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2023-12-29
特约名师
张宗明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实验学校语文特级教师,贵州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对材料中的关键词“技术”“时间”和“时间的仆人”作思辨分析,探究事物背后的原理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写好本题的要点。
“时间”是重要的关键词,它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是探索人生意义的前提。生活中,对时间的计划、安排与体验,是人的时间观念的具体表现,也是立意行文时联想与思考的起点。
“技术”是又一关键词,它是人与时间关系中的变量。利用编写计划单、任务书、行程表等技术方法,能更好地规划日程、安排学习;利用工业革命后诸如机器、交通等生产技术,我们得以扩大交往范围,拓宽时空界限;利用诸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技术,我们得以让经历的时间变得更有质量。
“时间的仆人”是第三关键词,它指代面对时间缺乏自我,被时间所左右,生活变得机械、刻板的人。诸如拘泥于时间计划,忽略自主灵活性;拘泥于日程进度,忽略缓冲时间的重要性,劳而无功,身心俱疲。只有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才能解放自己,做事更加游刃有余,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
我们可围绕材料“创新人才培养”的宗旨,结合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与观点;也可围绕“技术、时间与人”的关系,思考技术给掌控时间带来的便利与遗憾;还可就人在时间流逝中的主动与被动、掌控时间的方式方法等,用议论性文体进行阐释论证;也可择取一个现象、一个故事、一段经历,用记叙性文体进行描写抒情;此外,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品,也在立意范围之内。
备考建议
以“关注社会生活,助力创新人才培养”为宗旨的思辨性材料作文是2024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特对作文备考建议如下:
一、审题,要与常规命题进行比较。模拟训练时,最好与同类常规命题进行比较,找出新命题与常规命题的区别所在。比如,面对2023年全国高考甲卷作文,审题的时候,应该将其与常规试题“时间在流逝”“与时间的赛跑”进行比较,以摆脱常规试题的羁绊,确定新的立意方向。借此,“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二、选材,要关注新闻媒体的导向。比如,可浏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人民日报》的《青春之声》《暖闻热评》等时事热评栏目,积累相关素材。对有关青少年成长的热点新闻要学会解剖分析,挖掘其背景故事及深层含义。
三、体裁,要发挥记叙类文体的优势。记叙类文体包括叙事散文、小说、童话、故事新编等。可根据不同的命题,结合自己所长,反复训练其中一种或两种,达到熟练的程度。议论类文体的随笔、杂文、小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佳作展评
佳作1
“瘫子”传奇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实验学校高二年级 张一唱
一个被命运遗弃的“脑瘫”患者,惜时如金,创新技术,带领残疾员工艰苦创业,变成“企业家”。他的传奇故事让国人热血沸腾。①
1
一个就业无门的“瘫子”,终于被一家敲“白铁皮”制作家具的小厂收为学徒。工作来之不易,他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他知道技术的精进需要读书,于是用省下来的早餐费买了旧单车,每天下班后,准时赶往图书馆。他知道,管理员阿姨晚上是特地为他加班的。
晚上,阅览室灯光明亮。偌大的空间,就他一个被汗臭包裹着的小黑点,聚精会神地看书学习。他骑车摔得遍体鳞伤,阿姨看了很心痛;他风雨无阻,勤奋好学的精神让阿姨感动不已。那段时间,阿姨经常为他准备擦伤口的红药水。
没多久,他就学会了看设计图纸,甚至是画解剖图……人们眼中的“瘫子”成了“师傅”。②
2
信息时代来临。他由实体图书馆转到数字图书馆,再将数字图书馆链接到家庭阅览室。长时间以来,他争分夺秒地学习信息技术。人们发现,“脑瘫”已经不“瘫”了。
那次送表弟的结婚照电子相册,惊艳了表弟的婚礼现场。一位摄影师蓄意挑战这个呆头呆脑的相册制作人,如能在3天内剪辑完成表弟的婚礼录像,摄影师就每年提供300盘录像给他,每盘150块钱。
他没有做过录像剪辑,但他勇敢地接受了摄影师的挑战。三天三夜,几次失败后,他启动了自己研发的一款智能软件,奇迹出现了。他的成功,让那名摄影师惊叹不已。③婚礼录像订单的签约,见证了他事业的开始。
