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关之“庆献龙宫”匾额与古代海神信仰
2023-12-29王瑞
王瑞
摘 要:匾额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装饰之一,是古建筑艺术作品的画龙点睛之笔。它集古代书法文学、思想信仰、木雕篆刻、艺术装潢于一身,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文章通过对明清时期铁门关龙王庙“庆献龙宫”牌额的介绍,引出铁门关的历史文化和商业民俗,再现了铁门雄关盛世繁华的精彩场景。从铁门关当地的海河文化背景和特点入手,结合历史上自然灾害的相关记载,探究我国渤海沿岸居民海神文化信仰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匾额;铁门关;戏台;龙王庙;龙王信仰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20.036
1 匾额简介,戏曲传承
“庆献龙宫”匾额(图1)原悬于铁门关龙王庙前戏楼之上,书于明代,现保存于利津县博物馆。“庆献龙宫”四字意为供奉献祭龙王、祈福保佑。
此件横额整体呈长方形,尺寸硕大,长196厘米,宽75厘米,厚3厘米,重16千克,木质微黄,匾心通体以黑漆为地。中央镌刻“庆献龙宫”四字行楷,书法雄浑大气,苍劲有力,气势磅礴。右下角书“丁巳八月”。
古代匾额通常悬挂在门户或厅堂正上方,并刻有少量文字,起到标识建筑物或表意抒情等作用。匾额产生的确切年代目前尚无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不晚于汉代,至宋代,匾额的制作已趋于成熟,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商铺、园林、衙署、民居等地。明清时期,匾额最为盛行,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匾额赠受都十分频繁,目前留存下来的匾额实物也大多是这一时期的。这一时期匾额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已经不再满足于标识名称的作用,而是更多地赋予其文化内涵,当时的政府常用颁发匾额的方式来表彰那些积极践行儒家伦理道德的忠臣义士、孝子节妇,树立民众效仿之榜样,从而达到美化风俗、教化民众的目的。利津铁门关这块“庆献龙宫”匾额便是制作于这一时期的,意在昭示天下此地供奉龙王排位,号召来往客商渔民参拜祭祀、焚香祷告,以保平安。
明清时期灾害频发,佛教道教盛行,南北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修建寺庙之风盛行,其中大多数寺庙前都搭配戏台。利津铁门关的三庙一戏楼始建于明代,延续至清末光绪年间,其间经多次修缮。三庙位于铁门关城内西北部,背靠城墙,坐北朝南,依次为关帝庙、龙王庙、财神庙,戏楼修建于龙王庙前,分上下两层,蔚为壮观。
据记载,明成化年间,利津有一位名叫朱庄的富商提议在三庙之前修建一座戏楼,举办祭祀仪式,吸引来往顾客。在他的感召下,各商号、地主、民众踊跃捐资,费尽周折从胶东运来建筑所需木材、石材,烧制砖瓦,购买颜料、布料,招募百名工匠,历时一年,建起了一座高大的双层戏楼。据传,戏楼占地近200平方米,最高处距离地面不少于13米,南北长20多米,东西宽9米多,整体呈长方形。戏台上层由厚实的松木板铺设而成,四周由数十根金漆圆柱支撑,结构坚固;下层设有南北走向通道,参拜民众可穿过拱形门经戏台下方直入三庙;戏台墙壁画有彩绘,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戏楼地基坚实,砌有石块基础。整座戏楼坐北朝南,上悬“庆献龙宫”四字金匾,意为供奉龙王、祈求风调雨顺。
铁门关戏楼的宏伟壮观在当时周边方圆百里内无出其右,彩绘纹饰之精美更是让人赞叹称奇,吸引许多过客前来,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许多戏班都以来此演出为荣,因此,铁门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庙会,固定时间进行祭祀海神龙王的活动和演出,一般都有庙会戏、安神戏、酬神戏、祝寿戏等,鼎盛时每年演出不下200天,一时风光无限。古戏楼为戏曲提供了演出的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使戲曲文化在悄无声息中不断繁衍,各种民俗也随着戏曲的繁荣而层层出新、世代相传。时至今日,在利津当地如遇到盖楼竣工、婚丧嫁娶、生日考学等依然有请戏班进行戏曲演出的传统。
2 神龙传说,盛世繁华
