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学人邓元锡家世、交游及著述考略
2023-12-30刘桂娟
刘桂娟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明江西南城人。他是明代理学家、史学家。从小博观经史,靡不综览。邓元锡十五岁时,其父病逝。作为家中长子,他除赡养嫡母张氏和生母刘氏外,还要抚养幼弟。突遭家庭变故的邓元锡,并未就此放弃勤奋治学、备战科考之途。嘉靖二十六年(1547),邓元锡成功地“补邑校弟子员”,并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举江西乡试第三名①参见:黄宗羲.明文海[M].北京:中华书局,1987.。嘉靖四十一年(1562)、嘉靖四十四年(1565)和隆庆二年(1568),邓元锡三赴春闱不售,又念及二母年迈,遂绝意科考,从事讲学著述②参见: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其间,邓元锡多次婉谢范涞、赵用贤、王以通等官绅的举荐。万历二十年(1592),巡按御史秦大夔再荐邓元锡于朝,邓元锡遂被授以翰林院待诏。在当地官员的催促下,邓元锡带病赴京,不久,卒于途中。邓元锡为人正直,品学兼优,乡友很是敬重他,私谥他为“文统先生”。后世学人称其为“江右四君子”之一。
近日,笔者检阅有关邓元锡之研究时,发现学者们对邓元锡本人之研究篇目不多③就笔者目力所及,以邓元锡为研究中心的论著,仅见:杨萍.美德千秋颂,华章万古传——新城(黎川)邓元锡世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4):103-104);刘勇. 邓元锡与《皇明书》——十六世纪晚期的明代学术思想史编撰[D](广州:中山大学,2005);刘勇.晚明的荐贤、征聘与士人的出处考虑——以邓元锡为例[J](中华文史论丛,2012(3):61-89,396);江建华.潜心治学,虚怀若谷——理学君子邓元锡事略[M]//政协江西省黎川县委员会所编.千年沧桑黎川——纪念黎川建县1750 周年(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印刷厂,2008.);富路特.明代名人传[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吕幸.邓元锡师友关系及其著述考略[J](北方文学,2019(12):278-280.),等.,尤其是对邓元锡家世进行梳理、研究的论著则较为少见④就笔者目力所及,有关邓元锡家世之梳理、研究的论著,仅见:杨萍.美德千秋颂,华章万古传——新城(黎川)邓元锡世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4):103-104);富路特.明代名人传[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就邓元锡之生卒年记载而言,间有讹误⑤关于邓元锡之生卒年,傅玉璋、傅正、陈国庆、刘莹、肖满省等认为邓元锡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卒于万历二十年(1592)(参见:傅玉璋,傅正.明清史学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张岂之主编,陈国庆、刘莹著.中国学术思想编年·明清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肖满省.明代福建易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而钱茂伟、杨映红、李德锋、易宇等人认为邓元锡的生卒年分别为嘉靖八年(1529)和万历二十一年(1593)(参见: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杨映红.唐伯元诗歌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李德锋.明代理学与史学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易宇.抚河流域明代宅第厅堂式结构特征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8.);学界在考述邓元锡之交游及著述情况时,较为零散且不够详赡⑥参见:赵均强.