正当他的婚礼录像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时,电商兴起了。他的视频素材和相册模板在网上广受好评,年收入达三十多万元。在此基础上,他办起了相册加工厂。人们眼中的“师傅”成了“老板”。
3
后来,他顺应制作相册的商机,购置了压痕机,手工操作变成了机器生产,又新招收了几十个残疾人员工。
在这期间,他曾被合伙人骗得一无所有。残疾员工不离不弃,他又东山再起。他告诉员工:“受骗,是自己不够强大。”他无怨无悔,鼓励员工边生产边学习,让自己强大起来。他对员工说:“别人骂我们丑,但我们有信心把自己创造的美传播到全世界。”
他既是员工老板,又是员工师傅,把维修、剪辑、摄影、营销等技能传授给员工。他更是一个发明家,残疾员工的机器都是他发明订制的。在与时间赛跑的竞争中,员工个个都能如愿以偿。他们是相册生产的行家里手。④
3年后,他的工厂生产的精美相册不断销往美、英、法等国家,年经营额突破1400万元。人们眼中的“老板”,成了知名的“企业家”。
他是谁?他就是一个让国人感动的“瘫子”,知名企业家陆鸿—无数中国青年心中那颗璀璨的星星!⑤
全文指点
①开篇点题。概括故事内容,又涉及“脑瘫”患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结尾句总结“瘫子”的成长变化,与下两段结尾句彰显了“瘫子”的成长轨迹,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③上句摄影师的“蓄意挑战”与本句摄影师的“惊叹不已”形成鲜明对比,幽默风趣,烘托了主人公接受挑战的勇气与魄力。
④精巧议论,“员工”“与时间赛跑”“行家里手”蕴含了“技术·时间·人”的辩证关系,画龙点睛。
⑤前文不直接说出“他”的名字,以第三人称贯穿叙述,既耐人寻味,又增强了主人公形象的光辉。
教师点评
1.选材新颖,立意高远。作者截取“瘫子”的成长片段,编写他惜时如金,创新技术,成功创业,成为“企业家”的传奇故事。故事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人才辈出,是一个创造奇迹、‘瘫子’也能变成‘企业家’的黄金时代”。文章标题新颖亮丽,鲜活灵动。文中的“企业家”运用借代、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代“企业主人”,又指代“时间主人”。
2.意境深远,形象鲜明。比如“偌大的空间,就他一个被汗臭包裹着的小黑点,聚精会神地看书学习”的细节,意境深远:偌大空间、小黑点、被汗臭包裹着、聚精会神等信息,相互映衬,折射出一个坚强不屈、逆流而上,与时间搏斗、与命运抗争的光辉形象。
佳作2
拾掇时间碎片,实现创意人生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实验学校高二年级 胡 炜
我写小说的事早被语文老师发现了。直到初三,她要求我赶快按既定目标完成创作,新学期开学后,就不能再花大量时间写小说。我iL+zd22gCFO40U6HhcycNkoEsgR7KBHtwzYfUsN2tWI=接受她的“训令”,买了口袋笔记本,等车时,排队时,课间休息时……一有灵感,我便立即记下,仅4个月,就写成了16万字的小说。我告诉老师,自己学会了如何拾掇时间碎片。她希望我用拾掇时间碎片的精神,去开拓未来的人生。①
那是我最初接触时间碎片的情境。现在,我们的时间被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撕成了碎片。一些同学适应不了这样的变化,渐渐沦为时间的仆人,让手机把他们大块的时间打破,每天为处理日常事务而手忙脚乱,仿佛手机给他们下了符咒,睡觉都不离不弃。
如果我们改变不了日常进程,就应把日常进程外的时间碎片拾掇起来,像我之前那样,利用好时间碎片,这也许能帮助我们恢复平静的生活,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
东汉著名学者董遇,幼时家贫而好学,除了日常劳作,还会利用“三余”时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时之余)来学习。兄长嘲笑他,他却依然如故,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名垂青史。②可见,善用闲暇者得功名,荒废闲暇者成仆人。就如“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所言,书到用时、事到临头,那些浪费时间的人一定会后悔吧!
国学大师南怀瑾时常教导学生说:“不要认为一分钟不足挂齿,如果你能很好地把握每一分钟,你的人生会因这一分钟而改变。”想想也是。陈景润如果不一分钟一分钟地坚持,怎么能够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之“1+2”,登上该项研究领域的高峰呢?很多著名学者都是分秒必争的。据说居里夫人的客厅没有椅子,就是担心访客坐下来,会耽误她去研究学问。
休息时打游戏,是不是对生活的亵渎?③我认为不是。适当打会儿游戏有什么不好呢?利用时间碎片让自己得到放松,从中获得好的心态,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不是一件好事吗?
