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逻辑诠释·体系架构·规律解读
2023-12-29鄢虎
摘 要: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与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担负着新的时代使命。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需要着眼于政治、组织、领导班子、考核体系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坚持“系统谋划”与“基层首创”有机统一,“科学结构”与“系统功能”互动耦合,“主体功能优化”与“深化改革”同频共振,“因村制宜”与“联动协同”深度融合,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逻辑诠释;体系架构;规律解读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10 — 0080 — 04
中国共产党是拥有9500多万党员和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其强大的力量源自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源于组织”。[1]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组织的“最前沿”和“神经末梢”,是我们党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来源。全面乡村振兴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发展以及基层治理现代化,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而很多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虚化、边缘化、弱化的现实问题,破解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B县是典型的国家脱贫扶持重点对象之一,全县农业人口23.36万人,2017年贫困发生率9.7%。B县于2018年确定了8个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试点,经过两年建设,全县有104个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点,该县2019年3月全部脱贫,农村经济社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因此,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的关键举措,B县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逻辑诠释: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嵌入互动
(一)外部动力:全面乡村振兴的迫切要求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2],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进步的动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政策。根据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通过全面乡村振兴破解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凝聚党组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需要建设千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3]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全面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着重突出了基层党组织的指挥和领导职能。我国要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急需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渗透到方方面面,有效整合农村各类资源,打通全面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全面乡村振兴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深深“嵌入”农村发展,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标准化建设,在全面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二)内部压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现实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求“面”的全覆盖,“广度”上的全涵盖,又要求“制度笼子”的全方位扎紧,“深度”上的新要求,还要求将政治责任落实到每个支部和党员身上,层层压实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切实抓好基层工作,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4]
当前的全面从严治党还存在认知偏差和推进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在基层尤为明显,直接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弱化了党的执政根基。从党组织结构来看,党组织数量“自上而下”呈现出“逐渐增多”态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数量上占了重大比例,表征着党的力量源自基层党组织。最新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农村人口已经逼近总人口的一半,意味着将近一半的人口直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紧密联系,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着最为直观和深刻的感受,广大农村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效果的评价是基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需要抓住标准化建设良机重塑“宽松软”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从根源上扭转农村基层党组织“边缘化”“弱化”状态,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领导核心。党中央从顶层设计出发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倒逼农村基层党组织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照检查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标准化建设要求,使广大农村群众真正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给农村发展带来的实惠和变化。
(三)互动耦合: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发挥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深化改革的任务。从横向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社会两种治理,从纵向来看包括国家、地方、基层三个层面的治理,从研究角度而言绝大多数采用的纵向研究。我国既重视国家治理,又不放松基层治理,并充分发挥国家治理对基层治理的引领作用。《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强调:“增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5]。通过标准化的建设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切实履行引领农村治理的时代使命。我们可以将国家治理体系理解为“国家、地方、基层、农村”四层治理模式,当前已经确立了国家治理的“四梁八柱”,为农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增强国家治理与农村治理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政策“自上而下”引领与实践“自下而上”创新的有机统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大势所趋。
二、体系架构: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目标结构
(一)政治建设标准化
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百年来自我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共产党不讲政治还叫共产党吗?”[6]振聋发聩的话语突显了政治建设的统领性与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国情、世情、社情、民情深刻变化,我们党始终将政治建设置于首位,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领导干部存在认知偏差,错误地认为只需要重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无关紧要”,从而弱化了党的领导,存在全面从严治党不到位的问题。B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增强“四个意识”,将政治建设放在标准化建设的第一位,制定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规范、以党建巩固脱贫成果规范以及全面乡村振兴规范等,以政治建设统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切实扭转全面从严治党不到位、弱化党的领导等不利局面。B县的成功实践说明,政治建设标准化使广大农村群众团结一致,始终做到“两个维护”,有效凝聚了农村普通群众和党员干部建设美丽乡村的思想意识。
(二)组织建设标准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触角延伸到农村各个角落,这一独特的组织优势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新时代需要更加重视组织建设,通过厘清组织隶属关系,全面规范组织运行,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进步,根据现实状况制定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规范、整顿“软散弱”问题、规范农村基层换届选举程序、规范党务公开程序等。组织生活是开展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生活标准化,任何党员都需要认真参与组织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组织生活必须讲原则、讲规矩”,[7]组织生活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方针政策的落细落实要依赖组织生活来确立纪律、统一思想。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软散弱”问题,往往就是源自不规范、不严格的组织生活,导致农村党员干部组织活动不足、党员意识薄弱,消解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B县制定了规范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细则,包括“主题党日”“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方面的内容,B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标准化的全面推进使“红脸出汗”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的常态,锤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党性,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体系,确保顶层战略部署在农村基层的全面贯彻,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