许孚远与晚明关学的心学化[J].孔子研究,2015(2):80-86;黎宇恒.章潢《图书编》研究——明中晚期的经世著作与西学东渐图像交流[D].广州:广州美术学院,2017;潘肖蔷.章潢《图书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李贺亮.万廷言易学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张鹏飞.潘克溥《诗经说铃》的学术资料价值[J].长江学术,2011(2):143-147;于佳.朱鹤龄《诗经通义》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杨志刚.《朱子家礼》:民间通用礼[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4):40-46,等等.。故本文欲对邓元锡之家世、生卒年、交游及著述情况进行较为集中的考证和探讨,以期为后续更进一步研究邓元锡及其著述提供一定参考。
1 邓元锡家世渊源
邓氏祖籍江西新城,后徙居南城,至邓元锡出生时,已历三代。他追述先世,云:“吾祖在新城,凡三徙。初祖考,八都象岸里人也,即今荷山。至显翁七公,徙枧源墟,而高祖考既第,实始迁南津。”[1]609
邓氏高祖邓义,字直方,号柏崖。七岁丧父,依居外家吴氏长大成人。外祖父吴伯庸膝下无子,甚是疼爱邓义,勉励他立志读书。明永乐三年(1405),邓义中江西乙酉科举人④参见:林庭㭿,周广.嘉靖江西通志[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8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至永乐九年(1411)登辛卯科进士二甲第二十五名⑤参见: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被授以陕西道监察御史。永乐二十二年(1424),升任湖广按察司佥事。他历任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为官“以慈惠恭,肃享有令闻”[2]486。著有《桥门听雨集》,时人王廷相赞其所作诗篇始开明代赋诗之风气⑥参见:邓元锡.潜学编[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3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曾祖邓时康,字伯庄。四岁丧母,“稍长,笃于学。迨冠,日研精于六经、诸史、百氏之文。与人居,竟日渊莫,至商经质史,则亹亹如注不倦也。”[1]614天顺六年(1462),邓时康年过四十岁才被选入太学。邓时康考虑到父亲邓义年事已高而不愿远行,在邓义的力促下,方肯就道。甫入太学,会同舍生中有投匿名书者,语颇涉忌讳,邓时康不愿指认其身份,被谪戍辽东。至明宪宗登极时,邓时康获赦得还。行至北京时,他获悉邓义辞世的音讯,悲痛欲绝。邓时康归乡后,在熊村山讲学著述,不问世事,逾十年而卒。县令陈员韬赞誉邓时康“家学渊源如海矣”[1]614。邑人王华为撰墓志铭曰:“学会其大,性率其真。儒之君子,粹然称醇。”[1]615
祖父邓廷璋“以好义闻”[3],详情待考。父亲邓植,字宜春,自幼聪颖,好观古今之书,嗜书如痴,喜交贤士大夫,至年二十八岁时,谢绝俗事,闭门研习经史、著书立说,尝谓:“读《尔雅》《说文》,通训故;读《论语》,通大义;读《通鉴》,知古今存亡治乱之统。”[1]619邓植年四十四岁时,仍无子嗣,于是“置侧室刘,生汝极(邓元锡)”[4]4763。邓元锡十五岁时,邓植逝世。
邓植颇重视对邓元锡的教育和培养,对邓元锡的治学路数产生了重要影响。邓元锡五岁时,邓植延请黄姓塾师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十一岁时,邓植聘请江西新城硕儒黄天祥教授邓元锡。邓植还亲自督导邓元锡课读。邓元锡后回忆道:“日晨起,府君亲诣斋,肃揖讫日中,间一至暮又考业,以为常”[1]621。邓元锡“自幼颖异,志广莫羁,喜观经典坟史”[5],“人以为不利举业,在川曰:‘譬之豢龙,随其所嗜,岂必膏粱耶?’”[6]563在以举业为重的社会风气下,邓元锡能随心所欲地阅读各种经书、史籍,而不限于阅读《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及《性理大全》等科举考试应试之书籍。这种“散漫”的不以科举为中心的学习,得益于其父邓植的支持和“纵容”,这为他编修《函史》《皇明书》等史著奠定了坚实的史学基础。
