置一些整理类作业,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知识树等方式,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内容,形成直观、详细的知识网络,借此,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教学完“圆柱与圆锥”这部分知识内容后,教师就可要求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整理本单元涉及的知识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稳步提升.
(三)完善作业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评价在数学教学中占据了重要角色,教师可通过评价环节,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优化作业评价,使用多元化、发展性、鼓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笔者认为,教师可采用时下流行的“学生互评”的评价策略,鼓励学生进行作业互评,这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互相评价作业,学生可以从他人的作业中学习到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时能够加深对自己作业的认识并进行反思.教师可以提供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准确、全面和有建设性的评价.此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是落实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教师应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和策略,借助作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此后的工作中,教师应持续研究这方面的内容,以创新性的思维和教育实践,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开辟一片新天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成长创造机遇和更加广阔的空间,让数学作业成为学生实现梦想的舞台,让他们在探索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成为数学的创造者和追求者.
【参考文献】
[1]陈琳.智慧课堂环境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路径探索[J].好家长,2023(4):34-37.
[2]江洪波.“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1):36-38.
[3]李桂丽.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58-60.
[4]唐妮.“雙减”政策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