相传,明宣德年间永阜盐场盐产量大增,铁门关盐税商税收入剧增,为铁门关城市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随着城内关帝庙、龙王庙和财神庙的落成,附近渔民、过往船员及客商无不进城到庙内供奉参拜,祈求神明庇佑。相传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支来自南方的船队在海上遭遇台风,寻求避风港,但大海茫茫辨不清方向,生死攸关之际,忽然船员发现有盏红灯悬于西南方,船队随即奋力驶向红灯。终于船队进了避风港,转危为安,但此时抬头一看,那盏引路红灯却已消失不见。雨过天晴之后,铁门关显现在所有船员面前,脱险的船员们认为昨晚神灯指路是龙王显灵保护了他们,于是急忙进庙烧香、参拜祷告,为首的船商为表达敬畏之心,立誓重修龙王庙。“铁门神关”之说不胫而走,民众纷纷不远千里前来进香祷告。关内人口聚集得愈来愈多,港内停泊的各类船只也与日俱增,随着货物量的剧增,为便于交通运输,朝廷增设了通往内陆的官道。此时大清河水深槽宽,河道稳定,四通八达,是鲁北地区河运主要航道之一,每天从铁门关停发的渔、盐商船数以百计,数十万包食盐从这里发船运往内地。铁门关内有民区外设官防,茶坊药铺、戏楼庙宇、当铺商铺、官署兵营、客栈酒店应有尽有,十字大街交叉向城外不同方向延伸,城内建筑沿道路整齐排列,民居村落沿道路及河道拓展,顺河之路已逾千户,城内有“和益”“天成”“仁泰”等二十几家知名老字号店铺,往来富商隔三岔五就在戏楼招班邀戏演出,十分热闹。每年三月三和六月六是固定赶庙会的日子,周边百里的人们天微亮就赶到这里抢占摊位,铁门关设的数里长棚之下挤满了杂货、饮食摊档,各式各样的货物陈列其上,各种小吃美食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十字大街上人潮涌动,叫卖之声更是此起彼伏,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然时过境迁,斗转星移,铁门关的繁华早已不及当年,取而代之的是麦浪棉田的田园风光,唯有这块匾额字迹清晰如初、世代传续、历久弥坚,仿佛在诉说当年。
3 铁门雄关,扬帆远航
铁门关的记载最早见于《齐乘》:“大营城·滨州西二十五里金人屯兵所筑故丁河口,金号铁门关。”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前关村(图2),因大门门扇由铁板包裹并密布蘑菇铁钉而得名。城东西长约700米,南北长280~360米,面积20多万平方米。由于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该区域被河水淹没,掩埋于地下,目前地上建筑文物无存。
初时,因大清河水清槽深,来往货船畅通无阻,入海口处形成天然海沟可供船只躲避风浪,人口渐渐聚集,后因周边地区盛产食盐,来往商船在此装盐卸货,经贸往来逐渐频繁,成为当地小有名气货运码头。
宋金时期,国家内忧外患严重,大清河口码头的经济军事价值凸显:进可通过水路向内地运输物资,退可通过海路撤往辽东半岛。为控制这一海河要冲,朝廷筑起土城,屯兵驻守于此。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正式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同时将原招安县的永阜镇、渤海县的丰国镇与宁海镇也划归利津县,隶属山东东路滨州刺史郡。
明代初期,铁门关设千户所,官府为增加税收加强对盐业产销的管控,因此增强了武备。此时的利津,内有宁海、丰国、永阜三大盐场,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盐业基地;外有铁门关掌控大清河连接内地通往渤海湾的水路,极具战略价值,是兵家必争之地。
清顺治七年(1650),黄河水决溢至大清河入渤海,之后的200年间,黄河水决22次,并且越来越集中于从张秋进大清河,利津北部屡遭水患,铁门关也履修履废。咸丰五年(1855)黄河再次决口,彻底改道夺大清河入渤海,三大盐场被淹毁过半,损失惨重,铁门关城市内外亦遭洪水冲击,损毁严重。狭窄的大清河水道并不足以承受黄河的水量,且河水携带的大量泥沙抬高了河床,导致初期的下游河道并不稳定,总是来回摇摆,民众苦不堪言。自清咸丰至光绪短短的四十年间,规模较大的水患铁门关前后共遭遇8次,地上建筑被尽数冲毁,渐渐掩埋于黄沙之下,百姓流离失所,水上交通亦受影响,直至断绝。昔日的各大盐场失去往日的生机,不再盛产食盐,而是因黄河泛滥覆盖上厚厚一层黄土,在后来的日子里逐渐改造为农田。铁门关居民或陆续迁走,或转商为农。河道运输功能逐渐丧失,一代雄关就此陨落。
铁门关是我国北部重要关防,管控鲁北地区最大的水旱码头,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铁门关见证了我国古代官方和民间对外联络和经济贸易发展,见证了中国古代海运史和海运工具演变,见证了古代中国沿海军事关防建设变化。因此,铁门关遗址的存在和保护至关重要,对于研究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海岸线变迁、中国的河海文化、制盐业发展、外交及海上丝绸之路、海河船运史、明清海防设施、古代关防城市的发展与演变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4 民生多艰,龙王信仰
祭祀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先民就产生了原始的宗教信仰,这些信仰在生产生活中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并一直延续至近代。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可见,祭礼之重。龙王庙旧时专供奉四海龙王、日月星君、雷公电母、风神雨伯诸神。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狂风巨浪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祭祀,烧香祈愿,祈求龙王治水、保佑家人。