源于瑞典的“午餐节拍”活动,就是在午餐时去蹦迪,然后拿份外卖走人。这是“强迫”白领暂时忘掉工作,运动后带着活力和灵感回去办公。这给予学生族以启示:要劳逸结合,适时忘记学习。拾掇时间碎片,放慢生活节拍,可以增强我们对生活的感知,提升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创新能力。④
总之,时间碎片随处可拾。如能敏捷地拾掇起时间碎片,就能打破常规、化零为整,如聚沙成塔、积土成山,将微小积淀转化为丰功伟业,实现我们的创意人生。⑤
①用“时间碎片”这一独家素材入题,亮丽抢眼,激发阅读兴趣。
②简洁概括“董遇好学”的经典故事,驾驭语言的能力可圈可点。
③问句开头,下面接着以“我认为不是……”发表己见,轻松反诘,侃侃而谈。
④文从字顺,“拾掇”“放慢”“增强”“提升”等动词前后有序,体现了句子的生动性、连贯性。
⑤化用哲理典故,重申作者观点,首尾照应,自圆其说。
教师点评
1.形散神聚,情理相依。这篇随笔,以自身经历引出“时间碎片”的话题,形散神聚,侃侃而谈。“拾掇时间碎片,实现创意人生”的愿望振奋人心。开篇“老师希望我用拾掇时间碎片的精神,去开拓未来的人生”言简意赅,“培养创新人才”的殷切期望蕴含其中。由“午餐节拍”拓展思维,是借题发挥和自圆其说,让文章的主旨更加丰厚圆满。
2.语言幽默,想象独到。如文中提出“很多著名学者都是分秒必争的”见解后,随着补充了“据说居里夫人的客厅没有椅子,就是担心访客坐下来,会耽误她去研究学问”一句,幽默诙谐、有理有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佳作3
掌控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实验学校高二年级 张一心
学会正确使用技术,避免沦为时间的仆人,当务之急是明确自己的目标,①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控时间,以至成为时间的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掌控时间,要认识时间的价值。时间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它比金钱更为宝贵。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需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假如我们能像数学家陈景润那样,把每天的24小时分割开来合理利用,我们的人生或将异彩纷呈、更有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地利用时间,让时间为我所用。②
掌控时间,要学会规划时间。规划时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为时间的主人。③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应用程序来帮助自己规划时间。如果我们能像冯骥才在《日历》中那样,通过规划,将待办事项分主次按时间列表,就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到胸有目标、临危不乱,保证各种事项如期完成。
掌控时间,要学会避免浪费和拖延时间。对时间的浪费和拖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宝贵的机会。
我们要像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所倡导的那样,通过减少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要像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那样,每天设置固定的日程,为必做的事务优先分配一段时间,将精力集中在需要优先完成的重要项目上;要像退休老人、音乐教育志愿者邓小岚那样,停止不必要的社交活动,全身心投入家乡孩子们的音乐教育,只争朝夕,十八年如一日,直到把马兰村的孩子们送上北京冬奥会绚丽的舞台……④
掌控时间,要学会劳逸结合。劳逸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陆鸿就是一个懂得掌控时间的残疾人,他关闭了经营多年的实体照相馆,把时间和精力投入精品相册的生产,年净利达几十万元。他的工厂俨然成了一个集残疾人生产、生活、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残疾人之家。同时他也经常通过运动、阅读、旅行等方式来放松自己,在更加丰盈和愉悦中创造更大价值。⑤
朋友们,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我希望大家在技术发展的利与弊中崛起,继承前人的经验智慧,用实际行动,采取最先进的掌控时间的办法,顺应技术发展的历史潮流,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⑥
要想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就要严守“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的规矩。让我们掌控时间,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不负青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砥砺奋进!⑦
①什么样的目标,作者没有说,悬念顿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该段结束,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③作者排除了常规试题的羁绊,有意识地把规划时间视为技能,合情合理,见解独到。
④重点段落,“要像……那样……”形成排比,气势磅礴,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⑤作者运用“我有他无”“他有我新”的素材,与自己的论证融为一体,很值得借鉴。
⑥这个长句独立成段,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号召力。
⑦结尾呼应开头的悬念,既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强调了怎样“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又使文章结构完整。
教师点评
1.反弹琵琶,悬念顿生。作者发掘“掌控时间”与“时间仆人”间的端倪,在这篇议论文中,不谈怎样沦为时间仆人,而谈怎样成为时间主人。开篇“明确自己的目标”让读者悬念顿生,“什么样的目标”激发读者对论证过程的强烈关注与浓厚兴趣。
2.经典范例,情理相融。如“陆鸿就是一个懂得掌控时间的残疾人,他关闭了经营多年的实体照相馆,把时间和精力投入精品相册的生产,年净利达几十万元”一句,范例鲜活,推理严密,情理相融,说理透彻,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