2 生卒年考
据《明史·邓元锡传》①参见: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载,邓元锡卒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然《明史》未确切记载他的生辰年和享年岁数。
关于邓元锡的生卒年,清儒钱椒《补疑年录》载:“邓潜谷(元锡)年六十六。生嘉靖六年丁亥。卒万历二十年壬辰。(原注:《明儒学案》)。”[7]近人张惟骧《疑年录汇编》沿袭其说。
按,《明儒学案》记载:“万历壬辰,授翰林院待诏,府县敦趣就道。明年,辞墓将行,以七月十四日卒于墓所,年六十六。”[6]563钱椒之说盖源自对《明儒学案》的误读。即将明廷任命邓元锡为翰林院待诏之年误作其卒年。邓元锡实际卒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而非万历二十年(1592)。
不过,《明儒学案》的记载仍存在疏误,其中所记年岁同邓元锡本人及其门人、朋友的记述不合。明廷任命邓元锡为翰林院待诏的次年,邓元锡接到吏部行文,即疏辞官职,自称“年已六十有五,气血枯残,加之多病”[1]647。不久,邓元锡病逝。邓元锡门人黄浑为撰《行略》,云:“万历癸巳七月十有四日,先师邓子卒于南城之仙山。……先一夕,南山公梦一白鹤,自天而下至其楼,南山公收之,持与刘孺人。是夕遂生师,时嘉靖己丑二月二十八日。”[2]486即邓元锡生于嘉靖八年(1529),卒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稍后邓元锡生前好友,时任福建巡抚的许孚远据黄浑《行略》为作墓志铭,云:“汝极生嘉靖己丑二月二十八日,卒万历癸巳七月十有四日,享年八十五。”[4]4766-4767按,墓志所称“享年八十五”者,同其中所载生年、卒年推算不合。或因“六”“八”形近,这篇墓志铭被收入《明文海》时,出现了传抄讹误。墓志铭原文可能为“享年六十五”。
邓元锡生于明嘉靖八年(1529),卒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虚岁享年六十五岁。
3 交游
邓元锡是明中叶以后江右有名的儒林先贤之一,生性嗜学,潜光隐曜,深得万历间建昌府知府许孚远和南城县知县范涞的赏识。两位地方官先后向明廷极力荐举过邓元锡,邓元锡亦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许孚远,字孟中,号敬庵,明浙江德清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午科进士,历任南京工部主事、建昌知府、陕西提学副使、福建巡抚、兵部侍郎。卒赠南京工部尚书。著有《左氏详节》《论语学庸述》《语要》《敬和堂集》等。
明神宗登极初年,高拱倒台,张居正主政。吏部考功司主事王篆诬蔑许孚远为高拱党羽,为张居正不悦。万历九年(1581),许孚远出为建昌知府,任内“引贡士邓元锡、刘元卿为友”[8]。万历十一年(1583),许孚远抵京觐见,乘机将邓元锡所撰《函史》呈给当时职掌吏部铨选的孙矿,以作举荐之资。许孚远是第一个向明廷举荐邓元锡的官绅,惜无果。万历二十年(1592),邓元锡被授以翰林院待诏,许孚远致信表示恭贺。邓元锡在回复许孚远的信中,毫不吝啬地对许孚远的首荐之恩表示感激:“我公祖之于元锡至深矣。曩者奏荐,具禀藻衡。兹被新恩,实出嘘拂。自京师来者能言之,公祖泊乎其不有。曰邸报也。而木桃苦李,益难其为报矣。”[1]664
范涞,字原易,号晞阳,明南直休宁(今属安徽)人。万历二年(1574)甲戌科进士,授南城知县。历任南京刑部主事、户部员外郎、南昌知府、浙江布政使等职。著有《范子哤言》《休宁理学先贤传》《晞阳文集》等。范涞官居南城知县时,“与新城邓元锡友,深重其学”[9]381。万历十六年(1588),时已升任建昌知府的范涞入京觐见,乘机举邓元锡于明廷①参见: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此外,邓元锡与王之士、万廷言、章潢等理学家相互切磋学问,交往甚密。王之士,字欲立,号秦关,明陕西蓝田人。生于嘉靖七年(1528),卒于万历十八年(1590)。嘉靖三十八年(1559),秋闱“大捷”,后屡试不第,遂弃举子业,潜研理学,“闭关不出者九年”[6]177。平生著述颇丰,有《理学绪言》《易传》《诗传》《京途集》《南游稿》等。王之士晚年南下讲学,途经湖北、江西、浙江等地,“南行入江右,见章本清、邓潜谷、杨止庵”[6]177,与他们商讨学问数日,“乐不思蜀”。临别时,邓元锡担忧王之士年老体弱、身体有恙,于是命一子护从王氏,“以供汤药,辅以底家”[2]487。