龙是我国最早神灵之一,也是华夏人的精神图腾,它不是自然界中之物,却活跃于三界之间。龙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人对龙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先民对龙的崇拜自古有之,“龙”以字的形式最早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起初我国只有四大神龙的传说,但唐代玄奘将佛教大量教义带入中土,其中将印度水神那咖译为“龙王”,唐代佛教的流行使龙王信仰迅速传播,玄宝年间又册封四海龙王,四大龙王坐镇龙宫,监管四海,统率虾兵蟹将,兴风布雨。其实回到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龙王的崇拜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和畏惧。龙王信仰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4.1 自然环境恶劣,百姓生活困苦
利津地处渤海岸边,地广人稀,草木不旺,靠天吃饭,依海晒盐捕捞,有成片的盐碱地和滩涂,沿海人民在忍受饥饿和严酷的自然环境的同时,还时常遭受蝗灾、瘟疫、赤潮等多重天灾地害的侵害,自古就有“苦海盐边”之称。
4.2 苛捐杂税不止,官员贪污腐败
民众对龙王的崇拜和依赖不仅仅是出于对天灾海难、极端气象的恐惧,也与地方封建地主官僚的压迫和朝廷繁重的苛捐杂税有关。政府的腐朽统治压得民众喘不过气来,民众不得不尋求另外的精神慰藉。
“奉宪永禁”碑(图3)碑文内容为雍正七年(1729)十月新任利津知县奉河南山东总督宪令,明令革除利津官吏向盐商、当铺、商船、渔船等“私派横敛”的九项“规礼”陋习的布告。因山东某县官吏贪腐被查,总督田文镜发文各县衙署,警告官吏们不要做不自量力的“苍蝇”“天社”(一种害虫)。利津知县遂颁告各界,明列利津县陋规并勒石立碑宣布革除。这块碑显示出雍正年间整饰吏治、打击贪腐、禁革陋习的决心。布告标题是“严禁东省之私派横敛以甦民困”。“东省”即指济东地区;“甦”通“苏”,意为缓解、解除之意;以甦民困,意为采取措施来解除民生困顿的局面。
利津当地很久以来就有在二月二祭祀海神龙王的传统风俗。龙王庙的祭典体现了人们对自身命运的深切期待和尊崇万物四时的自然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对惩恶扬善、公正秩序的期待和认同。
4.3 各种灾害频发,海上贸易受阻
龙王庙的修建在时间上呈现出的特点是明代中期之前较少,中期之后开始发展,至清代发展至顶峰,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冰期因素影响导致的水旱灾害频发有关。有学者统计,有明一代,黄河决口301次,漫溢138次,迁徙15次,而清代267年期间,有161年溃决,清末同光宣49年间黄河更是有43年溃决,灾害频率远远高于前代。《利津县志补》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夏,“海水泛滥,溺死者百余人”。时隔不足两年,遭遇台风,海水倒溢,人畜死伤无数。自然灾害的频发使许多地方官员、士绅、百姓甚至朝廷都致力于祠庙的修建。雍正五年(1727),皇帝诏令全国各地均要修建龙神庙后,将龙神信仰推向了又一个高峰,自此,各州县均建有龙王庙,龙王信仰得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同时,海洋灾害也深刻影响着沿海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宋元时期海洋贸易发达,明代更是有郑和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海运作为我国古代最便捷的运输方式逐步兴起,海上运输虽然利润丰厚,亦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唐代诗人黄滔有云:“大舟有深利,沧海无浅波。利深波也深,君意竟如何。鲸鱿齿上路,何如少经过。”到明清时期,海洋运输仍困难重重,险象环生。仅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登州船难就导致文登和靖海卫损失70余只航船,几百人丧生。
古时,人们靠海吃海、依河靠河。河流和海洋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天然的生活物资,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但它喜怒无常、变幻莫测、无法预料和掌控,平静如斯的外表下实则暗流涌动,不时掀起滔天巨浪。由于科学技术和知识水平有限,当面对超出自身认知的自然灾害,古人常常无从解释,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将洪水、飓风、海啸等自然现象归咎于虚无缥缈未曾谋面的龙王。龙王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一旦侵犯,定会遭到龙王的报应。龙王的威严与威力因此确立,于是人们开始向龙王献祭,寻求心灵慰藉,寄希望于神龙保佑,祈求消灾避难、风调雨顺、家人平安。