(三)领导班子建设标准化
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队伍,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大的内生动力。B县立足四个维度推进党组织班子建设标准化: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标准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发挥着“领头雁”作用,始终工作在服务农村群众和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B县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给予经济上的合理关怀,解决长久存在的晋升渠道问题,对于全面乡村振兴中成绩突出者优先提拔,整体激发党组织书记的干事创业热情。二是,驻村书记队伍建设标准化。B县每年选派100个驻村书记,有效做好驻村书记的管理监督工作,建构定期汇报、工作纪实、巡回监督等机制,全面增强驻村书记的管理工作,保证驻村书记每年驻村160天以上,真正将工作下沉到村到户。三是,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建设标准化。B县推行“一村一个大学生村干部”规划,将选聘的大学生分派到各个村任职,建构科学合理的帮带联系、使用培养、激励考评等机制,让大学生村干部成为全面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标准化。针对存在于农村的“老龄化”干部队伍、人才奇缺等问题,B县拓宽思路探赜后备干部队伍培养渠道,以“下派+内选+外引”相结合的方法,建构农村基层党组织“两委”人才库,为全面乡村振兴积蓄人才力量。
(四)考核体系建设标准化
考核体系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发挥着“助推器”和“检验器”的作用,以“过程性+动态性”的考核方式,助推和寻找存在的问题,让实绩说话,倒逼农村基层党组织奋发向上和互学互鉴,实现标准化建设的新发展。B县着眼于完善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考核制度,健全“平时+年终+述职评议”的长效考核机制,考核主体进一步明确,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考核权重进一步量化,突出考核“指挥棒”与“风向标”功能,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切实执行标准化建设任务。在农村党员干部中树立“以评促进、以评促改”的意识,B县考核标准始终坚持“因时因地”原则,与时俱进的结合现实情况设置考核内涵和考核目标,有的放矢的解决标准化建设问题,实现标准化建设质量与效果的双重攀升。
三、规律解读: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反思前瞻
(一)“系统谋划”与“基层首创”有机统一
自组织涌现律表征着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规律,启迪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需要实现“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统一。前提条件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将党中央关于标准化建设的新要求落细落实,高度契合自组织涌现律的“宏观统筹”,根据标准化建设要求在“微观实践”上制定并推进相关“条例、准则”,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的统一。自组织涌现律通过“超循环”体现事物发展的系统性,此次涌现是下一级的“催化剂”,“新涌现”又成为“下一级”的“新催化剂”,如此不断循环往复。B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在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创新实践中获得成功的,B县不同地方都进行试点并认真总结,正因为B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为全国党组织建设积累了极其珍贵的成功经验,发挥示范作用指引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标准化建设。B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宏观”与“微观”协同的过程,是党中央顶层“系统谋划”与农村“基层首创”有机统一的结果。
(二)“科学结构”与“系统功能”的互动耦合
系统论认为,系统结构就是不同要素间的各种联系的综合,结构的样态决定了系统的特性,使不同系统相互区别开来。系统所具有的结构与功能所拥有的各种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功能由结构所决定,又能够反作用于结构,二者是互动耦合关系。系统各要素需要通过结构才能组成整体系统,只有系统结构科学时,系统的功能才能发挥出最大功能。科学设置标准化要素是B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关键,B县全面考量了“政治、思想、制度、监督”等要素。政治要素发挥着统摄功能,将政治建设的高要求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之中,将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置于首位,只有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农村党组织方能优秀过硬。思想要素发挥着核心作用,B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党员干部的头脑,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制度要素发挥着刚性约束功能,贯穿于B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全过程,把“政治、思想、监督”等要素通过制度安排固定下来,杜绝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浮于表面”。监督要素发挥着保障功能,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容易腐败,B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配备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这些资源的集中可能诱发腐败,B县构建了完善的权力监督机制。因此,B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科学设置了标准化要素,优化组合了不同要素,使其发挥出最大功能。
(三)“主体功能优化”与“深化改革”同频共振
不管是人类社会还是大自然,皆是不同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整体优化律是系统理论的基本规律,具有显著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就是从系统理论的整体优化律出发作出的正确决策。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治理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全面领导农村的“五位一体”建设,只有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才能担负全面乡村振兴的重担。B县着眼于农村基层党组织主体功能的优化和深化改革同时进行,农村深化改革的核心就是全面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成果,B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与此深度融合,建构与全面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的无缝对接机制,实现农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与全面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成果的同频共振,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成果迈上新台阶。全面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成果自身是一个系统性的有机体,形成了“从外到内”的力量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的进一步优化。B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着眼于组织力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优势。
(四)“因村制宜”与“联动协同”深度融合
差异协同律是系统理论的重要规律,表征着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协调性等特征。事物之中广泛存在着差异,往往从同一过渡到差异,假如不存在差异,一切现实都将难以成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分布广泛,不同地方的历史与自然、社会环境差异性巨大,难以根据统一的模式开展标准化建设,肯定差异性是B县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逻辑起点。B县坚持“因村制宜”根本原则,按照不同地方的现实状况制定科学的标准体系,严格遵照执行和推进标准化建设。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而党组织力量的彰显势必要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B县以差异性为着力点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协同律体现了系统中不同子系统与不同要素紧扣系统总目标发挥出的协同联动功能,科学的结构最有利于功能的最大化发挥。肯定与尊重差异性是B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然而只侧重差异律是无法实现目标的,B县还注重把本地获得的“成功经验”与他地“共享”,形成“协同联动”的科学理念,再以创新理论指导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为推进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切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党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N].人民日报,2018-07-0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7.
[3]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8-03-09.
[4]习近平.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N].光明日报,2013-06-30.
[5]中办国办印发《指导意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N].人民日报,2019-06-24.
[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23.
[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96.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