万廷言,字以忠,号思默,明江西南昌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举进士,历任礼部郎中、汀州府推官、广平府同知等职。后辞官归野,潜心研究心学,甚是好《易》,名其集曰《学易斋集》。著有《易原》《经世要略》《学易斋集》等。
明嘉靖间,邓元锡曾同与万廷言、邓以赞、李材、章潢等游学于罗洪先②参见:曾国藩、刘坤一等修,刘绎、赵之谦等纂.光绪江西通志[M]//续修四库全书丛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第65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随后,万廷言在寄邓元锡的书信中,就当时阳明后学空谈心性的问题表示担忧:
古人学务实胜,日惟闇然内省,究澈心源。使当下所存,简静平实,与千古圣贤诚明孚契,乃得止。其诲人务在随机点明心地,令忠信笃敬,参前倚衡,各安所止而已。后世学术多端,心源蔽于念习,默识淆于卜度,聪明不固,精神渐浮。危微悟解之辨,在孔门高弟犹难,况末学久习支离,乃欲敛浮华而窥本实,去意见以归精一,固宜极重而难返矣。非真志实功,愤勇疑惧,决然以斯道为己责,而遁世无闷者,莫能任焉。兄志笃虑精,益诣是矣。惟有以教之,幸甚!弟诚赖焉,实晤期之初念也。此学不明,人怀异意,如近日一种浮妄精神,尤为可怪。耳目熏迷,多高视长步,谬悠狂悖,鼓惑愚民。此虽不足为学术精微之累,顾或靡然陷溺其中,则比德淫朋,亦足为皇极大中之累,锡极保极之害也[10]。
邓元锡复信提出看法和建议:
圣门之学,止于存诚,精于研几。几者,神之精而明,微而幽者也。……古人所以日兢兢于克己、舍己、择中、用中,而不能自己也。弟气质褊戾,浮妄成性,居恒动愤,思自克而莫能[1]677。
邓元锡提倡躬行修身,即通过修行来体认良知,从而纠正王门末学空谈之弊。可见,邓元锡究心阳明心学,但不完全主张其治学之法。
章潢,字本清,号斗津,明江西南昌人,生活在嘉、万年间。章潢一生科举之途坎坷,从嘉靖二十一年(1542)补郡庠生直至离世,都未能考取功名。他虽举业失利,但专心于学术研究,著述等身。著有《周易象义》《尚书图说》《易图杂考》《图书编》《此洗堂语略》《历法图编》《主静堂集》等。其中,《图书编》是章潢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囊括了经义、天文、历法、地理、典章制度、礼仪、刑法等内容。《章斗津先生年谱》记载章潢与邓元锡交游:
万历十三年乙酉,先生五十九岁。……冬,新城邓潜谷、旴江守敬菴许公来会,聚于求德堂。邓出《函史》,先生出《图书编》相证。
万历十七年己丑,先生六十二岁。……春二月,偕王秦关访邓潜谷于旴江舟中,有敬谨论辩[11]。
黄浑撰《行略》亦载:“己酉,秦关王公、斗津章公不远千里而别,相与切磋者踰月。”[2]487《潜学编》收录有邓元锡致章潢的书信[1]695。可见,邓元锡、章潢这两位年龄相仿的同乡学友,在学术上相互砥砺,互有研讨。
4 著述考
邓元锡博览经史、学识渊博,著述颇丰。其著述现有《三礼编绎》《五经绎》《函史》《皇明书》《潜学编》等流传于世。谨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逐一叙述:
《三礼编绎》26 卷。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史继辰、饶景曜等刻本。邓元锡在编撰此书时,以历代相传的“三礼”为蓝本,抽取某些篇目,重新进行编辑,撰成《曲礼》3 卷、《仪礼》7 卷、《周礼》5 卷、《礼记》11 卷(《礼记编绎小序》一篇)。邓元锡于每段经文之后,都以“绎”之方式附上自己的见解。而“绎”之部分,实乃此书的精髓所在,可考邓元锡的学术思想。
《五经绎》15 卷,又名《经绎》,包括《三礼编绎》4卷、《书经绎》2卷、《诗经绎》3卷、《春秋通》1卷、《易经绎》5卷。《三礼编绎》在《五经绎》付梓之前,已有单行本流行,后汇入《五经绎》一并付梓时,“惟摘录其中自作发明之语,而删定其经文及注”[12]282,计4 卷。《书经绎》《诗经绎》《春秋通》等都未载录经文,只标注出各篇之篇名,并以一己之意注绎《尚书》《诗经》《易经》,统言《春秋》。《五经绎》刊刻后,对后世经学家注绎儒家经典提供了借鉴作用。潘克溥《诗经说铃》、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清康熙间官修《日讲礼记解义》、朱鹤龄《诗经通义》、钱天锡《诗牖》等纷纷征引其说,阐发其义①参见:赵均强.许孚远与晚明关学的心学化[J].孔子研究,2015(2):80-86;黎宇恒.章潢《图书编》研究——明中晚期的经世著作与西学东渐图像交流[D].广州:广州美术学院,2017;潘肖蔷.章潢《图书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李贺亮.万廷言易学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张鹏飞.潘克溥《诗经说铃》的学术资料价值[J].长江学术,2011(2):143-147;于佳.朱鹤龄《诗经通义》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杨志刚.《朱子家礼》:民间通用礼[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4):40-46,等等.。
《函史》系邓元锡仿郑樵《通志》而作,分为上、下两编,下编先于上编成稿。由于《函史》随写随刻,故现存有万历间多个版本,如:金陵刻本、念初堂木活字印本、南丰曾懋爵木活字印本等。邓元锡“殁后四十年,而《函史》之定本始出”[13]。即崇祯七年(1634)邓应瑞刻本。清中叶以前,邓元锡的后人或乡人先后四次对定本《函史》进行修补重印,《函史》遂有顺治十五年(1658)修补印本、康熙二十年(1681)刻本、乾隆三年(1738)修补印本、乾隆十八年(1753)邓毓贤修补印本等版本传世。
《函史》上编相当于《通志》的“纪”“传”,起远古、迄元代;下编相当于《通志》的“略”,记上古至万历初。考虑到《函史》与《通志》的特殊关系,清代四库馆臣认为《函史》“纪、传病于太创,诸志病于太因。……(《函史》下编)其所叙述,亦仅类书策略之陈言,毫无所发明考订。”[12]455-456就《函史》上编而言,其体裁有纪、志、谟、表、训、述诸种。“列传”下分“大臣”“贞臣”“良臣”“争臣”“忠节”“名将”“循吏”“独行”等子目,如《周列传》《西汉臣列传》《东汉臣列传》;又将“经学”“文学”“道学”“儒学”“笃行”等各自立传,如唐之《唐经学传》《唐文学传》,宋之《宋忠节传》《宋道学训》《宋儒学传》《宋文学传》等。全篇之末,还为“隐逸”“方技”“货殖”“列女”等各设专传。由此观之,《函史》上编之体例,的确过于创新,名目略显繁芜。
至若《函史》下编二十一门,邓元锡除因袭郑樵《通志·二十略》之天文、乐、选举、地理、艺文、刑法、礼、职官、食货、灾祥等类目,还参考马端临《文献通考》编年体典章制度通史的类目设置,增设了“土田、赋役、漕河等经济方面的类目和边防、戎狄、兵制等与军事和民族等国计民生相关的类目”[14]。其书相较于郑樵《通志·二十略》是一种创新,而不同于类书等抄纂之作。换言之,《四库全书总目·<函史>提要》对《函史》下编的评价尚值得商榷。
《皇明书》是邓元锡凭借一己之力而私撰的明史著作,属于当代人写当代史之类型。邓元锡生前,是书并未付梓。直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皇明书》遗稿才在吉安府知府吴士奇的资助下刊行于世。邹德溥《皇明书序》载:“吉郡守吴公暨九邑诸长令,咸输俸佐剞劂。”[15]1邓澄提及《皇明书》的刊刻情况,谓:“颇闻傍郡遂有梓而行之者。”[16]吉安府属江西,同邓元锡的籍贯建昌府相邻,可见邹、邓二人说法适相印证。
《皇明书》又名《明书》,约成书于万历十七年至万历二十一年间(1589—1593),是邓元锡晚年之作。全书计45 卷,由纪、传两部分组成,记述明太祖至明世宗十一朝君臣事迹,其中列传有及明神宗朝者。帝纪11 卷,分“帝典”“后妃内纪”两部分。“帝典”即本纪或帝纪,系有明太祖至世宗列朝皇帝本纪,以《太祖高皇帝帝典》开端,使不同于后世诸帝之“帝纪”,以示推崇之意;次采建文帝“逊国”说,立《大逊记》;再依次为成祖至世宗诸帝立“帝纪”,然不为景泰帝置纪,而附于《英宗睿皇帝帝纪》之后。“后妃内纪”是明初至嘉靖间十五位太后、皇后之合传,盖仿《后汉书·皇后纪》体例而成。列传计34 卷,有大传、合传与类传三种类型。其类传分为19 种,所涉上自文武重臣,下至商人与妇女的社会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其最突出者莫如细化臣僚列传及忠孝节义诸类传,体现出邓元锡强调事功、注重纲常名教的理学思想;置《宦官列传》于文武百官列传之前,以反映明代宦官专权跋扈的特有现象;并立《理学列传》与《心学纪》《心学述》两种类传,以展现明代理学发展的两大历史阶段,以及阳明心学一派在明中期以后的学术主导地位。
相较于明代其他私修纪传体本朝史而言,《皇明书》的体例相对欠缺,惟有纪、传,缺少史表、书志等内容。因此,前人在评价《皇明书》时,认为其只有纪、传两部分,实非完备的纪传体史书。其实,邓元锡《皇明书》并非有意不详细载录有关明代典章制度、风土民情、异国风光等志书中应有之内容。其实,邓元锡欲取法《史记》,撰成一部贯通古今之通史。在观念上,邓元锡视《函史》和《皇明书》为同一部史著。他晚年在纂修《皇明书》时,为避免与《函史》下编所记明代书志内容之重复,故而采用了历代史家惯用之法——“互见”法进行处理。如:卷10 记述嘉靖初年世宗谕令查核皇亲贵戚的田产时称:“见《田土志》。”[15]129卷18 叙述桂萼因“议礼猝贵”,被召为詹士府詹事、翰林学士事时言:“语具《礼仪志》中。”[15]235卷26谈及嘉靖间,曾担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的欧阳铎,为解决苏州、松江、常州三府赋役不均而实行的具体措施时说到:“语具赋役志中。”[15]349卷32 记载宣德元年(1426)四月至二年(1427)十月征讨黎利(今越南),参赞陈洽,都督蔡福,都指挥李任,都指挥使顾福、刘顺,知府刘子辅,宦官冯智等以身殉国之具体事迹时称:“语具《四夷志》中。”[15]405所谓“土田志”“礼仪志”“赋役志”“四夷志”,是指《函史》下编卷7 之《土田志》,卷8 之《赋役书》,卷14 至15 之《礼仪志》,卷20 至21 之《戎狄志》。类似的情况在《皇明书》中比较多[15]228、236、254、320、471、574、576。可见,邓元锡在修撰《皇明书》时,实非畏难而刻意不写明代书志之内容,造成《皇明书》之体例缺陷,实为避重复、累赘之嫌,参以“互见”之法,以示妥当。
《潜学编》系邓元锡的文集,又名《潜学稿》,共12 卷,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由邓元锡弟子左宗郢编刻。该书现存有四种版本:万历间活字印本(7卷)、万历三十五年(1607)左宗郢刻本(12卷)、崇祯十二年(1639)邓应瑞刻本(19卷)、崇祯十二年(1639)邓应瑞刻清乾隆八年(1743)重修本(19 卷)。万历三十五年(1607)左宗郢编刻12卷本,是书前五卷载录邓元锡约七百八十篇诗作,其中,卷1 为赋、辞、乐府歌行、四言古诗,卷2、卷3为五言古诗,卷4、卷5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绝句;后七卷收录邓元锡所撰文章,卷6、卷7为序文、记文,卷8为墓志铭、墓表,卷9为行状、祭文,卷10 系邓元锡为其先祖、友人所作事传及其他杂著,卷11、卷12为书札。清代四库馆臣评价邓元锡文风,认为邓氏诗、文不落“台阁体”俗套,风格朴实[12]1600。
此外,据乾隆《建昌府志》和《新城县志》所载,邓元锡还著有《史记内篇》15 卷、《春秋经传略》2 卷、《子约》《诗约》《中编》等书[9]46、[17],皆已亡佚。
5 结语
邓元锡(1529—1593),自小嗜学,所学内容不囿于科举应试之书,博览群书,勤于治学,尤精于经史。邓元锡自从三度会试落第后,绝意科途,讲学著述以终。著有《三礼编绎》《五经绎》《家礼铨补》《函史》《皇明书》《潜学编》等书。邓元锡治学侧重经世,为纠心学在流传与发展过程中滋生的空谈弊病,提倡躬行修身、践履之学,且同许孚远、范涞、唐伯元、周光镐、曹常忠、谭浚、章潢、万廷言、王之士、邓以赞、李材、章潢、陶望龄等人的交游中常有论及。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于先秦时《左传》与《诗经》《尚书》间的“互见”,《皇明书》没有记载的明代典章制度,见诸《函史》下编,两书由此浑然成为一体,贯通古今,足征邓元锡对经史体例研究之精深。此外,在文网繁密的时代,邓元锡敢名其私修当代史为《皇明书》,寓国名于书名,足见其胆略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